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三重危機,正在撕裂歐洲

2020-12-25 新華社新媒體

三重危機,正在撕裂歐洲

尹繼武 姜靜雅

飽受新冠肆虐的歐洲,又籠上了恐怖主義的陰霾。11月3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中心城區發生槍擊,槍手將槍口對向了新一輪「封城」前聚集街頭的民眾。10月29日,法國南部城市尼斯一座聖母院教堂發生了持刀襲擊。同月18日,巴黎郊區一名教師因在課堂上援引《查理周刊》中的諷刺漫畫而被「斬首」。

疫情下,歐洲頻發的恐怖襲擊事件引發了全世界對歐洲安全形勢的擔憂,難民與宗教矛盾重新成為恐怖主義的重要原因。難民危機究竟給歐洲帶來何種問題?歐洲還能安全嗎?

1

難民正在撕裂歐洲

歐洲恐怖主義並非突發、孤立,而是自「9·11」積累至今。2015年,歐洲遭遇了二戰後最嚴重的難民危機。大量來自敘利亞等中東國家的難民前赴後繼通過歐洲南部邊界進入歐洲,加劇了歐洲社會內部移民、宗教、文化等衝突,滋生歐洲恐怖主義。社會化難題交織,社會分裂和激進化趨勢日益顯著。

中東恐怖主義者利用難民身份掩護自己進入歐洲並犯罪,尤其是「伊斯蘭國」在中東地區的潰敗瓦解,更激發其流散在外的追隨者對歐洲的報復心理。

11月8日,在奧地利維也納,人們點燃蠟燭哀悼維也納槍擊事件遇難者

部分難民遭遇的社會化難題同樣不容小覷。難民在融入新環境的過程中持續遭遇社會文化衝擊、宗教褻瀆和政策歧視。他們普遍缺乏社會歸屬感,對政府極度不信任,很有可能因為不滿自身處境,仇視社會,或被極端分子利用,成為潛在的恐怖主義事件製造者。實際上,歐洲很多移民後裔特別是一些青壯年移民,由於社會認同缺失、政治不滿等原因,更容易受極端思想蠱惑,發生激進化、極端化轉變。

此外,歐洲國家對中東難民的接納面臨協調困境,助長了歐洲社會的分裂和激進化。在難民湧入和安置時期,歐洲國家之間各自為政,極大挫傷了歐盟的領導力和凝聚力。以難民分攤矛盾為例,儘管歐盟以緊急情況為名對各國接收難民的配額作出規定,卻遭到斯洛伐克、捷克、匈牙利與波蘭等中東歐國家的反對。北歐國家如丹麥、瑞典加強邊境審查,甚至暫時關停與南部鄰國的邊境。

歐洲國家內部極化日益加劇。反移民、反一體化的極右民粹主義勢力崛起,極右翼政治領導人強烈反對接受難民,甚至修建難民隔離牆,降低了歐洲社會的政治寬容度。具有種族主義性質和敵視穆斯林的右翼極端分子團體活動也愈發活躍,使社會層面的衝突和對立逐漸升級。

多國呼籲歐洲採取多重措施應對恐怖主義威脅

2

歐盟難民政策存在內在矛盾

歐盟共同的移民、避難和邊境政策,是其實現「自由、安全與正義的區域」目標的應有之義。歐盟共同庇護體系(CEAS)是歐盟難民庇護政策的核心,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不斷演變,形成了以「兩條例」(《都柏林條例》《指紋資料庫條例》)和「三指令」(「接待條件指令」「庇護程序指令」「資格指令」)為核心的法規系統,規定難民應該向「第一抵達國」提出庇護申請,建立難民指紋資料庫,並對接收、安置庇護申請者提出歐盟統一的最低標準。2015年開始的難民危機對原本緩慢發展的歐洲難民政策形成極大的制度挑戰。

歐盟既往難民政策中的不合理性被危機放大,亟待改革。一方面,歐盟難民政策與難民流動規律不相吻合,使南歐「前線國家」負擔過重。比如,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等南歐國家地理位置鄰近中東,成為大量難民的「第一抵達國」,應當承擔接收難民的責任。然而,這些國家的經濟情況本不理想,治理能力有限,大量難民滯留使這些國家社會資源緊缺,社會秩序動蕩,接納難民能力幾乎飽和,從而無法履行乃至放棄履行相關義務。同時,由於申根條約的籤訂,歐洲國家間具有高自由流動性,這導致難民潮從南歐國家四散湧入至整個歐洲,一時間引發各國「自掃門前雪」而爭相關閉邊境的舉措。

