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喜歡鴨脖到什麼程度?

2020-12-18 騰訊網

說起武漢特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鴨脖也變成了必選項。

在省外念大學一呆好幾年,每學期說帶特產,室友點名要武漢周黑鴨,每次在火車站、機場順手帶幾盒,從來沒覺得有什麼問題。

武漢鴨脖

圖片來源網絡

但是當我看到在一位在武漢開特產店的店主說,平生最恨的一句話就是:武漢?武漢的鴨脖很好吃!

讓我不經好奇起來,鴨脖配上武漢的煙火氣,似乎一點不違和。而且武漢人對鴨脖真的愛的深情而專一,達到幾十年如一日地盯著鴨脖子不放的地步。

那麼一根又鹹又麻又辣的鴨脖,硬是成了武漢三鎮的標誌,「不服周」的武漢人讓鴨脖這原本不起眼的小吃在美食界揚眉吐氣。

似乎又是一出教科書般的美食逆襲,有著強烈好奇心的小編一定要去扒一扒鴨脖的前世今生!

但是很意外的是,鴨脖子幾乎沒有歷史。

在我們這個格外看重傳承的國家,一種食物如果沒有一百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很難闖出名頭。50年代毛主席老人家來武漢,寫的也是「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根本沒鴨脖子什麼事。

其實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武漢根本不流行吃鴨脖子,而到現在鴨脖成了武漢的城市標誌之一,周黑鴨、精武鴨脖、絕味鴨脖等品牌各領風騷,不過短短二十多年。

關於武漢鴨脖子是如何興起的,大部分人都無法說出。知道多一點就是,漢口有條路叫精武路,這條路上做鴨脖的多,很出名。後來精武路拆了,之前做鴨脖的企業大部分都和「精武」沾邊,但是現在的帶有「精武」二字的已經不多了。

小編先給大家理一理鴨脖子火爆的時代背景,再給大家理一下目前主流鴨脖品牌的關係~

一說是與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足球賽火爆有關。有文章說,鴨脖子配啤酒,是當時夏天球迷看球賽的最佳伴侶。

二說是一部小說的功勞。武漢作家池莉在2000年發表了一部中篇小說《生活秀》,女主角來雙楊在漢口吉慶街開了家賣鴨脖子的小餐館。兩年後這部小說改編為電影與電視劇,演盡人生的浮浮沉沉,收視爆紅,武漢鴨脖子火遍全國,按現在的標準來看的話是應該是流量大IP了。

這個時期小編沒有經歷過,類似現在的網紅食品,當年《星你》從韓國火到中國,炸雞配啤酒也一時風大,但是現在已經不怎麼提及了。所以除了食物本身口味過硬之外,他背後的經濟效益更值得探討。

關於周黑鴨、精武鴨脖、絕味鴨脖,這三者最早形成名氣的是精武鴨脖。

武漢有條路叫精武路,因漢口精武會館的場地遷於此地而得名。1991年王松林研發精武鴨脖(另一說法是「精武飯莊」師傅嚴家華,為避免食客等待主菜的時間太長研發),特別好吃,親朋好友都來拜師學藝向他學習,導致整條街都賣起了鴨脖子,形成了著名的鴨脖子一條街,精武鴨脖紅極一時。

而周黑鴨1997年才成立,重慶人周富裕來武漢三鎮討生活,一頭扎進菜場裡做起了小本買賣,周富裕自己研發出鴨脖新的口味,入口微甜爽辣,吃後回味悠長,憑著獨特口味逐漸做大。

當時精武鴨脖當時品牌意識不強,導致滿大街的精武鴨脖都號稱自己是正宗、首家,"精武第一"的惡性競爭,從暗鬥到明爭,最終曾致大半門店關門。不法分子也打著精武鴨脖的招牌,在全國各地搞加盟,生產出不地道的鴨脖子到處售賣,精武鴨脖的品牌一度失去消費者的信任。

周黑鴨吸取前輩精武鴨脖的悲劇教訓,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和品牌維護,宣傳「不做加盟、不做代理、不傳授技術」的直營理念

周老闆看準機會開始大力品牌營銷周黑鴨的火爆,也正是從打假開始的。當時周黑鴨打假的報導經常佔據很大的版面,一家「尚未成名」的企業一時間獲得巨大的關注。

但是小編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周黑鴨沒在媒體上宣傳自己的打假決心前,「山寨」還不是特別多,在他「不遺餘力」的打假後,山寨如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在報紙上標上明晃晃的打假費用,似乎告訴了大家「開周黑鴨很賺錢」這件事。

