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廣為流傳著一句話:「遠在阿里,苦在那曲。」而在距離那曲市區600公裡、平均海拔5000米、有著「人類生存禁區」之稱的雙湖縣,卻有著這樣一群電信人,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那裡,不講條件、不畏艱辛、不說苦不道難,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中國電信紅色基因的傳承。
早在1976年成立雙湖辦事處時,雙湖郵電就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靠著一頂帳篷、一部電臺在羌塘無人區紮下了根基。2000年7月29日,中國電信集團西藏分公司實施公司化運營,雙湖電信所應運而生。
現任雙湖電信局局長的次旺是一個靦腆的藏北漢子。當提及雙湖的艱辛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們這裡比較艱苦,但是艱苦中也是有樂趣的。」當筆者了解到他從2005年就進入雙湖縣局,通過自己十幾年不斷的努力與學習,從一個派遣制員工成長為縣局局長時,深感震動。而他卻用最質樸的語言表達了他對中國電信的感情:「我從一個派遣制員工成為縣局局長,離不開幾任局長的悉心指導,離不開那曲分公司、區公司及集團公司領導的關心和呵護,雙湖現在的成績來之不易,那是靠著幾屆局長不斷努力得來的,我唯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帶領好雙湖的電信員工,做好本職工作、堅守在這裡,才對得起這麼多人的關心。」
談起最難忘的事情,次旺局長告訴筆者,在2015年時任第七任局長普布扎西的帶領下,他們夜以繼日,風餐露宿,在雙湖11萬平方公裡所轄6鄉1鎮31個行政村實現了天翼村的全覆蓋。同年,他們以全國唯一海拔超5000米的電信局、移動過網用戶市場份額超過50%、收入市場份額突破50%的優異表現,在全區74個縣局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天翼先鋒獎」「全區強縣第一」的殊榮,創造了中國電信集團西藏分公司史上的奇蹟,而次旺局長也通過自己的努力榮獲「羌塘最美青年」的稱號。
那曲公司企信部的尼瑪主任曾高票入選「2008年中國電信首屆十大感動人物」。尼瑪主任來自西藏著名的糧倉日喀則江孜縣,他描述道,當2001年被分配到雙湖時,「因為當時條件太過艱苦,我哭了整整兩天兩夜」。時年22歲的他委屈地打電話向父親哭訴這裡的艱苦,但是父親的一句話讓他重新樹立起了在雙湖電信堅守的信心。他的父親說:「有人的地方,你就能活下來!」
從那時起,尼瑪在雙湖縣局工作整整九年。他說在雙湖的九年裡,他學會了如何與人溝通、如何撰寫材料、如何提高業務技術和管理能力,這裡是他的第二故鄉。有人問他為何能在雙湖堅守那麼多年,他說:「如果我走了,還是有人要來雙湖。這裡太艱苦了,我想再等等,等條件好了再讓後繼者上來。」這一等就是九年。這九年裡,尼瑪從未向組織提交過一次關於調整崗位的報告。九年後,這個青澀的年輕人也步入了而立之年。2009年,雙湖電信局在他帶領下,完成收入過百萬元、光傳輸系統開通的任務,雙湖老百姓也能享受到189移動手機帶來的便捷。組織上考慮到尼瑪多年堅守雙湖縣局,將他調入那曲分公司委派其他職務。他說:「當我離開的那天,我又哭了,這裡有我曾經流過的淚水、曾經灑下的汗水、曾經一起戰鬥過的兄弟姐妹,在雙湖的這九年將成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回憶。」
雙湖縣每年8級以上大風天數高達200天以上,凍土時間超過200天,年平均氣溫零下5攝氏度。2017年以前,從那曲市區到雙湖縣至少需要驅車兩天才能到達。雙湖縣局的很多員工連吃水都面臨困難,由於當地水質含鹼及礦物質高,高原反應又易使人失眠,導致雙湖電信的員工大都患有胃潰瘍、膽結石、腎結石以及掉發、記憶力減退等生理疾病。
次旺局長和尼瑪主任共同回憶起2005年的冬天在雙湖雅曲鄉辦理業務時的一個故事。當時他們得知當地一戶牧民接收不到好易通(4500)信號,便冒著嚴寒和肆虐的大風去免費安裝好易通天線,但在極為惡劣的天氣下,一項本來很簡單的任務卻成了艱巨的工作。當他們在寒風中安裝完畢後,牧民看到他們被凍得瑟瑟發抖,感動地說:「感謝你們讓我和外界有了通信聯繫,我也沒有其他的,一定要送你們一隻羊作為感謝!」他們婉言謝絕後,又奔赴下一個牧民家。還有一次他們去掃鄉辦理業務,車陷入了雪地,方圓幾十公裡沒有人煙,而當時他們還沒有手機,無法與縣局取得聯繫。他們在大雪中徒步走了整整兩天,路上靠吃一些乾糧和雪水,終於回到了縣城。現在,他們談起這些令人驚心動魄的經歷時,已經非常從容淡定,似乎忘記了那些貌似平常的冒險在雙湖這樣人跡罕至、高寒缺氧、雪肆風饕的環境中足以奪去他們年輕的生命。
雙湖電信局除了承擔電信服務的經濟責任,同時也不忘央企的社會責任和政治責任。縣局員工積極投入當地的建設和扶貧工作中,他們負責參與了雙湖縣噶措鄉道路建設;根據區黨委扶貧結貧困戶親戚政策,五年來雙湖縣局的員工一直負責照顧一對70多歲且高位截癱的孤寡老人;雙湖縣局員工還一直堅持每年給當地中小學貧困生捐款捐物……2016年,雙湖電信局因在促進地方發展社會穩定中作出突出貢獻,獲得了西藏自治區頒發的「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正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雙湖電信人建立起如親人般的情誼。時至今日,次旺局長依然親切地稱呼尼瑪主任為「師傅」,正是這種師徒傳幫帶的優良作風,讓雙湖電信局數十年如一日保持著高標準的經營和服務水準,也正是在「艱苦不降標準、缺氧不缺精神」精神的感召下,雙湖縣局獲得一個個來之不易的殊榮:2003年獲得那曲地區頒發的「精神文明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04年被自治區通信管理局評為「全區通信優秀集體」;2005年獲得自治區電信「2000~ 2005年優秀團隊獎」;2006年突破收入百萬大關,同年雙湖電信局掛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熱地致電祝賀;2008年尼瑪局長獲得「首屆中國電信十大感動人物」殊榮;2009年光傳輸系統正式開通;2016年獲自治區「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2017年在海拔6500米的普若崗日第三極冰川建立了中國電信衛星基站……2015年至2018年,雙湖縣局連續被評為全區乃至全國文明單位,為中國電信集團西藏分公司乃至全國通信行業樹起了一座座豐碑!
張盛榮、楊濤、塔祖、尼瑪、次仁加青、扎巴、普布次仁、次旺……正是這些人靠著鋼鐵一般的意志,用忠誠、奉獻、擔當擦亮了中國電信人的底色,讓中國電信的旗幟在高原飄揚。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正是這種堅不可摧的理想信念,讓一代又一代的雙湖電信人、那曲電信人、西藏電信人堅守在世界屋脊,不畏艱辛、甘于堅守、默默奉獻,他們為了讓全區廣大農牧民享受更好的通信服務,始終初心如磐,矢志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