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我國的汽車工業還沒有開始起步,那個時候人們出門的主要工具就是自行車,雖然現在汽車已經越來越普及了,但是自行車並沒有被取代,因為它的實用性,是沒有任何車輛可以取代的,所以很多家庭現在依然都有一輛自行車。
自行車非常小巧輕便,而且還可以強身健體,所以很多老年人去市場買菜的時候都會騎著自行車。在菜市場裡,一位買菜大爺的自行車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老大爺的這輛自行車跟我們平時所騎的自行車不一樣,它的車輪特別寬大,看起來比摩託車的輪胎還要粗,而且車身也要厚重很多。
這位老大爺今年已經70歲了,他以前是名電焊工,幹了三四十年,所以手藝還不錯。因為家裡的那輛老自行車壞了,沒有辦法維修,所以他就從家裡找了一些廢舊的鋼材,自己改造了一輛。大爺說,車上的這些輪轂和輪胎,都是他從維修店裡淘回來的,車上的轉軸是從以前的自行車上拆卸下來的,整個車子的造也就不過一兩百塊。
因為這輛自行車的輪胎很寬,所以穩定性會更高,只是這個輪胎這麼寬,騎車的時候肯定需要更大的力氣。老大爺說,不然平時他也要健身,這輛自行車雖然蹬起來有點費勁,但他不常騎,也就平時來買菜的時候會騎一下,自己就當是鍛鍊身體了。有人看好了大爺的車,想要花2000買下,但是老大爺沒有同意。
不得不說,現在這種心靈手巧的人還真的挺多的,之前就有位農村大叔自己造了一輛太陽能敞篷車,那輛車也可以像正常的汽車也一樣行駛,而且還不用加油。這些能工巧匠用他們自己的雙手,將這些廢舊的物品賦予了新的生命,真的是讓人非常佩服。【本文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