一時間大家記住了周黑鴨,而且讓大家覺得周黑鴨很火,很有逼格。

用現在的網際網路思維來看,這是一次極其成功的營銷,不管什麼時代,用戶喜歡聽故事,喜歡看熱鬧,就是不喜歡看廣告。做什麼都應該是在講故事,打廣告也是。

另外一家,絕味鴨脖,這匹鴨脖界的一大黑馬其實2005年才成立,當武漢伢戴文軍剛剛踏入滷味行業的時候,周黑鴨開的如火如荼,武漢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了,然而在長沙滷味鴨脖還是一片空白。

他跑到武漢街頭最火的鴨脖店學習手藝,然後經過一系列改進重新設計秘方,在長沙租了一家小店,開始做起鴨脖生意。

本就是經濟管理專業出身的戴文軍一開始想的就不是簡單地開個鴨脖店,而是走規模化生產的企業道路。他改變商業模式,走不同於業內巨頭周黑鴨的連鎖加盟模式,快速闊張門店

其次,為了避免與競爭對手發生衝突,他選擇在鎮街、菜市場附近以相對較低的價格開店。比同行更實惠,發展方向將向四、五線城市下沉。

平價的絕味鴨脖,短短幾年時間迅速在下沉市場擴張。然而如此瘋長的速度也存在風險,讓絕味在2011年兩次陷入質檢醜聞之中。

而此時周老闆在鋪天蓋地打廣告,2012年冠名地鐵站事件又將周黑鴨推上輿論。

11月13日,一張周黑鴨冠名武漢地鐵2號線江漢路站的圖片發表在微博上,並配有文字"各位乘客您好,周黑鴨 江漢路到了,請您拿好手中的鴨脖子,依次從左邊車門下車",全城炸裂,輿論譁然。

就當大家猶如品味鴨脖子一樣不斷咀嚼"周黑鴨"冠名時,官方宣布武漢地鐵二號線9個車站冠名將全部取消,周黑鴨·江漢路站的招牌雖然被摘了下來,但是白得了一波宣傳。

從各家發展可以看出,周黑鴨定位中高端白領階層,追求高效單店。絕味的定位於大眾消費,增長是由門店的擴張帶動的。

絕味鴨脖店現在是是同行業巨頭周黑鴨的8倍,形成覆蓋全國各地的格局,所以在「特產」這件事上,代表性也比周黑鴨差了很多。

武漢位於九省通衢之地,碼頭城市天生具有包容心,見慣了南來北往的人流與貨運,飲食文化有兼容並蓄,自古就是中國飲食文化融合和創新之地。

哪怕鴨脖子只有二三十年,武漢人還是高高興興地讓鴨脖子充當了城市的美食名片(當然,冠名地鐵站是不行的!)。

鴨脖子麻辣鮮香,經得起百般咀嚼,在武漢人的嘴裡,鴨子才實現了它最大的鴨生價值!

