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朗兄弟和四個姑娘

2021-02-06 LKLM開朗旅行自行車

《從清晨到夜晚——夜宿巴朗山》

2014/09/06/臥龍鎮到巴朗山

郫縣的騎友老李絕對屬於早睡早起的典範,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年紀原因,一方面則是每天緊張的路程也迫使他不得以而為之。昨晚同屋而眠,他早早就打起了鼾。此時天剛破曉,他就已經整裝待發。我睡眼惺忪的躺床上與他道別,不想起床,卻也再沒睡著。

旅行中,不喜歡早起趕路。除非中途沒有落腳之地,迫不得已。一旦把每天的旅行變成任務我就覺得很奇怪。我旅行,不是為了鍛鍊身體,有的是時間,慢慢走吧。

窗外的嚶嚶的鳥叫聲悅耳動聽卻也惹人心煩,就像你加班回來累成了狗一旁的老師還要你交作業。我撩開睡衣一樣透著光的窗簾,大山與森林撲面而來,令人好一陣舒爽,如果不是四周的現代建築,不得不說這裡有點世外桃源的錯覺。而我也總是幻想過有這麼一個地方,能夠滿足我的想像:「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臥龍鎮上有一個大熊貓博物館,博物館沒有開門,我想即便是開門迎客,恐怕我是第一個客人,同樣也可能是唯一一個。

旁邊隱蔽的郵局門口,工作人員坐在凳子上織著毛衣,與城市裡排隊叫號不同,這裡也可能一天都迎不來一個業務。她滿帶著微笑幫我蓋下的郵戳也許是今天唯一的工作量。

剛騎出小鎮就看到路邊的豎立著可愛的大熊貓指示牌,賤賤的咧開嘴,告訴你此處的海拔,臥龍鎮海拔近2000米,今天一路都是緩上坡,一直到巴朗山埡口,叫苦不迭。

好再沿途的風景有了些變化,藍天白雲、山川河流、路邊的漸漸變黃的竹子與多彩的格桑花兒,更舒心的是路面有別昨日,想到昨日從映秀一路推過來的碎石爛路,此時這平坦寬闊的柏油馬路就像是從煉獄通往天堂。

吃路餐時我遇到一條流浪狗,隨手削了塊牛肉餵給它,它吃完之後還把路都舔了一遍,抬頭繼續看著我,這一個小插曲之後它就跟定我了,我本想加速騎車甩掉它,奈何上坡辛苦。停車嚇唬它,它站在原地不動,待我騎上車,又緩緩跟了上來。

我倒是有考慮過路上帶條寵物的,狗相對來說聽話一些,但我更喜歡貓。這幾年不斷聽新聞或是看轉發,說有騎友路上撿條狗帶到拉薩,還有專門帶了條小狗一起騎行的,雖然不知道是什麼目的,但看去很有逼格的樣子。

但我想,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幹嘛還要虐待動物呢。再說了,要是到了城市裡,我去吃飯,狗不能帶進餐廳的話,那它怎麼辦?和朋友出去玩,把狗放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放心嗎?路上的各種車也很多,一直跟著跑,就不怕遭遇危險嗎?

以我這無事不擔憂的性格,還是果斷放棄。

沿途看到一個慈祥的老太太,坐在路邊的鐵欄上,手裡拿著羊鞭,微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條縫了,看得我真羨慕。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想必老太太年輕時也是個大美人,那時候得有多少人願意做一隻小羊啊……

我微笑著打了個招呼,再走幾分鐘,中午時分到達所謂騎行巴朗山的休息點「驢驢溝」,這裡有一家阿甘犛牛肉店。早餐只吃了乾糧,早已飢腸轆轆。在屋前等了半天不見人的蹤影,只好繼續蹲在路邊啃著壓縮餅乾,前面再下去不知多久才能有人家,不敢繼續走,四周打探一下才發現女主人在屋後勞作。

