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滿統治時期東北工商業:戰爭不僅僅是在戰場(全文)

2020-12-17 網易軍事

日本文部科學省最新批准使用的新版歷史教科書中說:「滿洲國在五族共和,建立王道樂土的口號下,由於日本重工業的進入,實現了迅猛的經濟增長。」這完全是歪曲事實,顛倒黑白。實質上是日本瘋狂地掠奪我國資源,嚴重地摧殘我國工商業,建立侵略者的「王道樂土」,為他們進一步擴大侵略服務。

推行「日滿經濟一體化」

日本對我國東北的經濟侵略由來已久,在建立滿洲國後全面壟斷了東北經濟,建立了殖民地經濟或戰時壟斷經濟,強制推行「日滿經濟一體化」。

1、日本對我國東北的經濟侵略由來已久

日本以武力開道,在1906年日本就「設立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專以經營南滿洲礦產及一切事物。」 (1935年商務印書館編《現代中國實業志》下73頁」)我國東北的許多重要煤礦、鐵礦被日本強行開採。在1915年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中規定:日本享有在東北和內蒙東部一帶工商、土地、路礦、顧問、借款的特權;日本享有在東北開發礦產的權利,如「開採遼寧九大鐵礦之特權」(同上,301頁),更進一步大肆掠奪我國東北的資源。

2、建立「特殊公司」,享有各種特權

與此同時,日本在我國東北開辦了許多「特殊公司」、「準特殊公司」、「投資公司」等特權公司。這些公司和關東軍有特殊關係,或者就是關東軍的軍工企業,這些公司逐步壟斷了東北的軍工、鋼鐵、煤炭、石油、礦山、機械、化工、交通運輸等重要部門。1927年,日本在東北的這些「特殊公司」有28個,他們資金雄厚,佔日本在東北總投資額的71%。這些公司瘋狂掠奪資源,輻射壟斷東北的經濟命脈。

偽滿洲國成立後,這類的「特殊公司」不僅遍及各個經濟領域,而且勢力越來越大,如1937年12月成立的「滿洲重工業開發公司」就是由滿洲興業銀行貸款成立的,這個開發公司包攬壟斷了東北鋼鐵業、煤炭業、礦業、輕金屬業、汽車、航空業,這些行業都歸該公司統一經營和管理。

3、高度壟斷東北金融業

1931年日本在我國東北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後,就急忙在東北扶植傀儡政權,1932年3月在長春成立了傀儡政府,挾溥儀為「執政」,年號大同。1934年3月稱「滿洲國」,「執政」改稱「皇帝」,年號康德。「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人民在政治上飽受歧視,沒有人身自由,生命得不到保障。同時日軍以武力推行「日滿經濟一體化」,明目張胆地摧殘我國的經濟命脈,壟斷了東北的金融業。

1931年9月19日清晨,日本關東軍霸佔了瀋陽城內的東北三省官銀號,又查封了邊業銀行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在瀋陽的分支機構,劫走了大量黃金運到日本,同時把這些銀行在東北各地設的分號和所屬的工礦企業全部沒收,轉入新成立的日偽「滿洲中央銀行」。還把奉系軍閥的私產和官產,包括礦山、鐵路、軍工廠強行霸佔。1933年日偽政權頒布了《銀行法》,給滿洲中央銀行很多特權。1937年,日偽統治者又把滿洲銀行、滿洲商業銀行、正隆銀行、遼東銀行及其各分、支行合併為滿洲興業銀行。

滿洲中央銀行、滿洲興業銀行的建立,是掠奪中國人的錢建日本的銀行,反過頭來壓榨、攫取中國人的錢財。

滿洲中央銀行和滿洲興業銀行打著開發的幌子,主要投資礦產開發、軍事工業。實質上是無償掠奪東北的礦業資源,生產軍需,是日本經濟侵略、軍事侵略的工具。這兩個銀行信貸的主要對象是日本軍工企業、日本財團開設的「特殊公司」、「準特殊公司」、「投資公司」等特權公司。

