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先生有哪些傳奇故事?

2020-12-17 搞笑叮噹貓

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

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宸濠之亂。宸濠之亂是君權和官權矛盾激化產生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前輩們的恩怨。

朱棣奪權時為了獲得當時寧王的支持許下了「事成,當中分天下」的承諾,但是後來卻違背了諾言,還削去寧王護衛,兩家結下冤讎。

到了朱宸濠這一代,他乘著眾臣諫勸明武帝朱厚週遊天下的機會發動了叛亂,藉口是朱厚荒淫無道。

朱宸濠留下部下鎮守南昌,然後親自帶兵渡江南下想攻下南京。時任汀贛巡撫、僉都御史的王陽明知道後舉兵勤王,於1519年七月二十日攻下了南昌。二十四日二人在南昌東北開戰,部下被燒死淹死的有三萬餘人僅兩日朱宸濠就大敗,其與部下都被生擒。

作為一個文武雙全,是儒家最後一個聖人的王陽明,今心學被定性為唯心主義,所以不會被大肆宣揚的,但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話他的思想還是有很多有益之處的。

相關焦點

  • 王陽明的一生傳奇故事!
    但其實想要真正將書裡的東西運用起來達到讓生活更美好的目的其實還是很難得,畢竟看這種心理類的書籍需要你有一定的悟性或者有老師來指點並且監督你在生活裡踐行,這是很困難的事情。我覺得想要學習王陽明所提出來的觀點倒不如來看看他的生平並且研習幾個關鍵的思想。
  • 少年傳奇王陽明
    大家都知道,古人的名字比較複雜,往往是有姓、有名、有字、有號,我們要講的這位王陽明先生,自然是姓王,他的名叫做「守仁」,字叫做「伯安」,「陽明」是他的號。在古代,對其他人直呼姓名是不禮貌的,所以大家都稱他為「陽明先生」,以表示對他的尊敬。對王陽明這位人物,今天大家或許會覺得有些陌生,但如果是在100年前,他卻應當是位眾所周知的人物,知名度是非常高的。
  • 輪迴故事:王陽明的神通與輪迴故事
    編者按:王陽明是明代大儒,宋明理學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心學大家,與陸象山合稱陸王,對後世中國思想史、軍事史影響很深遠,也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合於一身的代表人物之一。王陽明早年曾出入佛道兩家,因此留下一些故事。
  • 王陽明——不得不說的故事!
    陽明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後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明嘉靖七年(1529年),一代大儒王陽明先生逝世於大餘縣青龍鋪碼頭。四百多年後的1994年,來自日本的陽明學後輩岡田武彥在此緬懷先賢,為陽明先生捐資建下了落星亭作紀念。岡田先生在王陽明的落星之處,將一杯祭拜的酒灑入江中時不禁流淚。
  • 崇義縣博物館,王陽明在崇義的「故事」都在這兒
    如今人們外出旅遊的方式正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有自然風光旅遊、娛樂旅遊、休閒度假遊、鄉村遊、文化旅遊等眾多方式,其中文化旅遊的人群越來越多,文化與旅遊的結合讓我們在旅遊的同時不僅欣賞了美麗的景色,也可以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其中之一的博物館就吸引了眾多遊客的青睞。
  • 去紹興博物館,看王陽明的故事
    紹興博物館經過兩年多時間策劃的原創特展《聖賢之道——陽明的故事》正在熱展。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紹興府餘姚人。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縱觀王陽明的人生軌跡,其讀書、做官、為朝廷建立不世功業,這些經歷與以往的士大夫沒有什麼不同,然而有一關鍵點卻使陽明不同凡響,這就是他從小立下了「做聖人之志」。陽明立下了做聖賢的志向,使他從不屑於經義訓詁、世人羨慕的狀元和做大官的仕途,而是孜孜矻矻艱難地探索聖賢之道。
  • 王陽明的生平故事
    王陽明的生平故事思想也比較怪癖,一直很多私塾先生都不能理解他。有一首他做的打油詩很能說明他的這種思想: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據考證,作者王守仁,時年十二歲,這首詩叫《蔽月山房》,是王守仁第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作。  他以諸葛亮自喻,決心要作一番事業。此後刻苦學習,學業大進。騎、射、兵法,日趨精通。
  • 王陽明先生「四句教」在意識療法的應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人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沒有所謂的性善性惡的分別王陽明先生的「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人之初是無善無惡的。王陽明認為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就是良知這是做人的大方向所以王陽明他的心中必須有一個標準,那就是良知,只要你符合這個良知,其他的都是手段,也就是術。如果說良知是道的話,那就是以道馭術。道是一個大的方向,術,是一個小的伎倆,是達成目標的一個手段。
