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最後一天下午5點,安心保險拿到了開業批文。在位於宣武門的辦公大樓裡,彼時一片歡騰。一旦安心保險開業,將正式成為繼眾安保險、泰康在線之後,保險業第三家真正意義上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
1月6日,搜狐財經記者敲響了安心保險總裁鍾誠辦公室的門,與正在為正式開業緊張忙碌的鐘總聊了聊他籌建安心保險的心路歷程,也展望了一下這家「網際網路+」概念下的創新型保險公司的未來。
最早見鍾總,還是在人保集團的會議上,他是高管;再見他已華麗轉身,成為一家新設保險公司的掌門人。對話就從他的轉型開始。
談初衷:看到的問題+做點事兒的情懷
搜狐財經:您從大學畢業,就在人保工作,為什麼想出來做安心這樣一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呢?
鍾誠:我大學讀的是保險系,1991年畢業分配到中國人民保險,到了廣州開發區支公司工作,從基層業務員做起,後來一步一步到市公司、省公司,再到集團公司。我做過財險、也管過壽險。見證了這個行業的發展:保險公司從人保一家,到入世後保險業敞開大門。也感受到保險業的口碑經歷了過山車一樣的過程:我們剛畢業的時候保險業是很難進的行業,到了2000年左右的時候,很多人一聽是保險公司就不願意進,聽說這個人是保險公司的都覺得做朋友就是讓我掏錢,再往後保險銷售誤導、保險業理賠難的問題,成為困擾保險行業的痼疾。
這麼多年我一直想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們不能解決財險理賠難的問題?為什麼不能圍繞客戶的消費痛點,做好客戶服務工作?舉個例子,雖然現在很多保險公司都提供車險自助理賠服務,但實際上自助理賠這種方式的在所有理賠中的佔比是不高的。說是自助理賠,實際上用起來比較複雜,而且必須是VIP客戶或者有這樣那樣的要求才能自助理賠。還有價格的問題,同樣的車,你去4S店修理,車有買保險和沒有保險的維修價格一定是不一樣的,誰貴呢?一定是保險公司貴。保險公司也不能做虧本買賣,他一定把這部分成本核算到保費中去。
到我這個年紀不太愁其他東西,只是希望做點事,可以說有一個情懷,讓大家感受到財險理賠和保險服務可以簡單方便,可以扭轉大家保險好像只買不賠,或者買的時候很容易、賠的時候很難這樣的想法,希望改變一些東西。
做一家新公司這件事兒也不是臨時起意。我和黃勝董事長是大學同學,從理念上一開始就比較融合,很早就聊過創業。我跟他說其實保險是值得投資的行業,如果能把保險理賠、服務問題解決了,實際上可以做很多事情。
我們是2009年就萌生了這個想法,2010年還曾經找了一些已經有牌照的公司,但談收購不太順利,所以這個事情就擱置了。一直到2013年,我們想發起設立一家新的公司。原來我們覺得發起設立新公司非常困難,但當我們跟監管部門、特別是跟保監會去匯報溝通的時候,我們覺得保監會領導比我們所想像的要更有遠見、更有開放性。最後,我們決定直接申報創新類保險公司。
談玩法: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可以輕資產但不能輕服務
搜狐財經:您怎麼定義安心保險的「網際網路保險」?
