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如長城宏偉,卻歷經2000多年而不毀,造福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

2021-01-12 小毅看世界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都江堰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2250多年來,都江堰經歷了無數次大的洪水,多次地震,以及長期的使用損耗,都無大的改變,至今仍在使用,並且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面貌。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那麼,都江堰為何歷經2000多年而不毀呢?

都江堰在構思、設計、選址上都很合理,顯示出乘勢利導,因地制宜,不與水敵的治水方略。渠首工程選在成都平原頂端,海拔726米,為全灌區制高點。它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選擇魚形島自然分流的有利地形,乘勢在玉壘山開寶瓶口,無壩引水入平原,自然灌溉。還能自行洩洪、排沙、控流,很好地保持了自身的功能。加之歷代川人對都江堰使用愛惜,保護得當,故得以使用至今。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地下「長城」,5000公裡修了2000多年,無數人受益!
    中國的地下「長城」,5000公裡修了2000多年,無數人受益!在中國,除了眾人皆知的萬裡長城之外,其實還有一座地下長城,其宏偉的程度不輸萬裡長城,兩者可以相媲美,今天大家就來一起看一下,這座神奇的地下長城?看到這樣的地下長城,不知道你有什麼想法?
  • 你知道嗎,最初的天府之國並不是說成都,而是我們家鄉這兒!
    今天我們一說起天府之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成都,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最初的天府之國說的並不是成都平原。而是我們陝西的關中平原!關中從東往西有銅川,渭南,西安,鹹陽,寶雞5個地級市,是我國的四大平原之一。南有綿延秦嶺,北有黃土高原,東有函谷關,西有大散關,成就了13朝古都西安,所以早在戰國時期,當時的先秦就被稱為金城千裡,天府之國!《戰國策·秦策》中蘇秦對秦惠王說:大王之國,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裡,蓄積饒多,地勢形變,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 天府之國最早並不是指成都,而是指關中平原!
    說到天府之國,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成都,那你知道最早的天府之國是哪裡嗎?為什麼成都叫天府之國?首先,「天府之國」中的「天府」原是一個官職,主要掌管人間珍寶。所以,天府之國,表面就是用來形容「珍寶」般的地區,也即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 都江堰: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
    建於成都西部岷江上的這一名勝建築,始建於2000多年以前的秦朝,據說是李斌父子建設的大型灌溉工程。一直以來,為成都平原發揮著灌溉和防洪的重要作用。正因為有了都江堰,才有沃土千裡的天府之國。一路走來,感覺都江堰真是人類歷史文明史上的一大創舉。
  • 長城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為何還能穩如泰山?
    中國上下五千年留下了許多的璀璨的文明,其實很多古蹟至今還存在於神州大地,比如說中國長城可謂是世界文明。因為從東到西延綿了上萬華裡,所以也被稱為「萬裡長城」。第一次去北京旅遊的人,除了故宮之外,最想去的地方就是長城了,因此也有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
  • 我國地下有座「長城」,長度相當於3條京杭大運河,造福億萬人民
    中國的長城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華夏子孫的無價之寶,自秦朝以來,它已經建造了兩千多年,除了著名的長城,中國的地下還有一條長城,和京杭三運河一樣長,至今造福億萬人民。坎兒井建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到目前為止,中國有1000多個坎兒井,總長5000公裡,而連接杭州和北京的京杭大運河只有1797公裡左右,幾乎是三條大運河的長度。據悉,一千多條坎爾井,每天可灌溉40多萬畝良田,數億新疆人得以生存。
  • 洛陽成語典故:沃野千裡
    成語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張良傳》:「夫關中左餚函,右隴蜀,沃野千裡。」  公元前206年2月,劉邦即皇帝位,是為漢高祖,暫住於洛陽。  這時候,漢朝國基初奠,天下始定,劉邦遣散士兵回家,凡是外逃的民眾,回鄉後恢復原有的田宅,因饑荒自賣為奴婢的,免為庶人。  當時擺在劉邦面前最緊要的問題就是在什麼地方定都。
  • 它遠不如長城宏大,卻造福千年,成就了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
    都江堰建成後不僅消除了岷江水害,同時發揮了強大的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成為秦國的大糧倉,為秦國日後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 宏偉的南方佛寺,能與長城齊名,還與埃及金字塔爭雄,就在江蘇
    在中華乃至世界建築史上,長城是一座奇蹟,有人戲稱它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最高建築。儘管是個玩笑,卻真實地反映了長城的長度。我們華夏兒女都有因果關係的力量。一九六一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七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它保留了許多歷史名勝,如舉世聞名的長城和宏偉的皇宮!
