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臺灣 | 1080公裡的機車之旅——動機篇

2021-02-14 鷺島鷺角

坐上廈門飛往高雄的航班,耳機裡放的是胡德夫的《太平洋的風》。

 

最早的一件衣裳

最早的一片呼喚

最早的一個故鄉

最早的一件往事

是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

吹過所有的眷戀


 飛機安穩落地,雖然此生從未到過此地,但宛如踏上故土。

整個航程我把老婆甩得乾乾淨淨,陶醉在一萬米高空的耳機中,直到下飛機背上兩份沉重的行李才想起這是和我老婆蜜獾姑娘的蜜月之旅。與其說是兩個人的蜜月之行,更像是我的一意孤行。因為我打算騎摩託車環遊臺灣,而這樣她就沒法在路上睡覺。剛開始她是反對的,後來妥協了,可能是因為愛我。最後她愛上了摩旅,因為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由於學生時代受到臺灣電影的影響,對這片土地一直充滿好奇。這片土地上生活著與我們同樣面容、同樣文化、同宗同源的同胞,我想知道在他們的日常中,到底與我們有什麼不同。我想對於一個沒有文化底蘊、沒有英文基礎、沒有全球化人脈資源的我來說,選擇來臺灣自由行是最好無之一的選擇。這裡沒有語言障礙、沒有信仰衝突、沒有戰亂,並且風景優美民風溫和,最關鍵的是在中華民族的共性裡保有個性,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是一個上等的自由行之選。

有這麼一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我覺得說得不好。

我覺得讀萬卷書一定要先於行萬裡路,行萬裡路的目的是為了讀更多的書。雖然我讀書少,但我依然堅持。我覺得旅行必須先有對遠方的嚮往,往背包裡塞行李的時候也記得帶上你的情懷,背上單反的時候記得先背上理想。一旦有了動機,你的旅行就成了心路之旅、文化之旅、夢想之旅、冒險之旅。否則你走再多的路也只是水泥路、瀝青路、黃土路和石板路。看山只懂大小高低,看水只知冷暖濁清。

我想,假如旅行是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那裡生長著與你毫無相關的人,你跟他們一臉懵逼的面面相覷有什麼意思?而現實情況往往還更糟糕,我們的旅行團很可能讓你一臉懵逼的逛一整天商場。假如你只是跟我一樣的初段位級別的普通旅友,不想跟團出遊拍張照片發發朋友圈還得被催、不想研究什麼巴布紐幾內亞部落女性的生育記錄、也不想花三天三夜在尼羅河原始森林研究水蛙產卵,那麼臺灣絕對是一個玩一趟回來讓你說來話長又不至於胡言亂語的地方。

我覺得我說得好。

無非是想證明我的動機是對的。

 

那麼臺灣應該怎麼玩?

假如你行,一定要騎上摩託車!為什麼?因為騎自行車太累了,我不行。

臺灣是一個慢節奏的地區,這裡的經濟已經不像當初亞洲四小龍那時候那樣璀璨奪目,這裡的人也不像大陸居民那樣所有人都像擰著一股勁。在這裡,假如你慕名去吃一家老字號的美食,店員很可能會悠哉悠哉的跟你說還沒到營業時間而沒人慌慌張張的給你擦桌子招呼你坐好。在這裡,等紅綠燈的時候前面一輛車沒有啟動,幾乎沒人會鳴笛催你沒人會壓實線變道過去。所以假如你想融入這裡的生活,必須放下你的急性子,騎上機車,讓車輪帶你享受這段走走停停的旅程。因為其他交通工具很容易把你逼成急性子,趕車、轉車、等車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

那麼開車自駕遊呢?這是不是一個好選擇?

