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創建「世界美食之都」 打造500億級文旅產業

2020-12-25 中國僑網

  汕頭出臺意見加快建設粵東旅遊中心 創建「世界美食之都」 打造500億級文旅產業

  三年內新建、改建旅遊廁所180座,新建停車泊位1000個,創建「世界美食之都」,創建2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日前,《汕頭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正式印發,提出要將汕頭打造成為「粵東旅遊中心」。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印發的《意見》「乾貨」滿滿,無論是從發展全域旅遊服務體系,培育壯大旅遊產業,還是從引導「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和強化政策扶持、保障等,都提出了明確要求。

  可以說,該《意見》的出臺,為貫徹落實汕頭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提出的「1146工程」部署,進一步提升旅遊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打造500億級文旅產業和全國旅遊目的地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建設「快進慢遊」交通網絡

  「處處是風景,處處可旅遊」,是全域旅遊的題中之義。該如何探索全域旅遊發展,才能提升旅遊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

  對此,《意見》指出,要突出《汕頭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引領作用,按照規劃目標體系要求,到2022年基本實現汕頭旅遊發展全域化、旅遊供給品質化、旅遊治理規範化、旅遊效益最大化、旅遊公共服務便利化,形成南澳島、內海灣兩個旅遊產業集聚發展功能區,力爭建成一批具有地區影響力的度假區、大型展會賽事、精品酒店和民宿、產業融合旅遊項目。

  發展全域旅遊,交通完善是首要條件。

  《意見》明確,建設「快進慢遊」全域旅遊交通網絡。依託高速鐵路、民航、高等級公路等構建「快進」交通網絡,創建廣東濱海旅遊公路示範段,加快完善旅遊目的地客運交通基礎設施體系和多元化旅遊出行接駁體系。通過優化景點之間道路的連接,建設串聯紅色旅遊景點、鄉村旅遊景點、特色小鎮等的「農村旅遊公路」,建設滿足旅遊體驗的「慢遊」交通網絡。

  與此同時,進一步做好其它旅遊配套服務,建設線上線下公共旅遊服務設施,完善旅遊標識系統。推進旅遊景區點停車位和A級旅遊廁所建設。三年內新建、改建旅遊廁所180座,新建停車泊位1000個,基本解決景區點停車泊位和旅遊廁所建設問題。

  創建「世界美食之都」

  作為南方濱海城市,汕頭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自然和人文景觀優美。該如何挖掘獨特的旅遊資源,帶動城市經濟發展?

  俗話說,食在廣東,味在潮汕。多元的美食文化,不僅是汕頭的「招牌」,也是發展全域旅遊的重中之重。

  對此,《意見》明確,要開展「世界美食之都」創建工作,打造「潮菜師傅」技能人才培訓平臺,加強潮菜、烹飪技能人才培養。開展名廚、名店、名菜評選活動,構建標杆型潮菜品牌體系。打造汕頭國際美食品牌節慶活動,引導全市美食節會活動持續化、特色化、國際化。

  此外,培育一批骨幹旅行社、星級飯店,統籌推動民宿有序發展,發揮玩具、紡織、文具等特色產業優勢,鼓勵企業開發文創產品,拓展旅遊商品市場。

  《意見》還指出,要加大旅遊招商引資的力度,培育精品景區,壯大「汕頭美食」品牌。

  其中,扶持南澳島和礐石風景名勝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丹櫻生態園、綠夢溼地生態園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推進潮陽區蓮花峰風景區和澄海區東裡鎮創建省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推進東華村、觀一村、新興街村、橋陳村、西浦村、仙門村創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培育後花園村等一批省級文化和旅遊特色村;打造小公園順昌街區、樟林古港等一批文旅示範項目;打造媽嶼島、南山灣等一批濱海旅遊景區;打造小公園開埠歷史文化街區、大南山紅色旅遊景區點。

  培育體育旅遊新業態

  旅遊是「一業興、百業旺」的綜合性產業,對拉動經濟發展尤為重要。

  此次《意見》指出,汕頭要引導文化旅遊產業、海洋旅遊產業、體育旅遊產業、工業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其中,重點推進開埠文化+旅遊、潮汕文化+旅遊、海絲文化+旅遊、美食文化+旅遊、農耕文化+旅遊、華僑文化+旅遊、文化創意+旅遊、紅色文化+旅遊的融合發展,把旅遊作為敦睦鄉情、聯絡僑心、傳播文化的載體,謀劃打造汕頭文化旅遊路徑。

  依託汕頭豐富的岸線資源,引導海洋旅遊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推進海洋文化特色城市建設、海洋旅遊產品開發、海洋創新產業發展、公共碼頭建設、海上遊覽線路開發等,精心打造內海灣夜遊項目,提升內海灣城市天際線、海岸線景觀,優化海上觀光線路,提升遊客體驗感。

  與此同時,抓住舉辦亞青會的契機,引導水上運動+旅遊、山地運動+旅遊、低空運動+旅遊等體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推動中國南澳國際海洋橫渡運動島建設,打造旅遊體育示範區。大力發展賽事經濟,帶動城市文化的提升、基礎設施的改善以及特色體育旅遊產業的發展,使體育旅遊成為汕頭新的旅遊業態。

