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東迎來高鐵高速豐收年。
就在今日,
濰萊高鐵,濟南大東環、
京滬高速萊蕪至臨沂段改擴建、
嵐羅高速、濰日連接線,
一條高鐵和四條高速同時通車!
快來感受山東「加速度」
↓↓↓
「濰萊」已來!
膠東半島東部地區至內地開啟快速通道
濰坊至萊西高鐵(濰萊高鐵)起自濟青高鐵濰坊北站,向東經寒亭區、昌邑市、平度市、萊西市,接入青榮城際萊西北站,建設裡程123公裡,總投資161.3億元,設計時速350公裡。全線設濰坊北、昌邑、平度、萊西4個車站,其中昌邑、平度為新建車站。
該項目西連濟青高鐵,東接青榮城際、萊榮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青銀通道向半島地區的延伸,是山東「四橫六縱」高鐵網的重要連接線,對於打通膠東半島至內陸腹地的便捷通道、打造「軌道上的膠東半島」,意義重大。該項目建成通車,結束了平度市不通高鐵的歷史,青島在山東率先實現了「縣縣通高鐵」。
濰坊至萊西高鐵是山東鐵路建設史上第一條完全由山東投資並自主建設的高速鐵路項目,也是山東高速鐵路建設管理模式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的重要載體項目,也是山東高速鐵路建設管理模式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以來建成通車的第一個高鐵項目。
車票已開售!青島平度市首通高鐵!
鐵路部門已於11月25日18時開始發售該條高鐵的動車組列車車票。
開通運營初期,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將安排開行管內動車組列車3對,分別為濟南東至榮成G6935次、G6940次;濟南東至威海G6945次、G6946次;濟南東至萊西G9211次、G9212次。濟南至煙臺間最快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2小時21分壓縮至1小時46分,縮短35分鐘。濟南至威海的最快運行時間由2小時49分壓縮至2小時16分,縮短33分鐘。
前來體驗的濰萊高鐵的旅客拿到有紀念意義的首趟列車車票
濰萊高鐵結束了平度不通高鐵的歷史,今天一大早,平度站已經有很多群眾前來搶先購票體驗。
濰萊高鐵開通運營後,新建車站昌邑站、平度站、萊西站將採用開放式售票,降低了操作臺高度,以45度視角開拓工作人員與旅客雙方的視野,新增旅客座椅,為半坐式吧檯椅。旅客能感受到更加溫馨便捷的出行體驗。
為保證高鐵列車服務質量,青島客運段組織高鐵乘務員開展高鐵基本常識、服務禮儀、服務技巧等專業培訓,濰萊高鐵正式運營後,這批靚麗「高姐」將擔當高鐵列車的值乘任務。
平度站站臺上首發列車「高姐」敲起鑼鼓,慶祝濰萊高鐵開通
沿線車站風貌各有千秋
濰萊高鐵開通儀式將在新建成的平度站落客平臺舉行。平度站位於平度市北側,站房規模11999平方米,車站布置為2臺6線。車站建築以「齊風漢韻,膠東之門」為設計理念,以漢代建築為設計基礎,通過大體量石材造型和通透變化的玻璃幕牆,塑造出強烈的虛實對比,立面選取古代書簡形象,傳承「齊風漢韻」的文化精神。平度站北臨榮濰高速,距離市中心約6公裡。
濰坊北站位於濰坊市東北側,站房規模 65975平方米,車站布置為7臺20線。車站建築將濰坊最著名的風箏元素融入其中, 整體造型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兩邊的翅端和下方外露的鋼結構就像風箏的骨架和絲線,代表濰坊風箏之都的工匠精神。
昌邑站位於昌邑市東南部,站房規模9995平方米,車站布置為2臺6線。車站建築以「鄑邑故城,溴鹽之鄉」為設計理念, 從鹽田曬制海鹽的生產過程中汲取靈感,採用傳統建築風格,中軸對稱形式,造型簡潔有力,恢弘大氣。經過現代手法提取的重疊式屋面,使建築既具有古典文化的特徵,又有新時代的風貌。
萊西站位於萊西市南部,站房規模11995平方米,車站布置 為3臺8線。車站建築採用左、中、右對稱布局,整體建築形態嚴謹、沉穩,兩側大面積實體牆和出挑深遠的屋簷,以雄崖所古城城門為基本意向,簡潔大方,硬朗有力,意為開啟時代經典的傳承之門、城市之窗。
四條高速同時通車
省內交通網更加便捷暢通
京滬高速萊蕪至臨沂段、濟南大東環、嵐山至羅莊、濰日高速濰坊連接線4條高速公路均為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均為120公裡/小時。
濟南大東環
濟南大東環通車,標誌著濟南正式跨步邁入「三環時代」。
