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很多人說的,如果不是因為那幾十篇日記,認識女作家方方的人並不會太多。但其實在現代文壇,方方早就是位不容忽視的女作家。之所以這樣說,有兩個原因:首先,方方成名很早,憑藉著小說《風景》、《萬箭穿心》等,她拿下了魯迅文學獎、百花獎等不少文壇大獎;其次,方方是一個頗有個性的女作家,按現在的話來說,她特別能「懟」。
早在2014年,她就因為懟了一位同行鬧出了不小的風波。2014年5月份,魯迅文學獎開始公示,眾多作品中包含了兩首頗有意思的詩作,一首是《自由天下騎黃鶴》,另一首是《楚歌·柳忠秧古體詩選》,這倆作品都出自湖北黃岡籍著名詩人柳忠秧之手。5月25日,方方在社交平臺公開表示柳忠秧的詩水平很差,是因為在評審委員會四處「活動」才被推薦提名的。因為這番話,方方還接受了媒體採訪,在採訪中她表示:柳的作品入圍很丟湖北作協的臉。
在文化圈,柳忠秧先生也算是位詩壇高手了,他從事公益事業多年,寫的詩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好評。不過詩寫出來,就是讓讀者評說的,方方女士覺得人家的詩寫得不好,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她在無證據的前提下,指出柳忠秧的詩被提名是玩了小伎倆,這顯然是不合適的。為此柳忠秧狀告方方名譽侵權,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方方被法院判賠2000元,不但被要求刪除之前發布的詆毀內容,還要公開道歉,此事就這麼了了。
事情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都是湖北作協的同行,方方女士當初為何要說這些話,我們其實不用計較了。筆者更感興趣的是,當初柳忠秧的兩首詩水平到底如何?是否真如方方所言,水平極差呢?本期我們就來看一看其中一首:
這是一首為黃鶴樓寫的長詩,全詩共有22節,132行,筆者截取了其中兩部分內容。從這兩部分內容來看,寫得確實是挺有水平的。第一部分是開篇,也就是前8行,都是四言六句式。在這部分,詩人重點寫黃鶴樓的地理位置和樓之巍峨。詩人引入了多個意象,從時間和空間上來回渲染,將黃鶴樓寫得十分立體。更難能可貴的是,雖然意象繁多,但詩人的安排是頗為巧妙的。由水及山,由你風雨及落日,以黃鶴樓為主體,將1000多年來文人騷客的心殤情留,商賈遊人的來來往往,都融入其中。
節選的第二部分,從「昔人已去,此地空餘」開始,很顯然這是模仿唐代大詩人崔顥的《登黃鶴樓》,這部分內容長短句相接,寫得灑脫、飄逸。詩人化用了多個典故,將多個與黃鶴樓相關的歷史事件都寫了進去。為了讓這些內容不生硬,詩人將這些事件與樓景、江景、山景融合起來,令它讀來朗朗上口,不顯繁複。
現代人寫古體長詩自然是無法和唐宋名家們相提並論的,不可否認柳忠秧這首詩也是有瑕疵的,比如某些意象寫得太直了。但從詩整體的結構和意境來看,在當代詩壇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這也是當初此詩會被提名的原因。
方方女士認為這樣的詩水平極差,個人覺得這話沒什麼道理。當初柳忠秧聽到方方的批評後,曾指出方方的主業是小說,古體長詩她並不擅長,在品讀完這首詩後個人覺得這話可能說得沒錯。不過筆者還是那句話,詩歌水平如何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大家覺得這首詩寫得如何呢?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