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倒和珅!高郵王氏父子家風影響後人

2020-12-12 綠楊夜話

高郵西后街21號的王氏紀念館,是揚州市首批五個傳統家風家訓示範點之一,如今王氏父子治家治學治身的精神仍在不斷影響後人。

王念孫 、王引之父子二人都是清代著名的訓詁學家,是訓詁學領域的大師。訓詁就是專門研究古文的詞義以及語法、音韻等,王氏父子著作頗豐,學術精深,還都擔任朝廷要臣。

其實,王氏父子更被人們熟知的事,是他們冒著滿門抄斬的危險,在清朝嘉慶年間,扳倒了當時紅極一時的大貪臣和珅,在中國反腐史上樹立了一座豐碑。文化學者華幹林介紹,按照古代的規矩習俗,前朝帝王定下的規矩三年不能改變,但王念孫引經據典,建議嘉慶皇帝一定要把和珅辦掉,在王念孫積極推動之下,乾隆皇帝過世不久後和珅就被查。

據了解,王氏紀念館自1983年建成以來,經歷幾次修繕,每年都接待數以萬計的參觀者。目前,王氏紀念館已成為傳統美德、優良家風的宣傳教育平臺。

高郵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高日平介紹,在豐富紀念館展陳內容的同時,他們還在廣泛收集整理高郵歷時文化和名人鄉賢家風家訓,用以籌建高郵家風展示館,進一步發揮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家規家訓建設示範點的教育引領作用。

