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歲末,不法分子為了在過年前「撈一把」想盡辦法,街坊們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落入圈套。12月19日,廣州市公安局黃埔區分局與廣州銀行黃埔支行快速反應、高效聯動,成功阻止一宗電信詐騙案件,為事主挽回300多萬元的巨額經濟損失。
12月19日11時40分許,黃埔區公安局大沙派出所接到劉女士的焦急報警:「警察,有人冒充快遞公司客服,把我的300多萬都騙走了。」
想要幫助事主止損,搶時間是關鍵。接到報警後,大沙派出所聯合分局反詐中心立即啟動警銀協作機制,兵分兩路與時間賽跑:一組民警立即協助劉女士到廣州銀行黃埔支行進行帳戶調查,另一組民警通過協作機制對涉嫌轉款的帳戶進行緊急止付。
經過與廣州銀行黃埔支行的核實,劉女士卡內共有308萬元餘額,已經被詐騙分子轉走了5萬元。剩餘的303萬元由於轉帳額度限制,被詐騙分子通過網上銀行操作,轉入了以劉女士名字新開的定期存款帳戶中,隨時可能會被詐騙分子全部轉走。
危急時刻,大沙派出所民警迅速會同廣州銀行黃埔支行對該筆資金進行了中止交易,並為劉女士辦理了相關手續,確保了剩餘303萬元資金的安全。同時,通過緊急止付,劉女士銀行卡內已經被轉走的5萬元也被及時「攔截」下來(目前正在對該資金核查中)。
據警方初步調查,12月19日10時38分,正在黃埔區大沙街家中照顧小孩的劉女士接到自稱快遞公司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劉女士一天前網購的貨物丟失了,可以進行理賠。確實還沒收到貨物的劉女士加入了標註為「處理中心」的QQ群,看到對方發來了自己所購貨物的詳細信息,劉女士放下了戒心。
通過掃描對方提供的「自助退款中心」二維碼,劉女士進入了「理賠中心」的界面(經核為盜取信息的「釣魚」網頁)。在該界面,劉女士如實填寫了個人信息、銀行卡信息以及手機驗證碼,按對方要求進行「理賠」操作。剛一提交上述資料,劉女士就收到簡訊提醒其銀行卡內的5萬元被轉走了。劉女士隱隱覺得不妥,馬上通過銀行進行查詢。就在查詢的過程中,劉女士的手機又連續收到2筆5萬元的轉帳提醒簡訊和修改轉帳額度的提醒簡訊。更令她震驚的是,第4次收到轉帳提醒簡訊時,卡內的308萬元餘額已全部歸零。
此時,由於劉女士設置的轉帳額度限制,詐騙分子在轉走最初的5萬元後,只能將剩餘的303萬元分3筆(2筆5萬,1筆298萬)先轉入以劉女士名字新開設的定期存款帳戶(詐騙嫌疑人利用劉女士個人信息開設的帳戶)中,再以「銀行卡被凍結需要驗證」「否則無法辦理退款,還要罰款」等藉口不斷向劉女士索要手機驗證碼和進行人臉識別驗證,以達到提高轉帳額度,將剩餘的303萬元全部轉走的目的。
及時醒悟的劉女士立即報警求助,在警方和銀行的快速反應、緊密配合下,劉女士才避免了300多萬元的巨額損失。
內容來自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