  每年投入資金3000萬元

  在資金保障方面,從2021年起連續五年,汕頭市本級財政預算每年將安排旅遊發展專項資金3000萬元,加強重點旅遊項目、旅遊營銷推廣、旅遊新業態發展、特色旅遊商品開發、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在人才培養方面,將建立健全文旅人才培養、選拔、引進機制,2021至2025年,通過職業院校、技工學校以及各類培訓機構培養旅遊業技能人才2.5萬人次以上;對涉及酒店、餐飲、交通等方面旅遊從業人員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3.5萬人次以上。

  與此同時,加大對旅遊行業亂象的整治力度,進一步發揮旅遊行業協會功能,加快培育、發展一批有專業化服務能力和現代化思維的旅遊社會組織。

  《意見》還指出,要加大旅遊宣傳營銷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強保障措施。每年重點組織全民文化旅遊季活動、「5·19」中國旅遊日活動、汕頭美食節活動,做大做強濠江桃花節、達濠魚丸節、南澳相思花節、潮南荔枝節、潮陽金灶果香節、澄海薄殼節等地方特色節慶活動。舉辦多場「走出去」「引進來」旅遊推介會,深化交流合作,拓展國內外客源市場。(楊立軒)

相關焦點

  • 汕頭加快創建「世界美食之都」,打造500億級文旅產業!
    三年內新建、改建旅遊廁所180座,新建停車泊位1000個,創建「世界美食之都」,創建2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日前,《汕頭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正式印發,提出要將汕頭打造成為「
  • 打造粵東旅遊中心,汕頭將創5A級景區,申報世界美食之都
    歡迎關注:汕頭新資訊近日,汕頭正式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要加大旅遊招商引資的力度,培育精品景區,壯大「汕頭美食」品牌。具體包括:扶持南澳島和礐石風景名勝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丹櫻生態園、綠夢溼地生態園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推進潮陽區蓮花峰風景區和澄海區東裡鎮創建省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推進東華村、觀一村、新興街村、橋陳村、西浦村、仙門村創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培育後花園村等一批省級文化和旅遊特色村;打造小公園順昌街區
  • 創建「世界美食之都」——汕頭珠江路美食街進入第二提升階段!
    為進一步提升汕頭美食文化品牌,展示汕頭城市魅力,龍湖區挖掘自身優勢,對照「世界美食之都」創建標準,啟動珠江路美食街第二階段升級工作,結合美食街運營團隊的工作安排,協同推進美食街提升工作,把珠江路美食街打造成創文、衛生、市容秩序、消防安全、環保和宣傳等線條的示範點
  • 打造珠寶定製之都、國際美食之都,番禺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珠寶定製之都、國際美食之都,番禺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金羊網  作者:羅仕  2020-10-15 「先有番禺,後有廣州」。
  • 南寧市七類產業35個項目推進大健康和文旅產業發展
    記者 杜佳徽 攝近年來,南寧市高度重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以及大健康和文旅產業各項工作,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按照「抓點、串線、擴面」的要求,聚焦「醫、養、管、食、遊、動」,加快推進大健康和文旅產業發展,一批標誌性、引領性、關鍵性的大健康和文旅產業項目落地建設。
  • 汕頭:整合各式美食打造潮汕美食文化
    如何去保護和弘揚汕頭的美食文化,一直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在汕頭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汕頭市政協委員徐俊雄就向大會提交了《關於推廣美食文化,打造美食城市名片》的提案,近日,相關單位就此進行了回應,將在重點發展區域規劃建設美食集市或美食廣場。
  • 理論實踐丨深化文旅融合 打造「侗心之旅」
    深化文旅融合 打造「侗心之旅」蔡迪文近年來,通道立足生態、民俗、紅色旅遊獨特優勢,堅持「生態立縣、旅遊興縣、產業強縣」發展戰略,以「湖南省特色縣域經濟(文化旅遊)重點縣」建設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全面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文化旅遊業走上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 「四季汕頭歡迎您」——汕頭文旅推介團走進中山
    推介會上,嘉賓觀眾們觀看了網上熱播的《汕頭十二時辰》宣傳片,探尋汕頭一天不同時段的打卡勝地,了解汕頭文化和旅遊資源的獨特魅力。隨後,推介團成員輪番上臺,進一步推介汕頭的特色文旅資源。其中,「山海島相連、濱海風光旖旎」的南澳島為市民朋友們提供了遠離喧囂、淨化心靈的絕佳選擇;「村村皆美景」的澄海美麗鄉村行為遊客提供了休閒「打卡」的好去處;「潮風水韻 耕夢東華」的潮南東華村為都市白領身心回歸自然提供了又一選項;品類繁多的汕頭美食更是點燃了在場觀眾「為了一頓飯,奔赴一座城」的出遊熱情;潮劇、剪紙、潮語歌曲、潮汕舞蹈、工夫茶藝表演等節目,更加深了大家對汕頭文化魅力的感受,吸引了市民朋友對汕頭文旅資源的關注
  • 廣西文旅產業發展催生新動能
    近年來,廣西大力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實施「建設大項目、打造大品牌、形成大產業」的工作思路,以制度化召開全區文化旅遊發展大會為抓手,形成了「舉辦一屆文旅發展大會,打造一個旅遊精品,助推一地經濟發展」的新局面。建設大項目。全區把項目建設尤其是重大項目建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恆大、萬有、融創等企業在廣西投資大健康旅遊產業,計劃投資7000多億元。