    作為一個有3000年歷史的城市,它保留了許多歷史名勝,如舉世聞名的長城,宏偉的皇宮和花園。以下是北京旅遊景點,為您的旅遊之旅提供快速參考。八達嶺長城,北京毫無疑問,中國的長城應該是北京的第一必看的地方,尤其是八達嶺長城,它是最完整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八達嶺分為南段和北段。北京八達嶺長城你可以在不同的季節欣賞到不同的風景,但最好的旅遊時間是從九月到十月在秋天。
  • 秦始皇到底用了什麼黑科技,使長城2000年屹立不倒?
    我國國土幅員遼闊,在這片孕育了中華兒女的土地上,有著很多封建時期留下來的名勝古蹟,其中長城更是成為我國的名片和世界史上的奇蹟。時至今日,長城已經擁有了2000年的歷史,歷盡2000年而不倒的長城儼然已經成為了一項奇蹟。
  • 近2000米,以人體結構為造型,歷時10年建成
    說起我國的網紅旅遊的城市,除了天府之國成都,就是以山城聞名的重慶了,重慶是很多年輕人都嚮往的一個地方,這裡不僅有美食還有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在重慶境內的萬裡長江第一梯,說到這個小編想問一下你們走過多高的梯道呢?沒有走過梯道近2000級的,是不是聽覺得不可思議,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布達拉宮的「靈魂物」,被譽為鎮宮之寶,歷經多次災難而不毀
    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宏偉的代宮堡類建築,世界著名的5A級景區,旅遊愛好者必去之地。布達拉宮不僅外表壯觀,宮內也蘊藏著許多奇珍異寶,大概兩百多件,種類齊全,包括封誥、珍貴典籍、印鑑、金剛壇城像等物品。布達拉宮的鎮宮之寶是「魯格夏熱」像。
  • 北京延慶發現2000多年前燕長城遺蹟 總長500米
    中新網12月8日電 據《北京晨報》報導,北京延慶境內發現2000多年前燕長城遺蹟,由於燕長城所存甚少,此次發現對於燕長城研究有重大意義。。  根據記載,戰國時期燕國修建的長城有南部長城和北部長城兩部分。歷史上對燕長城的記載非常少,燕國北部長城(下稱燕北長城)《史記》主要記載的是起點和終點。
  • 沒有李冰,沒有都江堰,就沒有現在的天府之國!
    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親付辛勞,最後終於平定了天下水患。有了大禹才能有大舜的功業基礎。所以大禹被尊為上古聖王,享受萬古香火是很應該的。第二個治水人當屬蜀郡守李冰。秦昭襄王一個任命,為蜀地百姓帶來了千年福澤,也造就了天府之國。和後面秦始皇的修建萬裡長城一比,都江堰顯得低調而溫情,面對後輩長城的高調雄姿,她選擇做一個慈母,安穩的在蜀地造福百姓而毫不炫耀。
  • 萬裡長城非虛名,千年不倒靠糯米!過水長城:誰說長城只在山嶺?
    經過明代前後八十多年的修建,八達嶺長城成為「城關相連」、「墩堡相望」、「重城護衛」、「烽火報警」的嚴密防禦系統。慕田峪長城:鷹飛倒仰近90度陡坡長城的坡度一般都在50度左右,其中有一段接近90度的傑作,牆體全部建設在裸露的懸崖峭壁上,臺階只有幾尺寬,極陡極窄,凡夫不敢涉足。
  • 萬裡長江第一梯,梯道近2000米,以人體結構為造型,歷時10年建成
    說起我國的網紅旅遊的城市,除了天府之國成都,就是以山城聞名的重慶了,重慶是很多年輕人都嚮往的一個地方,這裡不僅有美食還有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在重慶境內的萬裡長江第一梯,說到這個小編想問一下你們走過多高的梯道呢?沒有走過梯道近2000級的,是不是聽覺得不可思議,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