可以是可以的,但是作為一名陸客在臺灣租車、開車是屬於不合法的灰色地帶,包括摩託車。但摩託車相對比汽車更容易租到。更重要的是摩託車的靈活性高於小轎車,在不知所措的時候有更大的施展空間。並且能讓你體驗到360度3D全景天窗帶來的如痴如醉的風景,以及來自空氣、陽光、雨水、彩霞對你的感官刺激。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我們騎行到清水斷崖邊上的時候,由於那段公路是盤山臨海而建的,所以單向只有單車道,我們經常停下來看風景拍照,而旁邊的汽車只能像貪吃蛇一樣前行。

但是謹記,大陸遊客在臺灣駕駛機動車是違法的。

世界上有一個《聯合國道路交通公約》的東西,因為西方國家在1968年最後一次籤約的時候把這個「締約國」名額給了中華民國,之後大陸幾次申請加入被駁回。到了後來因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我們就必須有所放棄。以上為道聽途說,總之,臺灣不承認大陸駕照。在臺灣短暫的自由行,你不能合法的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那麼我是如何租到摩託車並且騎行了1080公裡的呢?

接下來的不是廣告,是科普。

不得不說淘寶真是萬能的。你在上面不僅能辦到「國際駕照」,而且能得到專業的上路指導。

目前我們能在淘寶上辦理的駕照有兩種,與其說辦理不如說購買。一種是叫做KIDA的東西,它實際上是一個駕照的翻譯件,相當於把你的駕照翻譯成英文,當你被查時交給警察叔叔看——證明你在國內也是有駕照的。這種KIDA很便宜,甚至在內地沒有駕照也能辦。我想臺灣警察酥梨是看得懂漢字的,這種KIDA就猶如脫褲子放屁一般的存在,可想而知被抓到就是無證駕駛了,只能賣萌求饒,假如賣萌求饒有用的話...。另一種就是真正的國際駕照IDP,這種駕照很貴,而且有效期很短。它相當於是你花錢買了個香港或者菲律賓駕照,這種被警察查證幾乎都能通過,但其實它也是不合法的,因為國際駕照規定要求配合所在地身份證明使用。

總之,兩種都是不合法的。但是,法律無情人有情。在臺灣騎行,只要你不要違章被抓現行,交警是不會查你駕照的。就算被抓,當你神氣十足的掏出KIDA的時候,臺灣警察叔叔一般會以為你是傻逼,算了放過你。當你掏出IDP的時候,你在向世人證明你很有錢,臺灣人民歡迎你來這裡花錢。

所以,在如何安全的在臺灣騎行方面,我沒辦法給你明確的建議,我怕我給你的所有,都成了一條條違法的途徑。

(圖:山葉force155)

當我騎著從春天機車出租行租來的山葉force的時候,太平洋的風很愜意。因為是155cc排量的踏板車,車子本身沒有給我帶來血脈膨脹的感覺,然而每次碰到路邊交警都讓我緊張得飛起。在臺灣公路上飛馳,最危險的不是蘇花公路上的清水斷崖,也不是彎彎曲曲的中橫公路,而是腰上別著槍的警察大哥。我小心翼翼的行駛,終於在蘇澳的時候犯錯誤了,誤上高速!當我意識到我行駛在高速上的時候,緊握車把手的手心已經變得有點發抖,這個抖不是車子傳來的,而是心跳傳來的。我只能祈禱不被發現然後就近找個出口下高速逃之夭夭,至於被拍罰款那就把罰單當臺灣之行紀念品了。結果事與願違,旁邊一輛警車閃著燈超過我們到出口處把我們堵住了。我當然不能掏出KIDA給他看,我說我的國際駕照落在300公裡以外的瑞穗民宿了。臺灣的警察大哥很溫和,但是我很害怕,因為他們腰帶上有槍,並且我們在臺灣的籤證只有15日,假如按無證駕駛抓進去,不知道怎麼處理——估計警察大哥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所有就放了我。

不得不說臺灣居民真的是很溫和的群體,兩位警察大哥在聽聞我錢包丟了的時候更多的是著急我會不會碰上什麼生活上的困難。並且要幫我去派出所報案。我說不用了,錢包裡沒有貴重物品,我摩託車就近還給租車行,駕照我自己回內地重新辦理。他說好。我說謝謝。

萬一碰上不好說話的警察怎麼辦?

