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比正確更重要麼?結果比正義更重要麼?

2020-12-23 蛋殼花生

人們之所以打官司,自然都希望獲得一個公平正義的結果。

古代皇帝選繼承人,也都希望選一個睿智英明的繼承人。

日常生活中,工作中,不管做什麼決策,我們都希望做一個最理智正確的完美決策。

但是,你有你的計劃,這個世界卻另有計劃。

司法體系中,將訴訟進行到底,直到獲得正義為止並不存在,判決的終局性比正確和正義更重要。

所謂終局性,簡而言之就是一旦訴訟走完了所有的法定程序,法院判決生效後,基本上就不能在更改了,爭議的最終解決方案就這麼定了。

美國是三審終審制,咱們國家是二審判決就是終審判決。

而且這裡的二審,並不是說像電視劇裡的一樣,重新來一遍舉證,列舉事實,再審判,咱們的二審是有明確程序的,它更多是偏向程序上的判斷——它不關心結果,它更多是查一遍一審過程中程序是否正確。

一審根據具體案件決定的解決方案,二審看一下程序沒問題,一般就不會改判決結果,而不是重新根據事實來一遍。

這也是為什麼冤假錯案很難平反的原因——對於司法體系來說,審判是神聖的,只要給了判決,那麼這個判決的確定性,比起正義更重要。

為什麼呢?一方面我們可以理解成成本的因素,畢竟每天這麼多的糾紛,每一次審判浪費的社會成本是巨大的,像著名的辛普森案,耗時11個月,幾千萬美元就是為了這麼一個案件。

另一方面,在法律看來,有一個確定的解決方案比起方案是否正義更重要,特別是針對個例的時候。

非洲原始部落,解決糾紛依然靠先知佔卜,我們能說佔卜符合正義麼?但是社會體系依然維護的很好。

當然從整體大局的角度,正義是整個律法系統的目的。

只是,它並不一定是每一個案例的必須追求,有時候,我們必須有所取捨,有所權衡。

畢竟,你假設一下每一個案件都出現反覆再審的情況,那麼生效的判決權威性就不存在了,案件的雙方當事人會永遠處於不確定性中——到底誰對誰錯,到底怎麼解決?

這不僅整個社會受不了,當事人也受不了,有一個結果比什麼都沒有的期望,更值得。

所以,法律最多能保證公正的審判,但並不一定是完美的審判。

就像邊沁說的,人類制定法律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大多數人的善,而不是每一個人的善。

話題延伸一下,古代皇帝和諸侯選取繼承人的時候,為什麼定下一個嫡長子制度?而不是選最優秀的那個人呢?

當然也是因為確定性。

如果規定是最優秀的那一個的話,就沒有了標準,才能這東西哪來的明確標準?

你認為好看重要,別人覺得才能重要,這時候有人站出來說賢德更重要,這肯定會內訌,而且各個派系的官員和家族都會介入進來,不僅浪費成本,而且國家還有分裂的風險。

而對於當時的統治者來說,穩定比公平更重要,大局上的總收益,比起個人的公平和利益更重要。

一個對於未來繼承人穩定的預期,能讓整個社會更加和諧,那就行咯。

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是一樣,我們有時候需要的是一個結果,而不是最完美的結果。

完美意味著巨大的成本,巨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每一個都想要達到完美,最後的可能是一個都完不成。

比起完美,一個確定的答案,一個明確的結果,也許是最佳的選擇。

特別是拉長了整個人生來看,需要做的決策那麼多,需要面對的事情也那麼多,而我們精力有限,每一個決策都完美?還是整個人生看起來更加完美?

就像我們需要追求整個社會整體的正義大方向?還是個體的覺得正義一樣。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有所取捨,有所平衡。

當然,如果我們身處其中,自己變成了個例,那個需要為了整個社會的大正義去犧牲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看開,又有多少人要問出那一句。

為什麼是我?!?

