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防控淺談圍牆對旅遊業的影響

2020-09-18 信步而行

疫情防控要求閉門不出,發展旅遊又需要最大化的自由流動,是在特殊時期凸顯出來的大矛盾。


1


每年春天,我都會帶著家人,和相同的小夥伴相約,去同一個山谷欣賞漫山遍野的山桃花和杏花。面對 2020 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我們依然去追逐過爛漫的山花,但是在以往每年都去的山谷入口處,有戴紅袖章的人員在值守。即使是這種無人的野地,也曾經因疫情防控的原因被封閉過。



今年上半年的周末郊遊,一直避免去人員密集的地方,從不進村莊(當然也進不去),也不在外面餐館吃飯。看上面的管理思路,越是知名、人多的地方,開放的越早。不容易發生聚集的小景區,至今仍然有一些沒有恢復開放。


有一次,在途中的溪水裡看到幾隻鴨子,在城市裡呆久了的孩子們感到好奇,停下腳步駐足觀望。居然有一位中年婦女,居高臨下指著村莊背後山腳下的我們,言之鑿鑿的說打擾了她家的鴨子休息。遊客,有生意可做的時候會受到熱烈的歡迎,沒有生意可做的時候「滾」得越遠越好。


居家學習的小孩每天都要上網課,為了避免在小學階段就成為近視眼,我們堅持每周末外出踏青。經常會有做賊一樣的感覺,怕被人發現,擔心另一個類似的中年婦女會突然出現。更是擔心被人說,疫情期間不在家呆著,為什麼要在外面走動。


疫情防控期間,在入口處拉起的紅繩,也在一些人的心裡築就了一道道無形的圍牆。慶幸的是,新冠病毒的傳播得到了控制,否則我們眼裡估計再看不到活人,對面來的都是行走的「病毒」。


遊客就是砧板上的肉,待價而沽。這是國內旅遊業一直揮之不去的陰影,最近的例子,就是敦煌的陷阱廁所事件。這些專坑外地遊客的人,很大概率是一些有血有肉的正常人,如果有機會接近的話。


有形的圍牆和阻隔物,撤掉很容易,心中無形的牆,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旅遊業只是其中之一,外來遊客都是牆外的人,所以歡迎來被「坑」。


2


雖然我們國家實行土地公有制,但是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圍牆、鐵門、鐵將軍的數量之多無法想像。


同樣是在 2020 的上半年,在永定河畔,小孩們正玩得開心,一個村民模樣的人走過來。自稱是這裡的看門人,趕我們走,同時右手拇指和食指動作連貫的摩擦著,給點錢就可以繼續玩。河邊沒有物理上的牆,「看門人」說公路的保護網外都是他老闆的,心中有牆就是理。彼時的背景,一是永定河畔巡邏的人員多,要開車走很遠才能找到空地;二是永定河向下遊放水,沿河區域內被流水衝刷的違建有苦也不敢言。這種錢不能給,所以我們只能打道回府。


很扎心的事實,我們國家硬生生把旅遊幹成了建設圍牆,然後收門票和費用的簡單模式。圍牆模式,村民受益不多,少數地理位置好的村莊,能通過農家樂沾沾光。各種不合理的坑錢手段,是從這種模式中獲得的啟示,明顯是想從中分一杯羹。


但是,圍牆內門票貴,消費貴,遊客擁擠,飯難吃。為了收錢,景區大門修建在很遠很遠地方,禁止車輛進入,收取停車費和景區內的交通費。總之,我們的旅遊把圍牆內的一切當產品,編故事,以一次性消費為主,基本上不期望回頭客。



圍起來的區域越來越多,門票後面對應產品的價值差異卻很大。所以,擁有硬核旅遊資源的知名景區,遊客擁擠到必須限流。遊客多的景區,門票收入多,不僅纜車必備,還要修建網紅玻璃棧道,不斷強化圍牆內的營收能力。沒有名氣的景區,用門可羅雀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而且在自媒體發達的今天,面臨的窘境並沒有改善的跡象。


所有人都知道,旅遊收入主要依靠門票才是最大的毒瘤,因此在疫情防控的下半場,一些省份推出了臨時的免門票措施。


3


寫這些不是為了吐嘲,而是這幾年帶孩子不斷出遊的感悟。


旅遊資源是有限的,即使如此,大部分景區都沒有達到接待能力的上限,甚至因為院牆的存在而閒置。每周末出行,京郊的美麗山水中人少清靜的去處非常多,沒有院牆的地方才能吸引重複到來的遊客。


