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海拔最高的「生命的禁區」,有一群「國門」守護者

2020-09-14 中國長安網

生活在海拔5373米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缺氧、高寒、乾燥、大風……時刻挑戰著人體極限。

種不活樹,養不活雞鴨。目力所及,除了風蝕的碎石、低矮的草甸,就是犛牛和羊。

5373米,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的海拔高度。它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北麓,與不丹接壤,是中國海拔最高的行政鄉。

一組數據足以說明這裡的艱苦環境: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氣壓只有平原地區的一半;年平均氣溫零下7攝氏度……

在這片「生命的禁區」,有一群移民管理警察,長年駐紮在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守衛著轄區1200平方公裡國土和25公裡邊境線。

瑪江塘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在邊境崗布冰川巡邏。本文部分圖片、視頻素材由國家移民管理局提供

堅守

「普瑪江塘在藏語裡有兩個意思,一是『情人的草原』,一是『遙遠的地方』。」在浪卡子縣開往普瑪江塘的車上,浪卡子邊境管理大隊副大隊長索朗達傑向記者介紹起他最熟悉的這片土地,目光溫柔。車窗外,219國道的盤山路段蜿蜒起伏,隨著海拔向5000米攀升,植被逐漸稀少。

驅車前往普瑪江塘途中。本報記者劉小草攝

這位「85後」藏族漢子從警11年,4年都在普瑪江塘度過。他2016年來到普瑪江塘擔任所長,也是自2012年派出所成立起,任職時間最長的所長。

高海拔工作苦在哪?索朗達傑最清楚不過。苦在缺氧,「一晚醒來四五次,幾年下來沒睡過一個完整覺」;苦在大風,「站軍姿都是斜的」;苦在高寒且乾燥,「晚上向地面灑水加溼,一邊灑一邊結冰」;最苦的還是寂寞,在這裡駐紮的民警們,幾乎都和家人兩地甚至三地分居。

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一角。本報記者劉小草攝

「與其苦熬浪費生命,不如苦幹燃燒青春。」沒在高原工作生活過的人,恐怕無法切身體會這兩句所訓的含義。長期在高寒缺氧地區高強度工作的人,幾乎都逃不開「高原病」,比如缺氧造成不可逆的心肌肥大。連內地人視為小病的感冒,在這裡都有可能發展為兇險的肺水腫。最輕微的症狀,是每位民警都經歷過脫髮的困擾,防脫洗髮水成了搶手貨。

派出所民警們列隊出發巡邏,左一為索朗達傑。牆面上是所訓。

正因如此,每一份堅守都尤為可貴。

「我是自願申請來的。決定申請到普瑪江塘的那一刻,我就立志做好兩件事:守好邊防、回報社會。」索朗達傑清楚記得自己初到普瑪江塘的情景:光禿禿的營區沒有半點綠色;派出所的牆體因為風吹日曬逐漸風化,年久失修的營房還在漏水;戰友們因為長期吃不上新鮮蔬菜,口腔潰爛、指甲凹陷……

他下定決心和綠色「死磕」。

修219國道時翻出的草皮,他當作寶貝,帶著兄弟們搬回所裡,一塊一塊地鋪了半個院子;為了種出新鮮蔬菜,他們向專家教授請教高原種植技術,在地窖大棚裡反覆試驗,逐一攻克低溫、凍土、人工授粉等技術難題,成功種出土豆、白菜、黃瓜、西紅柿等七種蔬菜,不僅滿足了日常所需,還解決了轄區部分民眾「吃菜難」的問題。

派出所內的草坪。本報記者劉小草攝

如今,派出所裡有了整齊的草坪,夏天還能長出鮮美的金蘑菇;果蔬種植種類已經擴充至16種,年收穫各類蔬菜瓜果500餘公斤,自給率達到67%,是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海拔5000米以上的單位中,第一個自給率超過60%的派出所。今年他們還試種了幾株柳樹,希望能打破普瑪江塘種不活樹的傳統。

派出所大棚裡種植的蔬菜。

綠色在這個曾經「風吹沙走」的派出所漸漸紮根。

在普瑪江塘的四年,索朗達傑堅守著「守好邊防,回報社會」的承諾。在他的帶領下,派出所承擔了轄區的治安管理、交通協調、普法教育、冰川救援等工作。瑣碎的工作之外,他一直尋思著為牧民生產致富找路子,扶持困難群眾開旅遊特色民宿。精通藏漢雙語的他,還在普瑪江塘鄉小學擔任法制副校長。

