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商場閉店為百貨業敲警鐘,老牌百貨店如何突圍?這點很關鍵

2020-12-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幾天前,北京老牌百貨長安商場宣布開始全場出清,準備封店改造謀求升級。

長安商場正在全場出清。

幾乎同一時間,已經虧損多年的萬達百貨則被披露賣給蘇寧易購尋求新的生路。

近年來,百貨業經歷了大規模的關店潮,而生存下來的也還在不斷調整轉型升級。百貨業未來出路到底在哪裡?專家認為,百貨店的衰敗其實並不是因為電商衝擊,而是百貨業態已不能適應現有新消費的發展和變化。百貨業仍然有機會,但是必須得重構消費價值。

29年長安商場閉店改造

位於西長安街沿線上的長安商場至今已有29年的時間了,佔盡地理位置優勢的這家老牌商場近日迎來了難得的客流量高峰。原來商場正在進行全場打折出清。

3月5日下午,記者來到長安商場,只見商場大門口的四周都貼滿了「改裝,大出清」、「蛻變升級」等海報字樣。而走進商場,所有樓層撲入眼帘的都是「閉店改造」「全場出清」的醒目字樣,幾乎所有品牌都在打折銷售。

記者注意到,二樓服裝更是打出了3折優惠,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紛紛前來選購。不過記者發現,這裡的服裝陳設類似大排檔,到現場購物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很難尋到年輕人的身影,更很難找到年輕人比較認知的品牌。

一位排隊購物的阿姨告訴記者,長安商場的貨品價格比起百盛要便宜點,但比復興商城要貴,因為聽說清倉促銷,所以特意趕過來看看,折扣確實比較划算。不過記者也發現,除了二樓服裝區有不少顧客外,其他樓層的客流則明顯稀稀疏疏。

商場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全面出清是因為商場要閉店改造升級,具體閉店時間有可能到月底。

據了解,長安商場是當年北京老四大百貨商場(王府井百貨大樓、西單商場、隆福大廈、東安市場)之後第一家超大型百貨商場,目前隸屬於王府井百貨集團,經營面積近3萬平方米。成立之初,長安商場也是北京市西城區最大的商場。

記者查閱王府井百貨年報發現,2016年、2017年長安商場相繼虧損2024.5萬元、1600萬元;2018年上半年仍然虧損139.26萬元。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大型實體門店還面臨租金成本高漲的壓力下,位居長安街沿線黃金地段的長安商場屬於集團自有物業,免除租金壓力,但商場還是出現連年虧損。

「對於長安商場來說,不管要不要交房租、成本壓力多大,經營本身的困境才是導致它沒落的最重要原因」,北京工商聯副主席、北京志起未來諮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傳統百貨大而全的經營模式與當下消費者需求已經脫節了。

從「大而全」轉向「家庭歡聚地」

其實,市場上現有的「大而全」的百貨商場一直都在尋求改變。

百貨業折戟京城最具代表性的還是曾經擁有9家門店的華堂商場。其從2014年關閉望京店開始,一直到2017年5月關閉位於豐臺北路的門店後,華堂目前在北京僅剩下亞運村店。為了力保北京市場的這支「獨苗」,2017年11月開始就對亞運村店開始進行改造。改造後的商場定位為 「歡聚的新港灣」,旨在為顧客打造一個能愉快相聚、一起度過歡樂時光的場所。

3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店,一進大門,就被店裡到處插滿了的櫻花吸引,溫馨氣氛撲面而來,據店員介紹,商場正在舉行「櫻花節」。

記者注意到,一般百貨店一層固有的化妝品、珠寶佔據黃金位置的模式不再,取而代之除了星巴克咖啡等大眾品牌外,還有西樹泡芙、摩堤工房、繼光香香雞、滿滿元氣棗糕等眾多餐飲甜品,其中不乏網紅品牌;瑞典設計師品牌諾米的第一家店也選擇開在了這裡。

相比以前,二層的女裝則向商務正裝、成熟少淑裝轉化,同時還引進了年輕新銳沫西美髮館。三層則是兒童全樓層,樓層中央區域開設的免費兒童海洋球池,不少爺爺奶奶在一旁,陪伴孩子在這裡開心玩耍。

「改造後的商場比以前環境好了,每層還設有休息區」,和記者一同乘扶梯到三層的李阿姨告訴記者,她就住在商場附近,經常到地下一層超市購買華堂的精細蔬菜水果,質量好。自己以前一般不逛商場,不過改造後這裡舒服。「現在常來,一般是我去買菜,老伴帶著孫子在三樓玩耍,孩子不少穿的用地有時就順手在這裡買了。要是時間晚了,中午就直接在5樓吃飯。」

