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復活節島上的石像穿丁字褲,這事兒是誰幹的?

2021-03-01 樂途旅遊網

◎ 本篇圖文系樂途旅遊網原創作品

作者 | 七大洲旅行家牟鵬

來復活節島最主要的肯定是看石像,當地人將這些石像叫做摩艾,島上擁有887尊摩艾,其中有288尊雕刻完成的巨石人像立在被稱為「阿胡」的祭壇上,其餘大部分被放在採石場或者遺棄在運輸途中。這些石像高度平均約4米,重12噸,而最大的一座巨石人像高21.6米,重160-182噸,我聽到的最邪乎的說法是400噸。具體重量以我個人能力不可能稱出來,但有個數據可以提供給大家,大家自己估量一下。在島上能看到很多戴著的摩艾,有的摩艾戴著被稱為「普高」的紅色帽子,摩艾的重量先別去管它,光這一個帽子就10噸重,最邪乎的重達30噸。

這幾個摩艾都帶著10噸重的帽子

摩艾石像沒有完全一樣的,島上居民對於這些摩艾知道的唯一信息就是這幾輩子靠它吃飯沒問題。至於對摩艾本身的了解,島上的居民比我也強不了多少,也都不知道這些摩艾從何而來。首先他們不清楚摩艾刻的到底都是誰,所有的摩艾一點都不像當地的土著,摩艾的高鼻、薄嘴唇,那是白種人的典型長相,而島上的居民是玻里尼西亞人的後代,他們的長相根本就沒有這個特徵。那它是紀念什麼人或是什麼神呢?一種說法是這些摩艾是島上人雕刻的,他們是島上土著人崇拜的神或是已死去的各個酋長、被島民神化了的祖先,同意這種說法的人比較多。還有一部分專家認為,摩艾長這麼長的耳朵,哪種人也不像,完全就是藝術化的結果。

石像的模樣典型的不屬于波利尼西亞人種

但我覺著不靠譜,即使出於崇拜,神話了祖先的長相,但也得跟自己的血緣有一定的關係啊?中國人歷朝歷代對孔子的畫像都是有一定差異的,到了清代,畫出來的孔子和漢代簡直是完全不同類型的人像畫作了。即使這樣,甭管哪代的孔子畫像一看就是我們中國人,絕對不會畫出個高鼻梁、雙眼皮、深陷的眼窩的白種人模樣。同樣地,雕塑也是一種藝術,總會蘊含著那個民族的特徵,而這些摩艾的造型,並無玻里尼西亞人的特徵。由此可以推斷摩艾就不會是島上居民玻里尼西亞人的祖先,這些雕像也就有可能不是島上的土著製作的。這種臆測直接推導出了另一種假設,那就是摩艾不但不是玻里尼西亞人刻出來的,甚至根本就不是人類的傑作。

清晨的復活節島

有一種說法,島上製作的巨型摩艾是外星人的傑作,外星人在某個時刻來到了復活島,這些外星人可能因為飛船出事故流落到這裡,失去了飛行能力。他們為了讓同類找到自己,所以做了這些雕像,這些雕像就是他們自己的樣子。他們把雕像擺在岸邊,希望飛船上的同類看到,前來營救。可採石場裡直到今天還散落著當年用過的石制工具啊?怎麼解釋呢?人家是這麼說的,那是因為外星人飛船出了問題,失去了先進工具,只能用簡陋工具湊合。有些摩艾沒有完成,則是因為營救者來了,沒必要再做下去,更沒有有雕刻的工具,而專家們都說這些石雕像藝術性很高,這些巧奪天工的技藝,即便是現代人,也不一定能製作出來。而且島上的土著人數量很少,即使在18世紀西方人發現復活節島時,這些土著依然過著石器時代的簡單生活。以他們的生產力想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是在是讓人難以想像。

巨大的復活節島石像

說一下我個人對這種猜測的看法,就四個字:不負責任。你不能一遇到困難就推到外星人那裡,外星人招你惹你了?腦洞不能大開,也不能自己生生給炸開啊!金字塔說是外星人,秘魯大地畫也說是外星人,就這種研究的態度你以後肯定是百戰百勝,全都推給外星人就得了。答案先放一邊,首先咱們既然要研究,就得有個科學嚴謹的態度。例如有的推測認為摩艾是古人是用木頭和繩子搬運的。考古學家真就設計了各種實驗了來對此進行模擬。