編輯 / 婧婧

圖片 / 網絡

審核 / 璇子

相關焦點

  • 口感麻辣的精武鴨脖,認準老字號,老武漢市民都喜歡的一款美食
    精武第一家,相信很多人都比較了解,可是很多人都會被商家欺騙,人人都說自己是精武第一家,所以買鴨脖一定要認準了恰當的品牌,正牌的鴨脖保準你吃了還想吃。武漢的精武鴨脖,單單在精武路一帶店鋪就十分繁多,大概有十來家,現在,它已經悄悄地火遍了全國,隨處可見這個品牌的鴨脖的店鋪,可謂是把美味帶到了各地。精武鴨脖是武漢傳統美食之一。精武鴨脖的名字緣由十分簡單,就是因為起源地恰好在精武路。
  • 武漢絕味鴨脖
    不是武漢人的獨創,因此,絕味鴨頸子的配方並沒有生產專利,只是進行了商標的註冊。我國的菜系非常繁多而且極為豐富,各個菜系之間相互借鑑、嫁接、改良、異化的情況是非常多的,這是極為正常的現象。 武漢絕味鴨脖(完整配方製作工藝關鍵點詳解) 介紹: 上品的鴨脖入口香、肉質有嚼勁,回味濃鬱,口齒留香,讓人越吃越想吃。此款鴨脖配方準確,流程明確,同時具體地注釋了很多人都希望了解的難點問題。
  • 精武鴨脖: 武漢文化新符號
    「鴨頸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是是活肉,淨瘦,性涼……吃了鴨頸,添福又添壽」等飲食文化的精髓。  這部6萬字的中篇關注「小市民生活的原生態」,容量很大,不僅被讀者喜愛而且獲第九屆小說百花獎。據池莉親述,小說其實是虛構的,其本意是想把生活在武漢吉慶街上的來雙揚,塑造成中國優秀女性的代表……既風情萬種,潑辣,又勤懇,獨立。
  • 武漢久久鴨脖製作流程
    武漢久久鴨脖製作久久鴨:湯三十斤,料粉半斤,味精一斤,鹽一斤,特辣辣椒一斤,普通辣椒半斤,紅曲米三兩,老抽三兩,辣妹子辣椒醬454
  • 武漢絕味尚品:幹掉烤鴨,鴨脖成為絕味,滷製品發展空間巨大
    況且王府井、大柵欄那裡,幾十塊的非全聚德烤鴨很多,一些餐館的片皮鴨味道也未必比全聚德的差,甚至有人不喜歡全聚德烤鴨的味道。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糟粕,但是化腐朽為神奇,被武漢精武一條街的商人拓展去和武漢江湖氣息的碰撞,再加現代人人口味變了,要吃活肉,要有嚼頭,要吃辣的,變態辣,辛辣、香辣,發展出來的一款男女老少皆宜的小吃,風靡全國。
  • 【企業案例】真正的「鴨脖大王」:從菜市小販到坐擁萬家門店,是...
    毫無疑問,他們是行業龍頭,是最好的品牌,他們都與武漢有關。周黑鴨總部在武漢,其創始人周富裕雖然不是來自武漢,但從小就在武漢。絕味雖然不在武漢,但其創始人戴文軍是武漢人。 由於不知道如何管理公司,周富裕特地聘請了職業經理人來幫助管理和發展公司。 此後,周黑鴨走紅,產品銷往全國各地。2016,周黑鴨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周黑鴨也從武漢擴展到全國。
  • 國內4大鴨脖品牌,周黑鴨上榜,肉香骨酥,你最喜歡吃哪種?
    很多人喜歡吃鴨脖,以前覺得鴨脖沒什麼吃的,上面都是骨頭,後來吃了一次鴨脖之後就徹底喜歡上了,鴨脖重要的是吃它的口味,而不是說吃它裡面有多少肉,鴨脖的種類有很多種,有周黑鴨,絕味,還有那些不太出名的久久鴨脖,武漢精武鴨脖。
  • 十大鴨脖品牌,你更喜歡哪一個的口味
    中國十大鴨脖品牌排行第一:周黑鴨第二:絕味鴨脖第三:煌上煌第四:良品鋪子第五:來伊份第六:百草味第七:久久丫第八:可可哥第九:三隻松鼠第十:小胡鴨疫情期間,全國人民心系武漢。當在新聞看到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想要吃武漢特產「周黑鴨」時,立即安排車隊,將3000多份周黑鴨送到醫護人員手裡。在武漢解封後,周黑鴨給是給所有援助武漢的醫護人員,每人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武漢特產。和其他企業疫情後漲價不同,周黑鴨不漲反而降價。近半年時間,停工停學,許多家庭的收入嚴重受到了影響。房貸、車貸、信用卡都要還。
  • 王一博愛吃的麻辣鴨脖哪家強?精武路拆遷後,武漢人只愛吃這一家
    所以來武漢不光要吃熱乾麵,也記得點一份王一博最愛的武漢鴨脖哦。武漢鴨脖又叫武漢麻辣鴨脖,是武漢特有的氛圍小吃,據說在清朝就已經流傳開來,鴨脖子要經過多種香料浸泡,再風乾烤制而成,顏色紅潤,吃起來香辣麻,還有一點回甜,武漢麻辣鴨脖非常方便攜帶,適合閒暇時間做零食,越吃越香,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下酒菜。
  • 絕味鴨脖反超周黑鴨,成鴨貨界第一品牌,坐擁百億資產
    絕味鴨脖反超周黑鴨,成鴨貨界第一品牌,坐擁百億資產說到各種鴨味產品大家都會想起來的兩個品牌就是絕味鴨脖還有周黑鴨了,這兩個品牌在味道上面還是有一定差別的,但相似之處在於同樣都是跟武漢有著密切聯繫的品牌。
  • 「精武」鴨脖29年轉型路,武漢美食名片搭上新電商一年銷量翻6倍