我趕緊問她有沒有吃的。

她放下手裡的活計去廚房生火給我煮麵,我和她聊天才知道這個房子原先賣犛牛肉的主人走了,房子屬於國家財產,誰願意住就住,於是她和她媽媽就住了進來,在這裡放羊。有路過的驢友也可以在這裡吃住,似乎誰成了這個房子的主人都願意用它給過路驢友提供方便。

原來在路邊放羊的老太太就是她的母親啊。

生火做飯並不簡單,但我還蠻喜歡的,從小家裡就是柴火灶,每次炒飯做飯還是燒水都是一把一把的稻草往爐膛裡塞,後來燒起木頭樹皮,只需把火引著就好,做出來的米飯還會有鍋巴,還不能大火,否則會焦掉,不得不說,柴火灶的米飯比現在用電飯鍋蒸的要香得多了。

心滿意足的吃了兩大碗面後,在門口等待著水燒開。

女主人把剛生下不久的小羊抱在太陽底下,吸引老羊走到一旁照看著它,而另一頭同胞的小羊躺在一個蛇皮袋上,已經奄奄一息。

同樣是母親的兩個孩子,命運卻如此不同。大自然就是這樣,優勝劣汰,讓種群裡只留下最優秀的基因。

加滿熱水,告別女主人,下一站一直爬到了鄧生溝,這裡的房子是香港援建的,只有一處小賣部,我要了兩瓶水,時間卻也還早,休息片刻後不知道該不該繼續走。


如果不走,晚上可以在這裡露營,明天一早上可以翻過巴朗山。

如果繼續走,距離巴朗山埡口還34公裡,理論上要騎行六個多小時。

各方面打聽,得知從鄧生溝往山上走七八公裡有一處小賣部,是一個老人在那裡開的,方便過路司機加水。

一路上我又攔了輛下山的麵包車仔細詢問,果真如此,那我便可放心的騎上山,吃住都不要緊,只要有人家在,我就會少了些害怕,否則這荒山野嶺,說不定會有危險動物出沒。

繼續上山是為了明天能少一點上坡的路,把路程分擔一下。

沒想到上山的沿途還看到一頭犛牛在公路護欄的外面吃草,那犛牛也沒想到這時候還會有人經過吧,嚇了一跳,動也不動的站在那裡呆呆的看著我,嘴裡還有一截草透在外面。

我心裡一陣高興,有畜牲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也一定有「畜牲」!

越往山上霧氣越重,天色暗了些許,有些陰森森的,空無一人的山谷,感覺並不痛快。看到山腳下自己這一天騎過的連綿的路,漸漸模糊。「大熊貓」提示我海拔已經到了3000,晚上肯定會很冷,而期待中的小賣部還不知道在幾公裡處,我只能加快速度。

遇到一個下山的騎友,趕緊招手攔下問路,他放坡的速度極快,見狀一點一點的捏著剎車,那碟剎因為摩擦高溫幾乎快高潮了,有些控制不住身體。騎友一下車就拿著水壺架上的水瓶擰開澆在碟剎上,冷水遇到高溫,發生「滋滋」的淬火聲。

問完路,我見這一路下坡顯然不用耗費體力流汗補水,順便就問他討那半瓶水,他倒也大方,隨手就送給了我。

我贈予明信片,告別之後信心十足的出發,終於在天黑之前看到兩座房子在路邊的坡下。

有些疑惑,這裡實在不像是他說的那個小賣部。

我停好車,步行下了個坡,見兩人在收拾門前的玉米芯,我支支吾吾的問:「這裡……是什麼地方?」

那女的說:「這裡什麼也不是。」

我心裡笑著想,什麼也不是,那又是什麼。

原來這裡是她家在此放羊住的地方,想必也是國家的房子,剛剛在路邊看到的那頭「鄧肯」就是她家的。

再一問小賣部,她一指上面,看來不遠。

又騎了幾分鐘,幾座簡單的木頭搭的棚戶房赫然出現在眼前。

「就是這了!」沒錯,還有一輛單車放在門口,我停好車子,沿著小樓梯走了上去。

屋裡剛剛生起溫暖的爐火,一個騎友因為穿的太少,在這裡烤火,顯然下坡時被凍得受不了。小賣部的主人是一個七旬的老大爺,獨自在這裡生活著,給過往司機加水,賣些泡麵飲料。他自己說在這裡也不是為了賺錢,只是為了方便過路的人。

