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米其林中國廚師李森:我想提升中餐在世界的地位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2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在法國美食界,只要你有手藝,就會贏得尊重。李森,一個用法國食材做中國傳統菜的主廚,是什麼樣的經歷與際遇讓他從一個不懂法語,沒到過法國的年輕廚師,進駐到巴黎最高級酒店裡的中餐廳當主廚?

李森。(美國《世界日報》圖/謝忠道)

別人不願做的工作他一力承接

沒穿廚師服的李森外表像個來巴黎觀光的華裔年輕人,上了髮膠的短髮、球鞋,襯衫外面一件簡便外套。他笑起來仍有孩子樣的稚氣,陽光、帥氣,完全沒有一般人對中餐廚師的刻板印象。

李森出身普通家庭,去巴黎前,待過香港、崑山、天津、北京。從廚師學校畢業後,曾被派到香港迪斯尼煮義大利麵,差一點去賣熱狗。但他很快意識到那不是他想做的,不到兩個月就離開,去了香港馬會。

香港馬會的工作是個轉折點。大廚對他說,這裡工作累、薪水低,但如果你想出頭,不要學那些老廚子,休息時間只會打麻將賭錢。還有,你要學會英文,凡事要positive。當其他廚師在打麻將賭錢時,李森去跑步健身練體力。別人不願做的工作他一力承接。「在過去的廚師生涯裡,我找的是機會、是挑戰,不是找高薪。」

經過不斷努力,年僅26歲的他就成為了主廚,最後進了溫州香格裡拉酒店。

「2014年有一天,上層問我有沒有興趣去國外工作。我說好啊。隔兩天回香港試菜。通過集團總部的初審,被派到巴黎覆審了。」到了巴黎,真正的考驗才開始。「那時是7月,香宮年休關門,進廚房時空無一人,只是一間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廚房。當時的行政總廚Philippe Labbe要我試做,只派來一個18歲的實習生幫忙。人生地不熟且語言不通的我跑去13區中國城買菜。第一天做的東西用了一些較現代的盤飾和味道。他說不是想像的中菜,第二天改成傳統中菜後他才點頭通過。」

李森接手的香宮並非新開幕,而是已經擁有一星的餐廳。通常主廚走人,星星也跟著消失,他的任務是維持住這一顆星。2015年米其林公布,香宮維持住一星。「但是我知道那不是我的表現。2015年公布的是2014年的表現。我真正的成績單要2016年才會出來。」

那是一個充滿壓力、挑戰、苦悶、疑惑的時期。李森在巴黎沒有訴苦的朋友,不但要面對上層要求的壓力,管理廚房團隊的挑戰,還要在短時間內認識法國的季節食材產地。

香宮餐廳的裝潢。(美國《世界日報》圖/謝忠道)

巴黎是機會,也是挑戰

「巴黎是個機會,也是挑戰。非常刺激。」李森說。但是法國食材好、餐廳多,提供他很多靈感及廣闊的創作空間。而法國人嘴刁,不易滿足,更是一種挑戰。這些都提供他成長的動力。

「要在巴黎做出傳統粵菜味道當然比在亞洲困難,很多材料在香港可以買現成的,在法國只能自制。比如做XO醬的乾貝。甚至幹炒牛河的河粉。」前一陣子,李森把菜單上的脆皮雞拿掉,因為法國供貨商提供的雞表皮沒有處理好,無法上醬色。拍了照片傳過去後,他把供貨商「炒」掉了,因為食材不夠完美。

經過兩年努力,2016年香宮穩住一星。李森信心大增,命運之神也開始對他微笑。不僅遇到真愛,香宮生意也倍增,香格裡拉酒店對他有了更多的支持。前米其林總編Michael Ellis來吃了五、六次,還對他說:「怎麼還沒給你兩星?」

去年,香宮將原本一周營業5天改成7天。 這是李森的新挑戰:「其實我只是個愛煮菜的chef,可是這在香宮不夠,當一個chef要能管理,要讓菜餚的質量穩定,服務水平不墜。」

炒飯是香宮招牌之一。(美國《世界日報》圖/謝忠道)