「我們通過這樣的改造,增加餐飲、娛樂、教育、美發、健身等新業態達40%,目的是改變商場以往純商品銷售模式,讓顧客在這裡享受歡樂、美好的時光」,華堂商場相關負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主力客層呈現年輕化狀態,從原來的30至45歲變成20至35歲,日均客流量跟前一年相比增長了60%,銷售出現明顯上升,2018年年底開始出現盈利。

「區域百貨店」變身「社區生活管家」

與華堂商場一樣,爭奪家庭購物消費成為越來越多區域型購物中心運營的發力點。記者了解到,位於雙橋的天蘭LifeStyle雙橋店此前以銷售服裝、黃金珠寶電器為主,去年商場進行轉型改造時,打造「433」新生活中心模式,即餐飲娛樂休閒影院佔40%,兒童業態佔30%,購物僅佔30%左右,商場不僅入駐率從此前的60%提升到90%以上,銷售額也是上漲超過30%。

從一開始就定位為社區居民提供綜合便利服務的甘家口大廈,這些年也在不斷進行升級改造,樓上可以做美容、吃飯,樓下可以逛超市、買蔬菜水果、乾洗衣物,大廈裡還能提供寵物服務、銀行、家政等各種生活服務,跑一次就能解決絕大部分生活需求。成為社區居民生活管家的甘家口也成為翠微股份盈利的重要來源。

據悉,長安商場改造後也將定位為精緻社區生活中心,未來商場不僅將從百貨業態,轉變為購物中心,還將服務中心、娛樂中心、社交中心融為一體。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十分贊同這種改變。「位於社區的百貨可以定位生活方式主題店,可以組織社區藝術節、文化講座等,消費者來了,順手購物就成為自然。」

專家點評

百貨轉型的核心是重構消費價值

「外界可能一直認為是電商衝擊了百貨業,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百貨業態發展至今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同質化嚴重,傳統意義上的百貨業態已經走上了末路,不可能有生命力了,即便存在,也只是名稱上還叫「百貨商場」,但絕不是以前的百貨店了,必須調整商品結構,朝購物中心化、專業店化、超市加百貨化智能店方向發展,增加餐飲、休閒娛樂等體驗性服務。

賴陽則認為,傳統百貨業態過去對消費者的用處現在越來越少了,因此,百貨店轉型的核心就是重構消費價值。

「你對消費者有價值,才會吸引消費者」,賴陽認為,過去可能是換季了,消費者就到百貨商場裡買件大衣,但現在通過電商可以買全球,還可以買到比商場價格更便宜的國際品牌,那麼為何要去傳統商場呢?「但這些根本的變化,並不意味著實體商業就不能生存了」,賴陽認為,消費者以往對百貨店需求改變了,出門逛商場的目標和價值變了,以前是購物順帶吃個飯,而現在消費主力軍年輕群體是為了新奇好玩等體驗才去逛實體店。「一家人帶著孩子先到商場上個親子班,看場電影;然後找個有特色的餐廳團聚下,對於這些人群出門的真正需求,『購物』則成了隨心隨性的行為。」

「長安商場的體量不足以輻射到更大範圍,但其周邊是居民聚集區,居民需求旺盛,因此,定位社區購物中心比較合適」,賴陽認為,這些年來,長安商場很難吸引到年輕人,品牌價值下滑,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讓顧客有充分的進店體驗,引進更多新奇特的商品滿足消費者巡店的樂趣等,這些都比較重要。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胡笑紅 文並攝