全鄉1027人,索朗達傑個個叫得上名字;走到哪裡,人人都認得這個樸實親切的「大耳朵所長」。他幫扶的下索村村民卓嘎一家,如今住進了「邊境小康村」建設的新房。

在寬敞明亮的新家中,記者見到了加央旺姆和拉旺措姆兩姐妹,她們親切地稱呼索朗為「警察爸爸」。曾經因為貧困輟學的她們,如今重返校園,在搬遷至浪卡子縣的鄉小學讀書。

加央旺姆和拉旺措姆兩姐妹在家中寫作業。

為何選擇在而立之年堅守在偏遠的邊境線上?

2020年,索朗達傑當選為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首屆「最美國門名片」時,主持人問了他這個問題。他回答道:「我是一個孤兒,是黨的好政策讓我走出了雪域高原,上了大學,成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如今,堅守在這片培養我的土地,也算是知恩圖報。」

溫暖

當天晚上,記者就扎紮實實地感受到高海拔的巨大「殺傷力」。

8月是普瑪江塘短暫的夏季,夜晚的派出所依然寒氣逼人,在電暖器、棉被、軍大衣的簇擁下,才能漸漸感到溫暖。制氧機的嘈雜聲和缺氧的頭疼欲裂中,普瑪江塘的夜晚顯得格外漫長。這已經是近幾年供暖、供氧、加溼設備逐步跟上,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後的情況。很難想像,當年初來乍到的民警們如何適應環境,又如何跨越身體極限,深入冰川救援。

第二天一早,記者跟隨索朗達傑等七位民警,前往邊境線所在的崗布冰川巡邏。

民警們進入崗布冰川巡邏。本報記者劉小草攝

近年來,隨著轄區內羊卓雍錯和崗布冰川等「網紅」景點聲名鵲起,邊境巡邏之外,冰川救援任務逐年加重,成為派出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沒來普瑪江塘的時候,有人說這裡『躺著也能做貢獻』。上來之後發現,這裡的工作並不輕鬆。」副所長洛桑曲扎今年32歲,在普瑪江塘三年,面龐黝黑得讓人辨認不出年齡。他告訴記者,派出所每年要承擔40多起救援任務,「經常凌晨兩三點爬起來救人。」

在進入冰川的必經之路上,派出所設有兩處「帳篷」執勤點,一為日常檢查,二為提醒遊客注意安全。在一處執勤點,輔警羅傑正在查驗過往車輛,這是他守在這裡的第五天。記者看到,帳篷內僅有簡單的寢具和取暖設施,幾瓶調料隨意堆放在地上。因為設備簡陋,執勤點通常是多人搭班,幾天一輪換。

執勤點的帳篷內,設備簡陋。

從柏油路走上石子路,道路逐漸顯現出猙獰的面目。石子路盡頭,只剩下幾道車轍向遠方延伸。離冰川尚有距離,車輛已無法通過,只能徒步進入。

驅車前往崗布冰川途中。本報記者劉小草攝

崗布冰川平均海拔5600米,氣候多變,地形複雜,尖石密布,還有野生動物出沒。步入冰川,不斷打滑的「腳感」和滾落的碎石,時刻提醒著冰面下的「危機四伏」。民警們告訴記者,冬季下雪時,大雪覆蓋冰川內密布的冰縫,人一旦失足掉入,很可能順著冰下暗河滑走。大面積的無人區,大部分區域沒有手機信號覆蓋,遊客和車輛很容易受困。近年來,已先後有多名遊客在此失去生命。

崗布冰川(無人機拍攝)

趙金剛至今仍記得第一眼看到索朗達傑的感受——「溫暖」。

2017年五一,身為資深戶外達人的他帶著兩名友人,驅車前往崗布冰川,回程時因為路線偏差,車輛陷入一片沼澤地,無法脫困。方圓幾十公裡既無人煙,也無手機信號,眼看著氣溫降到零下十幾攝氏度,同伴的高反越來越嚴重,想到出發時甚至沒帶過夜裝備,三人逐漸慌亂起來。