那騎友烤了一會兒,拿塑膠袋綁的膝蓋上以防高速放坡時被冷風吹傷。兩個大姐張羅著開始做晚飯,我也付些錢加入飯局,讓她們多做些米飯,我飯量大。屋裡沒有電,我拿出車燈做光源。做飯的兩個大姐是在這裡的山上挖草藥的,白天走路上山,路過有司機願意就搭她一程,晚上再搭過路司機的車下山。我又問了下草藥的收購價格,得知相當可觀,笑著說乾脆明天不走了,和你們一起上山挖草藥去。

飯後我本打算露營,但大爺還是讓我睡進了馬路對面的破房子裡。我進去一看,真是難以下臥,床板搭在水泥大磚上,像是個通鋪,破爛潮溼的被褥和大衣像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我相信還回去都沒人再撿了。滿地都是瓶瓶罐罐和塑料包裝,一個小垃圾堆的規模……我不願多想,好歹這裡也有四面牆壁和屋頂,至少隔絕了外面的潮氣。

簡單收拾一塊地方,也不願多想,明天還有艱巨的山路等著我,我把門用石塊抵入,頭朝裡躺下,甩棍放在枕邊以防萬一,其實呢,這一覺睡得跟豬似的。

【未完待續】

《巴朗兄弟和四個姑娘》

2014/09/07/巴朗山到老營鄉

前一日剛說過自己不喜歡起早,更不喜歡趕路。想不到這一天便與習慣作對。

印象中我在旅行途中趕路的情況並不多,有過那麼二十天,從拉薩到西寧的路上。每天如果不起早趕路,晚上就到不了可以落腳的地方。若是夏天,路上能結到伴,倒也能依靠裝備住在外面,依靠夥伴一起壯膽,但是當時是冬天走的,路上的情況很糟糕,即便是到達住的地方,還是經常會在半夜裡被凍醒……

巴朗山的夜,海拔3000米的山腰,小賣部對面的破房子,大部分地區還在為「秋老虎」罵娘,我卻在此裹緊睡袋仍被凍得說不出話來。

清晨很早就被鬧鐘叫醒,實在是不想起床,但又實在沒辦法,還有二十幾公裡的上坡路要爬,耽誤不得。整個起床過程已經在腦海裡幻想著七八遍了,內心掙扎了很久,最終還是妥協了。睡袋剛捂熱卻不得不下狠心鑽出來,凍手凍腳的穿衣服,打包行李。

小賣部的大爺還躺在床上沒起來,兩個採藥的大姐在生火煮粥,我是不想再等飯做好了,她們客氣了一聲,我要了杯熱水就出發了。

空氣寒冷,吸進肺裡整個上半身都是涼的,但太陽一出來就舒服多了,外加上坡消耗的力氣,身體漸漸熱起來,起床時剛穿上的秋褲立馬就脫了下來。

有時候會慶幸自己的決定,若是真要賴床,騎到巴朗山埡口再順勢而下,晚上到達一個合適的落腳地是沒問題,但是會失去很多你原本以為沒有的東西。

比如清晨還沒有被太陽驅散的霧氣,美輪美奐……

比如在穿過一個新修的花巖子隧道後,我徹底驚呆了……

我再一次感謝自己堅定不疑的早起行為,若是再晚一點,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我都不明白。

在我路過一群犛牛的時候,我有些擔心啊,我的自行車馱包太紅了,我怕犛牛對紅色產生敏感,繼而發怒衝向我……

當初選這麼騷的紅色並不是我的本意,和KK兩人向開朗公司申請馱包贊助的時候,KK說要屎黃色的,理由是黃色是安全顏色(騎友們的馱包防雨罩大多是屎黃色或是比較醒目的梅毒綠)。我本來是想要藍色的,畢竟作為一個空軍戰士,還是對藍色有點情結,但聽KK這麼一說,我就給換成紅色的了。但別說,姨媽紅的馱包配牛糞黑的旅行車,確實很配。閉上眼睛都能聞到濃濃的裝逼味。