採石場的石像

1994年,美國考古學家範蒂爾堡用計算機模擬了搬運過程,推演結果認為,只用木頭和繩子,70個人5天就可以將一座約10噸重的雕像搬運到目的地。計算機的推算結果能不能在現實中實現呢?1998年,考古學家們組織人實驗了整個過程,但是所用的木頭和繩子,都是從外部空運到復活節島上的。在這種情況下,30個人能挪動5噸的石像。結果放在一邊,就這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最起碼讓人看著像那麼回事。以這種方式實驗,考古學家推斷,一個石像最少每天要動用30個勞工,每天工作8小時,約用1年時間才雕鑿出1個石像。不過,這還未計算搬運石像到海邊的工程,估計需要90人,用兩個月時間可將石像搬運出來。最後,還要3個月才能將摩艾聳立起來。如此龐大數量和巨大體量的摩艾到底是怎麼一個個給運到海邊的呢?

海邊的摩艾

摩艾先放在一邊,就光摩艾上那個帽子,就是一個困擾當代人的難題。因為Puna Pau的火山巖石是磚紅色的,非常特別。雕像上的石帽子就用這種火山巖做成的,最重的據說大到30噸,一般的帽子也得在10噸左右。紅帽子在Puna Pau的火山雕好,再運往海岸,怎樣升起?如何放在足有10米高人像的頭上呢?最靠譜的一種說法是帽子被移到目的地後,人們在摩艾旁邊搭起石堆,帽子被滾上石堆,再移動到摩艾的頂部,放好之後,石堆被拆除,用於製造祭臺。這些記載發生在復活島文明毀滅之前,因而具有了一定的可信度。

浩瀚的南太平洋上飄著孤零零的復活節島

本來復活節島石像就已經夠神秘了,為了看有沒有新的發現,最近考古學家們終於決定開始挖掘這些石像,結果卻令他們都大感意外!因為這個龐大的石像下面竟然還連接著身體!而且比它的頭大上好幾倍!也就是說我們所看到的裸露在地面上的半身摩艾或頭部摩艾是有完整的人體結構的,露出的這是一小部分而大部分身體還埋藏在地下。把整個摩艾挖出來之後,底下的身體巨大程度讓人吃驚,摩艾的高度也因此拉長2-10米不等,最有意思的是它們有的甚至還穿著丁字褲,背部也都刻有文字及圖案。這令考古學家十分驚奇,也讓久已存在的石像疑團更加引人發思。

本來的疑團還沒有眉目,這下可好,更多的疑團衝著考古學家鋪天蓋地砸了下來。為什麼要深埋地下?身上的圖案是什麼意思?丁字褲和玻里尼西亞有沒有關係?為什麼有的摩艾放在「阿胡」的祭壇上,而有的摩艾則只露出小部分身體?考古學家們是既失落又高興,失落的是舊債還沒還上新債又出了一大堆,高興的是看來復活節島石像養我一輩子沒問題了,想給這些摩艾最終定案看來是遙遙無絕期了。

碼放在「阿胡」祭壇上的摩艾

復活節島石像的謎團是越來越多,與之相反的是熟知玻里尼西亞人來到復活節島歷史的人越來越少。歷史研究者發現,導致復活節島文明衰落的並非部落徵戰和造像,而是西方人的販奴貿易。從1805年開始,就不斷有西方殖民者到復活節島抓男人去充當奴隸。最嚴重的一次是1862年,島上一千多男丁全部被抓走,後來因為國際社會的譴責,由於天花等疾病的折磨,這些人中倖存的一百多人被送了回來,可是送回來的路上,又染上了天花,最後活著回到島上的只有15個人。

1877年,歐洲人再次登臨復活節島的時候,發現復活節島上只有111口人。人口數量甚至比石像數量還要少很多。甭管世界哪裡的古老文化,只要白人一到,就開始進行斷子絕孫似的毀滅,澳洲土著、古印加帝國、玻里尼西亞文化,印第安人滅族似的屠殺,到今天的利比亞、敘利亞的戰火,哪個是咱們東方人搞出來的?不都是有著屠殺基因的西方人幹出來的嗎?結果現在的世界卻把西方標定為人類文明的楷模,這腦漿子裡得多高百分比的尿含量才能推導出這個結果來啊?

