林則徐在廣州禁菸前,曾去澳門,他要搞明白一件關於外國人的秘密

2020-12-12 歷史店

我們都知道一個關於清朝的老笑話:1793年,英國使臣馬嘎爾尼來到清朝,可是他卻不想向乾隆皇帝下跪……清朝大臣們給出的解釋是:外國人沒有膝蓋,只要一跪下去,就永遠站不起來。

其實這是個以訛傳訛的笑話,笑話的源頭來自1839年,林則徐與兩廣總督鄧廷楨聯名給道光帝寫的奏摺,奏摺中這樣寫道:夷兵除槍炮外,擊刺俱非所嫻,而其腿足裹纏,結束緊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無能為,是其強非不可制也。林則徐

林則徐在奏摺中,只是寫了外國兵因為衣服窄小,裹有綁腿,一旦上岸,近距離與清軍用冷兵器搏鬥,外國兵就不佔優的事實。

可是當時99%的大清朝野人士,全都對外國人大肆進口中國的茶葉、大黃有一個誤解:他們說外國人每日以牛肉粉為食,故此,需要大量飲茶,並服食大黃來治療便秘,否則他們就會因為排洩不下來,而鼓脹而死。

故此,林則徐接到皇帝讓他到廣州禁菸的聖旨,他一開始的時候,想以禁售外國人茶葉和大黃的辦法,逼外國奸商,乖乖地交出鴉片。林則徐就給當地的外國商團的頭目下照會:茶葉、大黃外國所不可一日無也,中國若靳其利而不恤其害,則夷人何以為生?

可是外國倒賣鴉片的商行頭目卻對林則徐的照會置若罔聞,林則徐也有些想不明白了,要知道,當時認為外國人離不開茶葉和大黃的官吏,並非他一個。

琦善在給皇帝的奏摺中,就這樣寫道:外夷土地堅剛,風日燥熱。且夷人每日以牛羊肉作為口糧,不易消化,若無大黃,則大便不暢,夷人將活活憋死。故每餐飯後,需以大黃茶葉為通腸神藥。

百齡也曾這樣說:茶葉大黃二種,尤為該國日用所必需,非此即必生病,一經斷絕,不但該國每年缺少餘息,日漸窮乏,並可制其死命。

林則徐為了搞清楚大清一旦斷絕了茶葉和大黃的貨源,洋人會不會因為大便不暢,而活活憋死,他就協同兩廣總督鄧廷楨,以禁鴉片的名義去了一趟澳門。

當時的澳門為葡萄牙的租借地,葡萄牙人一年需要交給清政府500兩銀子,屬於租客的角色,面對林則徐這樣的欽差大臣前來視察,當時的葡萄牙官員,不僅夾道歡迎,而且熱情招待,並用最好的大餐,最陳年的葡萄酒,為林則徐等人接風。

林則徐為了禁菸的需要,故此,與洋人多有接觸,但這種接觸,只是歸於泛泛那一類,對于洋人的西餐,他也是第一次吃到。

黃油麵包,鵝肝醬,沙拉,頂級的鱈魚,黑豬肉風乾腸,十年以上的紅酒,這些美食雖然不太合林則徐的口味,但他也可以勉強下咽。

一餐吃罷,葡萄牙的侍女獻上了中國茶,林則徐卻拒絕了喝茶,只向招待他的葡萄牙人要了一杯白水。

林則徐在澳門雖然只停留了三個時辰,但他還是向澳葡官員發出了警告,一定要安分守法,囤貯鴉片是絕對不允許的,而徇庇奸夷則更不成!

澳葡官員跟隨林則徐在澳門的繁華街道上,巡視了一圈,林則徐真的沒有看到煙館,以及不法奸商走私經銷鴉片的情況,林則徐和鄧廷楨滿意地離開了澳門,他們回去後,並沒有出現吃洋人的美食,而發生便秘的現象,很顯然,用不賣給洋人茶葉和大黃這招兒,換取洋人乖乖交出鴉片是行不通的,想要禁止鴉片,唯有用鐵腕手段,隨後,在林則徐的帶領下,一場轟轟烈烈的消煙運動就開始了!

