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在法國美食界,只要你有手藝,就會贏得尊重。李森,一個用法國食材做中國傳統菜的主廚,是什麼樣的經歷與際遇讓他從一個不懂法語,沒到過法國的年輕廚師,進駐到巴黎最高級酒店裡的中餐廳當主廚?
李森。(美國《世界日報》圖/謝忠道)
別人不願做的工作他一力承接
沒穿廚師服的李森外表像個來巴黎觀光的華裔年輕人,上了髮膠的短髮、球鞋,襯衫外面一件簡便外套。他笑起來仍有孩子樣的稚氣,陽光、帥氣,完全沒有一般人對中餐廚師的刻板印象。
李森出身普通家庭,去巴黎前,待過香港、崑山、天津、北京。從廚師學校畢業後,曾被派到香港迪斯尼煮義大利麵,差一點去賣熱狗。但他很快意識到那不是他想做的,不到兩個月就離開,去了香港馬會。
香港馬會的工作是個轉折點。大廚對他說,這裡工作累、薪水低,但如果你想出頭,不要學那些老廚子,休息時間只會打麻將賭錢。還有,你要學會英文,凡事要positive。當其他廚師在打麻將賭錢時,李森去跑步健身練體力。別人不願做的工作他一力承接。「在過去的廚師生涯裡,我找的是機會、是挑戰,不是找高薪。」
經過不斷努力,年僅26歲的他就成為了主廚,最後進了溫州香格裡拉酒店。
「2014年有一天,上層問我有沒有興趣去國外工作。我說好啊。隔兩天回香港試菜。通過集團總部的初審,被派到巴黎覆審了。」到了巴黎,真正的考驗才開始。「那時是7月,香宮年休關門,進廚房時空無一人,只是一間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廚房。當時的行政總廚Philippe Labbe要我試做,只派來一個18歲的實習生幫忙。人生地不熟且語言不通的我跑去13區中國城買菜。第一天做的東西用了一些較現代的盤飾和味道。他說不是想像的中菜,第二天改成傳統中菜後他才點頭通過。」
李森接手的香宮並非新開幕,而是已經擁有一星的餐廳。通常主廚走人,星星也跟著消失,他的任務是維持住這一顆星。2015年米其林公布,香宮維持住一星。「但是我知道那不是我的表現。2015年公布的是2014年的表現。我真正的成績單要2016年才會出來。」
那是一個充滿壓力、挑戰、苦悶、疑惑的時期。李森在巴黎沒有訴苦的朋友,不但要面對上層要求的壓力,管理廚房團隊的挑戰,還要在短時間內認識法國的季節食材產地。
香宮餐廳的裝潢。(美國《世界日報》圖/謝忠道)
巴黎是機會,也是挑戰
「巴黎是個機會,也是挑戰。非常刺激。」李森說。但是法國食材好、餐廳多,提供他很多靈感及廣闊的創作空間。而法國人嘴刁,不易滿足,更是一種挑戰。這些都提供他成長的動力。
「要在巴黎做出傳統粵菜味道當然比在亞洲困難,很多材料在香港可以買現成的,在法國只能自制。比如做XO醬的乾貝。甚至幹炒牛河的河粉。」前一陣子,李森把菜單上的脆皮雞拿掉,因為法國供貨商提供的雞表皮沒有處理好,無法上醬色。拍了照片傳過去後,他把供貨商「炒」掉了,因為食材不夠完美。
經過兩年努力,2016年香宮穩住一星。李森信心大增,命運之神也開始對他微笑。不僅遇到真愛,香宮生意也倍增,香格裡拉酒店對他有了更多的支持。前米其林總編Michael Ellis來吃了五、六次,還對他說:「怎麼還沒給你兩星?」
去年,香宮將原本一周營業5天改成7天。 這是李森的新挑戰:「其實我只是個愛煮菜的chef,可是這在香宮不夠,當一個chef要能管理,要讓菜餚的質量穩定,服務水平不墜。」
炒飯是香宮招牌之一。(美國《世界日報》圖/謝忠道)
頂級法國食材的中國料理
自信心讓他終於可以大顯身手,特別是將法國知名食材用在粵菜料理中。他用昂貴的布列斯雞做富貴雞,用整隻生猛的藍龍蝦熬粥,做避風塘龍蝦,酥炸吉拉多生蠔搭配法國魚子醬……這些都是巴黎香宮獨有的。
關於酥炸吉拉多生蠔這道李森招牌菜,背後有個故事。有一回李森去日本品嘗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的餐廳,他很驚訝為何炸物可以做到如此輕盈不膩?回到巴黎,經過多次試驗,抓到黃金15秒炸出一顆外酥內嫩、外衣不膩的酥炸生蠔。不少拒吃生蠔的客人都被說服且愛上這道菜。
「不要以為法國人不懂吃中菜,進出香宮的客人多半是見多識廣的,他們經常旅行,很多還說一口流利的中文。」法國人面對中國料理的態度也讓李森重新思考中國料理。他最近把鳳爪重新放回菜單上,「我知道法國人不吃鳳爪,但那是我們的傳統,是好東西,沒必要改變我們去討好。難道法國餐廳會因為亞洲人不吃奶酪就不放在菜單上嗎?」
今天的香宮是巴黎香格裡拉酒店標誌性的餐廳,要提前好幾天預訂。「前幾天有個日本客人來,我弄了一隻超大帝王蟹給他,他開了一瓶價值11000歐元2007年的Domaine Romanee-Conti!好吃的東西一入口就知道是好。」李森很得意地說。
提升中餐在世界的地位
香宮在李森的指揮下,是一家「讓華人可以吃到感動,讓法國人吃到原來中菜是如此精彩」的粵菜餐廳。
他的下一步是米其林兩星?「不是,我想進一步提升中菜在世界的地位。」他和巴黎茶館桃花源的茗茶大師曾毓慧合作,並結合知名的如意瓷器RUYI,研發四個壺四個杯茶具,為了衝泡各種不同茶種而設計的。好菜,好茶搭配好器具的茶餐配。
「我想改變中餐廚房的體系制度。傳統中餐廚房沒有SOP,老師傅又喜歡留一手,不肯傾力相授,以致傳統手藝逐漸失傳,技巧食譜難以傳承。中國料理廣博精深,卻是幾乎沒被開發的菜系。繼法國料理、日本料理、北歐之後,現在是中菜躍升國際地位的黃金時間。」
李森現在幾乎是個巴黎人了,說法語,上市場買菜,和夫人在塞納-馬恩省河畔慢跑、去看藝術展、聽音樂會、旅行、品酒、吃餐廳、和法國廚師交朋友、拜訪食材產地……非常享受巴黎生活。
最近,在一場與其它國家廚師表演的餐會裡,他把法國奶酪camembert和芒果放進雪莓裡,中法合體的甜品讓所有廚師都大為稱讚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