不得不說,復活節島是風景是絕不會讓遊客失望的

上面這張照片是在摩艾的誕生地Rano Raraku採石場拍下來的,從Rano Raraku採石場遠眺,Ahu Tongariki背朝大海,面向荒野,背景是Poike火山伸入太平洋的峭壁和海中礁石,攝影愛好者絕不會錯過這個角度去俯瞰Ahu Tongariki。拉諾·拉拉庫採石場(Rano Raraku)準確的說是島上所有石像的加工廠,在這裡加工好的石像可能是用滾木挪到今天咱們看到石像的地方。在這裡的山坡上灑滿了做好的以及未完工的摩艾,巨大的雕像散亂在火山內側及外側的斜坡上,還有很多被認為是處於不同製造過程中被廢棄的摩艾。

採石場山坡上無處不在的摩艾

摩艾的姿勢是稀奇古怪,方向、角度、姿勢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尚未完工的摩艾,有的還平躺在地上,有的就是沿著山體剛雕刻完工一張臉,我是越看越不相信這些都是外星人的傑作。有的石料上鑿痕猶在,甚至雕刻的工具還都散落在地上,那叫個亂啊!比當今中國的娛樂圈還亂!不高的一座小山,一共有397尊摩艾散落其間,沿著安裝好柵欄的道路從山地往山上走,不但能看到雕工精湛的摩艾,還能欣賞遠處的風景,有著排列最多摩艾的Ahu Tongariki。那是一處在海邊的石像群,也是復活節島看日出的絕佳地點,有天早上我還真坐車來到這裡親眼目睹了鴨蛋紅的太陽從石像後邊冉冉升起,這是後話,以後再說吧。這個採石場裡有一個摩艾裡的唯一,全島887尊摩艾裡唯一以跪姿出現的摩艾。摩艾應該是土著的精神圖騰,怎麼會出現了一尊跪著的摩艾呢?

島上唯一一尊跪著的摩艾

甭管哪一尊摩艾,只要你細心地品味都會發現它們神態、眼神、姿勢、表情的明顯不同,而且在不同的角度也會有不同的體會,它們的凝固表情好像是靈動的,而不是一張死板的面孔,能引發你產生無限的遐思,從不同角度觀察又會產生不同的聯想,感觸最深的就是對復活節島的神秘感讓你更加浮想聯翩。這裡不但有唯一跪姿的摩艾,也有唯一有眼珠的摩艾,還有唯一一組面朝大海的摩艾,這都是什麼寓意?有什麼離奇的傳說?明天我會繼續陪大家一起探索其中奧秘。


樂途旅遊網微信公眾號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你喜歡本文,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長期招募樂途微信專欄作家,請回復「投稿」