鍾誠:作為一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我們想把線上和線下相結合,通過技術,必須能夠把線下服務資源通過線上技術連接起來,讓客戶在其中得到一個非常舒服、非常方便快捷的感受。
我一直強調一點,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一開始就可以在全國範圍經營,我們可以叫做「空軍」,因為馬上就覆蓋了。但你是空軍也得落地,至少有一個旋梯讓你搭下去,否則的話所有都是虛的。本身保險是一個或有責任在裡面,你只要出事我才賠錢,不像買一個杯子或者買一個手機都是有實物的,所以服務一定要落地。
所謂網際網路保險是新的藍海,有些業務通過網上就可以完成,不需要通過線下,對後續服務需求是輕的,比如說航延險、退貨險。但保險理賠要麼賠錢,要麼恢復原狀。很多時候很多業務要恢復原狀,恢復原狀意味著你要向第三方採購,如果網際網路保險完全沒有線下服務,意味著你就只能做「賠錢」這種活兒,可做的就很窄了。
現在O2O很火。上面的O容易解決,但要做好,更重要的是下面這個O。難的是線下服務供應商能否保證你的服務質量,也就是說網際網路公司如果沒有線下服務能力的監督和維繫體制,O2O將來就會出現問題。
如果說我們要自己投資控股服務公司,那就是很重的資產,成本高了就違背了網際網路的原來想法。但我們也不能把網際網路公司固化,一說網際網路一定是輕資產、輕機構、輕人員,表面上是這樣,實際上你也看到現在BAT和網際網路公司,也會布局買一些資產性的東西。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肯定的,網際網路公司不可能把線下所有的東西全部吃下來。那全外包的關鍵點在哪兒?在於怎麼維持你的服務標準。
目前拿到網際網路保險牌照的公司線下都不設經營性分支機構,安心保險有一點是跟其他公司是不一樣的,我們會根據客戶所在區域產生的服務需求來建立服務中心,這個服務中心不是經營機構,是為了保證對線下服務供應商的管理,保證他的服務標準不能下降,保證線下能夠及時處理線上、線下服務中遇到的問題,而不是全靠第三方來解決。
談產品:將傳統保險業務的網際網路化作為重要突破口
搜狐財經:網際網路保險是近幾年創新最多的領域,新產品很多、新玩法也很多,安心保險又將從哪個領域著手布局呢?
鍾誠:很多媒體問過我一個問題,投資人問的更多,網際網路保險為什麼這麼火?保險是保風險,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通過這種安排才有保險。風險又是無處不在的,所以保險可以說在任何場景下都有需求,都能形成產品。網際網路它是一個讓流量變現很好的渠道,保險產品的網際網路化成本低,場景化、碎片化容易去設計,這是網際網路保險有價值的地方。我們有一些準備上線的產品,是純網際網路的玩法的,也蠻有意思。
除了把握「網際網路+」給保險業帶來的新的風險需求和機會,安心保險還會將傳統保險業務的網際網路化作為重要的突破口。
在安心保險申請開業和籌備過程中,我們在想,中小微企業保險特別是小微企業保險是不是可以做一下。小微企業保險意味著保險責任一定會小,件均保費一定也是小的,但是它的風險並不見得會很小,它的運營費用或者道德風險可能會很大。從傳統保險領域來看沒人去做的,或者說做不了,現在通過網際網路做法反而可以做了。首先,從長尾理論看,網際網路保險做一單和做一億單都是一樣的,我們是有成本優勢的。對傳統保險公司來說,小微企業上門買保險你可能會害怕它有有逆選擇的想法,上門核實去一趟的油費、人工費可能和保費差不多,但網際網路保險通過大數據挖掘,利用網際網路技術進行風險排查,就可以查實這個客戶是否是一個正常經營、真實有效的企業。
如果小微客戶想買保險,只需要在手機上下載APP或者通過微信公眾號,按照要求拍幾張照片上傳就行了,我們後臺電子審核通過就承保了。但審核過程中我會核實,比如通過你照相的位置可以定位比對一下是否跟你營業執照和工商登記吻合,經營情況好壞可以通過與合作夥伴的交易記錄查出來……如果說真的有些事故發生,照幾個相馬上我就能核實,通過電子方式賠給客戶。這樣做客戶很方便,我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在網際網路的時代,我們說要做C端客戶,那我們的產品也有可以調整的地方。以往的保單往往太過於齊全,實際上有些風險可能並不需要涵蓋。網際網路保險最好的地方,我覺得可以做普惠制的一些安排,讓大家都買得起保險,用得起保障,要考慮投保人的消費水準,不能說我做的都是高大上的險種。比如一個小吃店,一年才能掙多少錢?投保一個責任險要花幾千塊誰跟你玩?掏幾百塊老闆都會覺得很捨不得。所以我們設計產品時,保障內容得要少而精,一年收幾百塊錢,保財產險和責任險,至少在他有什麼事的時候,他的經濟損失得到一些補償,受害人也會得到一些補償。
談理賠:不能一人有病所有人吃藥
搜狐財經:你剛開始就提到希望能解決保險理賠難的問題,您理想中的保險理賠是什麼樣的?
