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通報食用農產品、水產製品、酒類等4批次不合格食品,烏雞檢出...

2020-12-25 食品夥伴網
  食品夥伴網訊

 1月30日,福建省市場

監督管理

局發布最新一期

食品安全抽檢

信息,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28大類食品1166批次,合格1162批次,不合格4批次。

 

  不合格產品中,

食用農產品

不合格2批次,為2批次

烏雞

分別檢出磺胺類

獸藥

殘留超標、禁用獸藥氧氟沙星不合格。不合格產品分別為:霞浦縣鄭玉妹家禽攤銷售的烏雞(購進日期為2018年11月29日),磺胺類(總量)不合格;福州市鼓樓區風飛湯雞湯鴨店銷售的烏雞(購進日期為2018年11月30日),氧氟沙星不合格。

 

  磺胺類藥物是一類抗菌譜較廣、性質穩定、使用簡便的人工合成的抗菌藥,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都有較強抑制作用,廣泛用於防止雞球蟲病。《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磺胺類(總量)在所有食品動物的肌肉及脂肪中的最高殘留限量為100μg/kg。長期攝入磺胺類(總量)超標的動物性食品,可能導致泌尿系統和肝臟損傷等健康危害。

 

  氧氟沙星屬於氟喹諾酮類藥物,因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等曾被廣泛用於畜禽細菌性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發布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4種獸藥的決定》(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中規定,禁止氧氟沙星用於食品動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氧氟沙星殘留在人體中蓄積,可能引起人體的耐藥性,長期攝入氧氟沙星超標的動物性食品,可能引起輕度胃腸道刺激或不適,頭痛、頭暈、睡眠不良等症狀,大劑量還可能引起肝損害。

 

  水產

製品不合格1批次,為三明新華都購物廣場有限公司沙縣府前店銷售的鰻魚絲(購進日期為2018年11月15日),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不合格。苯甲酸及其鈉鹽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一種防腐保鮮劑,對黴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其安全性較高。少量苯甲酸對人體無毒害,可隨尿液排出體外,在人體內不會蓄積。若長期過量食入苯甲酸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肝臟功能產生一定影響。

 

  另外,還有

酒類

不合格1批次:武夷山市新華榕購物中心銷售的標稱龍泉市淵泉酒業釀造廠2018年5月10日生產的二鍋頭酒,酒精度不合格。酒精度又叫酒度,反映了酒中乙醇(酒精)的含量,是酒類的品質指標之一。酒精度不合格可能是個別企業生產工藝控制不嚴格或檢驗器具不準確等因素造成。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對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法定義務,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序號 標稱生產企業名稱 標稱生產企業地址 被抽樣單位名稱 被抽樣單位所在地址 食品名稱 規格型號 商標 生產(加工、購進)日期/批號 不合格項目|檢驗結果|標準值 檢驗機構 備註
1 / / 霞浦縣鄭玉妹家禽攤 霞浦縣松城街道府前路212號(關帝廟市場) 烏雞 / / 2018/11/29 磺胺類(總量)μg/kg|738|100 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2 / / 福州市鼓樓區風飛湯雞湯鴨店 福州市鼓樓區井大路光復新村2#-3#樓一層店面 烏雞 / / 2018/11/30 氧氟沙星μg/kg|359|不得檢出 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3 / / 三明新華都購物廣場有限公司沙縣府前店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金鼎城15-16幢負一層,一層 鰻魚絲 稱重 / 2018/11/15 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g/kg|0.629|不得使用 廈門泓益檢測有限公司
4 龍泉市淵泉酒業釀造廠 浙江省龍泉市錦溪鎮嶺根村(原嶺根糧點) 武夷山市新華榕購物中心 度假區大王峰北路17-10號1層 二鍋頭酒 淨含量:2L   酒精度50%vol 圖形 2018/5/10 酒精度(20℃)(體積分數)%vol|39.2|51 南平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2018S2778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19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第5期)中不合格產品信息(來源: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相關報導: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19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第5期) 

