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12月上旬,日本在 JR 山手線的「高輪 Gateway」車站進行防疫機器人實證試驗,不碰面、不接觸可為乘客提供服務,同時考慮在車站內的餐館投放機器人,試驗由機器人自動配送快餐和飲料。
防疫機器人正加速在全球各地落地,中國企業也一直走在全球前列,「AI+機器人+衛生防疫」早已得到應用。武漢市中心醫院和深圳新冠肺炎患者唯一定點收治的第三人民醫院,就部署了優必選的衛生防疫智能服務機器人,可以完成人體測溫、環境消殺、宣導諮詢等諸多工作。
2020年以來,疫情蔓延後,企業停工停產,而服務機器人反而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重點。服務機器人的第一大應用市場在家居清潔領域,掃地機器人龍頭石頭科技市值超600億元,股價一路攀升最高報933.00元/股;偏重清潔方向的科沃斯市值超370億元,股價創新高,最高報73.42元/股。
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場景也到了更多的拓展,尤其是教育行業,通過人機互動,為學校、線下輔導機構等教育領域提供服務,教育行業有望成為服務機器人落地的另一千億級市場。國內外資本也開始提前布局教育機器人市場,行業內的投融資變得異常活躍。寶利財富研究員表示,當前的教育機器人包括機器人教育和教育服務機器人兩個大方向,前者包括設計、組裝、編程、運行機器人,組織機器人大賽,激發學生對機器人的學習興趣,後者則是在教育場合出現的AI機器人,主要為完成課程的教學需求。
從教育市場發展趨勢看,K12教育線下培訓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線下培訓機構呈現智能化、場景化、效率化發展趨勢,教育機器人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在產品功能、教學模式等方面,教育機器人也不斷升級優化,滿足多樣化的教學需求。
從行業規劃看,2017 年7 月,國務院頒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體、遊戲的開發和推廣。在這一方面,教育機器人具有先天優勢。
從市場基礎看,一些大城市家庭的教育投資佔全家總支出的三分之一,加上二孩政策的放開,新增出生人口增加,為教育機器人提供了增量市場基礎。
教育機器人雖然市場空間廣闊,但市場集中度較低,產品型號多樣,從功能上出現了陪護、積木、類人等多系列產品,高端的類人系列代表性產品如優必選的Alpha系列、能力風暴的珠穆朗瑪系列等。寶利財富研究員表示,教育機器人要真正做到與教育融合,實現爆發式增長,需要動員整個產業鏈條的力量,多產業跨界合作,實現B端和C端的深度對接。
當前,我國服務機器人行業處於大變革時代,隨著防疫機器人、教育機器人等市場持續發育,也將誕生出這一領域的超級獨角獸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大放異彩。
提示: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不做承諾與保障。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