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明確了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常德高新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更大作為,奮力譜寫新時代常德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全新篇章。
全面回顧總結,盤點高質量發展的成效
「十三五」期間,是常德高新區發展速度快、質量高、成效好的時期,並於2017年由省級高新區正式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五年來,常德高新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創新引領開放崛起」和市委開放強市產業立市發展戰略,全力以赴發展園區,在「千億園區、工業新城」的奮鬥徵程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1.聚焦主業抓發展、保目標,綜合實力大幅攀升。2020年,全區預計完成技工貿總收入600億元、工業總產值500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380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80億元,分別比「十二五」末增加367億元、297.7億元、245億元、38.7億元,年均分別增長31.50%、29.43%、36.30%、18.74%。規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達到127家、60家,分別比「十二五」末增加63家、44家。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達到63家,稅收過千萬元的企業達到10家。先後獲得科技部「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園區」「國家現代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級科技資源支撐型雙創載體」等國家級榮譽。2019年,園區在全省134個省級以上園區綜合排名中位列28位,比2018年上升11位。
2.堅定不移抓項目、興產業,發展基礎更加堅實。一是強化項目招引。「十三五」期間,全區先後引進優質項目173個、金額731.6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16個、10億元以上項目20個、上市企業3家、500強企業3家。二是加速項目推進。「十三五」期間,開工億元以上項目68個、投產57個,現代裝備製造配套產業園等項目開工、投產,中聯建起二期、中聯恆通等一批省、市重點項目加速推進。三是狠抓項目幫扶。出臺常德高新區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十條硬措施,全方位扶持項目發展。為園區企業爭取上級專項補貼資金近5.6億元,覆蓋園區65%以上的規上企業。
3.精準發力抓創新、提質效,科技支撐更加有力。「十三五」期間,全區共完成研發經費投入30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12.5%,年均增長33%。一是以科技引領促創新。「十三五」期間,先後有65家企業獲評省、市科技創新獎勵,響箭重工等企業獲批全省「百項專利」項目,特力液壓獲批全省「百項新產品」項目。二是以院企合作促創新。「十三五」期間,聘請戚發軔、莊逢辰等知名院士、專家為園區創業導師,與中科院、清華大學、中南大學等高校院所聯建了科技研發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園區50%以上的規上企業已與清華大學、中南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了長期產學研合作關係。三是以活動舉辦促創新。成功舉辦「智匯洞庭·科創常德」專場、「常德高新區高新技術交流會」等大型活動,多次成功承辦省、市產業項目建設流動現場會等大型活動,園區在全市科技創新中的主力軍作用得到凸顯。
認真分析研判,把握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
「十四五」時期,是常德高新區謀新篇、求突破、上臺階的關鍵時期。抓好「十四五」的各項工作,既面臨重大挑戰,也將迎來難得機遇。
1.「十四五」期間,面臨著重大挑戰。一方面,面臨國際國內形勢挑戰。另一方面,面臨自身發展挑戰。產業提質壓力大。常德高新區雖已初步形成以智能裝備製造、光電信息等為主導,新材料、生命健康為特色的「三主兩特」產業發展格局。但以中聯建起為代表的傳統工程機械產品產值佔園區工業總產值比重過大,120家規上企業中裝備製造企業58家,佔比達48.33%。光電信息、新材料、生命健康產業提質增效壓力大。科技創新壓力大。常德高新區高企數量、科研創新項目、團隊等創新要素明顯不足,創業孵化體系還不夠健全,成果轉化不足。
2.「十四五」期間,也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是發展政策持續利好。國務院和省政府相繼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全省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今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明確要求,要把湖南打造成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常德高新區的產業發展布局、發展方向與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機遇高度契合,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二是市級全力支持。市委全會明確,將重點支持園區集約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三是產業項目經年積累。經過近年的發展,園區產業發展來勢好,營商環境日趨優化,影響力持續擴大,產業項目必將呈現「厚積薄發」的態勢。
未來五年,挑戰與機遇並存,機遇大於挑戰。在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常德高新區將在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搶抓歷史機遇,全力推動常德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堅持擔當作為,全力譜寫高質量發展全新篇章
「十四五」期間,常德高新區將始終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創新在園區高質量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新發展變化,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圍繞建成「千億園區、工業新城」發展目標,為常德高質量發展貢獻常德高新區力量。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培育主導特色產業,打造優質產業的領航區。找準工作切入點、著力點和突破口,堅持把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重中之重,做大做強「三主兩特」產業,園區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5家以上,到「十四五」末期,園區億元以上企業達到60家以上。在項目引進上,繼續瞄準「三個五百強」、央企、上市公司等行業龍頭企業。重點依託現代裝備製造配套產業園,大力實施裝備製造「建鏈強鏈補鏈工程」,基本實現裝備製造產業「園內循環」,打造獨具特色的省級專業園區。
2.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打造創新創業的示範區。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各領域。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增強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堅持市場導向,強化政策集成,著力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強政策引導,加快發展院校經濟,鼓勵高校院所在高新區建立創新中心或創新型人才培育基地,支持重點企業建立國家、省、市級研發平臺,力爭到「十四五」末期,園區國家級研發機構達到2家以上、省市級研發機構達到30家以上。強化申報培育,園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值佔園區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0%以上。
3.發展開放型經濟,打造對外開放的先導區。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國際合作,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積極推進常德保稅物流中心(B型)申創工作,依託德企德品出海行動,推動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中聯建起等龍頭企業和常德牌水錶等優質產品走出去。充分發揮北京、上海、深圳駐點機構的窗口作用,拓寬對外聯絡的渠道,擴大科技、資本、項目等信息來源。依託深圳聯科科技打造常德跨境電商產業基地,建成集平臺、貨源、銷售、倉儲、物流等功能於一體的多樣化跨境電商產業園區,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常德名片。
(責任編輯:楊博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