他舉著手機憑感覺走了兩三個小時,才借著微弱的信號報了警。「當時完全沒有把握,我身邊沒有路牌,甚至沒有車轍印,根本無法定位,只能描述個大概。」趙金剛說:「當時心裡只有一個詞,完了。」

天色漸暗,山頭突然翻過一輛車,閃著警燈,趙金剛的心一下子落地了。走在前面的索朗達傑,拿起大衣就披在趙金剛身上。隨後他抄起工具,就地躺在冰冷的泥水裡,撐起千斤頂檢查車輛。

2017年1月19日,派出所在崗布冰川下巡邏。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

「可能你的家人朋友來了,都不一定能做到這些。」趙金剛的講述中充滿感慨,「以前沒有遇到過這麼生死攸關的事,這也是我第一次和警察打交道,覺得他們真的是我們人民的警察。」

這僅僅是多年救援工作中一個普通的瞬間。曾有受困遊客在得到救援的瞬間脫口問出:「你們是坐直升機來的嗎?」每次提到這句話,民警們詼諧的語氣裡都充滿自豪——這樣準確而迅速的救援,背後是一步一步用手腳丈量出的經驗。

民警們在崗布冰川巡邏。

零下30多攝氏度、八級大風的夜晚,他們出過警;風雪肆虐,他們用背包繩將彼此串在一起,一步一滑地在冰縫間尋找被困遊客,就連腳和鞋凍在一起都未曾察覺;顧不上被劃傷的手腳,拖著疲勞缺氧的身體,背起遊客走出冰川;通宵甚至連續多日救援,一天一夜吃不上飯的時候,他們也經歷過……

巡邏間隙,民警們吸氧休整。

派出所幾大本厚厚的接處警記錄本,見證著這一切。在索朗達傑擔任所長期間,他曾先後組織救援100餘起,累計徒步行程達700餘公裡,解救被困遊客400餘人,車輛200餘臺。

派出所的榮譽室裡掛滿了錦旗。每一位民警初來普瑪江塘,第一件事就是聽索朗達傑講述每面錦旗背後的故事。

派出所榮譽室的牆上掛滿錦旗。本報記者劉小草攝

趙金剛感受到的那份溫暖,也在傳遞著。回到拉薩後,他立刻聯絡索朗達傑,希望能為當時簡陋的派出所提供物資幫助。每次面對這樣的好意,索朗達傑都巧妙「轉贈」給鄉小學的孩子們,為他們籌集禦寒衣物和學習用具。

在鮮有人往來的邊境,民警們同樣能感受到溫暖。去年初,他們收到一份沒有署名的包裹,打開後全是手織的圍巾。還附著一張紙條:「我是一位老師。我父母已經80多歲了,他們看了關於你們的報導。受老人家委託,寄去他們自己做的禮物。」

民警繫著圍巾拍下照片留念。如今,這些圍巾圍在普瑪江塘的孩子們身上。

信念

阿旺平措第一次巡邏,是索朗達傑帶的隊。在崗布冰川的石頭上,他們用紅色噴漆寫下「中國」字樣,還畫上了國旗。

每次巡邏邊境,民警們都要重新噴塗標識,右一為索朗達傑。

「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不可侵犯。我們每個人在邊境線上,都是祖國的坐標。」大隊長的這番話,讓他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了強烈的使命感和榮譽感。

2019年6月,這位「95後」剛從中國人民警察大學畢業,就被分到普瑪江塘。得知消息的晚上,他覺得「有點失落」,想和家裡打電話排解鬱悶。沒想到卻是接電話的母親先哭了,阿旺平措哭笑不得,「還得我去安慰她。」

真來到普瑪江塘,見到列隊熱情歡迎他的兄弟們,阿旺平措心裡的失落一下子消失了。在這裡,他和兄弟們一起上冰川、蹲帳篷;大雪天裡,幫牧民尋回丟失的犛牛;也體會過將受困遊客背上身,對方眼淚落在自己肩頭的瞬間……