另一方面,秉持開放、自由、人權等基督教理念,歐洲移民政策本來具有包容開放的特徵,然而歐洲恐怖主義事件頻發、右翼勢力崛起,歐洲難民政策難以同時兼顧開放的難民政策與封閉的邊境管控間的內在矛盾。

重大內部分歧使歐洲統一政策面臨瓶頸,難以維繫。這表現在不同國家出於各自利益訴求而有不同的政策選擇。德國、法國等歐盟中心國家表現出對接受難民的較強意願。默克爾領導下的德國推行「全面開放」的難民政策,並希望推動歐盟難民政策改革,實行難民分攤政策等,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將難民視為能推動社會發展的勞動力,願意加以吸收。與之相反,波蘭、捷克、奧地利等中東歐國家則堅持不接收難民立場,既是擔心難民影響本國就業和治安,又是源於其本身在宗教、文化等問題上敵視難民。

從歐洲一體化來看,整個歐洲的安全問題早已緊密相連,但隨著本世紀歐盟不斷東擴,歐盟成員國大大增加,成員國間存在多元政治制度、文化心態,使制定統一的歐洲難民政策愈發艱難。

3

有挑戰有契機,歐洲安全前景未明

新冠肺炎疫情、難民問題與恐怖主義,凸顯出非傳統安全議題對歐洲的挑戰,歐洲共同體主義與國家主義對壘愈發嚴重。解決這些問題,歐盟既需要改革難民制度,回應建立平等社會的訴求,也迎來了加強非傳統安全合作的契機。

為解決難民政策的內在矛盾,歐盟委員會於2020年9月提出了「新的歐洲移民和庇護法案」,旨在完善難民安置人數的分配,加強對歐洲邊界的保護,減少進入歐洲的非法移民,以緩解歐洲國家壓力。

然而,恐怖主義與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挑戰為「新法案」落地帶來困難。歐洲已進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二波」,法國、英國等國家紛紛進入全國性封鎖狀態以應對公共衛生危機,防範新冠疫情擴散是當前歐洲各國政府的第一要務。

中東難民惡劣的生存狀況使其罹患新冠肺炎的機率大增,控制疫情與保障人權兩難,歐洲國家接納中東難民的意願與效率將大打折扣,難民準入門檻勢必提高。此外,歐洲國家必將收緊反恐政策,以維護社會秩序,受制於新冠疫情,政府治理能力恐將受限。歐洲國家反恐的一系列集體行動,效果還有待觀察。

歐洲社會的移民群體和右翼群體出現對抗衝突的可能性上升。一方面,疫情下的封鎖措施使許多歐洲國家社會群體失業,對身居社會底層、就業率本就不高的難民群體造成巨大衝擊,少數群體極端行動的風險上升。另一方面,疫情時期可能使右翼排外主義、政治極化更具市場,難民群體通過社會化途徑融入本地社會的困難性進一步加劇。總體看,歐洲在疫情、難民、恐怖主義三大問題交織下,前路未卜。

(完)

