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為黃鶴樓寫首詩,女作家方方說了什麼?為何法院讓她賠2000元

2020-12-08 美詩美文

正如很多人說的,如果不是因為那幾十篇日記,認識女作家方方的人並不會太多。但其實在現代文壇,方方早就是位不容忽視的女作家。之所以這樣說,有兩個原因:首先,方方成名很早,憑藉著小說《風景》、《萬箭穿心》等,她拿下了魯迅文學獎、百花獎等不少文壇大獎;其次,方方是一個頗有個性的女作家,按現在的話來說,她特別能「懟」。

早在2014年,她就因為懟了一位同行鬧出了不小的風波。2014年5月份,魯迅文學獎開始公示,眾多作品中包含了兩首頗有意思的詩作,一首是《自由天下騎黃鶴》,另一首是《楚歌·柳忠秧古體詩選》,這倆作品都出自湖北黃岡籍著名詩人柳忠秧之手。5月25日,方方在社交平臺公開表示柳忠秧的詩水平很差,是因為在評審委員會四處「活動」才被推薦提名的。因為這番話,方方還接受了媒體採訪,在採訪中她表示:柳的作品入圍很丟湖北作協的臉。

在文化圈,柳忠秧先生也算是位詩壇高手了,他從事公益事業多年,寫的詩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好評。不過詩寫出來,就是讓讀者評說的,方方女士覺得人家的詩寫得不好,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她在無證據的前提下,指出柳忠秧的詩被提名是玩了小伎倆,這顯然是不合適的。為此柳忠秧狀告方方名譽侵權,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方方被法院判賠2000元,不但被要求刪除之前發布的詆毀內容,還要公開道歉,此事就這麼了了。

事情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都是湖北作協的同行,方方女士當初為何要說這些話,我們其實不用計較了。筆者更感興趣的是,當初柳忠秧的兩首詩水平到底如何?是否真如方方所言,水平極差呢?本期我們就來看一看其中一首:

這是一首為黃鶴樓寫的長詩,全詩共有22節,132行,筆者截取了其中兩部分內容。從這兩部分內容來看,寫得確實是挺有水平的。第一部分是開篇,也就是前8行,都是四言六句式。在這部分,詩人重點寫黃鶴樓的地理位置和樓之巍峨。詩人引入了多個意象,從時間和空間上來回渲染,將黃鶴樓寫得十分立體。更難能可貴的是,雖然意象繁多,但詩人的安排是頗為巧妙的。由水及山,由你風雨及落日,以黃鶴樓為主體,將1000多年來文人騷客的心殤情留,商賈遊人的來來往往,都融入其中。

節選的第二部分,從「昔人已去,此地空餘」開始,很顯然這是模仿唐代大詩人崔顥的《登黃鶴樓》,這部分內容長短句相接,寫得灑脫、飄逸。詩人化用了多個典故,將多個與黃鶴樓相關的歷史事件都寫了進去。為了讓這些內容不生硬,詩人將這些事件與樓景、江景、山景融合起來,令它讀來朗朗上口,不顯繁複。

現代人寫古體長詩自然是無法和唐宋名家們相提並論的,不可否認柳忠秧這首詩也是有瑕疵的,比如某些意象寫得太直了。但從詩整體的結構和意境來看,在當代詩壇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這也是當初此詩會被提名的原因。

