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詩詞:《泊舟盱眙》賞析

2020-12-15 榆木齋

霜降詩詞:《泊舟盱眙》賞析

文:枯木

《泊舟盱眙》

【唐】韋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

鄉國雲霄外,誰堪羈旅情。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秋天即將過去,冬季就要來臨。俗話有講「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後,天氣漸冷,凍則有霜,冷空氣越來越頻繁,晝夜溫差變化大,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

值得注意的是,霜降並不代表一定「降霜」。因為在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做「早霜」「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然而古人沒有現代如此先進的觀測儀器和大數據計算,只是依照經驗,一般在霜降節氣後就會出霜(北方地區),因而把秋季最後一個節氣命名霜降,也是比較精確的。

霜降以後,大地一片蕭索,大部分植物的葉片開始凋零。受到低溫影響,葉片中的葉綠素受到破壞,呈現出類胡蘿蔔素的顏色,因而大部分開始發黃,然而有不少樹種的葉片中含有花青素,於是逐漸變紅。

在秋天變紅的樹種裡面,最著名的就是楓樹和黃櫨,其他諸如黃連木、水杉、漆樹樹、懈樹等等,都會呈現出迷人的色彩,因而秋季登高望遠,欣賞紅葉,看層林盡染,也是一大幸事。古往今來關於賞葉的詩詞不勝枚舉,最著名的當然是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注意不是「深處」,而是「生處」,某些教材是錯的。),這首詩膾炙人口,意境優美,傳承千古,婦孺皆知。

今天我們要推薦一首「霜降」季節的詩詞,這就是唐代詩人韋建的《泊舟盱眙》。這是一首羈旅詩,詩人觀察細膩,描寫入微,融情於景,抒發了思鄉之情。

詩人韋建,生卒年不詳,字正封,一字士經,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天寶末任河南令,與蕭穎士交厚;貞元初,官太子詹事;五年,授秘書監致仕。唐代詩人,《全唐詩》存詩二首,此首《泊舟盱眙》是其中之一。盱眙(xū yí)在江蘇省西南部,淮河下遊,洪澤湖南岸,春秋時期屬吳國,戰國時期歸楚,秦朝建縣,1955年由安徽省劃歸江蘇省。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首聯寫明地點時間。詩人行旅外出,乘舟遠行,夜晚在淮水的下遊停泊;此時正好是霜降季節,天寒地冷,夕陽西照,水流清澈,漫江碧透。此句中的「次」可以理解為順序中的下遊(位居次),也可以理解為停泊的場所(旅即次)。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頷聯描寫居所景色。秋天以後,白天變短,夜晚變長,因而詩人用了一個「夜久」;夜晚漲潮,潮水衝擊著江岸,不斷衝刷泥沙,因而詩人用「侵」字,非常精妙;而秋天由於天氣寒冷,地面水蒸氣蒸發少,從而能見度高,天高雲淡,月亮顯得非常明亮,因而詩人用了「月近」「久」、「侵」、「近」這三個詞用得非常妥帖,精妙傳神,凝練雋永,也看得出詩人觀察細膩,描寫精湛,詩詞功力深厚。大意是:霜降季節,夜晚變長,一波波潮水不斷衝擊著岸邊;天氣逐漸變得寒冷起來,夜晚月亮分外明亮,顯得和城鎮非常相近。此聯對仗工整,用詞精緻,意境傳神。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頸聯描寫詩人住宿地周邊環境。「平沙」指廣闊的岸邊沙灘,一望無際;「候館」指住宿的驛站。大意為:住宿的驛站靠近江岸沙灘,夜晚有大雁棲息,因而臨近大雁而眠;夜晚睡不著,一直到了雞鳴時分。

「鄉國雲霄外,誰堪羈旅情。」,尾聯抒情。詩人前三句寫景,第三句中有聽雞鳴,說明了難以入睡,為什麼會如此呢?於是在結句表明了緣由,那就是故鄉遠在雲霄之外,長期羈旅,思鄉之情難以抑制,這是誰也難以忍受的啊!

《泊舟盱眙》是一首感情真摯的羈旅思鄉詩詞,詩人由遠及近,描繪了一幅絕美的秋色江景,夕陽西照,江水清澈,一碧萬頃,孤舟停泊;夜晚潮水衝刷著江岸,月亮分外明亮,平沙落雁,孤枕難眠,不由得思鄉之情湧上心頭。詩人融情於景,情景交融,感情真摯,意境悠遠,極具藝術感染力。

