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心疼賣藝女寫了首詩,流傳80多年,水平不輸白居易《琵琶行》

2020-12-18 美詩美文

認真品讀魯迅先生的作品,會發現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先生一生嬉笑怒罵,但凡看不順眼的就一定是嘴裡不饒人,但他對女性卻十分尊重。

魯迅在1934年發表了一篇名為《女人未必多說謊》的雜文,在文中好好地替女人們說了段公道話。他表示之所以大家都覺得女人愛說謊,其實根本沒有統計數字,這話根本就是男人們編排出來的。除此之外,魯迅對於文壇才女們也從不吝嗇讚美。五代時期的花蕊夫人在國破家亡曾寫過一首詩,在詩中她用「二十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諷了20萬男兒。魯迅看到這首詩後,用「快哉快哉」4個字來形容。

魯迅對女性的尊重,除了體現在對才女的認可上,也體現在他對民間弱女子的同情上。1933年7月份,他給好友森本清八先生寄了封信,信中含了兩首七言詩。這兩首詩都是魯迅因心疼賣藝女所寫,當時大量農民流離失所,很多農村的姑娘為生活所迫,來到城裡做歌女賣藝,有的甚至淪落風塵。看著這些可憐的女子,魯迅無奈地寫下了兩首妙詩。兩首詩加起來共56個字,流傳了80多年,如今讀來仍令人肅然起敬。讓我們來品一品:

《贈人二首》(其一)明眸越女罷晨妝,荇水荷風是舊鄉。唱盡新詞歡不見,早雲如火撲晴江。(其二)秦女端容理玉箏,梁塵踴躍夜風輕。須臾響急冰弦絕,但見奔星勁有聲。

1200多年前,詩魔白居易也曾為一位民間賣藝女寫了首《琵琶行》,最後一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讓我們讀懂了白居易對女子的同情。魯迅的這兩首詩,雖沒有和白居易一樣用大量筆墨描寫女子所彈的曲子之美,但兩者的精神內核是一樣的。在這兩首詩中,魯迅用借代,暗喻等修辭手法,將這些女子的無奈和悽涼寫得淋漓盡致。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兩首詩水平是不輸《琵琶行》的。

第一首詩寫的是一位來自江南的歌女,她明眸皓齒,晨起妝扮,雖然如今已衣著華麗,淪為了歌女,但她心裡想的荇水荷塘的清風,那是她的故鄉。後兩句寫的是她唱歌時的情形,唱著新詞但她卻難展笑顏,因為故鄉遇到大旱,她惦記著家中父母親人。最後一句「早雲如火」是古詩的用法,指的是旱雲,這也就交代了女子之所以會選這條路的原因,一切都是為生活所逼,並非她自願。

第二首詩寫的是一位樂女,她每日為客人們彈箏謀生,她打扮好後,端坐著為大家彈著曲子。第二句中「梁塵」指的是動聽的歌聲,一陣輕風吹過,讓琴曲更加美妙。第三句詩人筆鋒一轉,或許是因為想起了自己悲慘身世,或許是想起了家中父母姐妹,她心中恨意難消,彈得越來越快,最後弦都斷了。

最後一句寫女子抬頭看天,夜空中仿佛有一顆流量划過,它似乎自帶一著強勁有的聲音。這個聲音是什麼?它那麼強烈,不會是嘆息聲。它是這個可憐女子內心的怒吼聲,雖然落魄至此地,但她卻不肯向命運屈服,這夜空中的流星是她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希望,這聲音是她的抗爭之音。