    如果問武漢本地人哪家的鴨脖子最正宗,精武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品牌。鴨脖作為小吃正式出現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的老漢口精武路,精武鴨脖故此得名。到2003年的鼎盛時期,千餘米的精武路就有幾十家鴨脖店,整條街飄散著滷鴨脖的香味,家家門前排起長隊。
  • 麻辣鴨脖怎麼做好吃?淺談武漢精武鴨脖的30種香料……
    武漢精武鴨脖,源於漢口精武路,其做法是將冰鮮優質鴨脖解凍、浸泡、去除雜質、多次清洗、醃製、焯水、風乾,放入陳年老滷中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燜至一小時。按工序先後,控制不同火候、分別投放不同中草藥材。只有如此滷製才能去除鴨脖本身的腥味,成就麻辣鮮香、鹹中帶甜、紅豔奪目、滿口留香的精武鴨脖。而妙處全出自滷料,鴨脖之所以好吃秘訣全在湯料裡,湯料之所以香味濃鬱,根本原因是運用上等的香料,老湯用的次數越多,保持時間越久,質量越佳,味道越美,尤其珍貴。這是因為滷湯中所含的可溶性蛋白質等成分越來越多的緣故。老湯有俗稱「金不換」就是這個道理。
  • 鴨脖、蟹腳面、小龍蝦……武漢宵夜吃什麼?(圖)
    中新網7月10日電 城市宵夜文化紀錄片《宵夜江湖》昨晚迎來第二期——武漢篇。此次片中來自武漢的特色宵夜美食,或出自獨家秘制,或承載著獨特記憶,每一種都帶給觀眾滿滿的驚喜和感動。  鴨脖、蟹腳面、小龍蝦……武漢的宵夜美食不勝枚舉,因此想要在其中擁有一席之地,必須要有超群的美味。本期《宵夜江湖》中,出街二十多年的「婆婆燒烤」烤脆骨風靡武漢光谷。
  • 正宗【精武鴨脖】正式入駐溫尼伯了
    一提到吃貨天堂之一的武漢,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辣鴨脖和熱乾麵,周圍的小夥伴們也是一提起鴨脖就口水開始流
  • 王一博為什麼叫「王鴨脖」?真與相聲有關?「鴨都」武漢來揭秘!
    那麼王一博為什麼要稱自己為「王鴨脖」呢?真的只是相聲中的隨意稱呼嗎?讓「鴨都」武漢來為大家揭秘吧!在武漢揭秘之前,窮鬼先來給大家說一說王一博與「鴨」的淵源。相信大家都看過《陳情令》吧,王一博在其中飾演含光君藍忘機,與飾演魏無羨的肖戰搭檔,收穫了大波好評。很多人也是在這部劇中認識王一博的。在《陳情令》花絮中,肖戰調侃王一博,問,忘機忘機,為什麼是忘「雞」?
  • 震驚,武漢除了鴨脖還有真麼多好吃的!
    提起武漢,大家印象裡的除了鴨脖、熱乾麵仿佛沒啥好吃的了,其實武漢作為長江下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歷來不缺好吃的。武漢位於長江中下遊,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中心城區一分為三,形成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隔江鼎立的格局。
  • 武漢5道經典小吃,好吃到「嘴飄」,都吃過的絕對「老武漢人」
    最近小編我終於放下沉重的工作來到了湖北武漢,湖北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在這個城市當中你會發現你特別的輕鬆,沒有任何的壓力,除了武漢人的善良之外,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這邊的小吃和美食,琳琅滿目,在這裡說永遠的說不完,不過小編可以和大家分享武漢5道經典小吃,好吃到「嘴飄」,都吃過的絕對「
  • 武漢,你這讓人牽掛嚮往的城!
    這是當前很多人關注的話題。「我想去武漢!」這是所有回答中最吸引我的那一個!即便多次去過武漢,看了這些海報,還是會熱血沸騰!武漢,你這讓人牽掛,讓人嚮往的城。去武漢,有太多的遺憾。比如很多美景還沒來得及欣賞,但也有太多的驚喜。
  • 除了鴨脖、熱乾麵,這5種小吃更是武漢人早餐桌上的常客!
    鯽魚糊湯粉泡油條,雖然被稱為武漢人的羊肉泡饃,但是美味卻絕對不輸給羊肉泡饃~二、三鮮豆皮——早餐不可錯過:三鮮豆皮是武漢的名吃之二,主要材料是用糯米+豆皮,餡料中則有鮮蝦、鮮肉、鮮蛋等等。三鮮豆皮起初是在武漢人過節的時候才會吃的菜餚,之後就漸漸變成武漢人常吃的早餐。獨具特色的三鮮豆皮,皮薄而軟潤,餡豐而鮮美,去武漢旅遊的寶寶們一定不要錯過。
  • 在武漢,所有鴨子都是矮大緊
    圖/視覺中國武漢人喜歡吃鴨脖喜歡到了什麼程度?作為九省通衢,南來北往的人源源不斷來到武漢,每一列飛馳而過的列車、每一架翩然降落的航班,都無可避免地被燻上一身滷鴨脖味兒。武漢人的精氣神,全在這根鴨脖上了——————————鴨脖到底有什麼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