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姓氏的來源

2020-12-21 中國僑網

    □ 文/ 金誠

  一個民族的姓氏,原是該民族社會血緣團體的符號,或者說是這個民族中一個家庭系統的符號。滿族姓氏即是構成滿族某家族血緣團體的符號。姓氏在滿語中稱「哈拉」,家族稱「穆昆」。

  我們讀清史、看影視片,常接觸到一些滿族人的名字。例如籤訂尼布楚條約的索額圖、鴉片戰爭時期中堂穆彰阿等等,但很少人知道他們姓什麼。漢族人人都有姓,少數民族不都有姓。蒙古族就不是都有姓,滿族介於漢蒙之間。女真族改稱滿族前長期接受的是蒙古族文化,一切風俗習慣都與蒙古族相近。滿族人姓氏來源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

  第一種情況是以地名為姓。某氏族以居住地的地名、山川、河流作為本氏族的姓氏。鑲黃旗吏部尚書隆科多其先「世居佟家,以地為氏」。正白旗人武英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來保,直隸總督裕祿,其先世於「明中葉遷於長白山喜塔拉地方,戰土而居,因以為氏。」正白旗人額附薩克慎,世居精奇哩江畔,而姓精奇哩。

  滿族姓氏中有許多姓與地名一字不差,這類姓氏有完顏、瓜爾佳、鈕祜祿、舒穆祿、馬佳、棟鄂、赫舍裡、富察、寧古塔、烏蘇、索綽洛、海拉蘇、那不都魯等大約50 餘個。以地名為姓的還有一個情況就是一個姓的滿族人中也有來自不同地方的。例如姓兆佳的居住地就有32 處,據《欽定八旗通志•氏族》中記載,姓富察的居住地有63 處之多。一種情況是一個姓氏中有一部分人遷居易地,但也有不同居地的滿族人,不謀而合的取了同一個姓氏的情況。

  第二種來源則是以物為姓。例如伏爾哈是楊樹、瑚雅是青蛙、碧喇是河、鈕赫是狼、穆盧是屋脊、塔坦是窩鋪、尼瑪哈是魚、多爾袞是獾、愛新是金、卓晉是馬嚼子、伊爾根是平民百姓等等。這些姓氏是各個不同的血緣集團為相互區別而各自取的符號、代號。滿族及其先世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生活於林深水肥之地,他們以捕魚和打獵及採集為生,他們崇拜山神石樹、崇拜北鬥七星、崇拜動物和火,以萬物都有靈性,這些對他們所取的姓氏都有著巨大的直接影響,也是滿族早期文化的特徵和表現。

  第三種情況是以部為氏。努爾哈赤時期的大將費英東的先人是瓜爾佳部,即姓瓜爾佳。康熙朝鑲紅旗部都統康喀喇其先世為完顏部,即姓了完顏。正黃旗人希福,皇太極時為宏文院大學士,其祖是赫舍裡部,即姓赫舍裡。其他如,納喇氏、巴顏氏、阿爾拉氏、烏蘇氏、尼瑪哈氏、圖克坦氏、珠格氏、喀喇氏等。

  第四種情況是借用漢姓為姓。《欽定八旗通志•氏族志》一書中統計記載滿族姓氏615 個,而《皇朝通志•氏族略》一書中記載滿族姓氏679 個,其中借用漢姓的有78 個,如馬佳、佟佳、李佳、崇佳、孟佳、郭佳、程佳、穆佳、石佳、唐佳、安佳等。

  根據金代女真人冠姓。如完顏氏為王,赫舍裡氏為高,圖克坦氏姓杜。

  根據清初滿族原有的姓氏冠姓。如瓜爾佳氏為關,鈕祜祿氏為郎,費莫氏為馬。

  摘取原姓氏的首字。如那拉氏為那,葉赫那拉氏為葉或賀,吳雅氏為吳,朱希裡氏為朱,鈕祜祿氏為鈕。

  譯意或據意音改字。如阿克戰義為雷,必拉義為河改何,託羅義為桃改陶,灌察義為盔改為隗,薩克達義為老改為駱。取居住之地。如輝發那拉居住地為張,遂姓張;伊克得裡氏居

  葉赫河畔那拉之地遂姓葉赫那拉,借用漢姓分別姓葉、賀、那等。原為漢姓者。如白佳姓白;寧佳姓寧;吳佳姓吳;孫佳姓孫。

  辛亥革命之後,冠姓規律大亂,現在一些滿族同胞關心自己的老姓,大體源流為趙: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愛新覺羅。石:石爾佳,石穆魯,札庫塔。張:張扎爾,張爾佳,章佳,札拉裡。羅:羅爾佳,愛新覺羅。包:博爾濟吉特。白:巴雅拉,巴禹特,巴魚特。葉:葉赫那拉,葉赫勒。伊:伊爾哈,伊拉哩,伊爾根覺羅。舒:舒穆祿,舒舒覺羅,舒莫裡。