▼ 點擊閱讀原文,收穫更多旅遊靈感 ▼

相關焦點

  • 復活節島上的神秘石像,最不可思議的其實在地下
    也就是說我們所看到的裸露在地面上的半身摩艾或頭部摩艾是有完整的人體結構的,露出的這是一小部分而大部分身體還埋藏在地下。把整個摩艾挖出來之後,底下的身體巨大程度讓人吃驚,摩艾的高度也因此拉長2-10米不等,最有意思的是它們有的甚至還穿著丁字褲,背部也都刻有文字及圖案。這令考古學家十分驚奇,也讓久已存在的石像疑團更加引人發思。
  • 這個島上的猛男和石像竟然都穿丁字褲,一言不合就光著身子尬舞
    提到這個島你可能還是有點懵逼沒關係,給你看看這些「面癱」、冷漠臉的石像你是不是突然一下覺得很眼熟沒錯,這些石像就是復活節島上著名的——摩艾石像🗿在這樣一座小小的島嶼上這樣的石像竟然有887尊它們絕大多數散落屹立在島上的採石場最著名的要數面朝大海整齊排列的七尊石像除了這七尊面向大海
  • 復活節島與石像
    人們對於原始科技竟能創造如此宏偉,眾多的石像表示讚嘆的同時,也會懷疑是否真為人類所為?這麼重如何搬運?數量如此之多石材哪來?雕刻形象由誰而定?也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外星人的傑作,那麼究竟真相如何呢?圖片源自網絡復活節島石像稱為摩艾(Moai),另譯:摩阿儀、毛埃。
  • 復活節島上的巨人石像究竟是誰建造的?
    1722年,著名航海家雅克布·羅克芬,在位於南太平洋一千三百海裡的東部海域,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小島,小島上矗立著一千多尊巨大且神秘的火山巖石像,這些「神情嚴肅」的石像面朝大海,似乎若有所思……雅克布·羅克芬被這些石像所深深的震撼, 由於發現這座島嶼日子正是西方的「復活節」, 雅克布·羅克芬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發現
  • 復活節島上的石像是誰建造的,存在什麼樣的秘密?
    復活節島上的石像是誰建造的,存在什麼樣的秘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廣袤宇宙奧妙無窮,宇宙充滿著各種迷奇。從遠古到現代,大到浩瀚的宇宙,小到細胞微生物,都存在著許多的謎團,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不斷的探索著這些謎團,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復活節島上的石像是誰建造的,究竟存在什麼樣的秘密?復活節島上遍布著巨大石雕,奇兕 ,且 ;怪狀的長耳朵,一副冷漠的神情,是誰建造了它們?
  • 復活節島上的巨大石像是哪裡來的
    復活節島於1722年被荷蘭航海家雅各布羅傑文發現,由於那一天剛好是復活節的前一天,所以雅各布羅傑文就把這座小島命名為「復活節島」。當雅各布羅傑文登上復活節島的一剎那就被震懾到了,島上有許多巨型石雕,雕刻工藝鬼斧神工,而且這些石雕像都是異常高大的,一般都在7米以上,有的甚至超過10米。
  • 石像故鄉----復活節島
    一下飛機,和煦伴投紫外線,微風從綠茵草叢攜來絲絲潤澤,這是復活節島迎面撲來的歡迎聲浪。復活節島處於南緯30度線上,一千多年來,或立或臥散布在島上的過千神秘石像,至今難以解釋。洛基文首先發現這島,簡單的歐州人把該島稱為&34;。但島民則稱它為&34;,即是&34;,或稱&34;,意為&34;。
  • 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
    1722年,荷蘭探險家雅可布·洛吉文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險,突然發現一片陸地。他以為自己發現了新大陸,趕緊登陸,結果上岸後才知道是個海島。正巧這天是復活節,於是就將這個無名小島命名為復活節島。1888年,智利政府派人接管該島,說來也巧,這天又正好是復活節。這便是復活節島的由來。
  • 復活節島上的石像下面,發現了不少工具,證明這些石像是人類所造
    復活節島的石像,從被發現以來,就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它們形狀奇怪,體型巨大,所以有人猜測這是外星人的雕塑作品,可是考古學家近期的一個重大發現,推翻了這一猜測,他們居然發現了製作石像的工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復活節島 對話巨人石像
    在智利有著一個神秘的島嶼,島上矗立著許多龐大的巨人石像,這些石像體型巨大,年代久遠。然而巨人石像對於古人來講可謂是個不可能完成的工程,他們到底為了什麼要耗費那麼大的力氣建造石像,他們又是怎樣建造的呢?下面將帶領您領略復活節島的奧秘。復活節島位於東南太平洋上,在南緯27度和西經109°交會點附近,面積約117平方公裡,現屬智利共和國的瓦爾帕萊索地區。它離南美大陸智利約3000公裡,離太平洋上其他島嶼距離也很遠,所以它是東南太平洋上一個孤零零的小島。復活節島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離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開恩群島也有2075 公裡距離。該島形狀近似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組成。