頂級法國食材的中國料理

自信心讓他終於可以大顯身手,特別是將法國知名食材用在粵菜料理中。他用昂貴的布列斯雞做富貴雞,用整隻生猛的藍龍蝦熬粥,做避風塘龍蝦,酥炸吉拉多生蠔搭配法國魚子醬……這些都是巴黎香宮獨有的。

關於酥炸吉拉多生蠔這道李森招牌菜,背後有個故事。有一回李森去日本品嘗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的餐廳,他很驚訝為何炸物可以做到如此輕盈不膩?回到巴黎,經過多次試驗,抓到黃金15秒炸出一顆外酥內嫩、外衣不膩的酥炸生蠔。不少拒吃生蠔的客人都被說服且愛上這道菜。

「不要以為法國人不懂吃中菜,進出香宮的客人多半是見多識廣的,他們經常旅行,很多還說一口流利的中文。」法國人面對中國料理的態度也讓李森重新思考中國料理。他最近把鳳爪重新放回菜單上,「我知道法國人不吃鳳爪,但那是我們的傳統,是好東西,沒必要改變我們去討好。難道法國餐廳會因為亞洲人不吃奶酪就不放在菜單上嗎?」

今天的香宮是巴黎香格裡拉酒店標誌性的餐廳,要提前好幾天預訂。「前幾天有個日本客人來,我弄了一隻超大帝王蟹給他,他開了一瓶價值11000歐元2007年的Domaine Romanee-Conti!好吃的東西一入口就知道是好。」李森很得意地說。

提升中餐在世界的地位

香宮在李森的指揮下,是一家「讓華人可以吃到感動,讓法國人吃到原來中菜是如此精彩」的粵菜餐廳。

他的下一步是米其林兩星?「不是,我想進一步提升中菜在世界的地位。」他和巴黎茶館桃花源的茗茶大師曾毓慧合作,並結合知名的如意瓷器RUYI,研發四個壺四個杯茶具,為了衝泡各種不同茶種而設計的。好菜,好茶搭配好器具的茶餐配。

「我想改變中餐廚房的體系制度。傳統中餐廚房沒有SOP,老師傅又喜歡留一手,不肯傾力相授,以致傳統手藝逐漸失傳,技巧食譜難以傳承。中國料理廣博精深,卻是幾乎沒被開發的菜系。繼法國料理、日本料理、北歐之後,現在是中菜躍升國際地位的黃金時間。」

李森現在幾乎是個巴黎人了,說法語,上市場買菜,和夫人在塞納-馬恩省河畔慢跑、去看藝術展、聽音樂會、旅行、品酒、吃餐廳、和法國廚師交朋友、拜訪食材產地……非常享受巴黎生活。