流程編輯:王宏偉

相關焦點

  • 長安商場閉店再給傳統百貨業敲響警鐘,電商衝擊下如何突圍?
    幾天前,北京老牌百貨長安商場宣布開始全場出清,準備封店改造謀求升級。幾乎同一時間,已經虧損多年的萬達百貨則被披露賣給蘇寧易購尋求新的生路。專家認為,百貨店的衰敗其實並不是因為電商衝擊,而是百貨業態已不能適應現有新消費的發展和變化。百貨業仍然有機會,但是必須得重構消費價值。29年長安商場閉店改造
  • 32年的老牌百貨廈門國貿免稅商場宣布閉店
    32年的老牌百貨廈門國貿免稅商場宣布閉店來源:聯商網2020-04-11 14:05聯商網消息:4月9日,廈門國貿免稅商場發布閉店公告。公告顯示,因商場經營調整需求,免稅商場將於2020年7月1日正式閉店,請還持有儲值卡且未消費的顧客於閉店前到店使用。
  • 老牌百貨三友商場傳3月閉店 商家清倉特價甩貨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老牌百貨三友商場傳3月閉店,或將轉型商務辦公場所 傳統百貨商場「革命性」的變化勢在必行。近日,位於東四南大街的老牌百貨三友商場傳出將於3月閉店,並將有可能轉型為商務辦公場所的消息。新京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目前整個商場中各家品牌幾乎都在清倉特價甩貨。儘管商場方面並未正面回復閉店傳聞,不過已有商家「心急」地打出了撤店的牌子。
  • 老牌百貨三友商場傳3月閉店,或將轉型商務辦公場所
    近日,位於東四南大街的老牌百貨三友商場傳出將於3月閉店,並將有可能轉型為商務辦公場所的消息。新京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目前整個商場中各家品牌幾乎都在清倉特價甩貨。儘管商場方面並未正面回復閉店傳聞,不過已有商家「心急」地打出了撤店的牌子。
  • 北京長安商場閉店,向顧客發棒棒糖,29歲老百貨將轉型成什麼?
    已經營29年的長安商場昨晚8點正式閉店,進入升級改造期。據商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外立面裝修將於8月底結束,預計超市9月率先營業。整個項目1-5層的裝修調整力爭於今年底竣工。改造後經營模式將以「社區商業」為主。
  • 西安民生百貨龍首店宣布閉店 經營時間不足6年
    有關民生百貨龍首店撤櫃和閉店消息,早幾天已有傳出,最終得到了這張閉店通知的證實。民生百貨龍首店位於西安城北未央路龍首廣場,據西安民生(現股票簡稱更名為「供銷大集」)2013年10月30日晚公告稱,擬與西安郅輝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籤訂租賃合同,租賃盛龍廣場物業開設門店,打造集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社區性購物中心。
  • 百貨業集體放棄「百貨」概念 業態不再追求大而全
    原標題:百貨業集體放棄「百貨」概念 業態不再追求大而全   今年對於百貨業而言非比尋常。新的消費環境下,傳統百貨業粗獷的管理模式面臨終結。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傳統百貨紛紛開始弱化「百貨」概念,剔除經營效益不佳的品類,開始追求「小而精」。來自北商商業研究院的分析顯示,業態變革意味著又一次百貨革命來臨。
  • 社區+奧萊 長安商場春節前變身
    10月31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試點名單上的長安商場自4月閉店改造至今,已於近日明確了向「U生活中心+奧萊」商業模式轉型,預計於2020年春節前重新開業。這意味著,在閉店僅僅9個月後,一個「奧萊價格、社區定位」的新長安商場將展現在北京消費者面前。一店一策 三招助力傳統商場改造迎來了政策扶持。
  • 老牌商場北京賽特關閉改造給傳統百貨帶來這些警告
    聯商專欄:繼長安商場閉店後,北京賽特購物中心也將停止營業。這個歷經27年歷史的老牌商場曾是北京最早的高端購物中心。當年,賽特創造了京城商界創下多個「第一」,包括第一家開架率90%以上的百貨商場;第一家自動滾梯最多的商場;第一家賣場照度最高的商場;第一家以進口產品為主營商品的超市;第一家擁有室內最大屏幕的商場,第一家使用電腦聯網收銀系統的商場等。90年代和21世紀最初的10年時間,這裡可謂「人頭攢動」。如今,賽特已經難以重現輝煌了,這不免讓人唏噓不已。
  • 是誰擠垮了天津三大傳統百貨商場?
    傳統百貨業舉步維艱,面臨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電商企業的排擠,傳統百貨業應該如何突破瓶頸進行轉型?天津幾家大型的百貨商場例如比較老牌的中原百貨(原華聯商廈)、勸業場、濱江商廈等等,他們歷經數十年風雨早已告別過去的輝煌歷史,如今現狀卻舉步維艱。面對飽受電商排擠的情景,對於傳統百貨商場該如何進行轉型?