路邊的電路工人熱情的招呼我停車休息一會兒,我是很想休息,一輩子都休息最好了。但又不敢休息,這連綿的上山之路,每騎一公裡,我給自己休息一分鐘,獎勵自己吃塊糖,就這麼一點一點向著埡口前進。

半路上我遇到一個騎著小摩託的女生,酷酷的姿勢靠在車座上,可愛的麻花辮繞到前面,遠遠的就衝著我笑,我覺得更酷了。原本炙熱的天氣也變得燦爛了起來……

騎到跟前,得知她是和車隊一起來的,騎單車衝山的隊友還沒上來,她先打頭陣,摩託車上載著乾糧和水,一見面就伸手遞給我一個月餅,明天就是中秋節了,這是今年吃到的第一個月餅。

她名字很好記:媳婦。

我笑著說:「媳婦,豈不是每個喊你的人都佔了便宜?「

接著她又給我兩塊糖和一瓶水,這水太珍貴了,從小賣部出發的這一路上都看不見人家,我也不敢大口喝水,媳婦把水遞給我的時候,我特別豪爽的把自己瓶裡的水一飲而盡。

在到達巴朗山上巨大的「熊貓王國之巔」,我算是被忽悠了第二次了,一次是半山腰上的「巴朗山埡口觀景臺」,意思是說這裡可以看到埡口。等我上了「熊貓王國之巔」,才發現這裡也只是一個觀景臺,真正的埡口還在十幾公裡之外。

途中陸續可以看到從山上衝下來的騎友,有些詫異的是他們何時到達的埡口。也可以看到媳婦的隊友們一個一個超過了我。還可以看到有些喜歡超近路的騎友從下面的路上把車子扛上來,但實際上這比繞一個大圈騎過來要累得多。自從之前在滇藏線上吸取教訓之後,我再也不做這種傻事了。

終於騎上埡口,時間比預期的要早得多,但我仍感激自己早起,因為早晨山谷間迷人的雲霧。媳婦一隊人馬也大多在埡口衝山下用「死竄話」大喊著「假又」,歡呼著迎接衝上埡口的騎友。

埡口的風景要比從下往上看要壯觀的多,遠遠得就看到溝,和男人看女人一樣,難怪基因決定了男人要比女人高一些。也難怪女人都喜歡把手機舉到頭頂往下拍照。視野一片開闊,雲朵都在山間飄著,隨之而來的就是心情上的愉悅和放鬆。總覺得世間最美妙的事情就是洩下壓力和精液,唯一不同的就是前者讓你感覺輕鬆,後者只會帶來疲憊。

巴朗山的埡口就是汶川縣和小金縣的交界處,騎友們在埡口瘋狂的拍照,熱鬧是他們的,羨慕是相對的,這是一個獨行者應該忍受的落寞,在孤獨中,享受著三腳架和相機遙控器的陪伴。

告別了巴朗山埡口,我一路瘋狂下山,車身、行李和身體的總量很大,加速度非常快,頻繁的彎道讓我的雙手一直捏的剎車把上。每每碼錶顯示速度到了50公裡每小時我就得不停地點剎減速,到彎道時得保證速度不超過25公裡才能控制住單車。

想當初剛開始騎車旅行時,在浙江臨安第一次經歷長距離的下坡,時速都不敢超過40公裡,後來最高時速到了45公裡,有一天到達50公裡的時速我還特地拍照發了微博……再後來到了60公裡,我覺得這已經是我最快的速度了。

一起騎滇藏線的小夥伴們放坡放到時速69公裡時我驚呆了,那時候我的最快時速是65公裡,已經是我的極限,高速下坡時,自行車的車把會微微抖動,此時已經表示有些不穩,必須減速,而且很危險,只要路上有一點不平坦都可能釀成事故。馬路隨時都會變成大海,然後胸膛被敲開,一顆小石塊,都可以讓我澎湃。