對我國工商業的摧殘

伴隨著軍事侵略、政治上殘酷迫害同時,日本侵略者打著「開發」 東北、「經營」東北、「繁榮」東北的幌子,對我國工商業也進行瘋狂地迫害和掠奪。這對在苦難中掙扎的廣大東北人民,也包括廣大的工商業者,無疑是雪上加霜。

1、強制實施各種統製法, 建立各種統制組合

1932年8月起,日寇為加速東北的殖民地化,把東北經濟納入日本侵略戰爭的軌道,接連制定了「滿洲經濟統制根本方策案」、「滿洲國經濟建設綱要」、「產業統制聲明」、「貿易統製法」、「暴利取締法」、「物價物資統製法」。在農產品收購、加工方面,制定了《米谷管理制度綱要》、《米谷管理法》、《關東洲重要產業統制令》、《滿洲糧谷股份公司法》、《小麥專賣法》、《小麥粉專賣法》、《小麥及制粉業統製法》等,在各行各業都有強制法律,其實質是維護日本在東北的全部利益。

日本為了保證侵略戰爭的需要,強制實行包括糧食、布匹、火柴、食鹽在內的人們生活必需品的「配售制度」,實行了《主要物資配給制》、《主要特產物專營法》,保證生活必需品的「專賣」、「配給」。特別是1941年7月25日,日偽政權頒布了「物價停止令」,他們不顧物資缺乏,原料上漲,硬性規定商品價格自7月25日後,必須保持在7月25日前的價格;所有的原料都納入「配給」範圍,這樣就斷絕了民族工商業者的生路,大量的民族工商業破產。

在《物價停止令》實行的同時,日偽政權的警察部門設置了經濟保安科,來監督實施《物價停止令》,又設立了各種行業的統制組合,作為統制經濟的基層機構。比如販賣食鹽、火柴、石油的必須是專賣品統制組合的成員,賣食品的必須是食品統制組合的成員,加工零部件的必須是鐵工業統制組合的成員,染織業的必須是染整工業統制組合的成員。所有的企業,特別是商業,甚至要加入幾十個統制組合才能得到商品維持營業,這種經濟組合發展到200多個。

在商業方面,所有的商品都在統制之列,而且優先分配給日本商人,中國商人不僅分配的少,而且質量差,一個月只配給一、兩次,不足賣幾天的。

在統制組合組成後,批發商無貨可批全部專業或倒閉。

1931年「九·一八」後,日軍封鎖了從上海、天津和關內的工商業貿易,而大量的日本商品源源不斷地「免稅」 湧入東北,形成了日貨壟斷東北市場的局面。

3、人身迫害比比皆是,苛捐雜稅多如牛毛。

統制組合實行後,中國人經營的工商業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和摧殘,因「經濟犯罪」的比比皆是。僅舉幾例:

瀋陽商工會理事、天德信文具紙張商店總經理曹主堂因為「經濟犯罪」入獄。瀋陽萃華金店經理人,以「盜賣日本大藏省(財政部)丟失黃金案」的罪名被捕,受到各種刑訊。

有800多工人的哈爾濱同記工廠,以違反所謂的「經濟統製法」 ,把經理趙勝軒等三個人抓捕入獄。然後強迫工廠停產,工廠因此倒閉。

日偽以「經濟犯罪」為由,把哈爾濱百第公司經理劉坤山抓起來後裝入麻袋,幾個日本兵把麻袋高高地甩起來,又重重地摔下來,劉坤山被活活地摔死。

佳木斯福增慶商場副經理石仙洲被抓派在「勤勞奉仕隊」當勞工,因不滿日本監工的霸道行為,被活活踢死。

齊齊哈爾昌記油坊經理李曉生、股東張鏡情以「經濟犯」被捕入獄,李曉生被活活氣死。

吉林洮南造紙廠經理成盛三以「經濟犯」被關進白城子監獄。

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在營業稅、印花稅、所得稅、組合稅外,還有各種名目的「捐款」,如「國防獻金」、「必勝儲存券」、「勤勞奉仕隊」,「飛機獻金」、「水利獻金」等。另外日本人家的老太太做壽,兒子結婚、姑娘出嫁、孩子滿月、住房搬家、生日宴,歸西宴等也要工商戶「參加」,廣大工商戶幾乎沒有一天不出錢的。如修建偽國務院、甚至修建軍事設施也要工商戶「捐獻」,在修建偽國務院中,要長春益發合「捐獻」10幾萬元,這可以買3萬袋白面。