不知道。

不過你可以試著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名交警,碰上一個拖家帶口、看上去人畜無害的、長相精緻的、又有那麼一點情懷和信仰的外地人,你會怎麼處理?

無證駕駛本身就是一件鋌而走險的事情,我也不推薦大家這麼做。如果你發生交通事故或者糾紛,會讓自己處於一個不利位置。

但是你一定要這麼幹,我很欣賞你。

跳入摩旅這條坑,我們就是同一條坑裡的人了。

很多時候,你以為自己艱難的邁出了一步,邁出去你會發現,你用跑都追不上前面的人。然而孤獨的前面人,往往會給你很大的幫助。

 

許多朋友在看到我朋友圈曬的摩託之行後都問我能不能給個攻略,我想我可以,我會把我的行程流水帳一樣的寫下來,這可能是讀者更期待的東西。但是在此之前,我更想通過我的行動和表達讓大家喜歡上摩託車這種交通工具,並且將我這趟摩旅承載的一點小思考強塞給你。

——開始講故事。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我跟表哥就偷偷的騎上舅舅的老式嘉陵摩託車,那時候坐在車座上雙腳離地還很遠,表哥幫我扶住後座追著我跑了一段我就能自己騎穩往前跑了。在那個連性衝動都還沒有的年紀,第一次完成機動車駕駛的感覺真是無與倫比。但是代價就是停不下來的時候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摔車。從那以後至上大學的一段時光,摩託車就是我們出行玩耍、參加聚會、下地務農的唯一交通工具。那時候談不上對摩託車的熱愛,因為家裡沒有車,它僅僅是萬不得已的一件代步工具而已。上大學後就很少騎摩託車了,就算偶爾回老家也會放棄摩託車這種交通工具,畢竟出去泡妞摘下頭盔的那一刻,無論是形象還是氣味都不合時宜。而且家裡的摩託車款式騎出門經常讓人誤以為我是載客的。

——開始吹牛逼。

但是摩託車的駕駛技術永遠的保留下來了。

對於我這種閩西山村田埂裡騎出來的「車手」來說,什麼死亡蘇花公路?不存在的。所以我在臺灣的騎行相當輕鬆愜意,難的是當地的交通規則。

但是假如你有小轎車駕駛經驗,在臺灣騎摩託車也完全夠用。因為在臺灣,摩託車的路權跟汽車基本一致,絕大多數道路最右邊都留出一道專門的機車道。反觀大陸的禁摩,這裡對摩託車的友好度真是完全兩個極端。我想臺北哪個議員要是提出禁摩,好,100萬選票沒了。

所以,一切妥當後,在臺灣騎車你只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點:

1、右轉是需要等綠燈亮才能通行的。

2、左轉需要分段左轉,看看別人怎麼走,一下就明白了。

3、紅牌機車才可以上高速。

4、一定不要亂按喇叭。

假如你的條件跟我一樣,準備好出發了,那麼,曼島TT聯賽不敢上,至少環臺線是肯定沒問題的。

假如你沒我這麼厲害,還有所擔憂的話,那也不要著急。我告訴你,在臺灣環島,經常可以碰上五六十歲的老頭子騎行。當你老老實實按限速行駛在路上的時候,時不時會有臺妹騎著個125cc的小綿羊在你身邊呼嘯而過。

假如你還在猶豫,就讓一位來自北京的女摩友——琳琳,來告訴你:我已經單槍匹馬騎著輛大號機車行駛在環島公路上了。

我們在臺灣的騎行是10天1080公裡,每天100公裡的騎行距離是非常輕鬆的一件事情。可能很多人沒有摩旅的經歷,對騎行100公裡沒什麼概念。我剛開始也沒有。後來我發現其實邊走邊玩每天150公裡左右是很愜意的,你行駛在路上的時間基本上是4-5個小時。所以我和蜜獾每天都是在民宿睡到自然醒才出發,很多時候都是中午在當地吃完午飯再出發,一路玩一路嗨直奔下一個城市的夜市。