  滿族多音節的姓氏、單音節的姓氏的演變滿族不是一個保守的民族,它善於學習、與時俱進。入關以後,長期與廣大的漢族人民群眾水乳交融。特別是漢族群眾習慣以單字姓氏稱呼滿族人,久而久之,滿族人也樂於接受這種稱呼,最後,滿族人逐漸忘了自己老姓的全稱。例如,佟佳——佟,馬佳——馬,富察——富、傅,納喇——那,完顏王索綽洛——索,舒穆祿——舒,寧古塔—— 寧,鈕祜祿——紐,郭爾佳——郭,瓜爾佳——關,赫舍裡——赫、賀,文扎——文,溫迪罕——溫,顏札——顏。

  還有一部分姓氏是以字義、由多音節變為單音節的。如愛新是金的意思改為金,阿克佔是打雷的意思改姓雷,倭赫是石頭的意思改為石,吳拉是江水的意思改姓江,伏爾哈是楊樹,改姓楊等。

  滿族並不是一代一姓,但有指名為姓的誤說例如,一人名福珠洪阿,姓蘇完瓜爾佳氏,若連寫則為蘇完瓜爾佳福珠洪阿。但滿蒙等北方民族,沒有姓名連用的習慣,所以就單叫福珠洪阿,他是一位將軍,怎樣稱呼他呢?按漢人習慣,李廣稱李將軍,張飛稱張將軍,那麼他應稱蘇完瓜爾佳福珠洪阿了,但人們稱他為福將軍。其子豫山,作知府,人們不稱他蘇完瓜爾佳知府或蘇知府,而稱他為豫知府。就此事曾專門請教我的族叔、北京文史館的館員瀛生先生,他給我舉了個例子:說清末某個滿族人名叫恩福,字德壽,排行老三,於是,朋友們稱他為恩德壽,平時就叫他恩三爺。他的兒子叫玉瑞,字小山行大,人稱他為玉小山、玉大爺。這樣,似乎父親姓恩、兒子姓玉。瀛生先生的滿文師傅叫阿克敦布,行六,人們叫他阿六爺,都不提他姓什麼。這不成了父與子一代一姓了嗎?其實不是,這是遷就漢人的習慣,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

  所以說,滿族很特殊的一點即是有指名為姓的誤說。如清中葉有個叫萬顯豐的人,其老姓舒穆祿,其本支子孫都姓了萬。清末時居遼陽之愛新覺羅氏有個叫海臣的人,其本支子孫即以海字為姓。喜塔喇氏有一位叫文忠額的人,其本支子孫即以文為姓。啟驤、啟騫兄弟系雍正後人,其祖父名毓狄,這二位即姓了狄。這些情況雖然都是以父、祖名字中的一個字作為本支子孫的姓氏,但事實上其本來的老姓並不會丟掉。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滿族不是一代一姓,也不是指名為姓。其老姓是不會改變的。