雙合盛企業從1939年到1945年,以購買股票、公債、儲蓄等名義,被日本佔領者巧取豪奪240多萬元,幾乎佔雙合盛流動資金的40%。1931年雙合盛從國外花130萬元購進了全套精油設備,1942年,日偽政權把總經理張廷閣的秘書抓起來,以此來威脅,強行「買」走了這些設備。此外,日本侵略者還把許多民族工商業的機械設備、重要物資強制收繳,搬運到兵工廠製造武器,或者是強迫為日軍加工軍需,許多工廠連起碼的生產條件也沒有了。如,長春益發合公司的工廠變成了日軍糧油加工廠,百貨店成了配給站,糧棧成了收購站。

4、我國工商業大量倒閉

在日本壟斷東北經濟時期,嚴重摧殘我國工商業,工商業大量破產,或者掙扎在死亡線上。

倒閉的大企業眾多,僅舉幾例。有2000多工人的丹東和聚正繅絲織綢漂染綜合廠;有1000多工人,號稱東北「鐵工業鼻祖」的大連順興鐵工廠;有800多工人哈爾濱同記工廠;長春協力工廠;齊齊哈爾的洪昌盛、瑞慶和、公和厚等大商店;遼陽實業公司下的5家企業。1931年,哈爾濱有機制麵粉廠幾十家,到1932年僅有4家勉強生產。

有的工廠、商店雖然沒有倒閉,但是也處於長期停止生產或無貨可售的狀態。哈爾濱雙合盛企業的雙城堡制粉廠、雙盛泰制油廠兩個大廠,長期停止生產。哈爾濱的同記企業的同記百貨商場、大羅新環球百貨商場、大同百貨商場,有職工幾千人,因沒有貨物賣可,1945年僅僅留下20多職工看守著爛攤子了。

短文只能舉出幾個有代表性的大企業,眾多的中小戶破產的就舉不勝舉了。1940年,遼寧民族資本工廠約一千家,1942年就倒閉了836家。瀋陽在1931年有工商戶14596戶,到1945年僅有9000戶勉強維持。

民族工商業者的反抗

面對日本的入侵和高壓,東北人民奮起反抗,組織了東北義勇軍、東北抗日聯軍。愛國的工商界人士也和廣大東北人民一起,為維護領土完整,為趕走日本侵略者而進行了各種方式的鬥爭。

1、反對建立偽滿洲國

1932年2月26日,奉天市商會會董、貸業同業公會主席鞏天民與各界愛國人士一起,發起了抵製成立偽「滿洲國」的活動。其它城市的工商業者也組織起來,開展了各種形式的鬥爭。

1932年初,國際聯盟調查團到瀋陽,日軍嚴防東北各界人士和他們接觸。鞏天民等工商界人士不顧生命危險,四處搜集材料,揭露日本霸佔東北的陰謀,抨擊日軍殘害中國人的罪行,指出建立「滿洲國」完全是日本以武力強加給中國人的;同時發動基督教青年會的愛國會員、學生分頭給調查團寫信;鞏天民還與東北抗日義勇軍的負責人宋黎密切聯繫,幫助把義勇軍寫的揭露日軍罪行的材料送到調查團團長李頓手裡,短短的時間裡調查團接到了2000多份材料。