相關焦點

  • 高郵王氏:一家之學 海內無匹
    文|許軍說起清代學術,不能不提揚州學派,而提到揚州學派,就繞不開高郵王氏父子。王氏父子二人均為著名學者,精通經學,更是訓詁學領域的集大成者。除了治學成就斐然,在立身、為官方面都有不凡的建樹。二書與父親王念孫的《廣雅疏證》《讀書雜誌》一道被合稱為「高郵王氏四種」。四部著作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無怪乎梁啓超評價王氏父子之學「清代第一流大師、一代所宗」。
  • 揚州:「回」字形存箱樓防火防盜探訪高郵典當文化博物館
    今年4月,位於高郵人民路19號的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高郵當鋪(又稱「同興當鋪」)正式對外開放,新打造的高郵典當文化博物館首次展示了揚州地區典當業的歷史。在高郵文化學者項俊東帶領下,記者走進高郵典當文化博物館,為您揭開這座百年當鋪的神秘所在。探訪高郵當鋪,室內九口水井全國罕見在項俊東的指引下,走進「同興當鋪」。
  • 中國集郵家博物館在高郵開館
    為期兩天的系列郵事活動吸引了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相關人士、全國文獻集郵研究會會員、省市集郵協會代表、知名郵票設計專家、全國集郵愛好者等數百位嘉賓齊聚古城高郵,共敘郵事郵情。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長楊利民、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曉光、揚州市副市長餘珽參加活動。
  • 高郵不只出鹹鴨蛋,文風也很盛 | 《汪曾祺傳》連載①
    不過敝處並不只是出鹹鴨蛋,我們家鄉還出過秦少遊,出過研治訓詁學的王氏父子,還有一位寫散曲的王西樓。文風不可謂不盛。汪曾祺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同意把高郵總是與鹹鴨蛋聯繫在一起,其實表現了他對社會文化底蘊本來就很廣泛、很深刻、很厚實的故鄉高郵的無限摯愛之情。確實,對高郵這樣一個物產豐富、人才輩出、歷史悠久、前途無限的裡下河地區的名城重鎮,又豈是鹹鴨蛋能概括其特徵?
  • 高郵打造「好事成雙」城市IP 文旅融合郵城見「高」
    文化底蘊深厚,是每一個高郵人打小就接受的啟蒙和薰陶,更為高郵人的骨子裡注入自豪。放眼看,歷史文化的大腳從龍虯莊遺址邁出,踏空留痕、飛越留蹤:婉約派詞人秦少遊、明代盂城驛、清代訓詁大家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現當代文學大家汪曾祺,一條傳承千古的文化脈胳異常清晰。
  • 汪曾祺:高郵的文遊臺,是蘇東坡、秦少遊等名士文人雅集之地
    宋代曾以此地為高郵軍,大概繁盛過一陣,不少文人都曾在高郵湖邊泊舟,宋詩裡提及高郵的地方頗多。那時出過鼎鼎大名、至今為故人引為驕傲的秦少遊,還有一位孫莘老。明代出過一個散曲家兼畫家的王西樓(磐)。清代出過王氏父子——王念孫、王引之。還有一位古文家夏之蓉。此外,再也數不出多少名人了。而且就是這幾位名人,也沒有在我的家鄉產生多大的影響。秦少遊沒有留下多少遺蹟。
  • 【高郵文聯】高國華詩文欣賞
    詠高郵徵鴻飛攬十三州,霞浸西湖奪眼眸。雙塔魁樓郵馬驛,文遊臺上贊高郵。西湖吟乘風雲駕十三州,水接天泓靚眼眸。網撤金波紅豆耀,滿倉晚唱美高郵。星滿城樓誰候守,夜歸人宿在高郵。一代文豪—汪曾祺鄉賢聲振十三州,彰顯文篇耀眼眸。書畫詩心情寄望,成名《受戒》靚高郵。
  • 嘉慶從一小官枕頭下搜出一張紙,嚇得和珅面如死灰:這回我死定了
    當時和珅的勢力早就從朝堂發展到天下的各個角落,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名副其實的二皇帝。然而錢灃卻絲毫不懼怕和珅,發誓要和他鬥到底。和珅有個親信,名叫劉國泰,他在山東擔任巡撫,整日幫著和珅貪贓枉法、徇私舞弊,幹了許多壞事。由於國泰有和珅作為後臺,所以言官們都不敢彈劾國泰。然而錢灃卻認為,這是一個扳倒和珅的絕好機會。
  • 尋味高郵:一碗麵 一座城
    有人說高郵是白色的 在高郵,有一片嫻靜舒適的原生態溼地,叫高郵湖蘆葦蕩溼地
  • 乾隆也知道和珅是個大貪官,為啥就是不殺和珅?
    和珅如此巨貪,乾隆時期為什麼沒有被扳倒? 和珅應對危機的本領 監察御史曹錫寶對和珅招權納賄、結黨營私、中飽私囊、貪汙腐敗的事情非常氣憤,一直想找機會彈劾這位大學士。 曹錫寶知道自己不可能直接扳倒和珅,於是就瞄準了和珅的管家劉全,希望通過告發劉全勾出和珅的罪行。
  • 高郵的低房價,不丟人!
