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型巨大的鞍帶石斑魚、
生長速度快的湄公河鯽、
肉質清甜的韶州禾花魚······
12月5日上午,
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
在廣州市南沙區廣東國際漁業高科技園
揭開帷幕。
(劇透:此次博覽會將持續到12月6日上午哦~)
小南了解到,這是迄今為止我國規模最大的以種業為主題的水產盛會。本次博覽會匯聚當前國內主流水產苗種企業和品牌,展現了近年來研發的水產新品種,併集合漁業智能設備、環保科技、先進養殖裝置等,全方位展示我國漁業建設發展的最新成果,此次博覽會將持續到12月6日上午。
助力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
在開幕式現場,領導嘉賓為廣東省十大健康養殖示範縣授牌,種業行業發布《環保引領、提質增效、綠色發展》倡議,舉行2020國家水產新品種發布及證書發布儀式。同時,開幕式現場還舉行了廣州南沙水產種業創新中心建設項目籤約儀式、南沙農業集團與海大集團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南沙區在開幕式上榮獲廣東省十大健康養殖示範縣之一。
南沙區區長董可在開幕式上表示,種業是農業的「晶片」,更是漁業產業的第一生產要素與基礎核心,是保證水產品有效供給和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南沙舉辦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這既是廣東漁業種業博覽會的全面升級,也是全國漁業發展的一大盛事,將為宣傳健康養殖和綠色產業理念,建立新型漁業信息和交易平臺,聚集引領現代漁業發展的全鏈條要素,助力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董可強調,希望藉助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全面展示水產種業創新發展新成果,搭建深化交流合作新平臺,尋求漁業合作新機遇,釋放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同時,全區將努力為水產種業創新發展貢獻「南沙力量」。
南沙館展示本地特色品種
小南在種業博覽會現場看到,
美食區內匯聚了
鰻魚、煎鱸魚、魚丸等美食,
供參展者細細品嘗。
在各大展覽館中,來自廣東、山東、海南、福建等全國各地的企業和機構紛紛設立展廳,展現自身最新的水產種業品種和科技產品。在展館區B區,一進大門,便可看到南沙的展廳。
展廳呈現自貿藍色調,在展廳中間,大大的水缸內展示著來自廣州一帆水產公司、誠一水產公司等的胭脂魚、黃唇魚、加州鱸、彩虹鯛、瘦身鯇魚和南沙青蟹等本土特色水產品種,吸引了不少參展者駐足並且拍照留念。
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小南,本次博覽會的參展單位300家中,有苗種單位160多家,集中展示全國各地200多個水產優良品種。除廣東外,來自山東、湖北、江蘇、海南等18個省區的64家苗種企業和機構組團參會,帶來近年我國最新研發的水產新品種40多個。
農業科技機構紛紛進駐南沙
小南了解到,作為此次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的承辦地,南沙作為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和承載門戶樞紐功能的廣州城市副中心,不僅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還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秉賦。
南沙港口岸線資源豐富,水產養殖面積和產值、水產品優質品種產量均居全市第一,規模化養殖大戶居全市各區之首,20多個觀賞魚品種全國份額第一,觀賞米蝦和高端坦鯛、異形3個類型12個品種產量全球第一。
目前,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在南沙掛牌成立;
正加快建設南沙漁業產業園、種業現代農業產業園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南沙種業小鎮被列為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四大園區之一,劉少軍院士工作站等39家農業科技機構紛紛進駐,科技創新賦能發展前景廣闊,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態勢顯現。
活動導航
廣州市南沙區廣東國際漁業高科技園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市南路東湧段4號
廣州南站:
① 推薦:公交車直達(8個站,約61分鐘)廣州南站總站站乘坐南沙64路公交車→綠色長廊站(再步行193米即可到達終點)
② 地鐵+公交(7號線+3號線+南64路,12站,約64分鐘)廣州南站(大學城南方向)→漢溪長隆站(轉3號線,番禺廣場方向)→番禺廣場站(C出口,轉南64路公交車)→區政府東門(永旺夢樂城)站→綠色長廊站(再步行193米到達終點)
白雲國際機場:
地鐵3號線北延段(體育西路方向)→體育西路站(轉3號線,番禺廣場方向)→番禺廣場站(A出口,轉番141路公交車)→番禺廣場站→綠色長廊站(再步行193米到達終點)
自駕路線: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地圖,輸入「廣東國際漁業高科技園」定位導航。
① 番禺大橋→番禺大道→市南路→廣東國際漁業高科技園
② 南沙港快速→在市南路出口(右轉)→市南路→廣東國際漁業高科技園
出品:南沙區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歪!來看魚嗎? 全國「最靚」「最值錢」的魚正在南沙開大「party」!》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