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維薩島,生物多樣性和文化—西班牙的自然景觀

2020-12-18 甜甜旅遊百科

伊維薩島(西班牙語:Ibiza)位於地中海西部,是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的一部分,位於主島馬略卡島西南88公裡,面積571.04平方公裡,伊維薩島與在其南面的福門特拉島地理上被稱為松樹群島(英語:Pine Islands)。首府伊維薩位於南部海岸,人口約37000,由迦太基人於前645年所建。伊維薩島有著名鋼琴家和作曲家蕭邦的故居,也是同性戀之都,是馳放音樂(chill out music)的發源地。

伊維薩地區的生物變異現象是一個展現深海生物和近海岸生物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難得的例子。該區內有豐富的波西多尼亞海草,它是整個地中海地區僅存的一種瀕危植物,並且有很多的海洋生物以此為生。伊維薩地區有一些歷史遺蹟被保存下來,從這些古蹟的歷史上可以看出伊維薩有著悠久的歷史。

從現存的薩·卡萊塔古居民區、普伊格·德斯·墨林斯古墓群的規模上不難得出伊維薩在早期歷史時期,尤其是在腓尼基和迦太基時期的重要的歷史地位。它曾是地中海地區重要的貿易集散地。防禦公事林立的「前城」是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防禦型建築,它對後期的西班牙在西半球防禦公事的發展模式有著深遠的影響。

完整無損的16世紀要塞是軍事建築工程和文藝復興建築美學的歷史見證。這種義大利─西班牙建築模式對於新大陸城鎮的建設與防禦有特別深遠的影響。薩·卡萊塔的腓尼基人廢墟和普伊格·德斯·墨林斯的腓尼基─迦太基人墓地是地中海西部腓尼基殖民地城市化和社會化生活的證明。就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墳墓的數量、重要性和實物方面而論,它們構成了獨一無二的一種資源。

伊維薩島海岸線的演化是波西多尼亞海草對沿海和海洋生態系統之間相互作用產生影響的最佳範例。得到很好保護的海草,蘊含和支持著海洋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伊維薩島的歷史遺蹟保存完好。薩·卡萊塔聚居地考古遺址和普伊格·德斯·墨林斯墓地遺址證實了一點:在史前,特別是腓尼基-迦太基時期,伊維薩島對於地中海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堅固的高城要塞是文藝復興時期軍事建築的傑出範例,對於西班牙殖民者在新大陸的防禦性建築發展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相關焦點