鞏天民等人的愛國行動若腦了日本佔領者,他們抓了大批的進步愛國人士,鞏天民被押到日本憲兵隊,受盡折磨。

2、參加、支持「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

1931「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政各界人士流亡進關,在北平、天津組織了「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奔走呼號宣傳抗日救國,募集財務支援抗日武裝部隊。東北工商界人士秘密響應,安東(今丹東市)商會會長孫榮明極其秘密聯繫了十幾家工商界的經理、廠長、股東,成立救國會安東商業分會,募集錢物,秘密地送到青島、煙臺、轉送到北平、天津。1936年,孫榮明被日本憲兵隊殺害。

遼寧肇新窯業公司經理杜重遠積極參加抗日活動,日本關東軍到處搜捕他,他到北京參加了「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 ,被選為常委。

3、把企業遷到關內

在偽滿洲國建立前後,許多愛國的工商業者拒絕與他們合作,紛紛把企業遷到關內。1934年杜重遠在江西九江創辦了光大窯業公司,資助抗日救國事業。他還擔任江西省陶業管理局局長。在管理局辦了訓練所,培養抗日青年,後來這些青年大部分參加了新四軍。

大連東和長油坊經理兼哈爾濱永泰鐵工廠經理徐敬之,把資金轉向天津、山東投資。1943年他捐出5萬元,募捐4萬元,慰問山東抗日部隊。

同昌行經理劉凱平以基督教青年會為掩護,商討抗日大計,公開演講,散發傳單,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他參加了「反滿抗日國民義勇軍」,和地下工作者劉海秋、吳醒洲關係密切。1932年被日本憲兵逮捕,受盡各種酷刑後被殺害。他犧牲後,他的弟弟把投資轉到了天津、上海、重慶等地。

安東(今丹東)瀛西藥房經理在天津開設分店,後來把總店、總廠設在了天津,而後結束了安東瀛西藥房。

4、開展多種形式的鬥爭

1932年11月,山西曹家經營的五家錢莊面臨倒閉,與鞏天民商議組成志城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鞏天民任總經理,掩護了許多共產黨員和愛國人士。

1938年,福增慶商場經理曲輔臣秘密幫助地下工作者張殿池籌集了一批物資,輾轉送走。

長春義大鐵工廠經理胡佔波、大連順興鐵工廠廠主周文貴,拒絕給日軍加工武器,險遭殺害。

東三省商會聯合會會長、惠霖火柴公司和奉天八王寺啤酒汽水醬油股份有限公司總董事張惠霖和長春商會會長、益發合執掌柜務的孫秀三,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隱居起來。

偽滿洲國是日本侵略者的「王道樂土」,是中國人的地獄。在日偽統治下,工商業大戶尚且如此,廣大的中小戶也就可想而之了,那麼普通百姓的生活不就更悲慘了嗎?