相關焦點

  • 禁菸後,林則徐被派往伊犁,他的孩子們怎麼了?孫女是新四軍
    因此,林則徐禁菸。1838年,道光皇帝下詔,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禁菸。在林則徐的支持下,查抄各種菸斗,命令外國鴉片販子限期交出走私鴉片。經過林則徐兩個多月的嚴厲打擊,共繳獲鴉片2萬餘箱,共計237萬斤。為了警醒世人,震懾鴉片販子,林則徐在虎門沙灘上舉行了公開販賣香菸的活動,這讓林則徐為後世所喜愛。
  • 矗立在紐約的林則徐銅像,相隔萬裡,美國為什麼要修建他的雕像
    之後,更是在這裡建立了林則徐廣場,美國為什麼要建立一個中國英雄的銅像呢? 1839年3月,林則徐南下,執行禁菸任務 。他來到廣州的那天,天氣晴朗,官員們表情嚴肅,在碼頭等候,旁邊還有不少外國人。
  • 《澳門新聞紙》的翻譯:林則徐看見的世界未必真切
    林則徐及其幕僚都不識英文,或者說其英文程度不可能從英文報紙中具體擇定要翻譯的內容,因此也許是他們先指示了一些主題範圍,例如關於中國的報導、在華夷人及其本國的動靜、鴉片與茶葉買賣的消息等等,再由四名譯者據此選擇內容譯出;又或許是譯者將一天的報紙每則內容主題譯出整理後,再由林則徐或其幕僚圈出要譯的內容;當然也不無可能是完全交由四名譯者自行選擇,譯出內容後上呈林則徐批閱。
  • 除了禁菸運動,林則徐還是一位功績卓著的民族英雄
    道光帝也深感鴉片的危害,他任命林則徐進行大規模的禁菸行動,林則徐雷厲風行地率先在湖廣兩地推行禁菸政策,他對販賣鴉片的罪犯嚴厲懲處,處處宣傳戒菸的良方,不出多長時間,禁菸便卓有成效。眼看著林則徐的禁菸有所成果,道光帝就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領導廣東地區的軍民進行戒菸行動,清理外敵。
  • 林則徐從未出過國 為何被稱為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則徐從未出過國,卻被歷史教材稱為「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這是什麼緣故呢?1839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兩廣總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在這之前,林則徐幾乎沒有與外國人打過交道。在查禁鴉片的過程中,林則徐與外國人鬥智鬥勇,逐漸意識到文武官員和普通民眾,對中國之外的世界了解甚少。就連他自己,也是如此。
  • 鴉片戰爭真相 當時鴉片合法 林則徐並不偉大
    這麼一來,禁菸自然是無從談起,直到最後道光才物色到了一個真正肯禁菸的人——林則徐,和英國人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說來搞笑,林則徐到廣州禁菸,本來當地官員是想拿銀子打發他回家的,誰知此人是真心辦事,不吃這一套。今天我們說林則徐是民族英雄,其實當時官員們都當他是神經病,而且這種人真要放到今天的官場他還是要被當成神經病,要不了三兩回合就得被和諧。
  • 虎門銷煙180周年,禁菸之路起始地蘇州推林則徐與蘇州特展
    當時,清朝能臣林則徐在蘇州為官期間,親見鴉片的危害,開始力主禁菸並不斷上書疾呼,逐漸形成其禁菸思想,虎門銷煙成為他禁菸行動的最高點,向世界傳遞出中華民族抵禦侵略的決心。展覽分為「林則徐生平」「林則徐與蘇州」與「林則徐的藝術」三個篇章,讓更多人走近民族英雄林則徐,挖掘、傳承林則徐與蘇州的歷史文化,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正氣。禁菸之路 始於蘇州提到林則徐,大家都知道他虎門銷煙的壯舉和「開眼看世界」的見地。但卻只有極少數人知道,林則徐的禁菸之路是從蘇州開始的。
  • 林則徐不為名為利,捨身取義,他是民族的大英雄!
    那麼,林則徐如果不去虎門銷煙,強待諸夷,而採用「弛禁」一策,讓鴉片走私,變成合法貿易,不再去糾纏那些不法奸商,皆大歡喜了,英國,是否還會一定要發動侵略呢?按那些愛國之士的覺悟,英國佬出於掠奪海外資源的帝國主義本性,又落後就會挨打的鐵律,仍然會找茬找上門來,要侵略我國的。
  • 寸土寸金的美國為何要在紐約建立林則徐廣場?一般人想不到
    因此,以林則徐為代表的有識之士開始呼籲朝廷嚴禁鴉片。 林則徐在上書中說道:「此禍不除,十年之後,不惟無可籌之餉,且無可用之兵!」也正是這句話,命中了道光皇帝的心事。他十分明白:國家沒有錢、沒有兵,便是「國將不國」。
  • 你知道民族英雄林則徐與太倉的淵源嗎?今天,林則徐後人來了
    林鴻漢從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開講,展開了一段家國英雄夢的壯麗篇章,進一步弘揚民族英雄林則徐的愛國精神和氣貫長虹的民族正氣。其實,林則徐不僅在廣州禁菸,他與蘇州甚至太倉也頗有淵源。據歷史資料記載,林則徐的禁菸行動始於蘇州,是姑蘇大地孕育了林則徐的禁菸思想。
  • 葡萄牙澳門總督遭斬首 引發中葡爭端
