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5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8月12日,為響應廣東省科技廳發起的「攻堅克難·全面勝利」2020年農村科技特派員「暑期大下鄉」倡議,惠州學院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林燕文高級實驗師、尹豔高級實驗師、鄭倩博士和段中崗副教授到惠州市惠東縣白盆珠鎮橫江村開展調研,並啟動科技特派員服務掛牌入駐。
圖1 農村科技特派員在白盆珠鎮橫江村調研
橫江村是省級貧困村,位於白盆珠鎮東南部,距離惠東縣城35公裡。全村區域面積6平方公裡,耕地總面積1040畝,其中水田780畝,旱地260畝,山地總面積1.2萬畝。全村下轄10個自然村村民小組,總戶籍共277戶182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6戶172人(2019年底已全部達到脫貧出列標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橫江村自然資源得天獨厚。背靠集水面積856平方公裡的白盆珠水庫和巍峨秀麗的白馬山,懷抱白馬河潺潺流水,擁有從花崗巖地面汩汩外溢的20多口偏矽酸鈉溫泉。
駐村第一書記李正文和村委會主任賴佛應指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近年,在市委組織部的對口幫扶下,通過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和產業扶貧建設,充分利用橫江村的水庫、河流、溫泉等自然生態景觀資源,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初步形成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的新格局。橫江村已從昔日閉塞山村變身大灣區的旅遊目的地。橫江村民從過去的農業生產為主,變為從事農耕、建築、電子、餐飲、旅遊業等多種工作。目前,村裡建有15家飯店、6家溫泉酒店,2家高檔民宿,3家農業企業。
圖2 橫江村的愛樹•白馬河畔已成為大灣區的網紅民宿
科技特派員團隊建議橫江村堅持以綠色為導向的生態發展觀,開展村企研合作,扶持建立農業合作社、農業觀光採摘園等項目。努力把該村的山瑤脆柑、葡萄、火龍果、香蕉、荔枝、龍眼、無花果等農產品培育成橫江村特色農產品品牌。科技特派員將針對當地種植業品種選擇、水肥一體化、病蟲害防治、農產品加工等提供技術支持。
該村種植大戶鍾振彬上半年種植40畝茄子、辣椒等蔬菜,5月份遇斜紋夜蛾蟲害泛濫更兼連續大雨。科技特派員獲知信息後,發現該病蟲害已錯過最佳防治期。基於種植業綠色高質量要求,建議種植戶迅速將茄子、辣椒清除,改種其它較高效益的品種。通過考察學習,該種植戶改種臺灣自花授粉大紅火龍果,目前長勢良好,預期每畝年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特派員們與種植戶互加微信好友,交流探討火龍果等種植技術,並針對常見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與補光措施等及時提供建議。
圖3 橫江村5月份種植的火龍果生長良好
近年惠州學院堅持科技人才下沉服務地方的辦學導向。林燕文團隊主要由生命科學學院的高級實驗技術人員組成,今後將努力發揮本院科技平臺優勢服務地方需求。
通訊員:林燕文、段中崗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