方方女士認為這樣的詩水平極差,個人覺得這話沒什麼道理。當初柳忠秧聽到方方的批評後,曾指出方方的主業是小說,古體長詩她並不擅長,在品讀完這首詩後個人覺得這話可能說得沒錯。不過筆者還是那句話,詩歌水平如何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大家覺得這首詩寫得如何呢?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黃鶴樓前的花開了,這2首寫黃鶴樓的詩,你更喜歡哪首?
    崔顥這首詩歷史評價是非常高的,先寫景,後抒情,還用了費禕騎著黃鶴成仙的傳說。這也是「黃鶴樓」名字的由來,這首詩氣勢磅礴,情感深刻,令人難忘。首聯點明黃鶴樓的故事,「空餘黃鶴樓」給人一種孤寂之感。詩人慕名而來,但是見到的只是一座尋常的江樓,沒有仙人,也沒有黃鶴。
  • 《黃鶴樓》的故事背景是什麼?這首詩是寫於什麼時候呢?
    唐代詩人崔顥在《黃鶴樓》一詩中留下了千古名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讓人不禁想像詩人寫下這句詩的背景是什麼呢?其實這首詩的淵源反而不如這座樓的歷史來得深遠,傳說古代仙人子安乘黃鶴經過此地,又傳說費禕登仙駕鶴於此(見《太平寰宇記》),這首詩便是從樓名之由來寫起的。
  • 煙花三月黃鶴樓,看我為它寫首詩
    可惜,2020年的這個三月,不見草長鶯飛,不聞春暖花開,長江不舍晝夜靜靜地奔流,卻望不到家門外的黃鶴樓。愁啊!好愁,寫首詩吧!《黃鶴樓》長江拼命向東流,江邊黃鵠古時樓。光陰似水永不休,江流千秋樓千秋。黃鶴樓前空悠悠,煙波浩淼愁愁愁。黃鶴樓是武漢的標緻性建築,煙花三月是黃鶴樓最美的場景。然而,這個三月的黃鶴樓好像並不開心。黃鶴樓與詩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崔顥、李白、孟浩然等大批傑出詩人都在此留名,但黃鶴樓給詩人帶來的情感大部分都是憂愁,有離愁,有思鄉之愁,也有羈旅之愁。
  • 黃鶴樓李白不敵崔顥,為一座山寫了六首卻詩被別人一句話蓋過風頭
    從鄂州的赤壁古戰場,到巴陵的嶽陽樓,再到武昌的黃鶴樓……楚地開闊了李白的眼界,也勾起了他的詩興。使他暫時忘卻了朝廷和神仙,一路走一路寫。李白寫詩,一揮而就,丹砂加以收藏。就這樣走著,玩著,寫著,沒曾想登黃鶴樓卻碰上了勁敵,有個叫崔顥的人已經題了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為什麼這首詩能超過杜甫的《登高》,被後人譽為「七律之首」?
    唐朝就有過一首平仄虛實嚴格意義上並不工整的七律詩,蓋過李白、杜甫等詩作大家的作品,被後人們推崇為「七律之首」。這首詩便是唐朝詩人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南宋詩論家、詩人嚴羽,也稱嚴滄浪,在他的《滄浪詩話》中,稱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的《黃鶴樓》為首。崔顥的這首《黃鶴樓》被後人譽為「七律第一」,也一度被人稱為黃鶴樓的絕唱。自崔顥寫下這首詩後,唐代詩人便競相傳唱、模仿,想與崔顥一較長短,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
  • 寫就千古名詩《黃鶴樓》的崔顥,為何史書稱其「有文無行」?
    此詩得到南宋詩論家嚴羽極高的評價,他在《滄浪詩話·詩評》中說:「唐人七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在嚴羽看來,《黃鶴樓》就是唐代七律當仁不讓的壓卷之作。《唐才子傳》有記,李白曾登上黃鶴樓本欲賦詩,抬頭看見崔顥此作,隨之擱筆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有人說此事或出於後人附會,未必真有其事。
  • 李白很佩服崔顥的《黃鶴樓》,仿作了一首,卻不寫黃鶴樓
    南宋嚴羽甚至把《黃鶴樓》一詩評為唐朝七律第一,這更讓後人對這首作品刮目相看。流暢自然的氣韻,對神仙逍遙自在的嚮往,思古懷鄉的淡淡愁緒,使這首詩平添了諸多魅力元素,令人為之傾倒。因為這首聯與《黃鶴樓》的首聯、頷聯寫法如出一轍,都是由神話傳說起興,從而弔古傷今。因為《黃鶴樓》氣韻非凡,李白始終想按著崔郎中的章法來寫一篇同樣詠名樓或登高的詩。我們可以理解詩人的好勝之心,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 這首詩堪稱唐詩七律之最,李白都望塵莫及,黃鶴樓因該詩聞名於世
    詩名也不是很好,時人評價他「少年為詩,意浮豔,多陷輕薄」。當時著名的詩人、曾邀崔顥至家做客。誰知道崔顥來之後,獻詩一首,第一句就是「十五嫁王昌」,李邕一聽他走的還是淫詞豔曲的路子,大怒說:「小兒無禮!」拂袖而去,再不與之交往。在名家輩出的唐代,崔顥早年一直無籍名也許是註定的命運了。可不曾想,晚年之後,詩風突然一變:「風骨凜然」,讓人稱奇。
  • 一詩傳千古!李白為揚州寫了多少詩?
    潘寶明 李白寫揚州的詩最少有數十首存世,《揚州歷代詩詞》一氣選了13首,這遠不是李白詠揚州詩歌的全部,我在李白故鄉,四川江油,太白樓前,這裡是李白詩歌的海洋,也是張錦秋設計,即揚州大運河博物館的擔綱設計者(她是梁思成的最後一位弟子,而且是女弟子),中科院院士。
  • 臺灣女作家三毛遺屬告大陸節目侵權案勝訴獲賠
    臺灣女作家三毛遺屬告大陸節目侵權案勝訴 獲賠6萬餘元中新社北京6月5日電 (記者 於立霄)5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對朗讀類節目《見字如面》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臺灣女作家三毛父親家書一案公開宣判,法院認定該節目侵害了涉案書信的修改權