當年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女子,是因為「老大嫁作商人婦」後,覺得「商人重利輕別離」,所以才會那般傷感。而魯迅筆下的這兩位女子,並非為情所困,她們雖然只是最底層的弱女子,但卻有血有肉,不願向命運低頭,這正是魯迅心疼她們,願意為她們寫詩的原因。雖然憑自己的力量無法幫助她們,但魯迅願意為這樣的女子們發聲,就已經令人肅然起敬了。這兩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白居易不太出名的一首詩,只有短短四句,卻是濃縮版《琵琶行》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這是白居易仙逝後,唐宣宗李忱為他寫的《吊白居易》,應該算是對白居易詩歌最恰當的評價。白居易一生作詩3000多首,是唐朝當之無愧的「詩王」。而白居易詩中最膾炙人口的當屬《長恨歌》和《琵琶行》。
  • 白居易的這首詩只有4句,卻是長篇《琵琶行》的濃縮,令人叫絕!
    與劉禹錫並稱「劉白」,又與李白、杜甫合稱「唐代三大詩人」,有著「詩魔」和「詩王」的美譽。白居易的詩歌作品主張通俗性、寫實性,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白居易的一首經典詩作《夜箏》。《夜箏》是白居易在長安為一彈箏女子而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 唐宣宗寫白居易的詩,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有何玄妙
    嚴格來說,這是一首悼亡詩。是唐宣宗悼念白居易的一首詩歌。我們先說說悼亡詩。一般認為悼亡詩都是寫自己的親人的,尤其是老婆的。歷史上寫悼亡詩寫的很好有幾個人,一個是魏晉時期的大帥哥潘安,一個是唐朝的花心詩人元稹,還有就是宋朝的蘇東坡和南宋的陸遊,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寫給自己的老婆或者是前妻的(陸遊的那首黃藤酒)。
  • 白居易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首詩,秋天感懷之作,《琵琶行》聞著垂淚
    琵琶行白居易的詩歌有三千餘首,為什麼說樂府詩《琵琶行》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首詩呢?文如其人,一首《琵琶行》反映的是白居易的思想、立場和世界觀。在寫這首《琵琶行》時作者正處於人生的拐點。當時作者43歲,屬於不惑之年,銳氣尚在,退隱思想萌生,這時候對人生的看法尚處於出世還是入世的矛盾之中,而左右為難的思想最為真實。
  • 白居易寫《琵琶行》
    白居易的詩名便在長安傳開了。白居易直到二十八歲才考中進士,兩年後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一職。唐憲宗即位後,因器重白居易的詩名,提拔他當翰林學士,後又任諫議大夫。在這時期,白居易寫了不少諷諭權貴、反映人民疾苦的詩作。這些詩使他得罪了一批有權勢的人。公元815年,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派刺客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御史裴度。
  •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後來怎樣了?
    那麼,後來這個琵琶女怎樣了?有沒有因為《琵琶行》的流行而改變自己的不幸處境?琵琶女對於這個問題,古人也非常關切。大體上有以下幾種意見:第一,琵琶女是作者虛構的人物,歷史上並不存在。這種意見以洪邁為代表。
  • 白居易《琵琶行》裡的琵琶女不簡單,她的德行配得上這篇千古絕唱
    說了這些,大家應該知道我們要說的是哪位文人,哪首名作了。沒錯,這位青衫男子就是白居易,他在這一天寫下了風靡1200多年的《琵琶行》。01《琵琶行》到底牛在哪?好的詩文大概可分為兩類:一類需要細細品,才覺得它寫得是真好;一類是看一眼就被驚豔到,再細品覺得果然沒看走眼!很顯然,《琵琶行》屬於後者,因為它既有華麗的辭藻,又有深刻的精神內核。論華麗的辭藻,別的不說,只說描寫音樂的這一段,可謂是出神入化。
  • 魯迅最成功的五首詩,每個人都能講兩句,大多都不知道是他寫的
    今天筆者就要為大家總結出魯迅先生最著名的五首詩,這每首詩裡面都有一句被大家傳頌和推崇的詩句,很多人只知道這幾句詩寫得很牛很熱血,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原來是魯迅先生寫的。讓我們一起再次來感受一次魯迅先生那些震蕩人心的詩句吧。
  • 這首詩帶火了江西的好幾座的城市,千古絕唱《琵琶行》
    然而江西似乎多年來完全不知道去挖掘這些好的歷史素材。最可氣的是撫州,明明是才子之鄉,可是呢,名氣在全國簡直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同樣是才子之鄉,比如四川的眉山,人家名氣多大。而撫州的湯顯祖,一直到近年才被逐漸重視。
  • 悽絕哀婉的琵琶行,是白居易說不盡的風流與多情
    前段時間,中央電視臺出品了一檔名為"經典永流傳"的節目。請來的都是國內知名的創作高手,把古代詩人或者詞人的作品,加上現代的旋律,融合成為朗朗上口的歌曲。節目播出後,其中的一首《琵琶行》立馬傳唱大街小巷。