  • 千億產業大集群!北海文旅產業遍地開花,憑實力開掛
    為提升「自治區級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成果,北海將全面加強旅遊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發展文旅產業,招商引資進文旅產業,打造全域旅遊「北海樣板」。以海上旅遊服務旗艦品牌為目標,以海洋文化和海上運動為基調,致力於打造一個集高端、動感、驚險、刺激、挑戰為一體的高科技海上運動及旅遊產業。僑港,北海旅遊目的地之一,美食美景吸引著無數的遊客前來,成為最大的旅遊集散地之一,僑港海上運動中心建設,打開了僑港「海上運動觀光」的全域旅遊新局面,打造了北海海上體育運動中心和休閒旅遊打卡點。
  • 天府旅遊名縣創建為何這樣火——文旅融「火」
    關注,是因為名縣招牌含金量高,也因為創建不容易——命名縣30選10,候補縣59選10。天府旅遊名縣創建機制引起國際同行的關注,世界研學旅遊組織高度評價:天府旅遊名縣開創了文旅經濟發展的「四川模式」。郡縣治,天下安。
  • 目標為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 花都文旅產業人財兩旺
    ■廖木興/製圖目標為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花都文旅三年發展結碩果新快報記者近日從廣州市花都區獲悉,該區自2018年來,圍繞「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積極培育文旅產業市場主體》7大扶持政策,從目標、定位、產業、資金、用地、人才、推廣活動等各個方面,為文旅產業保駕護航。
  • 天府旅遊名縣創建為何這樣火—— 文旅融「火」
    天府旅遊名縣創建機制引起國際同行的關注,世界研學旅遊組織高度評價:天府旅遊名縣開創了文旅經濟發展的「四川模式」。50.7%;10個命名縣文旅經濟對當地稅收貢獻率達到15%以上,文旅產業對當地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25%。
  • 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震撼亮相 打造武漢文旅新標杆
    資料顯示,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由世界500強企業恆大集團傾力打造,包含恆大世紀夢幻城、恆大國際旅遊城、恆大健康城三大子項目,該項目落子武漢北——紅安經濟開發區,以千億投資、造城之勢和恢弘磅礴的體量,打造萬畝文旅康養大盤創建國際文旅新標杆,將引領武漢文旅康養人居提前進入新紀元。
  • 傳聞汕頭美食城將被收回?官方:東海岸、小公園等將打造美食街
    結合順昌街區文旅示範項目、申報「世界美食之都」和創建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等項目,在小公園片區國平路、昇平路等路段先行建設具有本土特色的潮汕美食(手信)一條街,進一步豐富周邊的文藝人才一條街、非遺大師工作室、非遺文化一條街等業態
  • 福州市文旅產業工作成效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以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為契機,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抓項目促跨越」「雙百雙千」增產增效專項行動部署,推動文旅招商模式向縱深發展,推進重點文旅項目建設,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跨越趕超。
  • 一個萬達引爆了全汕頭 想想潮州都快有萬達城了 汕頭呢?
    2018年,房地產行業經過了一輪改名潮,保利、奧園、龍湖等18家房企都走上了去地產化的道路。   據統計,TOP30房企中板塊業務主要是以地產開發為基礎,布局多元化業務。主要分為五大方向:養老地產、文旅地產、特色小鎮、教育地產、長租公寓,其中以文旅最為成熟。
  • 挖掘文旅富礦 打造城市IP——寫在魚峰區創建自治區全域旅遊示範區之際
    今年上半年,螺螄粉訂單爆發式增長,頻繁登上新浪微博、淘寶等平臺熱搜榜,更讓其成為現象級的網紅產品。位於魚峰區的柳州螺螄粉產業園,被網友評價為「一個神奇的地方」——「李子柒」「好歡螺」「螺狀元」等知名螺螄粉品牌廠家在這裡都是「鄰居」,發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螺螄粉中,有一半來自該產業園。
  • 花都:目標為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 花都文旅產業人財兩旺
    ,花都文旅三年發展結碩果新快報記者近日從廣州市花都區獲悉,該區自2018年來,圍繞「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積極培育文旅產業市場主體,謀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大力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打造「花漾花都」文旅品牌,取得了積極進展。
  • 焦作解放區:打造區域特色文旅項目 全力推進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為全力推進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促進全域旅遊持續高質量發展,該區編制了《解放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對南水北調綠化帶天河公園進行4A級景區申報創建,同時,圍繞「四大片區」戰略布局,即高鐵經濟片區、電廠及周邊片區、北部淺山片區、健康產業片區,強力推進文旅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