相關焦點

  • 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誰更重要?
    在法律界一直有這樣一條法律諺語:程序正義比實體正義更加重要。這句諺語正好能夠說明這一問題,我來簡單介紹一下。所謂的實體正義,即根據客觀發生的事實真相來依法裁判。我國從古至今、包括近現代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堅持實體正義,追求將所有壞人一網打盡的司法目標。但是,如果過分堅持實體正義,就難免會突破一些法律程序,以達到將罪有應得之人繩之以法。當然,一旦突破法律程序去辦理案件,就難免會造成「寧枉勿縱」的司法觀念,從而釀造難以救濟的冤假錯案。比如著名的「佘祥林」案件。
  • 戴維·米勒程序正義和結果正義理論辨析
    【摘要】程序與結果之間的區別是當代西方社會正義理論中相當重要的概念劃分,不同的正義理論對程序正義與結果正義二者關係有不同的理解。戴維·米勒在研究社會正義理論的過程中提出有必要澄清程序正義和結果正義的關係,並進一步探討了程序正義與結果正義在社會正義原則中的角色。
  • 第十九章:山頭普洱茶重要麼?
    其實早在2014年以前,古樹茶崛起後,就開始了雲南山頭熱,只是沒有那麼系統,今日的山頭茶數據雖然更詳盡,但作為基礎,這本是十分實用的,這本書描繪了雲南茶山的風味,茶的走向,與那些有關,是一本比較實用的工具書,給茶友帶來了興趣,寓教於樂,又富有聯想,特別適合新手入門看,尤其是理科生的歡喜。因為可以直接掌握山頭的風味。
  •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活著!成年人的體面,是從內心到行動的放下
    這些,不是成績麼?還不能說明問題麼?所以,他的沒出息,只不過是因為別人沒有看到事實而已。任何真實的背後,都是別人想像不到的艱辛。這些渠道客戶,也都是他自己一家一家的跑出來的。從她的口中,其實還是應證了那句話,面子在有些人看來,它有時候可能會比肚子更重要。我們不能說她的想法有錯,其實也應該理性看待。因為,她只是不想讓熟悉的人知道她能夠放下面子,從而對她進行一些沒有意義的評價和投去一些異樣的眼光。 每個人都不容易,大家也都有自主決定自己生存的方式(手段)。
  • 《九總往事》——11.他會好麼 還是更爛(12)
    當時我看特導這語氣好像這人挺有來頭的,可我真不知道,以為是王祖賢弟弟妹妹之類的。牛總和九總也不知道這人是誰,我又跟幾個年輕的朋友打聽了一下,頓時他們被我的無知所震驚,說大哥你不看電視麼?王祖蘭多火啊!我說,我確實不看電視,準確說是除了球賽以外不看電視,家裡電視也沒有線。真不知道還。小哥們兒仿佛看到異次元生物一般解釋道:「我去,哥啊!
  • 電影《檢察長》首映:過程正義結果正義同重要
    該片由知名導演張家和執導,著名演員馬躍、楊涵斌和「謀女郎」徐筠等聯袂主演,一部以「強化法律監督、引導社會輿論、宣揚公平正義、打擊犯罪腐敗」為宗旨,體現人民檢察長核心價值觀的電影拉開了正能量影片序幕……  「公正,是對司法的基本要求。司法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二者相互依賴,缺一不可。實體公正以程序公正為前提,程序公正以實體公正為依歸。
  • 《東方快車謀殺案》:正義和法律究竟誰才更重要?
    對於大部分偵探小說愛好者來說,波洛的形象就是羅裡吧嗦,客套,滑稽自戀甚至有些浮誇,而內心深處卻有著自己的正義和天平。而在電影中,我們看到的形象卻是一個威嚴冷靜,行動力高,強迫症般堅信正義和秩序的人,這種設定是為了後來案情轉變,進行鋪墊,能夠更好地揭示本片的主題。
  • 研究發現:「何時吃」比「吃什麼」更重要
    估計也有不少人一直按照這個傳統去吃飯的,那這樣吃到底正確嗎? 近日,據《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你什麼時候吃飯可能比你吃什麼更重要,這樣不僅有助於改善健康,而且有助於減肥。
  • 你有多久沒有吃「老乾媽了」,為什麼,絕對成本控制真的重要麼?
    騰訊還記得你上次吃「老乾媽」是什麼時候麼,我已經想不起來上次吃「老乾媽」是什麼時候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改變了辣椒醬的選擇。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主要基於成本原因「老乾媽」把製作原料中最重要的原料貴州辣椒換成了河南辣椒,因為貴州辣椒差不多比河南辣椒貴了接近一倍,但是河南辣椒的味道是比不了貴州辣椒味道的。
  • 做正確的事,比把事情做正確更重要
    為了更直觀的體現這些天才們一天的作息,Mason 設計了一個「時鐘圖」。圓圈頂端刻度劃為午夜 0 點,而底部刻度則為中午 12 點,每一格都代表一個小時。 不同顏色區分也顯示出每日的各方面活動:白色為睡眠,綠色為主要工作,土黃色為社交及用餐,湖藍色代表運動,灰色代表從事其他賺錢方式。