相關焦點

  • G8已是過去式,G7也正在撕裂
    俄羅斯1997年加入G7,2014年烏克蘭危機問題之後,原G7成員國將俄羅斯踢出了隊伍,G8又回到G7。G7成員國現在有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和加拿大,而這個昔日的「富人俱樂部」如今正在以撕裂的形式準備召開「西方七國首腦會議」。  當前美國與法國都向普京拋出橄欖枝,想讓俄羅斯重歸G8。
  • 難民危機撕裂歐洲社會:法國稱2年內接收2.4萬 德奧擬再收緊
    歐洲正遭遇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難民危機。3歲幼童艾蘭的命運讓世界意識到歐洲的難民潮已經不僅僅是歐洲的危機,也嚴重挑戰了世界人道主義行動的底線。難民潮引發的經濟社會問題和人道主義危機,已成為歐洲一些國家難以承受之重,也正在撕裂著整個歐洲社會。 一些歐洲國家近日調整難民政策,為更多人提供援助和容身之地。
  • 非傳統安全挑戰歐洲
    疫情下,歐洲頻發的恐怖襲擊事件引發了全世界對歐洲安全形勢的擔憂,難民與宗教矛盾重新成為恐怖主義的重要原因。難民危機究竟給歐洲帶來何種問題?歐洲還能安全嗎? 11月8日,在奧地利維也納,人們點燃蠟燭哀悼維也納槍擊事件遇難者 難民正在撕裂歐洲 歐洲恐怖主義並非突發、孤立,而是自「9·11
  • 半月談|暗開收費棧道,周邊水庫汙染嚴重,野蠻旅遊正在傷害「野長城」
    暗開收費棧道,周邊水庫汙染嚴重,野蠻旅遊正在傷害「野長城」半月談記者 馮松齡一段早在2013年3月就被確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設立禁止攀登警示的古長城,如今卻被「開發」成了熱門的野遊景點;當地村民當起了長城的門票收費員;本是長城腳下的志願者,卻收取引路費
  • 半月談丨暗開收費棧道,周邊水庫汙染嚴重,野蠻旅遊正在傷害「野長城」
    來源:《半月談》圖集 一段早在2013年3月就被確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設立禁止攀登警示的古長城,如今卻被「開發」成了熱門的野遊景點;當地村民當起了長城的門票收費員;本是長城腳下的志願者,卻收取引路費,當起導遊……野蠻旅遊正在對北京黃花城長城造成不小傷害。 是野遊,還是野蠻旅遊?
  • 疫情、難民、恐怖主義危機疊加 非傳統安全挑戰歐洲
    難民危機究竟給歐洲帶來何種問題?歐洲還能安全嗎? 難民正在撕裂歐洲 歐洲恐怖主義並非突發、孤立,而是自「9·11」積累至今。2015年,歐洲遭遇了二戰後最嚴重的難民危機。大量來自敘利亞等中東國家的難民前赴後繼通過歐洲南部邊界進入歐洲,加劇了歐洲社會內部移民、宗教、文化等衝突,滋生歐洲恐怖主義。
  • 半月談丨垃圾!垃圾!填埋場無法承受之重
    半月談記者牛少傑生活垃圾增速較快,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場日處理量超過設計能力,填埋場超負荷運轉。一線工作者呼籲,應增加投入緩解燃眉之急,同時垃圾減量化也應儘早布局。多地庫容將告罄日處理需求超設計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一些填埋場規劃較早,垃圾增速超出設計預期,正超負荷運轉。鄭州市垃圾綜合處理場設計總庫容1573萬噸,日處理能力2300噸,2005年底建成並投入使用,預計使用年限22年。
  • 德國能否在難民危機中再次主導歐洲
    默克爾表示,當前的難民危機對歐洲來說是一個歷史性考驗,應從國家、歐洲和國際層面採取措施,為其尋找可持續、持久性的解決方案。(新華社記者 羅歡歡攝)    在當下的歐洲,各種危機正在從例外變為常態。今天的歐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受到德國利益、理念、模式和戰略的影響,尤其是在歐債危機的應對過程中,德國逐漸成為歐洲的主導力量,不少國家甚至敦促德國承擔歐洲的領導角色。  需要看到的是,德國正在主導(dominate)歐洲,但不是在領導(lead)歐洲。
  • 歐洲難民危機的起源及本質
    在2015年年底,歐洲關於難民的討論已從具體的技術問題轉為認同問題,約三分之一的德國人擔憂移民威脅「社會與文化價值」。德國著名作家博託•史特勞斯(Botho Strauß)在其《最後的德國人》一文中稱:「我寧可生在一個因為經濟人口什麼的而垂垂死去的社會,也不願死在一個因混了外國人而變年輕的社會裡。」
  • 面對大撕裂的時代,耶穌說:不要怕!
    1世界正在撕裂絕對肯定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題為《大撕裂時代》的文章。作者寫到:世界正在陷入撕裂,社會正在陷入撕裂,個人生活正在陷入撕裂,人們的內在心裡秩序也正在陷入撕裂:我們迎來了一個大撕裂的時代。
  • 「歐豬五國」重出江湖,歐洲處於新危機邊緣
    時隔6年,歐洲又一次處於危機邊緣。2012年,因債務、長期預算赤字等問題,當時的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和愛爾蘭被稱為「歐豬五國」(PIIGS)。數據顯示,過去三周內,歐元兌美元匯率跌逾8%。5月29日,投資大鱷喬治·索羅斯在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巴黎年會上發表講話,稱歐洲民粹主義的抬頭是一個重大問題,「歐盟正處於一場生存危機之中。一切可能出錯的事情,都出了問題」。