    好事成雙在高郵!這是揚州轄下古城高郵的「城市口號」。談到高郵樓市,「低房價」已成為一大標籤,不僅遠低於鄰近的江都區、儀徵市,甚至長期不及偏遠的寶應縣。在房地產市場,儘管地價、房價、成交數據,均不是那麼亮眼,卻絲毫不影響品牌房企趨之若鶩。合景泰富、碧桂園、萬科、美的、龍信、新城……財大氣粗的恆大,也在傳言中無限接近落地高郵。
  • 《謝謝了,我的家》譚孝曾父子秀家風細節瘋狂圈粉
    節目中,京劇世家譚派傳人譚孝曾、譚正巖父子,享譽世界的「華人神探」李昌鈺,前國足主力隊員楊晨,多次榮獲一等功的禁毒警察張喆一同現身,為觀眾展現了各自令人讚嘆的家風文化。現場,譚家父子不僅用家風故事贏得一片點讚聲,其下意識擺出的端正「子午相」坐姿更是圈了不少粉。
  • 高郵市:打好廉政「組合拳」 築牢防腐「責任牆」
    近年來,高郵市委深刻領會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凝聚社會力量,加快廉政文化陣地建設、拓寬廉政文化宣傳渠道,宣揚優秀傳統廉政文化中從政尚廉、廉潔為官、為官以德的價值追求,打出廉政「組合拳」,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築牢防腐「責任牆」。  榜樣先行,弘揚廉潔正能量。
  • 楊殷後人講述好家風故事
    本報訊 昨天上午,以 「留住木棉紅——英雄家風代代傳」為主題的活動在楊殷故居進行,十多個家庭來到楊殷故居和紀念展廳,聽楊殷後人講述烈士英雄事跡和良好家風的故事。隨後這些來自翠亨小學的親子家庭還分享了各自的家書,父母和孩子情真意切的書信表達,讓現場聽眾備受觸動。
  • 名門修譜:王氏家族太霸道,「1個億」的小目標又來了!
    消息一出,很多人又沸騰了,這王氏家族夠霸氣,「1個億」的小目標又來了!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媯姓和外族改姓。東周時期的姬晉(太子晉)為王姓始祖。早些年,通過中國某富豪排行榜數據顯示,以王姓為代表的億萬富翁中,王健林就以381億美元的身價,遠超馬雲以及前亞洲首富李嘉誠。
  • 上陽賦:歷史上琅琊王氏有多豪橫?所以出書法家,因世代信奉道教
    琅邪王氏傳衍數百年的事實,正說明了這一點。1、與時推遷:王氏家風的主要特色儘管琅邪王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漢,但其真正興盛還是在魏晉時期,曹魏末王祥出仕,「遂以顯達,開魏晉琅邪王氏門戶興盛之端「,王祥也是王氏家風的奠基人。此後數百年間王朝更迭不斷,而王氏子弟大多懷抱入世之心,積極進取,並且能夠隨時順命,善於機變,從而避免了捲入政爭,使王氏家族少受摧殘。
  • 和珅貪這麼多錢,乾隆竟然不動他,為何他在死之前要寫這樣一首詩
    劇中,和珅是一個大貪官,掌管著軍機要務,是乾隆的寵臣,歷史上和珅確實是一個貪官,從他所擁有的財富就可以看出來他有多貪,當時的和珅有著「清朝世界第一首富」的稱號。乾隆在世的時候並沒有處置和珅,只是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和珅是被嘉慶皇帝處置的,嘉慶上臺後第一件事就是將和珅扳倒,據說當時乾隆的葬禮還沒有辦,嘉慶就先處置了和珅。
  • 揚州何園後人何祚宏談家風:讀書修身養性
    何祚宏是何園園主何芷舠的第四代嫡孫,一生奉獻給黨的教育事業,在這位何氏後人的眼中,《何氏家訓》是一部閃爍著先祖智慧的人生啟蒙書,讓何氏後人受益匪淺。【後人談家風】傳承家風,何氏後人多有建樹何祚宏說,「何氏家訓」對他影響深遠,祖先通過家訓告誡後人:讀書是為了求知益智、修身養性,應將功名富貴置之度外,時時參悟做人的道理。在家庭裡以身作則,親善和睦;在社會上主持公道,伸張正義。這樣的讀書人,即使沒有做官,也是一個成功的人。
  • 忠孝節義,厚風俗,傳家風
    慈孝裡坊,講述宋末處士鮑佘巖、鮑壽遜父子被亂軍擒獲,要在二人之中殺一人活一人,父子二人爭相求死,只希望對方獲救,此情此景,感動亂軍不忍下刀,便釋放了鮑氏父子。吳氏節孝坊,講述鮑文淵繼妻吳氏,在丈夫去世後,她立節守志,對前室的孤子元標視如親生,盡心撫養,培養其成為清季著名的書法家。侍奉患病的婆婆到壽終。
  • 打卡高郵,探尋汪味:傳統美食,新晉網紅等
    6月12日由揚州市委網信辦主辦高郵市委網信辦承辦的「醉美高郵 尋味汪老」網紅聚集季活動走進高郵來自各大平臺的20多位網紅達人>沿著汪老的足跡尋「味」高郵在高郵主打「汪氏家宴」的「汪味館」網紅達人們享受了一場「舌尖之樂」通過美食可以讓外地人了解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