自駕去山西旅行,路過渾源縣城住宿,一眼望到圓覺寺石塔和永安禪寺的大殿,在這些真正屬於古代文化瑰寶的遺蹟內,只遇到過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領導模樣的人群在參觀。淨土寺幾乎沒人知曉,崇福寺人少安靜,懸空寺門前的道路擁堵不堪。所有的景區都依賴院牆內的門票經濟,消費者經過對比,大部分只會選擇熱門區域。



隨著疫情管控進入下半程,不管是有形的牆還是無形的牆,希望都越來越少。


用院牆封閉,是出於私密和安全的需求。發展旅遊,需要最大化的自由流動,開放並且打破封閉的狀態。

相關焦點

  • 看不見的圍牆:東南亞國家在疫情中的邊界控制及影響
    然而,新冠疫情在2020年初的迅速蔓延所導致的從地區、國家到市鎮、社區尺度上邊界的封鎖和控制告訴我們,圍牆隨時可以被豎起,邊界遠遠沒有消退,反而以新的和多樣的形式被生產,並持續影響著疫情的進程和廣泛的社會問題。本文以東南亞部分國家在新冠疫情應對中的措施為例,探討邊界作為防疫工具的演化特徵和影響。
  • 劉豔——疫情防控常態化 旅遊業究竟何去何從
    而作為以人的移動和一定程度的聚集為特徵的旅遊業,則面臨近代旅遊業誕生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衝擊。就我國而言,旅遊業也面臨巨大挑戰。綜合考慮此次疫情的複雜性、世界性以及我國旅遊業的規模、體量,還有在GDP、就業和居民消費中的佔比和國際化程度等因素,可以確定,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遊業遭受影響範圍最廣、影響程度最深的一次衝擊。
  • 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及發展建議
    本文作者從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現有旅遊企業應對舉措的借鑑反思、現有政策支持措施、進一步發展建議等方面入手,表達了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及若干發展建議。圖片源於網絡PART01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面對疫情,戰略上要樂觀,戰術上要謹慎。在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上,有三個方面需要關注。
  •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城市旅遊業復甦與振興行動指南》發布
    新京報訊(記者 曲筱藝)9月5日,在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上,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發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城市旅遊業復甦與振興行動指南》(以下簡稱《行動指南》),提出堅持生命優先、防控重啟並舉,加快構建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運行機制,有序推動疫情影響下城市旅遊業的復甦與發展。
  • 2021年,疫情防控常態下,中國旅遊業如何發展?
    2021年,疫情防控常態下,中國旅遊業向何處去? 歷經疫情洗鍊,旅遊業的韌性已經在重建期和復甦期被驗證。2021年中國旅遊業向何處去?疫情防控常態下,旅遊業如何發展?
  •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城市旅遊業復甦與振興行動指南》即將發布
    會議期間將發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城市旅遊業復甦與振興行動指南》(以下簡稱《行動指南》),通過加快構建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運行機制,有序推動疫情影響下城市旅遊業的復甦與發展。「新冠肺炎」疫情雖然給世界旅遊業帶來巨大損失,但從全球範圍看,世界旅遊的基本動能、市場需求和服務體系依然存在
  • 2020年中國旅遊業受疫情影響的數據分析
    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部分行業受到嚴重衝擊。但隨著防疫復工成效的取得,中國旅遊業的經營狀況也從巨大虧損中逐漸好轉。中國新冠肺炎事件回顧2019年12月8日武漢發現一例不明肺炎患者,2020年1月9日確認新型冠狀病毒為此次爆發的病原,2020年1月25日黨中央成立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並全面升級防控響應級別,2020年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已經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 陳吉寧:加強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對旅遊業復甦有重要作用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理事會主席,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先生表示,切實加強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對旅遊業復甦有重要作用。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長期存在的風險,旅遊城市應積極建立疫情防控信息的快速收集反饋機制,實施嚴格的篩查和管控措施,推廣便捷高效的個人健康安全信息共享系統,推出更多安全便捷的邊境檢測措施,加強風險點管控。
  • 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旅遊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旅遊業造成了衝擊和影響,許多企業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然而,在旅遊已成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背景下,旅遊業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未曾改變。如何看待當前旅遊業所面臨的巨大衝擊?如何及時化危為機、有效降低疫情對其造成的不利影響,進一步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 疫情對旅遊業影響大嗎,旅遊業該如何生存