  • 伊維薩島,蕭邦的故居
    忒爾喀涅斯的神話讓羅德島成為愛等海地區的奇蹟,也賦予它迷人的魅力,而豐厚的文學氣質和獨特的歷史內涵也讓它成為愛琴諸島中的一顆明珠。來到羅德島,幾幹年的時光歷歷在目,在這裡,時光仿佛停滯,自然仿佛永恆。這裡的美景為人稱道,林佐斯擁有羅得島上最幽美的海灣最精緻的房屋、最多的驢子和最少的汽車,許多藝術家被這裡的景色吸引而在此定居。每當落日時分,溫和的陽光灑過海面,巨大的鵝卵石染上迷幻的絢爛色彩,讓入十分嚮往。這裡四季多風。故島上多美麗的風車。伊維薩島蕭邦故居就在伊維薩島上,仿佛從這位大音樂家開始,肖維薩就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
  • 伊維薩島|有一種狂歡文化叫「伊維薩」
    ⿻ ⿻ ⿻伊維薩島Ibiza位於西班牙東部的巴利阿里群島,與巴塞隆納隔海相望。
  • 格拉納達——地理和自然景觀的多樣性是這裡的主要特點
    格拉納達(西班牙語:Granada,阿拉伯語:)是與之同名的西班牙格拉納達省的首府,位於安達盧西亞自治區的東部,內華達山山麓,達若河和赫尼爾河匯合處,海拔738米。地理和自然景觀的多樣性是這裡的主要特點:沿海地區氣候溫暖,赫尼爾河套平原遼闊而又肥沃;山區氣候寒冷,依比利亞半島上的最高峰--海拔3481公尺的穆拉森峰便坐落其中。也有基督教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瑰寶。由於這裡曾是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最後一個王國的首都,格拉納達因此而成為具有偉大象徵意義的城市。
  • 梵淨山以獨一無二的「生物多樣性」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2018年7月2日在西亞阿拉伯國家巴林首都麥納麥,舉行的世界第42屆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將中國貴州梵淨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梵淨山成為我國第53處世界遺產、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截止目前中國的世界遺產數量和義大利相同並列世界第一,此次大會中國和義大利都有兩項遺產申報,中國能否超越義大利還看這幾天的會議情況。
  • 伊維薩島的經歷,那是一群狂歡的人!
    在伊維薩島,原住民是個相對的概念。島上約有140,000名居民,但要找到一位士生土長的伊維薩人並非易事。當地島民大多是從西班牙本土、歐洲其他地方或是南美洲等地移居至此,絕少出自伊維薩島本島。這頭豬屬於稀有的本島豬種——伊維薩豬。除此以外,旁邊圍欄裡有隻公雞正在打鳴,聲音洪亮,將雞群驚得四散奔逃。這隻公雞也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品種,雞冠上的5個冠尖洩露了它的伊維薩本土血統。這間農場由瑪利亞·瑪麗·科洛馬一手打造,她同樣也是罕見的本島原生居民。瑪利亞的高祖父曾在這一地區置過一小片土地,如今她也追尋著祖輩的足跡開了農場。
  • Ibiza伊維薩遊艇碼頭,音樂讓我們相聚於此
    撰文編輯:德立遊艇碼頭 | 圖片:網絡這裡是西班牙伊維薩,馳放音樂(chill out music)的發源地,因其豐富的夜生活和電子音樂聞名於世。每年夏天,歐洲乃至全世界的DJ發燒友紛紛來到Ibiza島,徹夜狂歡:在這裡你可以遇見各路大牌樂隊成員,知名好萊塢導演和影視明星或者是世界超模,或者再隨便就能認識一個歐洲貴族後裔或者「超凡脫俗」的杜拜王子。因此,Marina Ibiza伊維薩島遊艇碼頭名氣雖然不是很大,卻經常能夠得到世界TOP20遊艇的光顧,只憑這一點,就不遜於那些頂級5金錨遊艇碼頭!
  • 西班牙群島圖鑑∣嗨入雲端的派對與三毛荒漠的詩歌
    圖片來源於網絡)巴利阿里群島與加納利群島大相逕庭,巴利阿里群島位於地中海,距離巴塞很近,這裡有豐富的夜生活和美麗的海灘,你些許能找到一點希臘的藍白影子;加納利群島距離西班牙很遠,是歐盟最外延的特別領域,反之與摩洛哥和撒哈拉隔岸相望,這裡有的是火山景觀,還有三毛與
  • 走進福州福山郊野公園:城市擁抱自然,讓生物多樣性留在身邊
    編者按  繼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後,今天又迎來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聚焦「生物多樣性」。我們所享受的一切都源於自然的饋贈,然而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導,現在全球有100萬種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威脅,沒有哪個時刻比當前更迫切地需要我們關注並遏制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 長海大耗島:一個小而豐的生物多樣性樣本
    2018年至2019年,遼寧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張恆慶教授團隊採用樣方、樣線和固定樣點相結合的方法,首次對大耗島生物多樣性開展了全面本底調查,為大耗島動植物資源留下歷史記錄。今年6月16日,在調查報告完成半年多後,遼寧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黨委組織張恆慶教授、本報記者及長海縣相關工作人員組成科考團隊重訪大耗島。
  • 地中海西部群島,西班牙的一個自治區和省份!
    地中海西部群島,西班牙的一個自治區和省份。主要島嶼是馬霍卡、梅諾卡、伊維薩、福門特拉和卡夫雷拉等。早有人定居,西元前5世紀時受迦太基統治,西元前120年左右淪入羅馬人手中,西元534年又被拜佔庭帝國奪取。後來被阿拉伯人侵擾,10世紀時終於落入科爾多瓦的伍麥葉王朝手中。
  • 西班牙|在派對之島伊比薩的摩託車騎行之旅
    樓下的花園已經動詞打次起來,伊比薩是一個夜店之島,有全世界最著名的夜店和DJ,散場後還有Disco bus送回各個酒店,許多自帶Club的酒店。之前有看到一份Ibiza夜店指南,但是我們兩個都不愛好這個,繼續回到陽臺上吹著海風看漁船。
  • 高考地理小專題——生物多樣性
    (2)根據資料二,簡析該區域生物多樣性豐富的自然原因。(3)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對該地生物多樣性構成威脅的主要人類活動方式。(4)日前,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宣布將在該區域建設4座巨型水電站。簡述大規模水電開發可能對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展示古老的生物多樣性
    作為集中展示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魅力的博物館,展示的不僅是一組不朽的生命密碼、一本神秘的無字天書,更是一部關於地球生命演化的壯麗史詩。」12月4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採訪團走進玉溪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時,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館長陳泰敏如是介紹。
  • 通往生物多樣性之路——自然步道
    物種消滅之島vs生物多樣性廊道生態學者威爾森(E. O. Wilson)及麥克阿瑟(RobertsMacArthur)注意到島嶼生態系將物種隔離,而大大地增加了物種滅絕的可能性。科學家了解到,美國的國家公園,州立和郡立公園土地—是被牧場、都市擴張、高速公路及鐵絲網包圍的零星綠地,宛如「洛為舟島嶼」的再版。公園原本被設計成生物方舟來保存天然遺產與保護瀕臨絕種的物種。不過他們事實上已變成孤島,島上競爭日漸減少的資源十分激烈。在被隔離的公園裡,生態系統的無情萎縮終將導致物種滅絕,西部灰棕熊就是一例。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一起來閱讀自然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無論是旅行還是在地,無論是讓人眼前一亮還是容易被忽略,世界的美總是由豐富多姿、無窮無盡的生命構成。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方案」讓人與自然更和諧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9月30日召開,中國發出了最強聲音。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新冠肺炎疫情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同心協力,抓緊行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 畢爭:中國的生物多樣性看雲南,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看高黎貢山
    它好似盤亙於中國西南的一條巨龍,最北端是青藏高原,最南端是中印半島,就像一條巨大的,從北到南不斷傾斜的走廊,跨越了五個緯度帶,如巨龍般自北向南延伸,將高原和海洋連接起來。高黎貢山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具有「動植物種屬複雜」、「新老兼備、南北過渡、東西交匯」的格局,更有「綠色寶庫、動物樂園」的美譽。
  • 走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感受地球生物多樣性
    12月4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感受雲南生物多樣性寶庫的豐富與獨特。活靈活現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昆明魚」化石標本……這些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各個地質時期的6萬餘件珍稀化石和現生動植物標本,集中收藏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裡,採用VR、AR、OLED柔性屏幕等現代聲光電和先進的多媒體展示技術,鮮活地講述地球生命多樣性的起源及演化,突出澄江化石的重要價值。
  • 兩岸學者熱議生物多樣性與美麗家園
    中國園林網6月19日消息:6月17日-18日,第五屆海峽兩岸生物多樣性與森林保護文化研討會在福建省德化縣舉行。研討會上,兩岸專家就如何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人類共同的美麗家園、保護和發展生物多樣性、培育生態產品、弘揚生態文化等話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