本文來源:網易軍事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東北的經濟是日據時期才發展起來的嗎?
    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東北實行的是二元政治體制,日本人在日俄戰爭後,以「滿鐵」附屬地為名,管轄著南滿鐵路沿線附近區域及大連旅順一帶。而張氏父子則統治東北其餘區域。張作霖重視經濟建設,特別是從交通、商貿、金融、工業等方面將瀋陽等城市打造成一個個繁華的都會。
  • 張作霖統治時期,東北軍工是多麼的強大
    如果說民國時期的中國軍工成就,那就是張作霖統治的東北大地上強大的軍事工業。張作霖通過學習先進的軍事技術,購買德國的工業生產設備,建立了當時最大的東北兵工廠,是亞洲最大的兵工廠,也是當時中國最先進、最大的兵工企業。
  • 張作霖統治期間,為什麼在東北會駐有日本軍隊?歷史原因造就!
    軍閥混戰時期,張作霖藉助日本人的力量,成功盤踞在東北三省,成為赫赫有名的"東北王"。於是有人就會認為,是張作霖把日軍這個禍端招到東北來的,而且張作霖在統治東北三省期間,主動和被動的投靠過日本,也與日本制定了一系列賣國條約和協定。
  • 日據時期,臺灣是怎樣被日本統治的?
    因其對中國臺灣及東北的野蠻統治,可以稱得上是日本侵華的罪魁之一),這個為人熟知的人物,就在1898年制定匪徒刑罰令,將他們認為靠不住的臺民都當作土匪懲處,成群地屠殺,有時數百人被聚集在一起,用機槍掃射,集體處死。這種恐怖的統治,也有強烈的震懾作用,使臺民不敢再有抗日想法。日本初佔臺灣時候,有許多日本的政治人物認為,這個疫癘流行的熱帶島嶼不是日本人能夠居住的。
  • 歷史上東北人曾經統治西北,西北人卻不曾統治東北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歷史確實常常出乎意料,像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曾經在西北地區建立西遼政權,就是東北人統治西北地區,但是反過來卻沒有,即歷史上不曾出現西北少數民族統治東北地區的事,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像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各國,往往都是以進入中原為目的,特別願意接受中原地區的社會經濟形式和文化技術,往往在最初的幾代人就達到軍事力量的頂峰,從而橫掃中原和西北,具備軍事力量的基礎。
  • 在中國東北大地上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戰爭——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日本和沙俄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地區的勢力範圍的戰爭。主戰場位於遼東半島,以及朝鮮半島一帶海域。 歷史背景 俄羅斯帝國作為當時世界主要強國,一直有將其版圖擴張到遠東的野心。
  • 臺媒載文:日據時期臺灣人的9.18情思
    臺媒載文:日據時期臺灣人的9.18情思   中新網9月18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18日刊發《殖民地臺灣人的918情思》一文回顧臺灣青年宋斐如在9.18事變後的思想和行動。
  • 日本三次賭國運戰爭——日中戰爭、日俄戰爭、日美戰爭,先贏後輸
    這標誌著已經作好對俄戰爭的準備。日本武士集團和大資本家的聯盟確信,在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尚未建成之前儘快發動奪取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戰爭,對日本最為有利。日本國內的進步人士也曾開展過反對日本統治集團侵略和戰爭政策的鬥爭,但是他們的力量尚不足以制止戰爭的爆發。於是,日俄戰爭已不可避免。
  • 偽滿時期的東北經濟:沒有東北淪陷,就不會有日軍全面侵華
    他們替清政府強出頭,純粹是因為他們認為東北是他們的勢力範圍,豈容日本人獨吞?  然後就是日俄戰爭。兩國這一仗打完,也就完成了勢力瓜分。東北成了南滿、北滿,分別由日本、俄國罩著。  1928年,日本製造了皇姑屯事件。死了親爹的公子哥張學良,毅然選擇歸順蔣介石,是為「東北易幟」。
  • 史海鉤沉:四保臨江 東北戰場轉折點
    金鐵珠 記者 李明罡/報導  在解放戰爭時期,白山松水間曾經發生過這樣一組戰役,它不但創下共產黨軍隊以少勝多的戰例,而且成為東北戰場的轉折點,共產黨從劣勢轉變為優勢。這就是著名的四保臨江戰役。當時南滿的形勢對於共產黨軍隊而言很嚴峻。國民黨的戰略是先南後北,南攻北守,意圖全面佔領東北,國民黨調集了8個師10萬餘人的兵力,向以臨江為中心的南滿軍區進行全面進攻,其企圖是將南滿的共產黨軍隊趕入長白山,進而將南滿的軍隊困在寒冷的長白山,而後北進消滅北滿的共產黨主力。
  • 張作霖統治東北,引發闖關東人口大爆炸,瀋陽人的直爽由此而來