  • 李白大愛崔顥的《黃鶴樓》,不僅自稱難超越,還兩次模仿了這首詩
    詩人崔顥因《黃鶴樓》一曲成名,整首詩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直至讓人忽略了詩詞的平仄和對仗,並贏得了「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的美評。而一向豪放不羈,自信滿滿的李白,本來想在黃鶴樓上大展身手的,卻因為讀到這首詩,手中的筆不禁一頓,突然有一種難以超越的感覺,當下謙遜地說:崔顥這詩有鬼斧神工之妙,我還是不班門弄斧了。能得到詩仙李白的認可,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崔顥就憑藉一首詩做到了。而且李白不僅認可了,還私下裡兩次模仿了這首詩。
  • 踏著詩歌去旅行1:幾百位詩人到過的地方,黃鶴樓的詩與美
    日到今年年底,湖北省組織舉辦「與愛同行,惠有湖北」活動,湖北所有A級景區全部免門票。 作者評點:想必大家都讀過,這首詩的意境唯美、景物描寫、地名描寫、動感畫面、色彩畫面、個人感觀都有表達,關鍵這首詩中對仗、反覆、疊韻等技法運用堪稱一絕,對於這點愛詩詞的朋友一定比我講的更清楚。崔顥的七絕《黃鶴樓》真是一絕,連以才自負,後人也稱詩仙李白,也佩服。李白一日上黃鶴樓見崔顥的題壁,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 蘇軾這首寫西湖的詩,原來是只為讚美她
    當時蘇軾已經36歲,而此時王朝雲只有12歲,但年齡不是問題,蘇軾對她甚是憐愛。為此,蘇軾為她寫下了這首千古傳唱的名篇向她表白,後來這首詩也經常被青年男女戀愛時拿來表白心跡之用。這首詩中表面上寫的是西湖,其實寫的是王朝雲,蘇軾把王朝雲比作西施。尤其是這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就是寫的初次見面,王朝雲不管是有沒有化妝都美若天仙。後來蘇軾幫她贖了身,讓她陪侍左右。
  • 黃鶴樓詩賞析: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有關黃鶴樓的詩詞。第一首自然是我們都熟悉的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崔顥的《黃鶴樓》被稱為七律之首,它有什麼過人之處?
    黃鶴樓頭黃鶴樓能有如今的名氣,我們都得感謝唐朝詩人崔顥(hào),感謝他留下的這首《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不曾想,就是上面這首詩,被歷代詩人們推為唐人七律之首。其實,按照律詩的格律要求,本詩前四句與律詩存在爭議,屬古體詩範疇。後四句卻十分符合律詩規範。與其讓本詩在古體和律詩歸類中出現分歧,還不如說詩人的這首詩是集古風與律詩之大成。獨創詩派,自成一體。可以說這首詩是古體和律詩高度融合的衍生物,這也是它能登上唐詩巔峰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 劉禹錫的這首詩,何焯稱可匹敵《黃鶴樓》,頸聯是千古名句
    關於這首詩的寫作由頭,《唐詩紀事》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長慶中,元微之(元稹)、夢得(劉禹錫)、韋楚客同會於樂天(白居易)舍,論南朝興廢,各賦《金陵懷古》詩。
  • 14歲女生一天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
    創作能力驚人 最近有一個叫做岑怡諾的14歲女生火了,然而她的火似乎有一種誇大的成分,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來簡單看一下她的簡歷。全球華人青少年領袖學習會創始人,宇宙超能量品牌創始人(怎麼看著那麼像洗腦呢?),如清釐琅品牌創始人。而更讓人驚訝的是,她的創作能力驚人。
  • 一天寫300首詞、2000首詩、1.5萬字小說:噁心到家了
    11歲出版《中國青少年經典詩詞集》,12歲寫了小說《雷霆戰警》,同時出版《岑某諾詩詞666首》原創詩詞!小小年紀的她,已經是一家名為「中國國際新聞雜誌社」的「記者」,和新聞網站區域運營中心負責人。另外,岑某諾還兼有三個「品牌創始人」的頭銜,還是全球華人青少年領袖學習會創始人,某訓練營金牌講師。有網絡視頻顯示,十幾歲的岑某諾,面對一幫成年人演講,講成功學,講如何提高收入,如何規劃成功人生。
  • 方方是真壞,還是故意使壞?從她的小說《風景》看她的心理秘境
    這為我們從方方的小說《風景》中尋找她今日的波詭雲譎之舉的潛因,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 應該說,方方不是筆者的菜,所以她的小說當時並沒有讀過。可能讀了一個開頭,但實在忍受不了她的磨磨磯磯的語言風格,所以沒有讀下去。總之,筆者知道有一個方方的存在,但她的文字不是屬於筆者喜歡的類型。 她在武漢期間以不光彩的表現脫穎而出,讓人對她的奇怪的思維方式產生一絲不可理喻、不可理解,覺得此人是不是真壞?還是故意裝壞?
  • 穿越至唐宋,王維、蘇軾分別表示:除了李白,我也寫過黃鶴樓的詩
    武漢黃鶴樓被稱為「天下江山第一樓」,真是名不虛傳。繼唐開元年間崔顥寫了《黃鶴樓》一詩之後,詩仙李白也寫過五首關於黃鶴樓的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望黃鶴樓》、《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餘槌碎黃鶴樓》和《江夏送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