相關焦點

  • 辛亥百年後的滿族姓氏與家譜
    在滿族共同體形成時期,其姓氏是多音節的,用漢字寫就是二個或二個以上漢字共同組成。滿族入關後,其姓氏逐漸向單音節過渡,即與漢族單字姓氏相同,其姓氏實質上既有原多音節姓氏的內涵,又有與漢族姓氏相同的單音節的表現形式,形成了滿漢兼融的姓氏文化特質。
  • 如果你認識的人有這些姓氏,說不定是滿族後裔,那英是滿族正黃旗
    我們在清宮古裝劇中聽到皇妃念自己的姓氏時,可能會覺得畫風突變,因為滿族的姓氏念起來比較生硬,現在也不太常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自從清朝滅亡,滿族當權者退位以後,滿族後裔為了躲避民眾的辱罵,便改了漢姓。所以現在我們很少再看到滿族的姓氏。
  • 清朝滿族六百多姓氏中,八大貴族姓氏有哪些?
    歷史上,滿族姓氏演變十分頻繁,從金、元時期開始,滿族先祖的姓氏就在內部宗族中不斷裂變,從而產生新的姓氏。據《皇朝通志》中的《氏族略》記載,滿族姓氏共有646個姓加譜外姓氏33個姓,可謂枝繁葉茂。然而這六百多個姓氏中,僅有八個姓氏是清朝的貴族姓氏,你知道有哪些嗎?
  • 淺談任姓的姓氏來源、文化、名人!
    關注我,了解自己的姓氏! 姓氏文化 任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關於任姓的起源,有以下來源: 一、源自黃帝 據《姓纂》的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為姓,一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
  • 姓氏文化:崔姓的歷史文化和姓氏來源
    崔姓是中國、朝鮮和韓國的姓氏之一,其主要來源於姜姓,始祖傳為姜太公,鼻祖為炎帝神農氏,山東臨淄(淄博)為崔姓的發源地。崔姓在六朝、隋唐時期達到極盛,屬於中原地區望族、全國大姓;望族分布於今山東淄博、河南濮陽、河北安平、湖南桂東等地;主要堂號有博陵堂、清河堂等。
  • 滿族姓氏名字揭秘
    清朝題材的影視劇,這些年來較多見,作為中國歷史最後一個,由滿族統治的大一統封建王朝,終於1911,至現代也不過百年,沒有漢唐遙遠,清宮戲本身吸引點足夠。滿族是自皇太極1636年成立,先前稱「烏喇」「女真」等。
  • 滿族來自哪裡?滿族的族源來歷略考,滿族的確是女真人
    滿族服飾則受蒙古影響較多,形成了大家多見到的清朝服飾,後來又融入了中國文化大家庭,逐漸形成了馬褂,長衫,唐裝,旗袍等等,所以金代女真服飾受契丹影響較多,而滿族服飾受蒙古影響較多,兩者均有其各自的來源。為了進一步研究其關係,我們來看看滿族的姓氏。
  • 岫巖滿族自治縣雅河辦事處部分八旗姓氏以及家史
    岫巖滿族自治縣雅河辦事處部分八旗姓氏以及家史 ——岫巖.席敬恆 岫巖滿族自治縣雅河辦事處位於城南,緊領岫巖城這樣的緊要地方在清初自然少不了駐紮八旗官兵,今兒就說說雅河地方的部分八旗姓氏,以家史點滴。 先說說同心村的關家,這裡有兩戶關家,屬於同姓不宗,都是瓜爾佳氏,而且都隸屬鑲黃旗,但是牛錄佐領不同,來岫巖城駐防的時間也有所不同,但是地方為了區分這兩戶關家,故而稱之為東關和西關。
  • 滿族八大姓 昔日貴族今何在?
    就當屬滿族八大姓氏了。至於是哪八大姓氏,爭論的版本眾多,目前多數認可的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洛氏、舒穆祿氏、富察氏、納喇氏、紐祜祿氏,這八大宗族是八個最早與努爾哈赤共同作戰,奪取天下的名門望族。至於滿族姓氏的來源和歸宿。
  • 西六家子蒙古族滿族鄉村屯名字由來
    26戶,110ロ人,其中:滿族28人。民國八年(1919年)建村以姓氏取名張家街,後因重名更為東張家街。 【劉家街】自然村,位於西六家子東,相距4.3公裡。耕地500畝。26戶,121口人,其中:蒙古族22人,滿族4人。民國八年(1919年)建村以姓氏得名。 【杜家街】自然村,位於西六家子東,相距4.6公裡,京瀋公路南側。
  • 關曉彤是滿族哪個旗
    滿族人的姓氏是其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的反映之一。在滿族共同體形成時期,其姓氏是多音節的,用漢字寫就是二個或二個以上漢字共同組成。1912年,清帝退位後,長期不學無術的八旗子弟沒有其他生存技能,對於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做小商販是唯一的出路。溥傑自傳裡的說法:「時常聽說滿族到處受排斥,皇族改姓金。瓜爾佳氏改關姓,不然就找不到職業。」
  • 聊聊數字姓氏:這個姓氏真佔便宜,被稱為最容易奪冠的姓氏!
