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是玉帝,佛教的是如來,儒教的竟然不是孔聖人
文|飛魚講壇
我們平常說的求神拜佛,其實就是同時跪拜兩個宗教,一個是道教神仙,一個是佛教聖佛。平常我們看的神話類電視劇,一般都是道教的,當然其中也摻雜了佛教,因為,一般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之類的跟天庭有關的就是道教,跟佛教有關的就是如來,觀音和靈山了。但是,你不要忘了,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是有三大宗教的,它們分別是:儒、釋、道。道教和佛教分別有玉帝和如來坐鎮,那麼儒教有誰來坐鎮呢?
在我們看電視劇或者度神話小說的時候,我們總會看到佛教和道教的影子,但是從來就看不到儒教的影子,這是為什麼呢?難不成同為三大宗教之一,儒教連一個得道的都沒有嗎?其實,雖然都是三大宗教,我們好像聽得最多的就是道教和佛教了吧,儒教什麼的,幾乎沒怎麼聽過,所以說,對它幾乎沒有任何的了解。儒釋道既然能並稱中國的三大宗教,那麼,儒教自然是有它自己的獨特優勢的。
其實,說起儒教,大家應該會第一時間想到一個人,那就是孔子。孔子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反正只要是跟:史上最長壽烏龜,送走了三任飼養員,卻被第四任送走了「儒」有關係的,基本上都是以孔子的思想為主要思想的。儒教是在夏商時期,就已經出現的宗教,作為我國出現最早的本土宗教,它的歷史不可謂不悠久。儒教一開始的時候,教主是一國的天子,儒教的教義也是對各種祭祀的規定。儒教雖然起源比較早,但是就現在而言,卻沒有道教發展的好,更別說和佛教比了。
儒教真正的興盛時期是在漢武帝,當時的漢武帝曾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此儒教才慢慢的走向了輝煌,奠定了它成為中國正統思想的地位。儒教一開始的誕生,就為了迎合人們對祭祀的需要,而人們祭祀的對象自然不可能是某個普通的人,一般都是以星辰大海或者天上的神仙為對象。而在,儒教之中人們認為的神仙並不是有人變得,而是大自然或者一些超自然的存在,比如太陽的化身等等。人們都以為,儒教的代表應該是孔聖人,其實不是,應該是昊天上帝。昊天上帝主宰萬物,在儒教之人的心中,他就是天地。昊天上帝是主管祭祀的神仙,曾經也是三界的主宰,坐過天帝之位,不過後來被道教眾神推翻了。
可能也就是因為,太過於注重「人」在社會中的地位,不符合人們的思想觀念,所以儒教最終還是慢慢的被取代了。道教的是玉帝,佛教的是如來,儒教的竟然不是孔聖人,而是昊天上帝。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