  本文由食品夥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繫news@foodmate.net。

相關焦點

  • 福建通報1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用農產品、水產製品、糕點等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18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48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期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4大類食品1351批次,包括:食用油(含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罐頭、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蔬菜製品、水產製品、糕點、特殊膳食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
  • 河北通報20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食用農產品、酒類、糕點等五大類
    9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   不合格樣品中,有9批次為食用農產品。其中,有2批次樣品檢出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河北省唐山市樂亭富強街農貿市場21號攤位李順利銷售的皮皮蝦、唐山市豐南區豐南鎮兆豐生鮮超市銀豐店銷售的皮皮蝦。
  • 深圳通報18批次不合格食品 超六成為食用農產品
    食品夥伴網訊 6月11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該局於2019年4-5月組織對深圳市餐飲環節的食品開展了抽樣檢驗工作,共抽檢餐飲環節食品1654批次,涉及餐飲環節經營主體1262家次,共檢測食品指標8162項次。其中檢出不合格樣品18批次,超六成為食用農產品。
  • 福建這28批次食品不合格被通報,涉及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油等
    餐飲食品(含餐飲具)不合格4批次,澱粉及澱粉製品不合格1批次,糕點不合格1批次,肉製品不合格1批次,食用農產品不合格15批次,食用油(含油脂及其製品)不合格4批次,水產製品不合格1批次,水果製品不合格1批次。
  • 江西公布8批次不合格產品 涉及食用農產品、水果製品和酒類
    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重金屬汙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6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重金屬汙染問題。其中,4批次樣品檢出農藥殘留問題,分別為:由南昌市青雲譜區東哥蔬菜批發行銷售的韭菜、由上饒縣傅氏蔬菜批發店銷售的豇豆檢出克百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由贛州市章貢區小盧蔬菜批發部銷售的豆角檢出滅蠅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由贛州市章貢區鑫茂果業店銷售的碭山梨檢出多菌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遼寧公布16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食用農產品、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
    9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   不合格樣品中,有9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   鎘是水產品中最常見的汙染重金屬元素之一,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汙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鎘(以Cd計)在甲殼類鮮、凍水產動物中最大限量為0.5mg/kg。水產品中鎘不合格可能是水產品養殖過程中對環境中鎘元素的富集導致。鎘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積性,長期大量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腎和骨骼損傷等。
  • 福建通報15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餐飲食品、蔬菜製品、糕點和食用農...
    不合格樣品中食用農產品佔六成   不合格樣品中,有9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佔所有不合格樣品的六成。   另外,還有2批次不合格樣品為:福州市馬尾區沿山市場世利肉攤銷售的牛肉(檢疫日期為2019年12月25日)檢出克倫特羅不合格;晉江市陳埭方美玉百貨店銷售的綠豆芽(購進日期為2019年12月16日)檢出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不合格。
  • 福建曝光1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保健食品等
    7批次餐飲食品、水果製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7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涉及5批次餐飲食品和2批次水果製品,分別為廈門市湖裡區世香園蛋糕店銷售的甜麻花(油炸麵製品)(加工日期為2019年12月16日),廈門市湖裡區美其道包子店銷售的油條(加工日期為2019
  • 福建這8批次不合適食品被通報,涉及食用農產品、糕點、炒貨食品及...
    食品夥伴網訊 8月7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24大類食品971批次,合格963批次,不合格8批次。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4批次,涉及農藥殘留、重金屬汙染問題   抽檢信息顯示,食用農產品不合格4批次,涉及農藥殘留、重金屬汙染問題,分別為廈門市中閩百匯商業有限公司漳州分公司銷售的老薑(購進日期為2020年5月28日),鉛(以Pb計)不合格;泉州百旺樂天天超市有限公司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分公司銷售的菠菜
  • 湖北檢出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用農產品、酒類、蔬菜製品等
    4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涉及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酒類。造成酸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原料採購上把關不嚴、生產工藝不達標、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特別是存貯溫度較高時易導致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敗。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產品中油脂被氧化程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熟制的堅果與籽類產品中過氧化值最大限量值為0.50g/100g。
  • 福建41批次食品不合格 好運來肉鬆華夫餅上黑榜
    千龍網北京12月2日訊  據福建省食藥監局官網消息,該局近期組織對全省範圍內生產經營的27大類食品進行監督抽檢工作,具體為: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調味品、特殊膳食食品、乳製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酒類、方便食品、糖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罐頭、餅乾、蜂產品、糕點、速凍食品、飲料、肉製品、蔬菜製品、
  • 上海通報4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用農產品、蜂產品、蔬菜製品
    2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分別為上海七寶樂購購物中心有限公司奉賢分公司銷售的上海大瀛食品有限公司肉禽加工廠生產的大瀛草鴿,氧氟沙星不合格;上海納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銷售的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B區38號供貨的韭菜,多菌靈超標。
  • 江蘇通報11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餅乾、肉製品、水產製品等
    食品夥伴網訊 10月16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完成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693批次,涉及肉製品、調味品、糕點、酒類、食鹽、餅乾、茶葉及相關製品、蛋製品、水產製品、糖果製品等食品,發現不合格樣品11批次,涉及餅乾、肉製品、水產製品等。
  • 河北檢出1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用農產品、飲料、肉製品等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14日,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抽檢餐飲食品,酒類、糧食加工品,肉製品,乳製品,食用農產品,飲料,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8類850批次樣品,檢驗合格833批次,不合格17批次。
  • 吉林省抽檢食品安全,4批次酒類酒精度不合格
    新京報訊 日前,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發布2020年第46期食品抽檢信息。本次檢出不合格樣品共計28批次,包括蜂產品2批次、酒類4批次、肉製品11批次、食用農產品10批次、水產製品1批次。長春新友誼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吉林省林海雪原釀酒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美登藍莓冰酒(500mL/瓶、林海雪原及圖形商標),酒精度項目不符合產品明示標準和質量要求。檢驗機構為吉林省安信食品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 這11批次食品不合格,涉瓜子、水產製品等
    公告顯示,本期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26大類食品1062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飲料、方便食品、餅乾、罐頭、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酒類、蔬菜製品、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食糖、水產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豆製品、餐飲食品、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品、食鹽。合格1051批次,不合格11批次。
  • 檢出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汙染等問題 天津這14批次不合格食用農產品...
    食品夥伴網訊 10月17日,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通報,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19年食品安全抽檢計劃》要求,該委員會抽檢罐頭、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乳製品、食用農產品四大類食品,共計抽檢710批次樣品,其中14批次不合格。
  • 福建曝光多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現將省市場監管局第45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相關信息公告如下:  本期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24大類食品2448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方便食品、罐頭、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酒類、蔬菜製品、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水產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
  • 9批次食品不合格!涉燕麥片、蜂蜜、兒童海苔肉酥等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20日電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20日通報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主要問題涉及微生物汙染、獸藥殘留超標、質量指標不達標、食品添加劑與標籤標示值不符、質量指標與標籤標示值不符等。
  • 湖北檢出11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酒類、食用農產品、糕點等
    6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   6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涉及1批次食用油,1批次糕點和4批次酒類,分別為京山市家樂福瑪特超市銷售的標稱湖北福美來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食用植物調和油,過氧化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