  • 國內首個王陽明個展在紹興博物館展出
    紹興是王陽明故裡,王陽明的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2017年是王陽明誕辰545周年。紹興博物館經過兩年多的籌備策劃的「聖賢之道——陽明的故事」特展目前正在紹興博物館書畫一廳內展出。展覽以王陽明的生平和思想解讀為主線,以其書法作品及拓片展示為輔線,集中展示王陽明不負初心的一生及其「知行合一」的心學理念。這也是國內首次舉辦的王陽明個展。王陽明書法作品空前匯聚 展陳設計凸顯陽明文化在這裡,王陽明書法作品空前匯聚。展覽展出王陽明先生書法作品、拓片及著作共50餘件(組),其中一級文物近10件。
  • 日本人為什麼是王陽明的打開方式?
    用一個殺人如麻,揮金如土的二如將軍來印證王陽明先生的偉大,在我看來,這不是對王陽明先生的推崇,而是一種羞辱。如果大家真正的想了解王陽明先生,就應該先閱讀以下王陽明先生那波瀾壯闊的一生。王陽明先生,一直到六歲都不會說話,直到有一次,他的爺爺來回的踱步,嘴中一直念叨著「大學之道,在……」小王陽明以為他爺爺忘記了後面的內容,便脫口而出,整段背出了後面全部的內容。
  • 王陽明的傳奇人生,百死千難中得來的陽明心學
    王陽明的一生,證成了「知行合一,內聖外王」的理想人格,氣象萬千、光耀千古。他一生三次證道,36歲時貴州龍場悟道「心即理」,48歲時南昌悟道「致良知」,55歲時餘姚天泉證道「四句教」,最終形成了其哲學思想的完整體系。這一切皆是建立在他波瀾壯闊的傳奇人生基礎上的。他的一生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息息相關。
  • 王陽明先生的心學"四句教"!
    "心可以光明,是王陽明先生心學的偉大之處。一、無善無噁心之體心的本體,心的本來,心的原始狀態,心的自然狀態,心的初始狀態,心的來自於道的自然狀態,心的屬靈狀態,是無善無惡,是美好的心境、包容公義的思維,是聖靈,是聖潔,是乾淨。如樹,如嬰兒。
  • 王陽明是誰?為何500年後世界各地爭相傳承他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根據資料全世界光以王陽明命名的學校就有三十多所,而在世界各地都在以各種形式宣揚王陽明的思想,都在紀念這位明朝一哥。
  • 溼地博物館有場展覽 王陽明的故事都有了
    2019-03-01 18:3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俞吉吉 通訊員 俞靜漪這幾年,陽明心學、「知行合一」得到廣泛傳播,很多人都不知道,明代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王陽明其實是我們浙江人,紹興就是陽明先生的故裡。
  • 王陽明的偶像是誰?夢中偶像親賜寶劍,「包工頭」續寫伯爵傳奇
    傳奇名將的厲害之處這個王越有什麼能耐,讓年少心高氣傲的王陽明膜拜至此呢?王越論文採,論才氣,論膽略,可謂文武通才。特別是其用兵,公認的有古之名將的風度。駐防大同的時候,王越曾帶領一千士兵巡視邊防,同行的還有高級別的保國公朱永。
  • 聽學術大咖說王陽明與上猶的故事
    省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王陽明「萬物一體之仁」思想的社會關懷、王陽明「萬物一體之仁」思想與生態建設、上猶縣陽明文化遺存研究、王陽明手札《與曰仁諸弟書》的思想內涵、王陽明手札《與曰仁諸弟書》蘊含的文化信息、王陽明手札《與曰仁諸弟書》的藝術特色等主題作了精彩的主旨發言。
  • 佐證王陽明祖籍地在陳溪,陽明先生七世孫碑刻有話說!
    這不僅讓虹橋石刻有了明確的來處脈絡,也進一步佐證了王陽明祖居地在陳溪。 蕭山發現的達溪王長山碑刻,揭開了虹橋石刻書寫者「達溪山人」系王陽明七世孫的身份,更佐證了王陽明祖居地就在陳溪 今年8月2日,區收藏家協會秘書長王立軍在考察蕭山吳越歷史文書博物館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塊書寫有「上虞達溪王長山」字樣的石碑。
  • 王陽明:男人後半生不靠錢,不靠人脈,牢記這3個錦囊
    明代德邦著名思想家王陽明,是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先生享年57歲,他的「心學」但是一直延續到了現在,發展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精華。他跟其他偉人一樣,在苦難中發展成就了自己,而且在後半生建功立業了術次,成就他了傳奇人生。王陽明用自己的經歷給世人留下了3個錦囊。
  • 文化名人故事:董雲忘年拜王陽明
    明朝期間,有一位十分著名的學者、理學家,他的名字叫做王陽明。當時上到學者名流下至平民百姓,很多人都非常佩服他的學問。在董雲六十八歲那年,他前往會稽山遊玩。很巧的是,王陽明正好在稽山書院講學。當董雲聽到這個消息後,熱衷求學的他便與同伴們一起前往聽課。
  • 楊劍平先生談王陽明的心學
    一、心外無物是儒家心學的理論根據有人說王陽明其心學的「心外無物」與西方哲學史上貝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我思故我在」是一致的。其理由是來自「巖石樹花」的一個典故。一天,王陽明與學生們到野外看到山的巖石上有一棵花樹,十分豔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