  • 誰「殺」死了中國知名老牌百貨商場?
    最近,國內一些老牌百貨商場因經營不善,紛紛出現倒閉的現象。繼2019年3月,開業29年的長安百貨宣布閉店改造後,6月底,有著27年歷史的賽特百貨也將「迎來」自己命運的終點。就連百貨業鼻祖美國西爾斯百貨,也於2018年10月正式進入了破產清算階段。
  • 新街口百貨的涼蓆、燕豐商場的副食……北京老百貨如何「倚老賣老」
    對於老牌百貨店來說,今年註定不平凡。3月,位於西長安街的29歲的長安商場清倉閉店改造;6月,27歲的賽特購物中心閉店;8月8日,年近古稀、曾數次轉型均告敗的天橋百貨將開啟第二次拍賣,這次3.81億元的起拍價比起6月份流拍的4.48億元起拍價降低了15%,未來的天橋百貨何去何從還是個謎。
  • 「賽特」等老牌百貨商場終會離我們而去?商務部回應
    海外網4月18日電18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高峰迴答記者提問,相關內容實錄如下:央廣中國之聲記者:我們注意到,近期經營了27年之久的北京賽特購物中心宣布了閉店改造的消息,之前北京的長安商場也是進入了閉店改造
  • 解析:百貨店如何走出困境 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衝擊著傳統的百貨業,2014年全國網絡零售額達27898億元,同比增長近五成。而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統計的數據則顯示,在過去的一年中,全國101家會員企業經營面積同比減少6.6%。對於諸多地區出現百貨店關門的現象,業界稱之為「閉店潮」。   這進一步說明當下的實體百貨業,生存,環境嚴峻!發展,頹勢盡顯!
  • 聯商百貨周報:樂天陷國內外關店困局 百盛將退出重慶
    瀕臨破產;彭尼百貨新CEO聚焦服裝,大規模更換管理層;廣百百貨與廣州友誼將正式整合......2、百盛百貨將退出重慶市場 最後一店3月31日關閉繼西安西大街時代百盛停止營業後,百盛集團又少一店。近日,重慶百盛南坪店確認3月31日營業結束後,百盛在重慶的最後一家賣場將閉店。
  • 無錫遠東百貨將閉店 紅豆集團將接手建購物中心
    連結>>>  盤點中山路商圈消失的百貨商場  1、大洋百貨  開業:2003年5月1日閉店:2013年4月3日位於中山路與人民路的交會處,地處無錫最繁華的商圈。但是房屋結構存在先天不足,使其購物環境與中山路其他商場相比顯得不足。大洋百貨後期的客群定位不清是其「散夥」的關鍵性因素。  2、英武百貨  開業:2010年8月閉店:2012年8月21日  號稱來自英國武士橋的英武百貨,早前宣稱是百樂集團在中國大陸開出的首間商場,但定位一開始就走低端路線,並不符合無錫市場的消費習慣。
  • 日本地方城市百貨商場陷入「關店潮」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中國財經報導》)近年來,日本百貨業持續萎縮,特別是各地方城市的百貨商場相繼出現「關店潮」,20日,日本三越伊勢丹百貨店旗下又一家歷史悠久的大型百貨商場21日,配合閉店當天的全場特賣促銷活動,吸引了上萬人前來搶購。晚上7點過後,店長帶領全體員工向顧客深深鞠躬,商場大門緩緩關閉,標誌著這家大型百貨商場四十多年的歷史畫上了句號。
  • 華堂商場北苑店月底閉店 服裝專櫃開始撤了
    「我們一家人吃完飯遛彎兒,發現華堂商場北苑店要閉店了,這才幾年啊!」家住北苑家園的王先生唏噓不已。記者也從商場客服處了解到,這家店本月底就將閉店,目前正在進行「閉店感恩」折扣銷售。商業專家洪濤指出,傳統百貨店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新世界百貨突圍術 118廣場首嘗從百貨到購物中心
    (贏商網上海站報導)當新世界百貨(需求面積:50000-80000平方米)面臨2007年上市以來首個中期業績縮水後,傳統的百貨商場如何克服體驗式不足的缺陷?上海巴黎春天百貨(需求面積:25000-30000平方米)118店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將百貨商場與購物中心相結合,來彌補彼此的不足之處,而這項舉措也是新世界集團百貨商場購物中心化的嘗試。   贏商網記者現場走訪發現,與傳統的巴黎春天百貨店不同的是,118店是以百貨店和購物中心兩種模式相結合。在業態的配比中,餐飲、娛樂等體驗式業態能夠達到40%以上。
  • 王府井奧特萊斯閉店!王府井百貨最終還是撤場南寧了?
    位於新民路南寧王府井奧特萊斯將於10月21日正式閉店! 其實不算震驚,早在9月初的時候,頭條君去古城路商圈了解夢之島情況的時候,已經獲取相關暫時閉店的消息。 相比較王府井奧特萊斯閉店,更為勁爆的內幕是王府井百貨要撤場南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