後來在青藏線上,長距離的直線下坡,終於有一次,速度上了70公裡,從那以後,再也沒超過60公裡的速度。年紀越大,就越害怕。而我從來不戴頭盔,安全意識淡薄。好再騎車水平不錯,騎了三萬多公裡,一跤沒摔過。

在巴朗山放了很長時間的坡,放到路邊的犛牛都被我嚇的飛奔起來。

一直放到了著名的四姑娘山面前。

四姑娘山位於小金縣日隆鎮,名氣自然不必多說,戶外方面凡是和姑娘沾邊的都不愁關注度。想必也因為被人上過最多次。我一個朋友就登上過其中的兩個峰。然而我卻對登山心懷恐懼,看過那麼多的登山電影和登山的帖子,許多山難的畫面在腦海裡揮之不去,本身膽子就小,所以決定這輩子都不會去登山。

不過最近思想有些變化,看了《EVEREST》之後,自己將來如果愛上登山,為什麼不去嘗試一下呢。

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有姑娘的地方必有溝,有溝就必火,如果沒有能力上四姑娘,那進溝裡看一看也挺好的。

到達日隆鎮的時間才下午三點,在這裡終於遇到了一個騎長途的車友,從拉薩反騎回來,遂向他諮詢了前方的路況信息,互留了微信號後告別。之後的路上偶爾翻看他之前發的朋友圈,發現他一路上體驗到的許多美好經歷我只能遺憾錯過,不免有些失落,但我相信,每個人的旅行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遇到不同的人,發生不同的故事,邂逅同樣的愛與精彩。

補吃了午餐後,也不打算停留。我總是堅信自己將來會再背包至此,甚至產生了上一把四姑娘的想法,只待時機成熟之後千裡赴約了。而今騎行,更多的是感受路上的故事,索性繼續上路,順著沿江的公路一路緩下坡,逐漸下降的海拔所帶來的溫暖氣候也讓我如沐春風。

路邊的風景也溫柔可愛起來,漂亮的藏式房屋,精心裝飾的屋簷,不管是路邊還是門前,都種滿了格桑花,傍晚時分,迎面而來的夕陽拉長了樹影,透過的如鎢絲燈般黃色的光線溫暖了冰涼的馬路,一輪雪白的圓月早早的升在了天空之上。

是啊,明天就是中秋節了,合家團圓的日子,而我獨自流浪,這條路究竟是要去哪?