最近,在一場與其它國家廚師表演的餐會裡,他把法國奶酪camembert和芒果放進雪莓裡,中法合體的甜品讓所有廚師都大為稱讚驚豔。

相關焦點

  • 法國人:中餐原來如此精彩
    昨日,記者探訪巴黎香宮餐廳,行政總廚李森等4名年輕大廚首次集體接受媒體採訪,講述了粵菜在世界頂級舞臺上的精彩故事。「巴黎燒味王子」傳承廣州手藝年僅38歲的李森是這家世界頂級粵菜餐廳的「掌門人」,他看起來年輕帥氣,充滿了銳意創新的活力。2014年,他被派到巴黎香格裡拉執掌香宮餐廳。
  • 世界名店「米其林」,在中國卻連連倒閉,廚師:外國人別定義中餐
    世界名店"米其林",在中國卻連連倒閉,廚師:外國人別定義中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吃過名聲響徹中國的"米其林餐廳",不過即使沒有吃過應該也都聽說過。米其林餐廳最初誕生於1926年,而在我們中國開始名聲響亮是從2016年才開始,共有18家餐廳得到一星,7家餐廳獲得二星,唯一一家中國大陸的米其林三星被唐閣獲得。可是經過4年的發展,米其林漸漸的從人數爆滿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想想當年的繁榮景象,提前一個禮拜預約,可能都排不上號,即便進去了,也是人擠人,米其林究竟為什麼變得不再熱鬧非凡了呢?中國廚師一句話揭露真相。
  • 《LALSITE中國傑出餐廳指南》發布 中餐國際地位上升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5日訊 在近日舉辦的世界中餐業聯合會舉辦的第二屆世界廚師藝術節暨2017中國國際餐飲交易博覽會上,法國LALSITE全球餐廳榜的主辦方為部分上榜餐廳代表頒獎,《LALSITE中國傑出餐廳指南》出版發布,有100家中國傑出餐廳登上了LALSITE全球1000家最佳餐廳的排行榜,顯示出中餐的國際地位穩步提升。
  • 美食與遠方 2017世界廚師藝術峰會演繹美味盛宴l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會長楊柳,常務副會長邢穎,監事會主席武力,美國駐華大使館農業貿易處主任馬克先生,麥德龍餐飲及服務總經理陳剛先生,法國LA LISTE榜單項目負責人Jorg先生以及現場來自各地的餐飲企業家出席了活動。
  • 米其林大廚好奇中國廚師做菜不用菜譜,中國廚師一句話:尷尬了!
    世界上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世界那麼大,美食那麼多,對於一個吃貨來說,我不僅想看,我更想吃。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接觸到的美食種類也是越來越多了,更有人的會隔段時間就去國外旅遊,享受異國風情的環境,嘗遍全天下的美食。
  • 法國大廚的疑惑:為啥中國廚師做菜不按菜譜來?網友:這才是精髓
    法國廚師:為啥中國廚師做菜不看菜譜?網友的回答讓他懷疑人生!中餐和法餐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可能很多人會說是米其林廚師的差距,但這只是外行人看熱鬧而已,很多人覺得法國大餐的擺盤精緻,殊不知中餐擺盤也同樣可以做到精緻。
  • 世界名廚對年輕廚師的忠告
    27歲那年受到當時法國總統密特朗的邀請,前往愛麗舍宮準備晚宴,一道「法式酥皮奶油黑菌濃湯」和「普羅旺斯蔬菜雜燴」讓密特朗稱讚不已。三天之後密特朗決定授予博古斯爺爺「MOF稱號」(法國最佳工匠)。同時他也被藍帶協會授予終身主廚的榮譽。博古斯的從廚心得●「 你要是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廚師,那你就必須努力、努力再努力」。
  • 世界十大chef 對年輕廚師的忠告
    中國烹飪大師,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世界御廚協會亞太區副主席。北京大董烤鴨店董事長兼廚藝總監。「分子中餐」創始人。中國烹飪界第一位取得北京工商管理大學「MBA學位」的廚師。這就是大董的,是不是很汗顏呢!但我沒有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我想讓自己和自己的徒弟們都明白一個道理,廚師不只是需要做菜,那不是簡單的勞動,應該是一種展示自己的素養,表達自己的思想,和闡述自己心靈願望的行為方式。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個人魅力8顆★ ,分子中餐創始人。第一位獲得國際性烹飪賽事評委的中國廚師。
  • 世界廚師的工資有多少?法國廚師月薪兩萬元,看到中國廚師扎心了