  • 魯迅的這三首詩,你一定得知道!
    今天小笙要和大家分享魯迅的三首詩!01贈日本歌人近現代·魯迅春江好景依然在,遠國徵人此際行。《贈日本歌人》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1年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的前兩句寫了時間、地點、人物和贈詩的事由,表達了惜別之情。後兩句既描寫了當時上海灘戲劇界的狀況,又契合友人劇評家的身份。全詩簡潔明了,寓意深刻。從描寫劇壇、文壇狀況,既而間接描寫了政壇和社會亂狀,具有諷刺意義。
  • 孟浩然「日暮客愁新」是千古名句,17歲的魯迅隨手一改,流傳至今
    個人認為前三分之一說錯了,魯迅的小說怎麼也不可能只是消遣之作;後三分之二是對的,至少他看到了魯迅詩作的魅力。正如郭沫若先生後來評價魯迅的詩:「魯迅先生無心作詩,偶有所作,每臻絕唱」,郭老雖與魯迅不合,但這句話足以概括魯迅詩的水平。處於危際中,他一點兒也不懼,用一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寫出了萬千豪情。
  • 潯陽江畔的久別重逢(下)——琵琶行
    琵琶行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想到自己一年來的境遇,詩人的心中蒼涼,忙起身挽留琵琶女,「今夜聽到你彈的琵琶曲,就像聽到了仙子的演樂,衝刷洗淨我的耳膜,請萬勿推辭再坐下彈奏一曲吧,我要為你創作一首《琵琶行》。」聽到了詩人的話,琵琶女感動的站了好久好久,回過身來重新坐下再次撥動琴弦,急切的節奏洋洋灑灑,不似剛剛那般悽悽切切,在座的人再次聽到琵琶聲都忍不住掩面哭泣,這些人中誰流的淚最多?
  •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唐宣宗悼詩背後的中興之志
    這兩句詩即使不看出處,也能找到其中的奧妙。因為我們對這首詩所寫的這個人物太熟悉了。這就是中唐大詩人白居易,字樂天。這兩句詩將白居易的名和字分別嵌入,配合前面的「浮雲不系」,和「造化無為」的形容,完成了一個巧妙的紀念性的對仗。這就是一首紀念白居易的詩,還是大唐皇帝寫的。
  • 白居易有首流傳千古的詩,一女子讀完絕食而亡,寫了啥?
    在被貶之前,曾在張愔手下任職多年,剛剛升職為司勳員外郎的張仲素先到長安拜訪白居易,他對關盼盼的生活十分了解,一一跟白居易講述了張愔離世後關盼盼守節的事,他還為關盼盼寫了三首詩。其一為: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
  • 同行為黃鶴樓寫首詩,女作家方方說了什麼?為何法院讓她賠2000元
    2014年5月份,魯迅文學獎開始公示,眾多作品中包含了兩首頗有意思的詩作,一首是《自由天下騎黃鶴》,另一首是《楚歌·柳忠秧古體詩選》,這倆作品都出自湖北黃岡籍著名詩人柳忠秧之手。5月25日,方方在社交平臺公開表示柳忠秧的詩水平很差,是因為在評審委員會四處「活動」才被推薦提名的。因為這番話,方方還接受了媒體採訪,在採訪中她表示:柳的作品入圍很丟湖北作協的臉。
  • 魯迅先生寫自己的小詩,開篇7字驚豔世人,尾句7字讀後熱血沸騰
    自古以來無數名人留下了很多讓人耳熟能詳的名言警句,這些句子我們用的最多的時候可能就是初中和高中寫作文了。每次寫作文的時候總是願意帶一些諸如「馬克思曾經說過」或是「子曾經曰過」之類的話語加強自己文字的說服力。
  • 河南不出名的景點,景色不輸白雲山,門票80,就在平頂山
    河南不出名的景點,景色不輸白雲山,門票80,就在平頂山河南可以說是一個旅遊大省了,這裡的旅遊資源也非常的豐富,有很多的旅遊愛好者喜歡爬山,所以如果是他們出去旅行的話,他們就一定會選擇能夠爬山的景點。那麼河南也有非常多這樣的景點,河南也有很多山是比較有名的,比如黛眉山、白雲山、雲臺山等,這些都是在全國範圍內都非常有名的景點,還有一些不是特別出名的山,但是景色也絲毫不輸白雲山和其他景區,只是缺少一些宣傳,就例如堯山。堯山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地方,如果你喜歡爬山的話,就可以把堯山列入你的旅遊清單之中,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特別是夏季時候的堯山,就宛如人間仙境一般,非常的漂亮。
  • 1961年,郭沫若因何翻譯魯迅的這首詩?與毛澤東的指示有關
    不對吧?郭沫若、魯迅都是同一種語言寫作的高手,何用翻譯?也許,是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吧?這兩位又都是通數國語言的翻譯家。不,不僅是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的確確是同一種語言——漢語的翻譯。而且,這次翻譯還與另一位詩人、政治家的毛澤東的指示相關。
  • 鄰居常來偷棗,杜甫寫一首詩,因為這首詩太失水準反而流傳千年
    導語:鄰居常來偷棗,杜甫寫一首詩,因為這首詩太失水準反而流傳千年杜甫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是另一位偉大詩人李白的小迷弟,但要論詩才卻一點都不遜色與他的偶像。而杜甫與偶像李白之間的情誼,也被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