【未完待續】

更多飯飯精彩請關注LKLM開朗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這座美麗的山,流傳著關於四位美麗姑娘的傳說
    她們肩挨著肩,一個個冰清玉潔、清麗俊俏,如同姿容俏麗的四位少女亭亭玉立於長坪溝和海子溝兩道銀河之上。最高的那座就是么妹「蜀山王后」,這位「王后」常年頭頂白雲,肩披冰川,腰系翠林,有時煙霞淡抹,白裙輕飄,像溫柔多情的紅顏女子。有時則挾雲纏霧,玉容深掩,似有不屑人間一顧的傲氣,真有點「王后」架子。
  • 五月裡看雪,用手抓雲朵 | 輕徒巴朗山記
    輕徒巴朗山出行回顧 巴朗山在藏語裡叫作「阿巴朗依」在當地的神話傳說中:「阿巴朗依」是四位姑娘(四姑娘山)的父親巴朗山主峰海拔為5040米公路所經過的埡口海拔為4523米是川西有名的高海拔公路埡口之一行經此地
  • 四川巴朗山、四姑娘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熊貓棲息地世界遺產
    巴朗山也叫斑斕山,位於臥龍自然保護區至四姑娘山風景區之間。巴朗山在藏語裡叫作阿巴朗依,在當地的神話傳說中,阿巴朗依是四位姑娘的父親,巴朗山主峰海拔5040米,公路所經過的埡口海拔4523米,巴朗山景區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是寒凍風化高山,山體陡峭嶙峋,巖石裸露,險象環生,隨處可見山石巖屑墜落崖下而形成的碎屑坡和石堆,
  • 發現巴朗山之美--暨巴朗山登山攻略[組圖]
    巴朗山是從成都去著名的四姑娘山景區要翻越的一坐高山,也許是四姑娘山在方方面面都顯得是那麼的壯觀美麗,巴朗山,就象華麗庭院門外的一溜路邊野花,即使在經過她身邊的時候,路人也僅僅一晃而過。其實,仔細看她,她非常美麗。對於登山愛好者,巴朗山是離成都最近的,卻又很容易上的高山。
  • 穿過巴朗山的雲海,就能遇到四姑娘山,景色美得讓人陶醉!
    四姑娘山,相傳是四個美麗的姑娘所化,她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贊拉河水的平靜,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充滿了靈性。進入四姑娘山就如同進入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身處這樣的五彩叢林中,就仿佛來到了兒時幻想中的童話世界,這裡的空氣十分清新,陽光也十分充足,照在遠處的雪山上閃閃發光,與藍天白雲彩林形成一幅美麗的畫卷,顯得非常的美麗動人。
  • 四川觀鳥目的地 | 臥龍巴朗山
    再稍稍往上,在一段人工針葉林裡,灰頭鶇和藍鵐在陰暗的林下裡四竄。到了小路的盡頭,就是喇嘛寺了。那些西南常見的林鳥,比如銅藍鶲、藍喉太陽鳥和各類山雀與長尾山雀有機會出現在寺廟附近的林子裡。五一棚是個比較特殊的鳥點,它是個保護站,在入口處設有卡口,理論上不歡迎遊客進入。而且前往五一棚的路不是很好走,如果要走完全程,海拔上升大約1000多米,且需要十公裡左右的長途跋涉。五一棚裡的明星,毋庸置疑是金胸歌鴝和慄腹歌鴝,在林下刨食斑背噪鶥也足夠有特色。
  • 國慶打卡巴朗山 邂逅壯觀的雲海
    巴朗山雲海巴朗山雲海巴朗山要看巴朗山雲海要走去埡口的老路。快到隧道口處在指示牌。走過無數次巴朗山。每當路過時都得停車問問從老路下來的車輛今天有沒有雲海。若有我一定要上去看看。巴朗山主峰是汶川、小金、寶興三縣交界之地。在主峰上可以俯瞰三縣三溝。登上主峰,寶興方向與臥龍方向均有雲海,壯觀之極。
  • 一組圖領略四川巴朗山的熱情與冷峻
    時值夏秋季節,位於小金縣的巴朗山,五彩繽紛,雲霧繚繞,雄渾中帶著幾許神秘。(圖/農丁 文/孟小力)時值夏秋季節,位於小金縣的巴朗山,五彩繽紛,雲霧繚繞,雄渾中帶著幾許神秘。(圖/農丁 文/孟小力)時值夏秋季節,位於小金縣的巴朗山,五彩繽紛,雲霧繚繞,雄渾中帶著幾許神秘。
  • 從巴朗山到四姑娘山一路向西,徒步古戰場遺址洗肺賞么妹峰
    巴朗山不知翻了多少次巴朗山每一次都能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這次照例沒有走隧道,而是走老路去熊貓王國之巔和埡口,只有隻有才能真正領略巴朗山的美。熊貓王國之巔籠罩在一片雲霧中,像極了仙境。從成都過來,猶如從火爐跌進冰窟,讓身穿短袖短褲的我們凍得直跺腳。
