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北京發展規劃,關注財經情報棧就對了。財經情報棧認為,必須要深入到一個城市,深入到一個區域,認真了解該地區的發展規劃和政策,綜合了解其交通、醫療、教育及產業等方方面面,才能判斷該地區的發展前途和價值。聚焦於區域規劃,為讀者提供有針對性的、細粒度的、清晰的、有價值的參考信息,是財經情報棧的使命。歡迎直接分享轉發,拒絕複製粘貼式的轉載。
平谷線何時建,
幾十萬人同期盼。
十二年心酸誰人知?
白了少年頭,望眼欲穿。
#平谷線#資治通鑑已經寫了八篇,關於2008年~2019年期間的規劃和建設過程,可以關注財經情報棧後,在文章列表中查看。
回顧了平谷線艱難的規劃歷程之後,財經情報棧想和大家聊聊關於平谷線的心得體會。
從2008年1月S3快軌的提出,到如今2020年,平谷線走過了十二年的曲折歷程,但仍未實現全面開工,其規划過程一波三折,並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及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發展意外地緊密地關聯在了一起,其規劃方案也因此變得更為複雜。
而在民間,網上針對平谷線的各種討論中,有各路大神、大V、地鐵專家及資深地鐵迷參與,在此過程中,部分人對自己的觀點超級自信,但往往被打臉,不是大家分析得不好,而是平谷線實在太難以捉摸,充滿著各種意外,專治各種不服。比如2018年底,一篇來源為「中國網科創」介紹平谷線新方案的消息被到處轉載,很多人將其分析了個底掉,最後得出結論這是房產開發商的軟文,方案肯定不是真的,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篇文章裡的方案還就是真的,實在是因為方案調整過大,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但確實也有大膽想像謹慎分析預測很準的牛人,比如在規劃的最初期就曾提出從通州、燕郊、三河然後北上平谷的方案,並認為可行性很大,和2019年二次獲批的方案思路基本一致。
雖然直到今天平谷線依舊沒有實現復工(解釋一下,為什麼叫復工而不是開工,因為在2016年就舉辦過開工儀式),但在國家戰略的影響下,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首個軌道交通工程示範線,我們有理由相信,地鐵22號線(平谷線)一定要能夠在幾年後建成通車。理解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就能夠理解平谷線的調整原因,也就能堅定對平谷線建成的信心。
回顧這一過程,不僅讓我理順了平谷線的前世今生,了解了很多之前未曾聽過的信息,也結合自己的工作、生活進行了思考。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講了7個非常有價值的習慣,其中習慣四為雙贏思維,要善於和其他人或組織合作共贏建立利益共同體,增加項目成功的機會,而不是只考慮自己一方的利益,這樣往往會錯失時機;習慣六為統合綜效,在和其他部門方案不一致時,要創造合適的「第三種」選擇,從而達到1+1>2。再者,要擺正心態和位置,如果處於邊緣,不是核心業務,努力爭取做到最好,但不要奢望組織的資源會向你過多傾斜,因為你的項目不在重要性和優先級都比較高的第一象限。
在跟著地鐵去買房之平谷線資治通鑑三:多種方案激辯,燕郊成贏家一文中,我們回顧了當時的多種方案,如果從2008年~2014年期間不執念於京平方案,而是和其他區域尋求更多合作,早點確定一種可以被廣泛認可的方案,平谷線是不是早就建成通車了呢?
雙贏思維、高效執行、摒棄完美主義,這是我在了解地鐵平谷線規划過程中的一點思考。感謝平谷線帶給我個人的收穫。
讓我們耐心等待項目的消息,期待2020年#平谷線#能復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