阿旺平措正在對過往車輛進行檢查。本報記者劉小草攝

日子一天天過去,提起這份工作,如今的阿旺平措不再有遲疑:「我會說我在世界之巔,海拔最高的派出所工作。人嘛,生活在一個地方就要愛一個地方。」

唯一難熬的,還是想家。因為擔心海拔過高會對身體造成影響,每次母親想來看望,都被他以種種理由搪塞過去。

長年駐紮在高原,一家人幾地分居是常態。索朗達傑的妻子四郎德西就在山南市工作,卻過著三地分居的生活,孩子留在拉薩由父母照顧。一家四口想要團聚,只能趁著索朗達傑休假。生老大時還沒滿月,索朗達傑就趕回工作崗位。生老二時,他更是因為工作耽擱,在妻子坐完月子後才回到家。

雖然嘴上抱怨,四郎德西總是理解並支持著丈夫的工作。每次丈夫出任務,她總要等到報平安的電話,才能安心。「他特別喜歡普瑪江塘,喜歡那裡的人和事。」四郎德西說,這樣「一心為工作」的丈夫,是她最驕傲的。

索朗達傑在崗布冰川的巖石上標記巡邏次數。

這樣的情況在普瑪江塘很普遍。洛桑扎曲的妻子是特警,一家人「一年最多見兩三次面」。他覺得最對不起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總是缺席。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算不上稱職的父親、丈夫、兒子,常常只能「生活」在家人的手機裡。

是什麼支撐著他們,用青春和熱血堅守在普瑪江塘?索朗達傑的回答很簡單:「總要有人守在這裡。」

民警們列隊向國旗宣誓。

索朗達傑的手機裡,一直存著一首名為《高山之巔》的歌曲。詞作者是曾在普瑪江塘工作過的民警,因為嚴重的肺水腫,他不得不離開工作崗位,可心裡始終放不下這片土地:

「縱使老了容顏,踏雪留痕,只要家國平安。你在高山之巔,背靠著信念,自己也成了靠山。你在世界之巔,與冰雪為伴,時空也有了溫暖。愛國使命,融進你的血脈,刻成了信念,也託起了藍藍的天。」

