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有什麼特殊本領?

2020-12-19 五杯清茶

有鬼谷子智囊團的朋友說:我是個老實人,可我想學攻心術,可是讀了《周易》、《道德經》、《論語》都一無所得,你能跟我說說鬼谷子是如何攻心的嗎?

可以的,我來試試。今天咱們就聊聊鬼谷子的攻心術?其實攻心是為了攻破人心的鎖。

我們都知道說話是門藝術,更是連接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橋梁。所以,人際關係的優劣主要取決於說話溝通的能力。有人或許會表達出不同的態度,比如親人。其實即便在有血緣關係的親戚關係面前,依然是以溝通多少來衡量親密程度的。

那麼怎麼與人溝通呢?首先你要找到打開對方內心的那把鎖的鑰匙。

我們把這把鎖稱為心鎖,你只有找到這把鎖在哪裡,才能去找到打開鑰匙的方法。否則你連鎖是金鎖、銀鎖、密碼鎖、指紋鎖都不知道,請問你怎麼去打開鎖?

所以找到心鎖才是重中之重,對此鬼谷子也是認可的,比如他稱之為「內楗」,內是內心,楗是門栓,其實也就是內心的鎖。

那麼怎麼搜索呢?鬼谷子用了一句話來形容,攏共九個字: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別小看這句話,其實是打開心鎖的關鍵。這九個字其實包含了三層意思:

1、順應對方。鬼谷子說「隨其」,「隨」就是順應,「其」就是對方。如果你想打開對方的心鎖,你就必須順應對方,這樣才能有機會。

2、觀察欲望。你我皆凡人,皆有七情六慾。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被欲望支配者比如食慾、性慾,甚至求知慾。人之所以不同,很大原因是因為每個人的愛好是不同的,比如我的特殊愛好是鬼谷子,所以鬼谷子思想充斥著我的三觀,那麼交流鬼谷子,就是連接點。

3、見其志意。見是觀察的意思,志意不是意志,而是思想和想法的意思。鬼谷子認為,你必須要明白別人內心在想什麼,然後才有的聊。雖然人心是可不見的,但是卻可揣摩。

人在江湖飄,要想能左右逢源,八面玲瓏,首先就要找到對方的心鎖,只有這樣才能高效的溝通。尋找心鎖的方法就是「學會順應對方,觀察對方的愛好欲望,然後洞察對方的思想」,概括一句話:

你知道別人在想什麼,重視什麼,在意什麼。能不能再通俗一些?

可以的,就是捕捉人心的弱點。

人是一種有心計的動物。別說你沒有,心計這東西只有深淺之分,而不是有沒有的問題,比如你會對陌生人敬而遠之,其實就是一種心計。

人和人之間看似和諧,其實本質上大部分都在心上掛了一把鎖,不會輕易向別人公開。尤其是如今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普遍存在不信任的心理。這就使得在現實生活中出現很多「口是心非」的謊言,表面上百依百順,實則我行我素。表面上畢恭畢敬,實則面諛背毀。

現實而殘酷的事情,使得很多年輕人成了啞巴,再也不敢隨便說話了,甚至造成了社交心理障礙,不僅在工作上,甚至在戀愛上都受到幹擾。

這個難題怎麼化解呢?我們溝通的前提就是要麼讓對方敞開心扉,要麼自己找到方法打開對方的心鎖,所以,你要找到打開心鎖的鑰匙。

如何打開心鎖?自然就是找到對方的機關。人類習慣了把真實藏在了內心深處。這就需要我們認真細緻的觀察,耐心嚴謹的琢磨,需要由表及裡,層層剝絲的找到根源,找到藏在人內心的那個鑰匙。

縱橫家厲害在哪裡?其實就能找到人的心鎖,了解人的形式之後,然後打開心鎖,比如張儀。

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掛了。他這一走不要緊,把張儀給坑了。你要知道,當年秦孝公前腳一走,商鞅馬上被滅。現在張儀面臨的就是商鞅的困境。以張儀的人品,你覺得他能比商鞅好嗎?得罪的人能少嗎?