假如你的時間不夠,5天時間騎行也是夠玩的,你可以撇下西部(也就是靠近福建省那一面)的幾個城市,直接跑東部就好了,一天計劃行駛200公裡。講真這樣安排會更適合大部分人,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是騎著摩託車在路上才能產生快感的。真正為了騎行而騎行的摩友,3天就能環島2000公裡,不過那樣需要過硬的身體基礎和駕駛經驗以及一臺排量、性能足夠的重型機車。

 

至於我,10天1080公裡的終點將會是我摩旅的起點。

至於你,也許現在的你覺得沒時間、沒錢、沒精力。但是我希望一旦你有了,一定要走出門去,讓肉體去完成一點小衝動,讓靈魂帶著夢想出發。不摩旅,做點什麼都行,公園散散步遛遛狗也行,因為逃離電腦和手機變成了一件政治正確的事情。

 

最後我想說——

對於熱愛,我們必須端正態度。騎車並不是一定要參加曼島TT這樣的賽事才能稱之為熱愛。其實許多人對摩託車的熱愛僅僅是享受吹著風碾壓腳下的塵土砂石帶來的愉悅感,有些人僅僅是喜歡穿上騎行服包上頭盔的儀式感。

或許當你聽信他人去跑去臺灣騎行,回頭發現——去他媽的都是騙子,還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舒服。

但是我相信絕大數人不會的,就算坐摩託車屁股生瘡,就算前列腺被擠壓得憤怒。你也會咬牙帶著笑臉拍一張照片,發到朋友圈。

——我在墾丁天氣晴。

(圖:一頭埋進這樣的水裡)

下一篇我會貼出我在臺灣的具體路線,這條路線雖說不能算是精品,但我和老婆都相當滿意。你可以參考一下,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調整,喜歡山川田野就多走山線,喜歡沙灘海岸的就多走海線。出行旅遊計劃得再好,一定都不是天衣無縫的,你必須有所選擇有所取捨,會有驚喜也會有遺憾。

騎行最後一天我說——還沒結束就已經開始懷念了!

