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陶相銀
通訊員 王曉根 報導
本報威海訊 「太感謝你們了,是你們讓我有了一個美滿幸福的晚年。」居住在威海南海新區濱海街道藍湖社區的孫淑陽,激動地握著一名網格員的手說。
孫淑陽因病下半身近乎癱瘓,缺乏自理能力,日常飲食常靠周圍鄰居周濟,但這一切自今年初便大不一樣。今年初,南海新區濱海街道探索基層治理新途徑,充分發揮一線網格員在服務群眾、基層治理中的作用,開展了「微光愛心送餐」活動。每天都會有網格員給孫淑陽送飯,解決了她「吃飯難」的問題。
為持續推動基層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全力構建城市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南海新區堅持黨建引領,把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通過構建一個平臺、一個網格、一支隊伍、一個系統、一套機制的「五個一」工作體系,深化網格化管理,優化網格化服務,有效推動城市基層治理落實到「最後一公裡」。
南海新區從優化黨組織入手,建立了以街道為龍頭、社區黨組織為主體和小區黨支部為堡壘、網格黨小組為單元的四級黨組織體系,全面理清了黨建脈絡,夯實了黨在社區的工作基礎。為確保網格黨建工作有效開展,採取圖版化制度模式,製作網格化管理圖版,分級繪製網格地圖,製作單元網格服務公示牌,將單元網格區域劃分、責任人等相關信息進行公示。按「1+3+X」的形式配齊配強社區力量,積極發揮黨員帶頭作用,設置黨員示範區,並由黨員擔任網格長,明確服務範圍,接收群眾監督,充分展現黨員的表率作用,實現組織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良好局面。
在黨建引領下,南海新區深刻踐行為民服務宗旨,探索出了一系列的便民利民舉措。其中,「讓愛敲門」「微光愛心送餐」便是兩個品牌活動。這兩項活動主要針對區內貧困家庭、殘障人士和獨居老人,每天指派網格員上門提供三餐,並提供整理家務和清洗衣服等力所能及的幫助。今年以來,他們共開展志願服務活動2000餘次,主動幫助70餘戶困難居民解決了生活難題。通過開展網格黨建工作,南海新區社區居民滿意度及幸福指數不斷上升,社會治理水平顯著提升,基層治理新格局初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