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什麼時刻最爽?當然是回到家打開冰箱門,喝一大口冰鎮飲料然後打個嗝了!渾身的每個毛孔都會跟著舒張開來。夏天也是各大飲料廠商最高興的季節,意味著飲料的銷量要呈直線上漲了,新產品能否一炮而紅,也就看789三個月,之後就會逐漸進入寒冬期。
目前市面上的飲料種類繁多,有的妥妥的是國貨,有的則來自海外,不同人有不同的喜好,每一款飲料都有各自的受眾群體。在飲料領域,國產品牌的實力一點也不輸給海外品牌,例如近兩年突然走紅的一款飲料,雖然看起來像一款「日貨」,但是實打實來自中國,憑藉著良好的口感成為飲料界的一匹黑馬,甚至銷量超過了百事可樂。這款飲料就是元氣森林。
元氣森林的外包裝看起來十分「文藝」,品牌創建於2016年,它用了4年時間估值已經超過了40多億。據不完全統計,元氣森林的網銷數據更是驚人,一度超過了飲料界的「常青樹」百事可樂。就拿去年的雙十一來講,元氣森林的網銷量排在了第二位,讓很多飲料界的「元老們」望塵莫及,這顯然就是我們常說的——後浪的力量。
實際上,元氣森林也是一款網紅飲料,從品牌定位到宣傳風格,都走了日系範兒。不過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樣的日系範兒讓很多人詬病不已——明明是一個中國品牌,幹嘛偽裝成「日貨」呢?它是否和很多網紅一樣曇花一現,40億的估價是否太高?很多人覺得,元氣森林之所以擁有這麼高的銷量,和它日系風格脫離不了關係,但這種行為難道不是誤導消費者嗎?
其實類似的包裝宣傳策略並不只有元氣森林再用,國內備受歡迎的10元用品店名創優品也走日系風格,文藝的店內裝修吸引了很多小姐姐們的駐足。類似這樣的「日系」的設計還是有原因的:
新品牌想要立馬在市場立足幾乎不可能,群敵環繞,如果沒有自己的特色或者符合市場預期,那麼可能短時間內就要退市了。而元氣森林精準的掌握了當下年輕人的喜好——日系、文藝這些關鍵詞,從外包裝著手,繼而拍攝了小清新的宣傳片,立馬讓人很想買一瓶回來嘗嘗鮮,等到有人發了朋友圈「安利」之後,產品的知名度就逐漸打開了。
因此,類似元氣森林這樣的「偽日貨」的操作其實可以理解,也屬於一種新型的營銷手段了。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種方法甚至會成為很多品牌效仿的對象,畢竟很多國人還是有點「崇洋媚外」的心理,所以投其所好才能賺到錢。不過從長遠角度來看,元氣森林如果褪去日系的外衣,還能憑藉口感廣受歡迎?相信在此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