  • 歐洲衰落折射西方民主制度危機
    歐洲衰落折射出的是西方民主制度遭遇的嚴重危機。  自2010年爆發債務危機以來,歐洲一直「疾病」纏身、危機四伏、一體化嚴重受阻、極端民粹主義泛濫,歐洲整體走向衰落。同美國的「川普現象」一樣,歐洲衰落折射出的是西方民主制度遭遇的嚴重危機。
  • 五大高耗水量行業加劇中國水資源危機-水資源承載力 水危機 水利...
    早在1977年聯合國水資源會議上,科學家們就曾預見:「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34年過去了,這一預言已經變成現實,而且,其嚴峻性正在日益加劇。  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加快水利改革發展被提到關乎「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空前高度。  而在影響水安全的各種因素中,自然災害固然重要,但是人為浪費、消耗、破壞等更令人擔憂。
  • 2010紀錄片:歐洲爆發債務危機 社會經濟痼疾難解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歐洲多國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如今已持續一年。在歐盟及世界各國的幫助下,希臘、愛爾蘭等國主權危機暫時得到緩解。但人們對危機的恐慌繼續延續,葡萄牙、西班牙等多國也成為市場擔憂的對象。分析稱歐洲債務危機的根子在於歐洲社會和經濟上的痼疾。歐洲債務危機如果要得到徹底解決,必須解決社會福利這一根本的問題。
  • 希臘危機:「歐洲女王」默克爾的麥城?
    無論如何,默克爾最後的感覺是,歐盟峰會將會是一個裡程碑,很可能是這次危機的一個轉折點。  在布魯塞爾,歐洲議會主席馬丁·舒爾茨將默克爾拉到一邊,低聲對她說:「齊普拉斯正在反對派中尋找盟友,他想在希臘議會排除激進派的幹擾,推動改革方案的通過。」齊普拉斯尋求舒爾茨的幫助,因為舒爾茨和希臘黨派「泛希社運」關係良好。  但是當默克爾返回柏林後,她接到了齊普拉斯的電話。
  • 臺當局一面高唱團結,一面卻竭力撕裂臺灣社會
    也就是說,當無數軍人還在災區協助善後之際,在屬於他們節慶中,沒有收到臺當局領導人也是「三軍統帥」蔡英文的感謝與祝福,得到的只是「冷漠」。過去兩年,蔡當局一面高唱團結,一面竭盡所能用「分別心」去撕裂臺灣社會。藍綠、南北、族群、階級、世代……,臺灣能被激化的矛盾對立,全被放大了。
  • 為什麼英國總想脫離歐洲?(圖)
    一、英國長期對歐陸保持著優越感,一直對歐洲一體化若即若離。英國把自己視為歐洲之外的全球性大國,認為異於歐洲的獨特性是其崛起和強大的原因。雖然逐漸衰弱,優越感依舊強烈,二戰後,每遇挫折或危機,英國便疑歐聲四起,將問題歸於歐共體或歐盟。這一次,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爆發撕裂了英國與歐陸的嫌隙。二、英國在歐盟繳納高昂會費,但得不到相應的回報。
  • 歐洲孤島:國家統一與撕裂背後,塞爾維亞血淚與未來
    從民族大熔爐到火藥桶,巴爾幹半島留給歐洲的是落後與野蠻形象,其實這裡也曾是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撕裂與統一博弈背後,隱含著巴爾幹猛虎們難言的倔犟與血淚。2020年伊始,一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巴爾幹小國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面對國內薄弱的醫療衛生設施,先求助歐盟而不得,遂滿眼含淚向我國發出了求助。
  • 歐洲難民危機誰之過
    近年來,難民危機愈發成為歐洲國家「不能承受之重」。大量難民的湧入,給接收國的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帶來挑戰,也衝擊著歐洲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傳統和安全秩序,助長了民粹主義和疑歐主義。由此,不僅歐盟難民分配方案沒有得到落實,而且各國紛紛採取措施限制難民入境——加強陸路封鎖乃至關閉邊境、加強海上巡邏、打擊組織偷渡的蛇頭等。
  • 蘇州甪直攜手半月談 助推基層黨建工作創新
    11月28日,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黨委與半月談雜誌社隆重舉行基層黨建共建揭牌儀式。   半月談雜誌社總編輯助理兼半月談文化傳媒中心主任 王宇飛、半月談公益活動部主任呂文靜、半月談文化傳媒中心江蘇負責人胡樂捷及蘇州高學松、楊小馬,甪直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菊林,鎮黨委副書記過欽軍,鎮黨委委員張春茂及各村(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