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山西不是通常概念裡的黃土高原。
通常人們印象中的黃土高原
山西屬於黃土高原嗎?答案是肯定的。黃土高原有狹義和廣義兩個不同範圍的定義。狹義的黃土高原大致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烏鞘嶺,東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全部、陝西中北部、甘肅中東部、寧夏南部和青海東部,面積約30萬平方千米。廣義的黃土高原指黃土區,面積63.5萬平方千米,包括山西高原、陝甘寧高原、隴中高原、鄂爾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不論是廣義還是狹義的黃土高原,山西都被包括其中。
為什麼說「山西不是通常概念裡的黃土高原」呢?話題的發起者給出了解釋:多數人理解的黃土高原是乾旱、缺乏森林的,顯得非常荒涼,而山西的森林覆蓋率非常高,綠色是司空見慣的。
確實,在黃土高原上,山西的森林覆蓋率是最高的,而且分布較為均衡。截止2020年2月,山西省共有144處森林公園,遍及全省11個地市。其中僅國家森林公園就有26處,森林風景資源保護面積佔全省國土面積的3.82%。
上面兩圖為太原西山
與山西一河之隔的陝西省,其黃土高原上的森林則主要集中在南部的黃龍山和子午嶺,北部則是森林稀少。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四省區黃土高原上森林覆蓋率則更低。從衛星的視角看,甘、寧、青、蒙與陝西北部是大片相連的黃土覆蓋區,山西則明顯更「綠」,二者反差非常大。
影響黃土高原森林覆蓋率的直接因素是降水。山西和陝西北山(黃龍山和子午嶺)的降水率是遠高於甘寧青蒙的,相對溼潤的氣候帶來了較高的森林覆蓋率。
應當說,在黃土高原上,由於氣候的差異,山西確實是一個另類的存在。
說明:本文中所涉及省份,均特指其位於黃土高原上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