相關焦點

  • 環臺灣 | 1080公裡機車之旅——攻略篇
    Model:Yamaha force155不得不說,臺灣真的是很適合摩旅的旅遊勝地。井然有序的交通、良好的路況、淳樸的民風、壯麗的風景、豐富的機車文化,都為廣大摩旅愛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我X,這麼好的條件,也能稱為摩旅,摩託車都替我臉紅。真正的摩旅是不需要以上的。真正的摩旅者,是探路者。我可能完成的是一趟假的摩旅。我用摩託車完成了自行車都能跑完的行程。但是我很開心。
  • 摩旅臺灣攻略篇
    1080kmModel:Yamaha force155不得不說,臺灣真的是很適合摩旅的旅遊勝地。井然有序的交通、良好的路況、淳樸的民風、壯麗的風景、豐富的機車文化,都為廣大摩旅愛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我X,這麼好的條件,也能稱為摩旅,摩託車都替我臉紅。真正的摩旅是不需要以上的。真正的摩旅者,是探路者。我可能完成的是一趟假的摩旅。我用摩託車完成了自行車都能跑完的行程。但是我很開心。
  • 機車男女畫臺灣,半個月時間和媳婦「摩旅環島」走透透
    關於心中的臺灣情節,我也說不清道不明。也許是臺妹的一個微笑,又或者是太平洋吹來的海風。在去臺灣之前,我在優酷上看過一個日本人在臺灣摩託環島的視頻,他幾乎每隔幾年就會到臺灣環島一次。而在沒有去臺灣之前,我已經和他一起神遊了N次「環島旅行」。於是後來我打定主意,一定要去臺灣騎摩託車環一次島。
  • 摩旅/15天、2418公裡—我的臺灣機車環島日記
    十五天,2418公裡,機車上的福爾摩沙島,真實的風景、故事、自己,歷歷在目。機車,在臺灣類似大陸「討厭」的意思,「你好機車啊」就像大陸鬥嘴時候講「哎呦,好討厭了啦」一樣,是很臺灣的一個詞。而機車本身,在臺灣也有著蠻特殊的意義,不僅是臺灣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還承載了很多象徵意義:成年男子第一時間去考機車駕照,畢業機車環島旅行,學生時代抽鑰匙的機車約會,甚至藉由機車帶來一種微妙的父子關係——男人們的機車情節……坐在機車上看臺灣,有種更獨特的視野:道地、真實。
  • 日本大叔一輩子的摩託之旅!
    我開始把目光轉回日本是在過了25歲以後,從那個時候起我才開始決定在日本進行摩託車之旅,之後便開始各式各樣的摩託車主題之旅,像是「橫越山嶺」、「溫泉之旅」、「海岬之旅」等,騎著摩託車到日本各地旅遊。「環日本一周」也是其中一個能夠更完整欣賞日本之美的主題旅遊。
  • 攻略 機車騎行環臺灣最該注意的10件事
  • 平潭兩小夥15天環島臺灣2000公裡 換乘了8輛機車
    幾天前,他以同樣的方式行駛在臺灣,車輪在平整的環島柏油路上轉動,溫暖明媚的陽光灑在臉上,浩瀚深藍的太平洋送上陣陣涼風。2016年12月5 日,這是夢啟程的時間,他收拾背囊,踏上寶島臺灣的機車之旅。歷經15 天行程,從臺北到花蓮,南下墾丁轉臺南、嘉義,北上臺北,最後抵達金門。
  • ...一個文藝青年的1818公裡臺灣機車環島行,帶你走進中國臺灣省的...
    動了機車環島的心思很久了,最初應該是看到一篇夫妻倆臺灣機車環島的遊記,很驚奇,原來臺灣可以這樣行走的。機車遊,既有汽車快捷省力的優勢,也有自行車的自由,所以13年的時候去增駕了摩託駕照,後來自己也買了摩託。
  • 2018機車環中國線路已出,請查收.
    環邊境線線路:總長5.52萬公裡,分別是陸地邊界全長約2.28萬公裡,大陸海岸線長1.84萬公裡,另有島岸1.4 萬餘公裡,海岸線總長超過3.2 萬公裡起點:西藏一人一機車,從四川到西藏,西藏出發,沿邊境線繞一圈。
  • 機車上的臺灣
    據估算,在臺灣平均每1.58人就擁有一輛機車。如扣除老人小孩等不適用騎行工具的人群,幾乎達到每人一輛機車了。其數量之多、密度之高均居全球第一。因此,臺灣享有「機車背上的寶島」的美譽,其獨特的「機車文化」應運而生。
  • 臺灣環島遊之準備篇