果不其然,惠王死,武王立。左右惡張儀。啥意思?歷史又要重演了,嬴駟剛掛,嬴蕩繼位,馬上就有人出來翻舊帳了。而且連理由都和商鞅一樣:

儀事先王不忠。嘛意思?指責張儀對老闆不忠心。

在職場上,你可以指責人能力差,可以指責工作態度不認真,但是不忠這兩個字明顯是想幹掉張儀。

張儀慌不慌?慌的,給誰都慌。但是既然張儀是縱橫家,他的內心不僅在慌,更在思考,武力有餘,智力不足的嬴蕩的心鎖到底是什麼?

想明白後,大吃一驚:特麼的,這哥們想幹掉我啊。

如何才能不步商鞅的後塵呢?張儀決定跟嬴蕩嘮嘮嗑,盤盤道,試著破解一下這把鎖,咋整?學對手一樣思考。

張儀說:「老闆,我有個餿主意,想跟您匯報一下。」

嬴蕩發問:「啥主意啊?」

張儀說:「我想把六國的水給搞渾了,齊王對我恨之入骨,曾經下過江湖通殺令,不管我到哪裡,齊王馬上出兵攻打。所以,我想去魏國。到時候齊王大軍比如進擊大梁,齊魏兩軍交戰之時,大王正好趁虛而入,建立萬世基業。老闆,你看腫麼樣啊?」