    陳樹榮:1574年已經修了個閘門,在現在的關閘馬路那邊就已經修了一個關閘,這個閘先是一個糧閘,周六周日才開設,允許香山縣的居民運糧食進入澳門,進入城區裡面,提供給葡萄牙和其他外國人,糧卡後來有海軍、水兵、水師駐守,葡人在澳門如果他不服從很簡單就是封關。
  • 兩百年前的廣州澳門,和這裡的世界級富豪們
    身後的海岸線,熊熊燃燒著"四千萬兩白銀」時,這樣的他,你一定沒有見過。|蔡徐坤和孩子們在海邊唱《七子之歌》,身後是燃燒的白銀之火這一幕模擬的,是兩百年前,1822年的廣州。他的煩惱,是這些「甩不掉」的財富,他不願意揮霍,也不願意錢一直待在自己帳上。曾經有過的摯愛,現在已經是唐頓莊園的女主人。半生過後,才明白最大的心願,是全球徵婚,最好找一個東方姑娘,有孩子繼承他的遺產。
  • 林則徐死前留下一句遺言,只有三個字,至今無解!
    林則徐是福建人,清朝官員,在他一生中,最主要做了兩件影響世界的事情:(1)禁菸運動,(2)翻譯論著《海國圖志》一書。這兩件事,說來輕飄飄的,但實際上卻重愈千斤。因為禁菸,被後世譽為「民族英雄」。但在林則徐死前,卻留下了一個謎團。
  • 從鴉片危害、朝臣主張和道光態度三方面,淺析林則徐禁菸的起因
    對於道光皇帝為代表的清朝中央政府能夠大力支持林則徐開展禁菸運動的原因所在,本文從鴉片危害、朝臣態度和道光皇帝對禁菸的堅定決心予以詳細說明。通過對林則徐《奏摺》的認真研讀和分析,可以得出他對鴉片危害的清醒認識:1、臣歷任所經,如蘇州之南濠,湖北之漢口,皆闤闠聚集之地,疊向行商鋪戶暗訪密查,僉謂近來各種貨物銷路皆疲,凡二三十年以前某貨約有萬金交易者,今只剩得半之數。問其一半售於何貨?則一言以蔽之,曰鴉片煙而已矣。
  • 林則徐的最後十年,為什麼慫了?
    ▲ 茶葉,大清國的「秘密武器」關於英軍的戰鬥力,在給道光皇帝的奏摺裡,林則徐又說:「夫震於英夷之名者,以其船堅炮利而稱其強,除槍炮之外,擊刺步伐,俱非所嫻,而其足裹束緊密,由於清廷將中英開戰歸咎於林則徐禁菸不善,自戰事不利於清廷開始,朝中關於林則徐的非議便鋪天蓋地。在許多人口中,若要與英國議和,首先就要懲辦林則徐,宛如南宋初年,要與金朝議和就得懲辦嶽武穆一樣。
  • 美國為何要在寸土寸金的紐約,為林則徐鑄銅像?
    道光十八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從廣州一帶開始查處禁菸。他一路收繳鴉片,驅逐鴉片販商,甚至寫下了"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這樣的話,立誓要根除鴉片。道光十九年,林則徐在虎門海灘上當眾銷毀了237萬斤收集來的全部鴉片。
  • 林則徐的禁菸的背後,不僅讓大清捲入鴉片戰爭,還有另一個原因
    林則徐作為晚清能臣,公正廉潔的大清官,歷代人們對他的評價都是正向積極的,可是卻也有不少的輿論指責禁菸鬥士,民族英雄林則徐曾公開讓國人種植鴉片,讓國家捲入戰爭,是一個誤國的罪人。鴉片之所以被稱為毒品確實是因為它會毒垮吸食者的身體,眼看大量百姓沉迷鴉片林則徐便上奏請求禁止鴉片,於是他便前往廣東查辦鴉片,徹查是什麼人讓大量鴉片流入關內,這一查竟然牽扯出了兩廣總督鄧廷楨,這是一個他絕對抓不了惹不起的存在,但是鴉片還是要禁,他只能去鴉片館抓那些吸食鴉片的人,並派兵去英國人的鴉片館收繳鴉片,之後再將收來的大量鴉片集中在虎門焚燒。
  • 在虎門硝煙時期林則徐是怎樣找到英語翻譯的?
    在虎門硝煙時期林則徐是怎樣找到英語翻譯的?在虎門硝煙時期林則徐是怎樣找到英語翻譯的? 林則徐禁菸期間存在的問題除了政治原則以之外語言是最大的絆腳石。作為一名欽差大臣,他不但要搜尋一些線索而且他還得第一時間了解英國有什麼新動向。這一切都得會英語才行,因此這也就是最困擾他的問題。
  • 林則徐第一次吃雪糕,吹冷氣被洋人嘲笑,他的做法讓洋人出盡洋相
    雖然作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鎮壓過少數民族起義,但在中華民族面臨淪入半殖民地的緊要關頭,他挺身而出,「置禍福榮辱於度外」,堅決實行禁菸,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下面便要為各位講一件發生在林則徐的身上的有意思的事,林則徐,清朝時期的重臣,也是民族英雄,各位對他記憶深刻的應當是虎門銷煙吧。下面說起的這一事,也和銷煙有關係,在1839年,林則徐初到廣東去禁菸。對官府派的這一官吏,西方的領事館官吏也是很尊重的,因此就特意宴請了林則徐。
  • 抗英名相之居,林則徐的知己,這裡有個他的紀念館
    渭南蒲城是個好地方,這裡在古代曾湧現出了很多傑出人物,比如王鼎就是渭南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就在陝西蒲城,就有一個他的紀念館。王鼎紀念館位於蒲城縣內達仁巷54號,原址系王鼎的出生地。說到林則徐,大家都知道,可是王鼎是誰?他可是晚清時期抗英名相,也是林則徐的好朋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