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購物狂歡落下帷幕,一些消費者發現,快遞還沒到,詐騙電話、詐騙簡訊先找上了門。11月19日,記者從南充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獲悉,近期該中心已接報多宗冒充電商客服人員,以退款為由騙取事主錢款的詐騙警情。
一男子被騙50多萬元
近日,家住高坪區的鄧先生在京東商城購買了一款皮包。收到貨後,他接到一個「售貨商」電話,對方稱鄧先生從他們店網購的皮包存在質量問題,需要返廠,還要付給鄧先生雙倍的退款。鄧先生聽到店家主動承認商品質量問題,態度還十分誠懇,便信以為真。鄧先生先加了「售貨商」的QQ,隨後在其誘導下開通了「京東金條」等網絡借貸平臺,前前後後,鄧先生共轉帳給「售貨商」50萬餘元。
一女子被騙1萬餘元
還有市民梁女士也遭遇了「雙11」退款詐騙。梁女士接到了一個自稱是淘寶客服的電話,對方稱丟失了梁女士的快遞,現在要進行賠償。梁女士根據對方要求通過手機掃描對方發送的二維碼,並在跳出的頁面上輸入身份信息、銀行卡信息、支付寶帳號信息及手機收到的驗證碼,發現支付寶及銀行卡內的資金被轉走,被騙1萬餘元。
18天214起電詐警情
據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民警介紹,「雙11」當天及此後兩周是電信詐騙高發期,冒充客服電信詐騙、網上兼職刷單、網上貸款等案件呈上升趨勢,從11月1日至18日,中心共接到214起電詐警情。
「消費者需要警惕『客服人員和快遞小哥」的』主動聯繫。」辦案民警提醒,如對方稱「網購交易存在異常或無法發貨,需要給您進行退款或解除交易異常」,一旦按照對方的指示,打開網頁或進行某些操作,就很有可能面臨資金帳號被盜或網銀資金被盜的風險;以及「支付失敗或者商品沒貨要退款」「質量問題要退貨退款」「包裹丟失要賠償」等,這些都可能是詐騙。
消費者切勿脫離正規的電商平臺與陌生人進行線下交易,接到關於退款的電話,一定要先向購買的店鋪商家核實情況,不要隨便點擊陌生人發來的連結。
來源:南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