嬴蕩聽完略微思考了一下,覺得不錯,心想:「張儀這條狗還有用,姑且留他條狗命,事後再殺也不遲。」於是史料記載:秦王曰:「善。」乃具革車三十乘,納之梁。

於是張儀不像商鞅那樣狼狽不堪,而是大搖大擺,好吃好喝的伺候著跑路的。

張儀有什麼特殊本領?說出來其實也沒什麼,張儀敏銳的洞察到了嬴蕩的心思:嬴蕩想殺自己,但是嬴蕩更想幹掉六國。所以他只需要根據嬴蕩的心理順應他,利用他即可。

所以我們必須要破解一道歷史謎團,很多人覺得鬼谷子的徒弟都不得好死,其實這是錯的,張儀一直在魏國養老,順便還混了個相國噹噹。

鬼谷子秦武王張儀商鞅論語

相關焦點

  • 思美人張儀誰演的結局是什麼死了嗎 張儀死因揭秘
    電視劇《思美人》正在熱播中,劇中張儀引起不少觀眾注意,那麼思美人張儀是誰演的呢?張儀最後結局是什麼?死了嗎?思美人張儀是怎麼死的?這也是眾多觀眾熱議的話題,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思美人》張儀­  思美人張儀結局如何­  歷史上的張儀在"收拾"了楚國之後,又先後到齊國、魏國等地說服各國諸侯"連橫"親秦,歷盡艱辛,終於拆散了六國的"合縱"聯盟,為後來秦國橫掃六合、統一天下建立了不朽功勳
  • 黃鼠狼有什麼特殊本領?為何人類不敢打死它們?今天總算明白了
    黃鼠狼有什麼特殊本領?為何人類不敢打死它們?今天總算明白了大家對於黃鼠狼肯定都不陌生,農村中流傳著很多關於黃鼠狼的俗語,就比如說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雖然這句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人們對於黃鼠狼也存在誤解,黃鼠狼作為一種小型的食肉動物並不假,但是卻很少做出主動吃雞的行為,那麼黃鼠狼有什麼特殊本領?為何人類不敢打死它們?今天總算明白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最恨張儀之人,國王宣稱:張儀待在哪個國家,我就打哪個國家
    在中國縱橫家歷史上,有兩個赫赫有名之輩,即張儀與蘇秦。在人們印象之中,蘇秦遊說關東六國,最終成功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成為當時最亮眼的風雲人物。那麼,與蘇秦齊名的張儀,他的忽悠本領又有多強呢?事實上,張儀可能比蘇秦更高一籌,因為他讓戰國七雄全部中招,甚至齊國恨到「張儀到哪,就打到哪」的地步!
  • 歷史上的張儀,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張儀是河東(今山西萬榮)出身,從小能言善辯,長大了前去一位神秘名人——鬼谷子老師那裡拜師求藝。在這裡他認識了早他幾年的師哥蘇秦,雖然進入門戶的時間短,但是張儀這人學習本領比蘇秦強,連師哥也承認自己說不過他。
  • 張儀在歷史上到底有多牛?
    學前班:什麼是「合縱連橫」?看《羋月傳》,先要搞懂戰國時代的流行詞:「連橫」與「合縱」。「縱」與「橫」的來歷,據說是因「南北向」稱為「縱」,「東西向」稱為「橫」。典故:你不知道張儀到底有多努力 張儀折竹典出《拾遺記》。張儀年輕時替人家抄書,遇到沒有見過的好句子就寫在掌中或腿上,晚上回到家中,就折竹刻寫,久而久之,就集成冊子。後人遂以「折竹」或「張儀折竹」形容勤奮刻苦學習。
  • 思美人張儀結局如何 思美人張儀為什麼會死了?
    思美人張儀結局如何 思美人張儀為什麼會死了?時間:2017-05-28 18:33   來源:北京時間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思美人張儀結局如何 思美人張儀為什麼會死了? 思美人張儀結局如何,由馬可、喬振宇和張馨予主演的古裝劇《思美人》正在熱播中。
  • 歷史上的張儀結局有多慘?
    根據《史記》等史料的記載,張儀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四處遊說,並為秦國爭取到了許多的利益,於是地位尊崇,被封為"武信君"。但秦惠王死後,秦武王繼位,張儀失去了國君的支持,無奈之下只得遠走魏國,並擔任了魏國相國,不久去世。那麼,《史記》對張儀這樣一個人生經歷非常豐富的人有何評價呢?
  • 張儀:從棄臣到秦相,絕地反擊,才是一個人最狠的報復
    這一刻,張儀終於明白,若想做出成績,首先要得到君王的認可,若無法打動君王,自己縱有千般手段,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之後的日子裡,張儀開啟了他的遊說之路。一日,張儀到達楚國,楚國國相要求張儀與自己喝酒。可張儀心中仍有對蘇秦的一絲期盼,他深知蘇秦並非勢利之人,這一切也許只是一場誤會。可實際上,張儀的一切動向,蘇秦都心知肚明,他就是要在張儀耐心消失的最後一刻,再去見他。果然,在張儀失去希望,決定離去的前一刻,蘇秦召見了他。
  • 張儀是秦國的代表人物,鄭袖夫人讓楚王放了張儀
    當時,秦軍準備進攻齊國,但由於齊國是盟友,擔心齊國被楚國夾擊,所以秦王派張儀去斷絕齊國關係。張儀到楚國遊說楚懷王說:「楚懷王真心可以聽大臣的話,關在同樣的地方,大臣請商齡之地出價600裡,讓秦女為楚懷王的妾,秦楚娶了女人為妻,只要是國家的兄弟。「此北弱齊而西秦怡也,此人之杖。」
  • 《羋月傳》張儀結局怎麼死的? 張儀扮演者個人資料