    可以說廚師就像是一家餐廳的靈魂一樣,只有好的廚師才能吸引來客人,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聊一聊世界廚師的工資有多少。首先是法國的廚師,我們都知道法國是全世界米其林餐廳最多的一個國家了。並且米其林餐廳的消費都是非常高的,所以法國的廚師工資也會偏高。
  • 中國人首次當選米其林「三星廚師」
    據法新社12月3日報導,在有世界「美食聖經」之稱的美食手冊《米其林美食指南》舉辦的本屆世界廚師大賽中,來自香港四季酒店、主理廣東菜的龍景軒餐廳主廚陳恩德,獲得了組委會頒發的最高榮譽「三顆星廚師」稱號,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另一家獲得本年度三星榮譽的是澳門葡京酒店的羅布松法國餐廳,而香港的羅布松餐廳被評為兩顆星。
  • 米其林廚師眼中的世界百大廚師是誰?哪幾位在中國開餐廳?
    ,請他們列出五位心目中最佳廚師,統計後公布來年的「世界百大主廚」名單。紫外線Ultraviolet是上海唯一的米其林三星餐廳,也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家進入世界50佳餐廳榜單的餐廳(2019年排名48)。2014年他在上海打造了擁有獨具風格的法式餐廳Villa Le Bec,被公認為是上海廚師們最愛去的餐廳。 此外,唯一華人主廚江振誠今年連續6度蟬聯榜上(排名67),也是史上橫跨米其林、世界50大及世界百大名廚榜的華人主廚界翹楚。
  • 為什麼說內地的中餐還比不過澳門?
    澳門米其林二星餐廳:京花軒 稻糠也認同米其林評選中餐廳會有一些障礙和標準的不同,但這並不妨礙米其林指南的江湖地位,至少目前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哪個餐廳評選可以和米其林指南比肩,更別說中國自己的榜單。
  • 食知味 · 美食 | 探尋粵菜 「稱霸」米其林中餐的奧秘
    繼上海後,粵菜發源地的廣州成為米其林指南進入中國的第五個城市。在全球米其林範圍來看,一共有5家中餐廳摘取了三星殊榮,其中4家餐廳是粵菜餐廳,佔比80%。更不用提在香港、澳門、上海和臺北這幾個城市的米其林指南裡,粵菜餐廳更是稱霸米其林中餐,一副大獲全勝的架勢。
  • 東西合璧 2016世界廚師藝術峰會演繹烹飪極致之美
    2016年6月26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主辦的首屆世界廚師藝術峰會在北京盛大開啟,世界中餐聯合會會長楊柳、常務副會長邢穎、監事會主席武力、秘書長尚哈玲出席活動。峰會由美食關係文化傳播主理人張際星,北京文藝廣播吃喝玩樂大搜索主持人熊麗,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國際中餐名廚專委會副主席屈浩、委員侯德成聯袂主持。  意境:每個地方都有美食風景,犄角旮旯的風味食品都是中國意境菜的創作來源。意境菜並不玄妙深奧,簡單而隨意,無論是高級餐廳還是大眾餐飲都可將菜品提升一格。
  • 為什麼米其林星級餐廳在中國這麼少?瞧瞧米其林怎麼說!
    米其林之前是一個造汽車輪胎的,後來米其林兄弟有了一個奇思妙想「在世界各地收錄知名餐廳,帶動人們駕車旅行,從而消耗汽車輪胎,帶動汽車輪胎產業。」可以說這個想法是非常棒的,但他們並沒有想到因為米其林紅色寶典對老外的實用性,可能賣書已經成為他們另一個產業。
  • 「你們懂我的絕望嗎?」法國廚師因使用英國奶酪被剝奪米其林星級
    近日,法國一名廚師透露,法院稱他在蛋奶酥配方中使用了英國切達奶酪,而非法國奶酪,而剝奪了其餐廳的米其林星級。「你們能想像我的羞恥感嗎?」,該廚師稱他甚至想到了自殺。據今日俄羅斯1日消息,法國一位廚師因在製作蛋奶酥時使用了英國切達奶酪,而不是法國奶酪,受到了法院的懲處:其三星米其林餐廳被摘掉了一顆星。「你們能想像我的羞恥感嗎?「,在痛失一顆星星後,這位廚師悲傷地表示,「我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星星僅一年後就失去它的廚師」。
  • 一個香港理工男憑什麼做出米其林三星中餐?
    在我看來,他的確與多數中餐大廚不一樣。其一,不當神,當魔。不僅使用分子料理,他還往中餐裡加入日本、法國等任何材料。比如在用雞湯煮中國大米粥,再加法國黑松露;用陳年義大利米搭配經典粵菜沙姜雞;四川烤乳豬澆上西餐香草蘋果調味汁...獲得不少食客喜歡。
  • 吃懂米其林美食
    豆汁、炒肝我是真心不敢恭維,但我發誓尊重北京人民的飲食習慣和審美。米其林是世界的米其林《米其林紅色寶典》是以法國餐飲文化為基礎的世界米其林餐飲指南,並不是以中國口味和記憶為標準的指南,中國味道只是《米其林紅色寶典》全球的一小部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