鍾誠:我之前做車險,有些朋友很納悶,車險報案時客服為什麼會問,「先生你的車買了什麼保險?」我在你們公司買了什麼保險你問我?這個車是我的,可能我知道,但如果是借朋友的車開,難道每次用車前我還要問你的車買了什麼保險嗎?像這種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公司的IT系統在設計過程時,要考慮客戶的感受。
另外我還有一個理念,要把所有買保險的人視為是「好人」,只需要在理賠的時候把「壞人」挑出來。但現在的情況是,你去理賠,保險公司讓你填很多單、提供很多材料,證明自己不是騙保,這其實是舉證倒置。
真正的客戶出了事兒以後,本來就已經手足無措,這個時候最需要有人支撐他,往往這時候,保險公司不幫他反而讓他提供這個證明那個。而真正騙賠的人,往往懂得門道,是專業人士,你讓他提供什麼,他都能作假。把所有客戶都當成是保險欺詐嫌疑人,簡直就是「一人生病所有人吃藥」。我們一直說客戶是上帝,但現在保險公司所謂的風控,其實是把客戶服務置於後端,讓客戶感受很差。
安心保險現在力圖改變這個現狀:客戶來投保的時候,要對客戶有所挑選,有風險的客戶我選擇我不賣給你保險,但一旦客戶投保成功,他來索賠的時候,不是由客戶證明自己是「好人」,而是由保險公司通過數據和反欺詐模型分析等,挑出騙保客戶。如果挑不出來,保險公司就要賠錢。
談「劣勢」:光著腳板出生的不怕含著金鑰匙出生
搜狐財經:同為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背靠「三馬」,有阿里、騰訊的大數據、平安線下的服務支持,泰康在線有泰康人壽的客戶資源。相比之下,安心保險怎麼突圍?
鍾誠:一個公司能發展和進步,不是看他含著金鑰匙還是光著腳板出生的,更重要這個公司本身的內核、你的理念決定將來你成長為什麼樣的人、能做什麼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公司IT系統部署在騰訊雲上,騰訊、阿里都是眾安的股東,但是我想說他們都是一個開放的平臺,阿里我們溝通過,它也是一個平臺,希望大家都來用。網際網路金融還有一個說法叫共享。如果一個公司是一個封閉的圈子或者靠股東去做,我認為很難去壯大的。
第二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碎片化、場景化是無處不在,並不是這幾個巨無霸能把它全壟斷了。比如退貨險,我們僅僅看到阿里這麼大,所以眾安做了很多,但其實唯品會也有需求,海淘網站也有需求,農業電商也有需求。還有海淘正品險等等,我認為需求是無處不在的。再來說說場景,比如在醫院準備要做手術,可能很多人擔心會不會手術不成功,會不會遇上醫患糾紛,那我們可以設計一個手術意外保證保險,有什麼事情起碼可以賠。
我跟任何公司合作我都抱著開放心態,我能夠做什麼,對方需要什麼,這一點是我們很自信的地方。
談未來:安心保險的玩法還很多
搜狐財經:從安心保險獲批的經營範圍看,和此前的眾安、泰康在線一樣。但現在眾安已經進入到車險領域了。能否展望一下,安心保險的未來?
鍾誠:作為一家創新類保險公司,因為是摸著石頭過河,監管部門不可能把所有險種一下開放給你,否則你怎麼保證你的服務質量?未來,隨著我們發展,可以申請擴展營業範圍。如果做車險,我們一定要做好壓力測試,一定要把我的客戶服務落到實處,就像剛才說的,即便你是空軍,也要落地。
網際網路保險本身還有好多玩法,好多場景化、碎片化的東西可以做創新。未來我們還要做健康險、意外險等,我們希望未來能夠往這個領域去擴展。
另外,風險無處不在,有N多的場景,一個人很難窮盡,一個公司也很難窮盡。作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平臺,我希望可以激發普通消費者的風險需求,你有什麼想法,你身邊的人有什麼需求,都可以來眾籌,通過保險風險轉移機制幫你解決。安心保險提供一個平臺,希望大家都能夠在上面搭建一些玩法。網際網路保險有這麼好的機構、這麼低的成本,它的效率、它的服務特性,可以把大家的保險潛在需求激發出來,讓大家感覺到保險可以很方便,可以很簡單。未來我們也力圖在這個方向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