    在中華五千年文化長河中,姓氏文化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國現有並依然在使用的姓氏就有五千多個,從先秦開始已經有幾百個姓氏了,在商周時期甚至更久遠的年代,姓氏文化就已經出現。我國眾多的姓氏中,有以屬於為姓氏的,還有以序數為姓氏的。這也體現了國人姓氏文化的趣味性和多元性。
  • 現代還有滿族貴族後裔嗎?光是藝人就相當多,你知道嗎?
    而滿族是大清王朝的貴族,該族人擁有高官爵位和榮華富貴。可是自大清滅亡之後,尊卑階級便不再存在了,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肝膽相存,榮辱與共。滿族作為距離現在最近的貴族,現存後裔還是很多的,由於他們都比較低調,所以很少被人所知,在娛樂圈中也有許多滿族後裔,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 滿洲的8大姓氏,分別都改成了哪些漢姓?這8個姓氏中有你的嗎?
    其實,關於滿族八大姓氏的由來和發展,還要從滿族入關,建立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說起。一、滿族入關席捲天下,建立清朝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金,因與宋朝時期的金重名,故而稱其為後金。二十年後,努爾哈赤的兒子統一關外各部,改金為清,就此,拉開滿清入關建立大一統政權的序幕。
  • 潮汕姓氏來源趣談
    潮汕姓氏有一姓多源,也有多姓同源,多姿多彩,無奇不有。目前共有姓氏549個,大致可分為以下18類:(一)以傳說炎黃古帝之姓為姓氏:姜、姬。(二)以古帝王稱號為姓氏:堯、舜。(三)以古朝代名為姓氏:殷、商、周、秦、隋、唐、宋。
  • 鈕祜祿到底在滿族中的地位有多高?甄嬛傳中並沒有介紹清楚
    鈕祜祿到底在滿族中的地位有多高?甄嬛傳中並沒有介紹清楚。甄嬛是漢人,要是說雍正想讓甄嬛有一定的身份,那只需要改她的軍旗其實就是可以的。但是雍正說要給甄嬛一個殊榮,那就是賜鈕祜祿這個姓。其實在滿族的這麼多姓氏中,我們知道的姓氏,其實也並沒有幾個,最知名的可能是烏拉那拉和葉赫那拉,畢竟這兩個姓氏出的皇后是最多的。
  • 大清滅亡,滿清的7個貴族姓氏都改成了什麼?看看有沒有你的姓氏
    說到清朝滿族人的姓氏,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愛新覺羅、烏拉那拉、富察氏等等,但是在大清覆滅的時候,這些姓氏也隨著消失不見,但是這些貴族姓氏都去哪裡了呢?這些姓氏都改成了別的姓氏,分布在全國各地,那麼,大清滅亡,滿清的7個貴族姓氏都改成了什麼?看看有沒有你的姓氏。
  • 多年前,中國最尊貴的一個姓氏,此姓氏的人一輩子榮華富貴不用愁
    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是滿族的故鄉。滿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以及後來的挹婁、勿吉、靺鞨和女真。都知道,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由滿族建立,「愛新覺羅」是清朝的國姓,但是,在現存的滿文資料中卻很少出現這個名稱,例如:在《滿洲實錄》中也只出現過三次。在各種文獻中,關於國姓的起源有各種說法,而且,互相矛盾。
  • 滿洲的八大姓氏,分別都演變成如今的哪些漢姓?其中有你的姓嗎?
    這三本書對滿族八旗的姓氏進行了詳細的記載,無論是淵源流傳名人以及居住地,都有較為詳細的傳承。是研究滿族八旗姓氏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在這些書當中,乾隆9年就已經編纂成書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當中,一共收入了滿族八旗姓氏1114個,這在當時不可謂不多,要知道漢族的姓氏,恐怕也沒有1000多個。
  • 滿清真正的八大貴族姓氏,除了鈕祜祿氏和那拉氏,還有哪些?
    眾所周知滿族是清朝的統治階層,但是在滿族中也分為不同的等級,只有和皇族親近的姓氏才是最顯貴的,滿族中也有一般的平民,他們中的貴族階層就是我們聽到的「八旗」,其中上三旗是地位最尊貴的,直接受皇帝管理,分別是鑲黃、正黃、正白;而下五旗是地位次於上三旗的貴族階層,由王爺、貝勒等統治,其內部也有地位高低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