  • 復活節島上的石像原料來自附近的火山,但建造的作用是什麼?
    復活節島的石像被人們稱做為摩艾,在整個復活節島的每一個角落,都會看到石像分布,它是智利最著名的旅遊資源,而這些石像大都只有上半身,每一個石像都擁有一對長長的耳朵,它們的表情比較嚴肅,下巴稜角分明、肖額高鼻,而有些石像看起來就像是安了一對珊瑚眼。石像大數擁有相同的造型和面部表情。
  • 漂泊在海中的石像之島一復活節島
    在茫茫無際的東南大平洋上,有一座小島,像漂泊在海中的孤舟,這就是石像之島復活節島,雖然小島在大洋中顯得離群索居,形單影隻,可是島上的土著居民卻把它叫做「提畢託奧提赫組」,意為「世界的肚臍」,表明它位於地球的中心,島嶼略呈三角形,長23公裡,寬11公裡,面積約17平方公裡,它距離智利西部海岸達
  • 復活節島:一個「被石像毀掉」的人間天堂,一部濃縮的人類史
    在南太平洋的萬丈風浪中,有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島上四周最近有人居住的地方在2000公裡開外。在這個封閉的社會中,島上的原始居民曾創造過先進的文明,數百餘座巨人石像給人類留下了未解之謎。但是當現代人首次踏進這座島嶼時,文明的痕跡已不復存在,整座孤島成為了令人恐怖的死亡之島。
  • 復活節島之謎,島上那些石像究竟是不是人為的呢?
    復活節島無疑是世界上最偏僻的無人地,雖然自1888年起它歸屬於智利,但距離該國本土也有3600千米之遙,皮特凱恩島與復活節島也相距1900千米。這座島可能是南美洲旅程的最後一站,也是通向玻里尼西亞的第一站。這座島上的風光以垂直峭壁、山體洞穴、熔巖荒野和火山湖為特色。
  • 世界上最神秘的景點 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
    探險永遠是吸引眾多遊客的一個旅行主題,在這個世界上也有許多神秘的景點吸引著許多的遊客進行探險之旅,復活節島就是其中的一個神秘之地。復活節島一直被世人稱為神秘之島,復活節島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這個島在地理上屬于波利尼西亞群島,位於群島東端,是世界上最偏僻的島。這個島的形狀近似一個三角形,由3座火山組成,它以近千尊神秘的巨型石像而聞名於世。1995年全島作為國家公園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探秘復活節島的由來石像的秘密只有時間才能解答
    最神奇的是在這座島上發現了巨大的人臉石像,石像高度達到3至10米,有幾層樓那麼高。這座島嶼叫做復活節島,小島也因為這些神秘的石像而引來不少遊客參觀展覽,而島上巨大石像的由來至今無從得知。關於「復活節島石像之謎」,研究者並沒有確切結論,不少人表示神秘石像可能是外星人的傑作和遺址。這些說法也使得復活節島上的石像變得更加神秘莫測。
  • 復活節島神奇摩艾之謎
    「摩艾」(Moai)石像,圍繞著這道復活節島上最引人注目也最令人疑惑的風景,流傳著各種神秘故事,被科學家、 藝術家和旅行者以各自的態度描繪下來
  • 復活節島上的石像都是面向陸地,為何這7座面朝大海?
    數百年來,它們靜靜地矗立在那裡,面朝大海,小島上所發生的一切,似乎都與它們無關。復活節島上的這數百尊石像,或立或臥,神態各異。由於都是人工雕鑿,又歷經數百年的歲月痕跡,可以說每一尊摩艾(Moai)都承載著一段故事,更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尊。但倘若你不了解它們背後的故事,看上去就只是一塊塊了無生氣的石頭。
  • 會說話的木板,遊蕩的拐杖,復活節島上不止有石像這個未解之謎
    復活節島屬於亞熱帶氣候,主要以灌木和草叢為主,動物品種相對其他小島而言也很是匱乏。島上的土著居民是玻里尼西亞人,在他們眼中,復活節島是「世界的中心」。復活節島最令人們驚訝的地方其實不是它的自然環境,或者是動植物的情況,而是島上將近1000座的石像以及大石城遺蹟。這些大大小小的石像,或是躺倒在海邊,厚實坐臥在山野叢林。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是一排面對大海的石像。
  • 復活節島上的石像,為何有的被「埋著」?底下原來是這樣
    復活節島上的石像,為何有的被「埋著」?底下原來是這樣在南太平洋東部距離智利本土大約3600公裡的遙遠海域,有一座神奇的三角形島嶼,因為大航海時代第一次被登陸是在復活節當天,所以人們稱它為「復活節島」。這座小島植被低矮、動物種類單一,不過因為位置偏遠,一直都吸引著航海家和探險家的到來。只需要一種東西,就能讓這座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復活節島充滿神秘詭異的色彩,那就是遍布在島上大大小小的1000多座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