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東環段是京滬高速公路濟南東繞城段的並行線,主線起自青銀高速唐王樞紐互通立交,止於京滬高速曹範互通立交,由北向南依次穿越歷城區,高新區,章丘區,全長23.6公裡,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120公裡/時。
2018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濟南將加密高速路網建設,在原來「兩環十二射」的基礎上構築「三環十二射」高速公路網。其中,「三環」就是在現有繞城高速外圍,規劃形成高速公路環線。其中大東環就是三環的外環東線。
大東環項目主線自北向南設置了董家、孫村東和曹範北三處收費站,其中董家收費站連接省道102,孫村東收費站連接國道309,曹範北收費站連接章丘連接線和章丘南外環,市民可以行經省道102、國道309和章丘南外環上繞城高速大東環,北向接濟青高速北線,去往北京、青島等方向;南向接京滬高速,去往泰安、日照等方向,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多樣的交通路線選擇,方便沿線群眾出行。
京滬高速萊蕪至臨沂段改擴建
京滬高速萊蕪至臨沂段改擴建工程起於濟南萊蕪高新區,止於京滬高速公路魯蘇界,全長232.19公裡,雙向八車道,設計速度120公裡/小時。通車後,從萊蕪到魯蘇界由原來的三個小時縮短到兩個小時。
嵐羅高速
嵐山至羅莊項目全長104.5公裡,概算總投資86.7億元,雙向四車道。嵐羅項目的通車使臨沂市城區繞城高速形成閉環,為魯南地區新增了一條東西向出海大通道。通車後,臨沂商城的貨物直達日照嵐山港順利出海。
濰日連接線
濰日連接線全長16.0公裡,雙向四車道,實現了濰日高速與榮濰高速「牽手」互通,是山東首個實施「共建共享」高速公路項目,對推動濰坊市全面融入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年底通車潮」如火如荼
山東兩年密集通車24條高速公路
歲末年底,山東省也迎來了高速公路通車高潮。2020年,山東計劃通車14條高速公路,實際將爭取通車15條,目前已通車11條。加上2019年建成通車的9條高速公路,山東將在這兩年內密集通車24條高速公路。
2020年山東爭取通車15條高速公路
2020年底,山東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將達7400公裡。根據《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2018-2035年)》,到2022年山東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將達到8000公裡左右,到2035年基本建成「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通車裡程將達9000公裡左右。
未來省內三大經濟圈內
將實現「1小時通達」
三大經濟圈均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突破和率先推進的一體化發展任務,加快構建便捷高效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根據此前消息,到2030年,山東將基本建成交通強省,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內實現1小時通達。
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三圈」還有更多「大手筆」。
例如:在省會經濟圈,鄭濟高鐵山東段、京雄商高鐵山東段、黃臺聯絡線等鐵路項目建設正加快推進,濟南至濱州、濟南至棗莊、濟南至濟寧、德州至商河、聊城至泰安等鐵路項目規劃實施,將構建以濟南為中心的「米」字型高鐵網絡,打造高效便捷的「一小時經濟圈」。未來省會經濟圈東西大幹線經十路將東擴至淄博。
與高鐵相比,發車密度更高的同城軌交、城際鐵路更令人期待。
在膠東經濟圈內,濟青高鐵拉近了青島與濰坊的距離,青榮城際讓煙臺、威海加速融入青島;青鹽鐵路則首次讓青島與日照間開行動車。青島正式運營的13號線幾乎開到了日照的「家門口」。
今年3月,日照加速地鐵8號線建設,爭取儘快納入青島軌交線網規劃。根據今年5月份報導,未來,青島地鐵11號、17號線或將延至煙臺,在青煙率先打造「軌道上的經濟圈」。
山東「加速度」
交通涅槃騰飛
今後去哪都更加快捷方便
快一起打卡新路線吧~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葉開 綜合海報新聞、大眾日報客戶端、濟南日報、齊魯壹點、閃電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