相關焦點

  • 中國海拔最高的邊境派出所,有一群「國門」守護者|成風化人
    5373米,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的海拔高度。它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北麓,與不丹接壤,是中國海拔最高的行政鄉。  一組數據足以說明這裡的艱苦環境: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氣壓只有平原地區的一半;年平均氣溫零下7攝氏度……  在這片「生命的禁區
  • 「邊疆時空」中國海拔最高的邊境派出所,有一群「國門」守護者
    5373米,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的海拔高度。它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北麓,與不丹接壤,是中國海拔最高的行政鄉。 一組數據足以說明這裡的艱苦環境: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氣壓只有平原地區的一半;年平均氣溫零下7攝氏度…… 在這片「生命的禁區」,有一群移民管理警察,長年駐紮在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守衛著轄區1200平方公裡國土和25公裡邊境線。
  • 中國海拔最高的西藏雙湖縣,有這樣一群通信守護者
    而在距離那曲市區600公裡、平均海拔5000米、有著「人類生存禁區」之稱的雙湖縣,卻有著這樣一群電信人,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那裡,不講條件、不畏艱辛、不說苦不道難,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中國電信紅色基因的傳承。  早在1976年成立雙湖辦事處時,雙湖郵電就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靠著一頂帳篷、一部電臺在羌塘無人區紮下了根基。
  • 中國四大無人區,空氣稀薄、人跡罕至,最後一個真正的生命禁區
    中國四大無人區,空氣稀薄、人跡罕至,最後一個真正的生命禁區世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對未知充滿了好奇,敢於為之付出行動去探尋其中的奧秘,把自己的所知道的向世人傳述,他們被人稱之為——探險家!他們喜歡探索有挑戰的禁區敢常人所不敢之事,即便為之付出巨大犧牲。而我國就有四個讓他們為之著迷的地方,它們就是有著「四大無人區」之稱的人類禁區。
  • 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的的地方,被稱為生命禁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的的地方,被稱為生命禁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在中國有一個地方沒有一棵樹,仿佛種了魔咒一般,至今連一棵樹都種不活,這裡是「生命的禁區」那曲。這裡人煙稀少,很多地方寸草不生,整個那曲幾乎見不到大樹的蹤跡,因此有了一個更恐怖的名字——「生命禁區」那曲,因境內怒江上遊的那曲河而得名。這裡還分布著高原四大名湖之一的納木錯,且是我國長江、怒江、拉薩河、易貢河等大江大河的源。那曲,地處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羌塘高原的東端。這裡山地連續分布,湖泊星羅棋布,且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 中國地理位置「最高」縣城,海拔4900米,建在生命禁區的戰略要地
    海拔,顧名思義,他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是某地與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標準來計算。我國東部發達地區海拔都在100米以下,雲貴高原的偏僻縣城,海拔也就在2500米左右。西藏高原境內的縣城也都在海拔相對較低的位置,西藏省會拉薩的海拔也就是3650米。然而,在我國西藏藏北地區有這樣一個建在生命禁區裡的縣城,海拔高達4900米,環境惡劣,在這裡的人們是憑藉著自己頑強的毅力才能生存下去,它就是位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西北部的雙湖縣。雙湖縣位於藏北高原西北部,國家羌塘保護區的核心區域。
  • 江西瑞金鐘建林:生命禁區的守護者
    中國江西網訊 楊友明、記者王盛泉報導:人的身體上,有一個部位結構複雜而精細,稍有損傷,輕則功能喪失,重則危及生命,被稱為「生命禁區」,這就是人的神經中樞——大腦。在江西省瑞金市人民醫院,有一位醫生25年如一日,致力研究神經中樞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傾力守護百姓的「生命禁區」。他就是江西省卒中學會重症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常委、瑞金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學術帶頭人鍾建林。
  • 中國4大生命禁區 有一處被稱為"魔鬼三角區"(圖)(1)
    在中國,有些地方自古以來就是生命的禁區,它們分布在人煙稀少的西藏以及新疆,無人區的神秘莫測被列為旅行社的黑名單。但這些禁區卻是動物們的宜居地,因為沒有被外來物的打擾,所以無人區呈現的各種奇觀,是有生命力、有資源力的一片淨土。
  • 海拔4000多米!官兵在「生命禁區」種出綠色蔬菜
    但是就在前不久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官兵在這塊被稱作「生命禁區」的地方成功的種出了綠色的蔬菜。西藏雖然有著優美的環境,但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度讓在那裡的官兵們生活條件非常的艱苦。對於士兵來說進行日常的軍事訓練是必須的,但是在高原之上氧氣稀薄武警官兵在訓練的過程中就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 陳光:生命禁區的魂