  • 米籮中學「巴朗之聲」合唱團唱出黔山骨氣
    在米籮中學,大部分是來自於米籮本地的山裡娃組成的巴朗之聲合唱團正在緊張的排練著。「我們沒有任何背景,有的只是一顆以音樂情懷傳唱家鄉文化的赤子之心。」貴州智遠琴行負責人楊再軍老師說,「水城縣米籮鎮有一條河叫巴朗河,這條河就像貴陽的南明河一樣環繞著這個由苗族、布依族和彝族聚居的小縣城,承載著多元、悠久的民族歷史文化,也見證著西南少數民族淳樸的民風。
  • 巴朗山:成都出發4小時,邂逅熊貓王國之顛!
    巴朗山位於小金縣東巴朗山海拔5040米,藏語稱巴朗拉,意為聖柳山。從成都出發差不多四小時到達非常適合端午節和家人一起去遊玩
  • 喜訊:向巴朗加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
    喜訊:向巴朗加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 2020-11-25 1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和雲霧作戰,與花海共眠——巴朗山花海徒步出行回顧
    依舊老規矩,出發前大合影,和熊貓王國之巔石碑合影打卡。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從腳下的隧洞穿過,他們也許不知道,就在頭頂上還有一個埡口,一座石碑,記錄著隧道誕生以前行路難的艱辛。我們選擇從石碑背後出發,沿著陡峭的山脊線往下穿越,這一段路是此行最刺激的路段,卻也有著絕美的風景。
  • 四川的御花園-巴朗山
    尼瑪堆,寄託無限思念川西巴朗山
  • 我的好兄弟--雅安姑娘
    雅女,因為雅雨的滋潤,雅魚的營養,所以雅安的女子一個個如出浴的蓮花,或如帶露的玫瑰,不僅秀麗清純,而且溫雅良善。雅魚雅雨我就懶得介紹了,我只想說我認識的第一個雅安姑娘沒有辜負雅女的美稱而已!那是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嗯,應該是吧!
  • 巴朗山隧道9月底通車 成都自駕四姑娘山少跑2小時
    巴朗山隧道9月底通車 成都自駕四姑娘山少跑2小時 中 小】   8月29日,阿壩州交通運輸局傳出好消息,今年9月底,歷經5年奮戰的省道303線巴朗山隧道將通車
  • 莉莉和那姑娘一直都是同班同門師兄弟,兩個人好得象親姐妹一樣
    那姑娘躺在大殿的床鋪上,很快想到,明天就是清明節,殷勤的向前一光明頂人,又會來纏磨那姑娘,讓那姑娘去那小子們光明頂修煉秘籍。無忌沒結婚之前,儘管那姑娘反感這種邀請,但也抱著「修煉頓秘籍又能怎麼樣」的態度,勉強去了——這主要是為了那姑娘二媽一光明頂人的頭功。但是現在,那姑娘絕對再不能去向前光明頂修煉秘籍了!但要是這光明頂人死纏硬磨,那姑娘二媽又從旁勸講,那姑娘到時又但能沒勇氣和這一群江湖的頭功人物破開頭皮,讓那小子們當場下不了臺。
  • 四川阿壩:巴朗山上雲海美
    2020年10月15日清晨,四川省阿壩州巴朗山上雲霧似海,雲海在朝陽照射下翻湧著滾滾浪潮,山巒以及山間的公路在雲海中若隱若現,蔚為壯觀。
  • 成都出發一日往返的巴朗山徒步,雪山美景下的高原之行
    巴朗山海拔高緯度低,動植物和氣候地貌垂直分布差異性大,因此沿路可領略一山有四季的奇特美景,熊貓大道順其自然的成為川西小有名氣的景觀大道,而巴朗山已然成為川西免費觀看雲海的網紅打卡點。 埡口的風景雖然很美,但由於海拔和氣候的原因,到了冬天大雪封山
  • 歐藍德過巴朗山大雪鋪路,霜降後觀紅葉距成都僅4小時
    無論是甘孜州還是阿壩州,都是一片雪景,有的朋友就問我了,那距離成都市最近的巴朗山彩林黃沒黃?巴朗山的確是距離成都最近的大雪山,僅170公裡左右,埡口海拔4481米。好吧,這次我給大家帶回10月底巴朗山路況和彩林最新消息。巴朗山隧道還沒有積雪,只是零星的有一些雪花。但如果走老路,你將會看到另外一個世界。巴朗山老路維護得還不錯,道路破損目前還不嚴重,積雪也有人清理,估計是融雪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