2019/10/17榆木齋

相關焦點

  • 關於霜降的古詩文介紹 霜降節氣的詩詞
    霜降一到,天氣漸冷,氣溫低的地區開始降霜,也是秋季中最後一個節氣,開始向冬季過渡,天氣愈發寒冷,古代詩人也用詩句描寫了深秋的蕭瑟。那麼,本期的老黃曆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關於霜降的古詩文欣賞。  《謫居》  唐·白居易  面瘦頭斑四十四,遠謫江州為郡吏。  逢時棄置從不才,未老衰羸為何事。
  • 霜降的詩句古詩有哪些 關於描寫霜降節氣的詩詞大全匯總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個過渡時期。自霜降始,白晝秋雲散漫遠,霜月蕭蕭霜飛寒,冬日漸近。霜降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初霜形成秋風瑟瑟落葉蕭條的日子。霜降這個詞很生動,將小冰晶附著在地面或植物上的可愛之處顯露無疑詩人杜牧就描寫過霜降的景色, 例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描繪了秋季的楓葉上打著初霜別致的景色。
  • 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霜降時節,這7首詩詞,別有一番風味!
    每年的10月23日是我國傳統節氣「霜降」,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同時霜降也是南方三秋大忙的季節。我國古人留下很多關於霜降的詩詞,這些詩詞為後人講述著古人眼中的霜降情景。
  • 十首霜降詩詞: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
    霜降已過,千里舖霜,通過下面十首詩詞,我們來看一看,古代詩人都是怎麼度過霜降的呢?霜降之後的三旬後,蓂莢草只剩一片葉子了。月亮在落日之後升起,在天上成了一個圓鉤。天氣越來越冷了,明天帝都的人都會穿上保暖的裘服。《泊舟盱眙》唐·常建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 霜降詩句古詩詞經典一覽 關於霜降的諺語或詩句霜降諺語有哪些
    「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0月24日1時20分將迎來「霜降」節氣。專家提示說,「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天氣將由涼轉寒,公眾要注意防寒和防燥。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 霜降|人生從容向晚,歲月悠遠綿長
    ▼熱氣散了,寒霜降了屬於秋天的節氣這是最後一個了記得添衣保暖霜降,遠遠不止是一種氣候現象它背後的百般思量與萬千風景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西風已緊,君勿忘備暖衣紅泥小火爐,再添些香酒些許冷意,些許嫋嫋的暖意一醉方休,不失為人生一大快慰……《泊舟盱眙》
  • 霜降詩詞10首: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唐朝詩人元稹有一組詠二十四節氣的詩歌,這是關於霜降節氣的一首。霜降時分的秋天一片蕭瑟之氣,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這是說一候時豺狼開始大量捕獵小獸,把自己吃肥以便度過不易覓食的冬天。在這裡詩人就用了豺祭獸的典故。再加上疏木、哀鴻、思鄉,這時候可以飲上一杯美酒,忘卻這他鄉故鄉、憂傷哀愁、古今歲月。
  • 30首霜降詩詞: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俗話說: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後,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氣漸冷;凍則有霜,大地因冷凍或將會產生初霜的現象。霜降節氣後,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越來越頻繁。
  • 霜降時節,留住秋天最後的美景詩詞
    賦得九月盡(秋字) 元稹 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 玄陰迎落日,涼魄盡殘鉤。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過今夕,休詠賦中愁。秋懷奉寄朱補闕 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騷人起恨初。白雲深陋巷,衰草遍閒居。 暮色秋煙重,寒聲牖葉虛。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歸田賦,猶陳諫獵書。
  • 唐詩中的「霜降」
    《賦得九月盡》唐 元稹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玄陰迎落日,涼魄盡殘鉤。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泊舟盱眙》唐 韋建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鄉國雲霄外,誰堪羈旅情。
  •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
    暮秋已至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今年的霜降時間為 2020年10月23日 6:59:25
  • 今年幾月幾號霜降具體時間 霜降的詩句大全 關於霜降圖片諺語一覽
    今年幾月幾號霜降具體時間 霜降的詩句大全 關於霜降圖片諺語一覽  二十四節氣的霜降就要到了,越來越冷的秋天和即將到來的冬天,霜降對人們來說有多重要?霜降的到來,意味著冬天已在路上。  10月23日就是霜降,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 露深花氣冷,霜降蟹膏肥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科普蘇州,ID:kepusuzho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2020 | 霜降泊舟盱眙霜降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進入此節氣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這時中國黃河流域一帶出現初霜。霜降是秋向冬過渡的開始,天氣漸冷,初霜出現,草木開始泛黃。
  • 霜降,賞秋~
    2020年10月23日,農曆九月初七,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時節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這時天氣漸冷、初霜出現,晝夜溫差變化較大。天冷,朋友們多穿衣!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蟄蟲鹹俯。」霜降過後,楓葉、黃櫨樹等見霜而紅,正是賞秋好時節。
  • 霜降節氣:品讀《詠廿四氣詩•霜降九月中》,了解霜降
    (01:08) 【導讀】中國是詩詞的國度,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我們吟詠這些詩詞,就像在與歷史對話。讓我們放下紛擾的一切,靜靜地讀一首詩詞,開啟一段美妙的旅程。
  • 吟著詩詞去旅行-雪景詩詞名句賞析二
    詩詞賞析: 首句寫終南山高聳入雲,表達了作者的凌雲壯志。 詩詞賞析: 覺衾寒窗明,而知有雪,聞折竹之聲,而知雪重,寫來曲折有致,構思巧妙,別具一格。
  • 8首最美「霜降」詩詞,在寒意中感受最後的秋天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近日來,即使在氣候溫暖的南方,也能感受到寒意逼人。霜降並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其實,「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氣由於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的。
  • 10句霜降詩詞,張繼的這首堪稱千古傳頌的名篇!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10句霜降詩詞,詩人張仲殊筆下的柿子,為何比作人間甘露?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俗話有講「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後,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
  • 山航開展霜降節氣機上特色服務活動
    魯雁們首先邀請旅客參與有獎問答活動,乘務員向旅客介紹了霜降節氣的知識並提出小問題,請旅客進行搶答。旅客們熱情高漲,踴躍參與,回答正確的旅客獲得了精美獎品,飛機模型、特製香囊、書籤等禮品紛紛送出,受到了旅客們的喜愛和好評。
  • 【系列】話說盱眙「水」故事
    正是這都梁山、淮河水天成自然、剛柔交濟的地形地貌,萬千年來呵護佐佑了盱眙、滋潤養育了盱眙,也為盱眙注入了陽剛如山、柔韌似水的稟性與精神,為盱眙山水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創造了無可替代的環境條件。尤以水文化而言,因淮河之水而有了盱眙小邑的誕生,也因淮河之水釀造了盱眙獨特的地方文化,甚至對於文字、方言、傳說(文學、文化)和經濟、社會產生根本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