  • 首富是誰重要麼?不都是馬家人?【荔枝派】
    我少女心一動,搖搖頭,結果那男的把對面椅子拉走了。你不能決定今天發生什麼事,但你可以決定用什麼心情度過,比如擺一整天的臭臉,讓其他人都不敢來找你麻煩。畢竟是新的一周,得給泥萌提提神、長長幹勁。吾日三省吾身:單身乎?有錢乎?剁手乎?這就是你的餘額吧?沒錯吧?餘額是啥子?都被吃光了,不存在的。
  • 今日中秋 : 瀘州人除了吃月餅,還有更更更更更更重要的事,千萬別忘了做!
    今年的中秋,你與家人團聚了麼?你是否想過其實中秋節最重要的是——孝道!「月是中秋明」,賞月古稱玩月,跟其他景物一起觀賞更有韻味。「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在浙江一帶,觀潮可謂又一盛事,外出旅遊到錢塘江的小夥伴們可別錯過。
  • 日本新片展筆記之六:以反戰的名義殺戮還是正義麼?
    日本新片展筆記之六:以反戰的名義殺戮還是正義麼?影片的編導更把這位女主塑造得一身凜然正氣,讓觀眾同情她。這種以反戰的名義來製造殺戮的行為,還算得上是正義麼?戰爭固然要反對,但是澀谷八公廣場上人山人海的百姓何辜?用一片血海來警告政府,與製造戰爭的政府完全沒有區別。這些年,有不少反對恐怖主義,反對戰爭,反對腐敗的電影和其他藝術作品,總喜歡以惡制惡,以暴制暴。於是,這樣的思維方式逐漸蔓延開來,成為一種定式。
  • 過程重要還是結果重要?
    (原創:千嶺之松)過程重要還是結果重要?這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有些人為此感到迷惑,有些人為此徒添煩惱。本人一貫愚鈍但又自以為稍稍明白,就從工作、學習、人生三個維度七拉八扯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吧。在工作上,從達成目標的角度看,當然是結果重要。
  • 靈魂拷問,奶茶產品的包裝真的重要麼
    靈魂拷問,奶茶店包裝真的有那麼重要麼?有這樣疑問的小夥伴可以思考一下「照片」和「照騙」的區別便能明白,時尚好看的產品包裝可以吸引到更多消費者的注意,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嘛,那麼除了美觀,我們到底為什麼要注重產品包裝呢?今天啵啵熊就來為大家揭示真相。
  • 測了10天,我終於知道,美團餓了麼滴滴誰更划算!|生活
    所以今天小姐姐我要全方面的測評美團外賣、餓了麼、滴滴外賣三個平臺,看看誰更便宜!為了保證公平,36我重新用了一個新帳號來點外賣。之前滴滴的優惠價打的可真的是火熱呢~Emmmm,好久沒用滴滴外賣,我滿懷欣喜的用新號註冊了,結果:???好吧,打擾了。。。
  • 光圈、快門和ISO,到底哪個更重要?
    攝影中有3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光圈,快門,感光感。這三個參數都可以控制照片的亮度,光圈和快門合稱為曝光組合,它們和感光度一起,決定了一張照片的亮度。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問題就來了,照片的亮暗由三個參數一起來影響,到麼到底哪個參數是最重要的呢?那我們先來說下這三個參數是如何一起控制亮暗的。網上有一個例子,說的很形象。現在我們也利用這個例子給大家說明一下。
  • 呷麼呷麼環球之旅第四站---時光不老,我們不散
    輕奢宿霧薄荷海島遊完美歸來細數呷麼呷麼這三年的環球之旅韓國-日本-泰國-菲律賓-未完待續當旅行成為見識我們離完美的自己又更近了一步呷麼感謝所有家人的一路相隨正是因為你們的不離不棄呷麼才有了更充足的動力勇往直前!
  • 對決策者說來,「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
    對一個決策者說來,「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加重要。 我們平時講「決策」,多數情況下只是指做出某個決定。彼得·杜拉克講的「決策」,範圍比我們平時意義上理解的要寬泛得多。借用醫學上的話來說,就是對疾病的診斷要正確。同樣,決策也必須要對問題先有一個正確的「界定」,然後「對症下藥」。 優秀的決策者並不會做很多決策,他們只做那些重要的決策。而且他們知道什麼時候必須做決策。在需要做決策的時候,他們絕不會舉棋不定,而是會馬上採取行動。
  • 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重要
    儘管看起來滬深300漲幅更浪,但投資者的實際收益卻很難樂觀,因為沒有幾個投資者可以16年如一日的持倉。不同的持有周期決定著不同的投資勝率。在這16年間,持倉兩年,滬深300的勝率為50.30%,而標普500勝率為85.85%;持倉七年,滬深300勝率為84.68%,而標普500的勝率將高達9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