    秦惠文王宰相張儀,一個能言善辯、機智過人的謀士形象,並獲得導演鄭曉龍的極力稱讚。張儀誰演的呢?歷史上張儀是怎麼死的?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入秦。秦惠王封張儀為相,後來張儀出使遊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張儀也因此被秦王封為武信君。  秦惠王死後,因為即位的秦武王在當太子的時候就不喜歡張儀,張儀出逃魏國,並出任魏相,一年後去世。
  • 張儀:吃著蘇秦的飯,卻砸了人家的鍋,他們為何能攪亂戰國七雄?
    是的,作為一個四處煽風點火,搬弄是非的所謂的縱橫家而言,沒有什麼比說話更重要,只要舌頭在,忽悠的本領就在。忽悠是張儀的根本,同樣,也適合蘇秦。依《史記》而言,張儀的才能在蘇秦之上,且張儀成名比蘇秦晚,蘇秦飛黃騰達的時候,張儀尚且默默無名。
  • 思美人田姬寧心雙重身份揭秘 田姬和張儀什麼關係怎麼死的
    思美人田姬寧心雙重身份揭秘 田姬和張儀什麼關係怎麼死的時間:2017-05-24 07:17   來源:海峽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思美人田姬寧心雙重身份揭秘 田姬和張儀什麼關係怎麼死的 由張孝正、丁仰國聯合執導,馬可、喬振宇、張馨予、羅嘉良、劉芸、易烊千璽等聯袂出演的大型歷史傳奇劇思美人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熱播正酣
  • 《羋月傳》張儀被封戰國郭碧婷 張儀扮演者是誰結局怎麼死的?
    原標題:《羋月傳》張儀被封戰國郭碧婷 張儀扮演者是誰結局怎麼死的   《羋月傳》戰國縱橫家張儀一頭飄逸長發備受關注,網友紛紛調侃戰國郭碧婷,不過,看到這樣的郭碧婷,本尊估計也哭暈在廁所了吧?《羋月傳》中張儀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獲得秦國重用,那麼,張儀扮演者是誰?結局怎麼死的呢?
  • 蘇秦的對手是張儀,而張儀的對手是公孫衍,鬼谷派每代只收兩個弟子...
    「一怒諸侯懼,安居天下息」的張儀和蘇秦,兩人年輕時候一起拜在鬼谷子門下學藝,同為師兄弟,互相幫襯,不算是對手。 而張儀應該說是公孫衍的對手,因為他的入秦,打亂了公孫衍的策略,使得公孫衍仕途坎坷,一生轉輾多國。
  • 「三寸不爛之舌」之張儀
    張儀,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縣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後裔,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被蘇秦稱為「天下賢士」。 當楚相說他隨身佩戴的玉璧丟失了以後,楚相的門客們於是便懷疑是張儀拿的,就對楚相說:「張儀一直都很窮,而且聽說張儀的品行也不好,一定是他偷了宰相的玉璧」。
  • 鄭袖光有美貌卻心胸狹窄,設計陷害魏美人不夠,還放走死敵張儀
    圖片:楚懷王與千嬌百媚的魏美人劇照有一天,鄭袖神神秘秘的告訴魏美人:你知道嗎?大王私下和我說你什麼都好,就是鼻子長得不好看,每次看到你的鼻子,他就覺得特別可惜。魏美人一聽震驚了,一直對自己的相貌自信滿滿,沒想到楚懷王居然不喜歡自己的鼻子?可是這鼻子長在臉上,能怎麼辦呢?
  • 大忽悠張儀,為實現計謀,毫無底線出賣自己的母國!
    張儀是可恥的市井小人,毫無道德底線可言。他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陰謀家,通俗來講就是善於忽悠,口吐蓮花,滿嘴跑火車,讓人不知道他說的話,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別人憑雙手創業,他憑嘴皮子起家。有道是:「豬往前拱,雞往後刨——各有各的食路」。憑本事吃飯無可厚非,但做人做事要有底線。
  • 蘇秦不惜激怒張儀去秦國,原因竟然是因為它?
    張儀結束學業以後就去遊說諸侯,他曾經隨從楚國的宰相喝酒,不久楚國的宰相丟失了玉壁門下的人懷疑是張儀偷的,說張儀窮品行不好,一定是他偷了宰相大人的寶貝,大家一起逮捕了張儀鞭打了他幾百下,但張儀始終不服,只好釋放了他,他的妻子說,親愛的夫君大人,如果不去讀書遊說,怎麼會遭這個恥辱呢?看著妻子那麼發愁的神情,張怡卻笑了。
  • 別再傳「張儀欺騙楚懷王」了
    按《史記》的記載,楚國的接待規格極高:「虛上舍而自館之」,不僅提供最好的館舍,楚懷王還親自去見了張儀。這個事是真是假很難確定,從當時的態勢和常理推演,張儀是有求而來,該主動的人應該是他而不是楚懷王。但也難說,如果楚懷王就是推崇張儀,那先自降身份去見他,也不是沒可能。這個姑且存疑。關鍵是兩人或者說兩國談成了什麼。
  • 那些具有特殊本領的動物,有的成了網紅,有門副業真的很重要
    在動物界,不少動物都有著超出自己本職工作之外的本領,今天給大家介紹4隻具有特殊本領的動物。排雷鼠大部分人對老鼠的印象都不好,只知道它們傳播疾病,偷吃糧食,但是歷史上卻有這麼一種老鼠幫了人類大忙,它們就是排雷鼠。這種老鼠經過專業訓練之後,可以十分準確的找到埋在土裡的地雷,因為它們同樣有著非常出色的嗅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