    這次臺灣之旅是一次逆時針環島之旅,我們從入境的臺灣桃園機場時我們第一個臺灣的落腳點,接下來就是臺中:4月9日-10日2天分別為逛馮甲夜市和清境農場二個地方高雄:4月11日 一天主要逛駁二藝術街區和高雄碼頭
  • 環臺灣騎行攻略(山線篇)
    ▲環臺灣島騎行(山線)路線圖臺中請參考《經典路線 | 環臺灣騎行攻略(海線篇)》山線離市區遠,也不像海線那樣沿途有眾多補給點,而且騎行難度大,建議隨身攜帶多些水和食物。同樣的,這一段的住宿也不是十分方便,下午騎行時注意提前留意沿途的民宿,儘量在天黑前確定好住宿。
  • 讓心靈去旅行,一個文藝青年的1818公裡臺灣機車環島行,帶你走進...
    動了機車環島的心思很久了,最初應該是看到一篇夫妻倆臺灣機車環島的遊記,很驚奇,原來臺灣可以這樣行走的。機車遊,既有汽車快捷省力的優勢,也有自行車的自由,所以13年的時候去增駕了摩託駕照,後來自己也買了摩託。
  • 「圓夢之旅」騎遊臺灣 D6
    富崗~環騎綠島~都蘭 騎行35公裡富崗漁港昨天已定好船票,早上8:30到富崗碼頭付款取票,來回船費,大部分遊客到島上租機車遊玩,每小時80元,油費另加。搭乘「天王星號」遊船綠島南北長約4公裡,東西寬約3公裡,面積約16平方公裡,為臺灣第四大外島,舊名為雞心嶼
  • 浩瀚摩旅-寶島臺灣的15天機車環島之自由行攻略(二)
    這種集中在一起的圖就是,臺灣省道。下面的左邊路是汽車道,右邊的就是機車和自行車的道了,如果沒有的話,那就是混合道路,沒有限制了!藍色的是環島一號線,紅色的臺灣的北橫公路(桃園-宜蘭)、中橫公路(花蓮到臺中)後來從臺灣朋友那聽介紹,3號省道比較好,公裡數少,景點多,但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環島。
  • 摩旅在線 | 春天裡的雲南,春暖花開,摩旅路上遇見環華小姐姐
    《摩旅在線》開號6年來,介紹過幾位環華女魔頭。北京的俞瑾、東北酒姑娘、浙江芽姑娘、廣西Q姐……這次我們摩旅雲南剛好遇上旅居印尼剛回國的小馬。由於天氣原因,她暫停摩旅環華計劃,計劃2019年5月繼續開始中國其它省份騎行。《摩旅在線》之前的文章連結:環華 | 小姐姐的新疆獨行摩旅
  • 騷年——1600公裡機車臺灣環島遊(1)
    日,從羊年跨越到猴年的臺灣1600公裡之旅,有一句話我們幾乎是天天掛在口邊的:阿梅辛苦了。然而,我們認為,在這個時候支持臺灣最好的方式就是——留下來。中午吃過簡單的拉麵,我們按原計劃去提機車。這裡需要詳細說說:在臺灣有嚴格的法律要求機車租賃行要查看過租車人的機車駕駛證後才能出租機車,但是問題來了,我們六個人誰都沒有!!一開始我們CEO的注意力還都是放在如何儘可能的租到機車。
  • 臺灣機車管理借鑑
    在臺灣人眼中,考機車駕照可能是除抽菸、喝酒以外,第三種「成年」的行為。尤其對於青年來說,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機車,似乎是必備的事情。機車不僅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更是一種歷史沉澱而來的文化。所謂機車,實際上是指摩託車,並不是我們所說的電動代步自行車。
  • 環臺灣騎行攻略(海線篇)
    海線即沿海岸線騎一圈,實際騎行大概1200多公裡;山線則基本上沿著山騎一圈,實際騎行大概1000公裡(地圖顯示裡程僅作參考,與實際騎行有出入)。西海岸地勢較為平坦,沿途城市多,人口密集,因此補給方便,而且能很好地體驗到臺灣的人文和風俗,但自然風光相比東海岸遜色一些;東海岸則山多,地勢起伏比較大,城市分布比較稀疏,道路沒有西海岸多,補給的便利性也差些,但沿途自然風光非常好。
  • 老司機教你長途騎行不用慌——機車篇
    也收到有讀者留言說能不能談談摩旅方面的知識,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也不願空談誤人,但是讀者的熱情和信任我不忍拒絕,好在我有騎機車旅行的朋友,於是向他虛心請教,寫一篇長途騎行的姊妹篇——機車篇,供感興趣的朋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