    新冠疫情對各行各業其實都有影響,但是影響最大的除了餐飲商超,基本上就是旅遊行業了,從新冠疫情爆發開始至今已經過去有3個月零3天了,整個旅遊行業一直處於停擺狀態,在疫情結束之前旅遊業暫時都不可能恢復。大部分在武漢租房的旅遊業打工者都承擔不起這連續的待業,轉行離職在旅遊業中盛行。雖然從4月8號宣布武漢解封,但是根據國家政策跨省和跨境旅遊業務暫時都還不能恢復。大多數旅遊從業者都還沒有正式回漢上班,只有少數大型的旅遊公司分批召回了部分公司職員,按照分部門值班形式處理因疫情影響下的訂單遺留問題。
  • 人民文旅專家說丨王昆欣:疫情防控常態化 旅遊業如何化危為機
    &nbsp&nbsp&nbsp&nbsp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5月14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研究部署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見效,研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大多數行業已復工復產,有些已經步入逐漸復甦階段。
  • 柬埔寨旅遊業受疫情影響損失30億美元
    中新網金邊11月4日電 (記者 歐陽開宇)今年抵柬國際遊客大幅下降,旅遊業收入損失估計30億美元。這是柬埔寨旅遊部4日發布的信息。從4月份柬埔寨疫情防控實行入境管制以來,入境外國人員驟降。中國依舊是柬埔寨入境人員的最大來源國。
  • 埃塞旅遊業受疫情影響嚴重
    原標題:埃塞旅遊業受疫情影響嚴重 來源:駐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據衣索比亞《先驅報》6月24日報導,據埃塞文化和旅遊部消息,埃塞旅遊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預計損失遊客160萬人,收入減少3億美元,並危及33萬人的就業。
  • 「疫情防控建議」李玲飛:日本旅遊業積極應對疫情
    為推動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幫助政府、企業、社會妥善應對由此引發的各方面問題,盤古智庫迅速反應,組織包括學術委員、研究員等在內的智庫專家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從1月23日(農曆大年二十九)開始,盤古智庫陸續向有關機構提交內部建議10份,包括《盤古智庫關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四十五條建議》等。
  • 米蘭受疫情影響中國遊客幾乎為零 旅遊業損失慘重
    歐聯網2月11日電 據歐聯通訊社報導,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CP)疫情爆發影響。半個多月以來,米蘭中國遊客數量從每個月逾4萬人,瞬間驟降為零,旅遊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慘澹現象。義大利旅遊協會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尤為對政府限制中國遊客入境政策怨聲載道。
  • 芬蘭旅遊業受疫情影響損失慘重
    來源:經濟日報芬蘭北部拉普蘭旅遊局8日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該地區約1800家提供旅遊服務的公司中,近半數表示如果新冠疫情衝擊持續,公司最多能再堅持5個月。這些公司多為中小型企業。拉普蘭旅遊局主管佩爾蒂·於利涅米8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政府資金援助不僅要針對餐飲業,還應包含整個旅遊業。今年3月以來,受疫情影響,芬蘭旅遊業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損失慘重。在以冰雪產業和自然景觀聞名的拉普蘭地區,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尤其嚴重。
  •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城市旅遊業復甦與振興行動指南》即將發布,為城市旅遊復甦與發展提供風向標
    會議期間將發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城市旅遊業復甦與振興行動指南》(以下簡稱《行動指南》),通過加快構建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運行機制,有序推動疫情影響下城市旅遊業的復甦與發展。「新冠肺炎」疫情雖然給世界旅遊業帶來巨大損失,但從全球範圍看,世界旅遊的基本動能、市場需求和服務體系依然存在,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對疫情過後全球旅遊業快速復甦充滿信心。
  • 疫情持續衝擊法國旅遊業
    來源:經濟日報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與防控領域仍存在的極大不確定性影響,法國旅遊業表現持續黯淡,復甦乏力。即使已迎來傳統旺季,旅遊行業也僅依靠國內遊客勉強支撐。同時,面對疫情二次暴發的潛在威脅,各方對假期後回城潮及商務旅行等可能帶來的風險表示擔憂。
  • 愛尚寰球談疫情影響下的旅遊業
    受到疫情影響巨大的行業中:旅遊業算能排上前三甲了!中國旅遊研究院日前在線上發布《中國旅遊經濟藍皮書No.12》,指出「受疫情影響,高度市場化的旅遊業是減收最大的行業之一。」一場疫情,讓本該火爆的開春的旅遊市場按下「暫停鍵」。2020年的整個旅遊業也呈現直線跳水下降趨勢。這也是旅遊從業者們將面對最大規模的變革。
  • 疫情後預約制將對旅遊業產生哪些影響?
    疫情防控期間,文化和旅遊部大力推動預約旅遊,首次實現了預約旅遊在全國旅遊景區的大範圍應用。如今,「無預約不出遊」逐步成為景區和遊客的共識,預約旅遊在疫情防控、旅遊「治堵」、行業健康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受到廣泛認可,同時也倒逼旅遊全產業鏈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