    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闖關東人數最多的幾年,幾乎就在東北虎張作霖統治的時期(1918年到1928年)相吻合。令我大為詫異的是,他們總會說:「張大帥(張作霖)管轄的東北還是不錯的。」其實,對於張作霖,我一直沒有什麼好感。年輕時,不務正業,調皮搗蛋,後又成為土匪,打家劫舍,打打殺殺。雖然,憑藉自己的膽氣與智謀,發展了自己的勢力,最終成為雄霸東北的軍閥,但軍閥的性質無疑是通過戰爭達到自己的目的。戰爭是造成社會不安定的主要因素,所以,只有打倒封建軍閥才能使戰爭結束。
  • 原來東北地區被漢族統治,不過百年歷史
    但是在古代,中國最大的民族聚居區並不在這5個地方,而是在東北地區。東北是一個多民族地區,滿、蒙、朝等10多個民族世居東北上千年。中國古代,東北主要生活著3大族系,一是東胡-蒙古族系,二是高句麗-鮮族系,三是肅慎-女真族系。這3大民族先是在東北地區各自為政、互相攻伐,後來走向統一,輪流坐莊,對東北地區的發展變遷產生了巨大影響。
  • 老照片:百年前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朝鮮民生百態
    朝鮮半島被日本殖民時期指的是1910年8月29日至1945年8月15日間。1910年大韓帝國與日本籤訂《日韓合併條約》,朝鮮半島正式淪為日本殖民地,併入日本成為日本領土。被迫接受日本的統治。1910年8月22日,日本伊藤博文政府迫使朝鮮政府籤訂《日朝合併條約》。
  • 日本統治下的東北有多慘?五年搶糧3600萬噸,每年運煤200萬噸
    但日本一直沒有放棄過對東北的控制和侵略,它一直把侵略東北作為它的一項國策。「九一八」事變後東北遂成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在經濟上,日本帝國主義實行瘋狂的掠奪。首先,它把東北的鐵路交通、銀行、通訊、海關、廠礦等經濟命脈完全控制在自己手裡。
  • 抗戰時期,駐紮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究竟有多少人?
    也就是說,當時不到七萬人的初代規模日本關東軍已基本完成了對十餘萬東北軍的碾壓式戰役,逐漸將東三省納入了日本的殖民統治中。儘管大量正規東北軍在接戰中選擇了撤退、潰逃乃至於投降,但是白山黑水之間的東北人民和少部分愛國東北軍官兵還是選擇了殊死抵抗。
  • 戰爭時期,日本在東北留下10萬女人,日本投降後,這些人都去了哪
    我們都知道,在歷史中,戰爭幾乎是不斷的發生,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日本人,戰爭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日本人,在戰爭中,日本人的手段是極其的殘忍,尤其是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傷害。戰爭中,多少的百姓跟烈士戰死沙場,多少的女人淪為日本人的玩物,這些種種做法,簡直是罪不可赦,讓人如何能夠原諒,其中最大的戰爭就是一戰跟二戰,其中在二戰時期,日本人是多麼的囂張,多麼的自信,最後還不是乖乖的投降了麼?
  • 日佔時期,日本對偽滿洲國和對臺灣的政策有什麼不同?
    文|北冥有魚甲午中日戰爭之後,從1895年起至1945年,日本對臺灣進行了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自1931年日本佔領我國東北,而後扶植廢帝溥儀建立偽滿洲國,到1945年這段時間裡,日本所謂的滿洲國又對我國東北全境進行了長達14年的傀儡政權統治。
  • 東北抗戰是黨中流砥柱作用的發端
    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在《關於日本帝國主義強佔滿洲事變的決議》中指出:「要進行廣大的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暴行的運動……提出武裝群眾的口號,使這些武裝群眾的團體變為遊擊隊與工人自衛隊。」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東北黨組織把創建遊擊隊、開展遊擊戰爭作為黨的中心任務。
  • 日本統治下的東北,真的是經濟繁榮?還是虛偽的假象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製造了「柳條湖事件」,意欲挑起戰爭,中國軍隊簡單的抵抗後,東北邊防軍總司令張學良將軍選擇了不抵抗政策,他認為自己不是日本人的對手,最終撤離東北。數千萬同胞淪為亡國奴,直到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日軍佔領東北約14年之久。當時日本人對外界與國際公布,日本與偽滿統治下的東北經濟繁榮,老百姓豐衣足食,其實都是鬼子欲蓋彌彰的障眼法。今天單講在日本統治下的東北,14年間到底掠奪我們多少財富。
  • 20世紀初 日本統治朝鮮半島時平壤稀有照片 (18張)
    朝鮮日本統治時期,指的是1910年8月29日—1945年8月15日間日本統治朝鮮半島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