    許多生命在這裡無法生存,稱之為生命禁區,並不為過。但是,一次次的高原行讓我發現,在這片眾人皆知的生命禁區裡,卻有許多的生命在頑強的生存著、生活著、奮鬥著、拼搏著、奉獻著。在這條被稱為「生命禁區」的邊境線上,一代代戍邊官兵用血性和忠誠,詮釋著軍人的錚錚誓言,前僕後繼,兢兢業業,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 陳光:生命禁區的魂
    許多人把青藏高原視為生命禁區,望而卻步。的確,由於海拔太高,氧氣稀薄,天氣嚴寒,氣候環境惡劣,自然條件苛刻,再加上地勢偏遠,交通和經濟條件很差。許多生命在這裡無法生存,稱之為生命禁區,並不為過。但是,一次次的高原行讓我發現,在這片眾人皆知的生命禁區裡,卻有許多的生命在頑強的生存著、生活著、奮鬥著、拼搏著、奉獻著。他們是雪域高原的魂。他們令人肅然起敬,嘆為觀止。我感嘆高原上那頑強的生靈。
  • 海拔6000米 高原將士巡邏挺進「生命禁區」
    西藏軍區組織官兵開展登山訓練強體能練技能——海拔6000米,高原將士巡邏挺進「生命禁區」西藏高原,雄關險隘矗立成天然屏障,人跡罕至。高原將士紮根邊關,牢記使命,決不讓「生命禁區」成為巡邏盲區。「戍邊衛國不畏險,雪海雲天只等閒。」4月中旬以來,西藏軍區組織官兵向雪域高峰發起衝擊,將徵戰目標定在海拔6000米,不斷挑戰徒步巡邏新高度。談及此次訓練,某連中士宋澤磊豪情萬丈:「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應留下軍人的足跡。
  • 全球最神秘的「生命禁區」,一個反覆出現又消失,一個就在中國
    其實這些都是有錢人對於一些生命禁區的挑戰,今天就跟大家說一說,全球最神秘的「生命禁區」,當地危險程度不是一般人能夠進去的,一個反覆出現又消失,一個就在中國,你猜是哪些呢?第一個地方就是幽靈島。幽靈島並不是意味著這個島上真的有怪力亂神,也不代表這個島充滿了邪惡與恐怖。其實幽靈島的真名叫做小拉特島,位於南太平洋的東加王國的所屬海域。
  • 羌塘丨中國最大無人區,雪域高原上的生命禁區,風景美到令人窒息
    青藏高原的高寒、險象迭生的環境孕育出了中國最大無人區——羌塘無人區,它的面積大約有兩個遼寧省那麼大。這裡被外界稱為「生命的禁區」。為什麼這裡成了無人區呢?羌塘無人區更為人所熟知的,是目前中國海拔(平均五千米以上)最高、面積(近三十萬平方公裡)最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低山、丘陵與湖泊構成波狀起伏的地面。這裡風景美到令人窒息,更因為有著眾多的傳說,這裡變得神秘莫測。普諾崗日冰川是羌塘保護區的核心地區。
  •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電網突破「生命禁區」,外媒:怎麼又是中國?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電力對於每個國家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源,畢竟失去了電力許多事情都無法繼續進行。而如今中國又一超級工程震撼了世界!電網突破「生命禁區」,外媒更是評價到:怎麼又是中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這裡有中國最壯闊的風景,這裡是生命的禁區-中國四大無人區
    羅布泊附近有漢代烽火臺、營盤漢代遺址、龍城雅丹、樓蘭古城等觀光景點。羅布泊是生命禁區,沒有經驗和決心的建議不要貿然前往,想去組團自駕去,一定不要去嘗試徒步。阿爾金自然保護區,四周高山環繞,有冰川、高原湖泊、高原沙漠和高原草原並存的高原奇觀;保護區內湖泊星羅棋布,有白肩雕、玉帶海雕、黑頸鶴、藏雪雞、白肩雕、玉帶海雕等各種珍禽,是鳥類的天堂;保護區內有種類繁多的藏野驢、藏羚、野犛牛、野駱駝、黑頸鶴、藏雪雞等異獸;而且野生植物品種繁多,可謂是動植物的天堂;也被譽為是荒原上最後的壯美。
  • 生命禁區的可可西裡:平均海拔4600米,為何卻引無數人嚮往?
    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區的西部地區,那裡有一片中國境內面積最大、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之一——可可西裡,它是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到了450萬公頃,大約是45000平方公裡,相比較我國上海面積(6340.5平方公裡)來講,只能算得上一個零頭,但也大約有600萬個足球場那麼大的面積
  • 西藏一村莊在「生命禁區」,臨近珠穆朗瑪峰,人均壽命不到50
    西藏一村莊生活在「生命禁區」,臨近珠穆朗瑪峰,人均壽命不到50現如今仍然有人生活在比較傳統的地方,在更多省份幾乎沒有這樣的村落存在,每個城市的人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然而在西藏卻有這樣一個地方,雖然離「天空很近」,但是人們的村莊生活猶如「生命禁區」一般,距離珠穆朗瑪峰很近,但是人均壽命卻沒到過50歲的人,是全國壽命最低的一個村莊,這個地方就是中國乃至全球海拔最高的村落推瓦村。
  • 中國版圖上的幾個生命禁區,幾乎無人敢進入
    1、 生命禁區——羅布泊人跡罕至的羅布泊充滿了神秘色彩,這裡被稱為生命的禁區,發生在這裡的傳奇故事常常伴隨著失蹤和死亡,但羅布泊有著誘人的另一面,它是世界地質演變的活化石和氣候變化的記錄儀,是探險者和科學者的樂園
  • 四大世界上最恐怖的生命禁區,竟有兩個在中國,你知道是哪兒嗎?
    導語:四大世界上最恐怖的生命禁區,竟有兩個在中國,你知道是哪兒嗎?尋找世界多樣文化,歡迎來到何途視咖。世界上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引起大家的好奇,忍不住想去一探究竟,雖然風景絕佳,可是有些地方確實是輕易去不得,因為這幾個地方被稱為生命禁區,這樣的說法真是令人感到恐怖,想知道到底是哪幾個地方麼,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四大世界上最恐怖的生命禁區,竟然有兩個在中國,是不是不清楚是哪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