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臨汾有一座鑼鼓橋 雕刻1500多面石鼓 創世界吉尼斯之最

2020-10-16 張旦人文攝影


雕刻鑼鼓的中央隔離帶

山西省臨汾市有個鑼鼓大橋,以臨汾威風鑼鼓為主題,橋墩、護欄和橋面中心隔離帶共雕刻鑲裝1500多面石鼓,形態各異,氣勢壯觀,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創世界吉尼斯之最。

雕刻鑼鼓的裝飾品

山西臨汾是鑼鼓之鄉,在4300年前的堯王遺址出土了中國最早的陶鼓,臨汾的鑼鼓表演隊曾參加過亞運會和農民運動會的開幕式,堯廟景區裡還有一面大鼓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

雕刻鑼鼓的欄杆

鑼鼓大橋原名馬務大橋,是連接汾河兩岸、老城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大橋始建於1969年,是臨汾歷史上橫跨汾河的第一座橋梁。曾於1998年拆除重建,2008年6月實施加固加寬改造,2009年7月竣工通車的。

雕刻鑼鼓的花壇

鑼鼓大橋包括大橋主橋、鑼鼓廣場和威風鑼鼓雕塑三部分。大橋全長560米,在原橋寬25米的基礎上,兩側各加寬15米,總寬達55米,其中機動車道寬40米,雙向十車道,兩側各設3.5米非機動車道和4米人行道。

雕刻鑼鼓的垃圾箱

大橋東西兩側建有四個鑼鼓廣場,佔地面積60畝,綠化面積2.1萬平方米。橋頭四座威風鑼鼓雕塑,高13米,採用花崗巖雕刻,分別塑造了威風鑼鼓中鼓、鑼、鈸、鐃四種樂器的演奏藝術形態,威武雄壯,氣勢磅礴,雕塑的材質為花崗巖,增強了造型的厚重感,運用了誇張的藝術手法,給人以新穎而濃烈的藝術感受和歷史感。

雕刻鑼鼓的好漢石,至今沒人端起。

整個作品以平陽大地的"威風鑼鼓"為創作題材,風格氣勢磅礴,人物生動,動感強烈。把當地人民喜聞樂見的鑼鼓文化表現的淋漓盡致,鼓樂手強勁有力的吶喊與舒展的擊打動作以及美好的祈盼融匯於鼓、鑼、鐃、鈸傾情舞動之中,顯示了臨汾人民的豪邁,詮釋了臨汾的城市內涵、文化底蘊與精神風貌。

橋中間的鑼鼓

鑼鼓大橋建成後成了臨汾城市景觀的地標式建築。雕塑前方寬1.2米、長12米的黑色花崗巖地雕,分別展示了悠久豐富的鑼鼓文化,與大橋、廣場相映成輝,為臨汾威風鑼鼓的展現與傳播樹立了永恆的藝術豐碑。

橋頭廣場上的鑼鼓石雕

鑼鼓大橋充分吸取臨汾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成功地將威風鑼鼓融入橋梁和雕塑設計,把一座普通的橋梁打造成了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精品工程,把一座單一的橋梁建成了集通行、觀光、休閒、旅遊於一體的文化景觀,探索出了一條以文化統領建設、以建設展示文化的成功經驗。張旦原創作品

相關焦點

  • 山西麵食達人走進聯合國 做面絕技創世界紀錄
    原標題:山西麵食達人走進聯合國 做面絕技創世界紀錄 麵團吹成氣球、獨輪車上削麵、龍鬚麵可穿針龍鬚麵細如髮絲、麵團能吹氣球、獨輪車上削麵,這些都是太原市迎澤區南巷社區王張龍的拿手絕活,有著「
  • 山西這個廟,鐘樓一口鐘20多噸,鼓樓一個鼓三米多長,沒什麼特色
    到最後面還有寢宮和虞舜殿,據說寢宮是堯與鹿仙女的宮殿,裡面供奉著堯與他的夫人鹿仙女的雕像,虞舜殿裡面有虞舜的雕像,據說是取材於「舜耕歷山」的故事。山西臨汾堯廟除此之外,還有堯典壁廊,鐘樓,鼓樓,龍鳳之脈等等,堯典壁廊裡面鑲嵌有碑石近400塊,刻字三萬多,是我國第一座雕刻堯舜禹歷史文獻的紀念碑,鐘樓裡面掛一口大鐘,據說有21噸
  • 舌尖上的美食:山西臨汾牛肉丸子面
    在山西,麵食比較出名的基本都是以製法為主,也有以做法為主的,今天呢,就給大家推薦一款具有特色的牛肉丸子面。在山西臨汾,最有名的牛肉丸子面是「老白家牛肉丸子面」。中央電視臺4套節目《遠方的家》報導過的牛肉丸子面!
  • 山西臨汾:一座四線城市的發展和生活體驗
    臨汾,只是一個山西的地級市,和晉城、運城交界,臨近延安和長治,下面有一區(堯都區)兩市(侯馬市、霍州市)十四縣(曲沃縣、翼城縣、襄汾縣、洪洞縣、古縣、安澤縣、浮山縣、吉縣、鄉寧縣、大寧縣、隰縣、永和縣、蒲縣、汾西縣);而這些一起構成了臨汾的地域,總面積達到了2.03萬平方公裡,而發展至今,也成了一個擁有450多萬常住人口的大城市。那麼,臨汾的實際生活體驗又如何呢?
  • 臨汾牛肉丸子面,最具山西特色的麵食,有嚼勁有辣度有韻味的麵食
    提到麵食,不知道大家會想到什麼麵食,是馳名中外的拉州牛肉麵還是最具陝北特色的臊子麵吶?作為一個南方人,其實小編吃麵食吃的真不多,主要是自己並不喜歡吃麵食。但是直到去了山西後,在各種同學的強烈推薦和安利下去嘗了一下山西的牛肉丸子面。
  • 天下人的故鄉—中國山西臨汾
    這裡有一座都城經歷4300年的風雨講述「最初中國」的故事 這裡東倚太嶽西臨黃河北起韓信嶺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 雲丘山素有「北雲丘、南武當」之盛譽這裡保存有11座千年古村落其中有被稱為「千年民居建築的活化石」的塔爾坡古村
  • 探尋中華始祖聖地——山西臨汾堯廟
    6月17日,淮陽區中華始祖聖地聯盟考察交流協調組一行來到山西臨汾國家4A級旅遊景區堯帝陵廟進行考察聯誼。到了之後才發現,此處的堯帝陵廟與其它祭祖地有所不同,因為它的「廟」與「陵」相隔達30多公裡,所以,咱們只好用「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方法,先去參觀-堯廟。
  • 山西臨汾:來這裡旅遊必去的景點和必嘗的美食,有哪些呢?
    山西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盛產煤礦的大省,但是山西在全國的知名度遠遠低於很多大省份,所以人們通常不會以為山西有什麼可以去的好的旅遊景點。我認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隨著旅遊這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山西也開始不斷地推出旅遊地方,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山西。
  • 經濟頻道丨食遍山西:百味山西——臨汾牛肉丸子面
    今天我們為您介紹的山西味道就是這碗牛肉丸子面了,一個在山西臨汾不能抹去的標誌。之所以說是臨汾的標誌,是因為出了臨汾城,便很難見到這種小吃了。這種當地人獨愛的味道並沒有像它的城市一樣,有著濃厚的歷史。按照當地的傳說,在七十年代有一位姓白的回族廚師,經過改良蘭州與河南的傳統麵食製作了一款清湯牛肉丸子面。當地吃這種面的人總是喜歡放很多的油潑辣子,慢慢的這種行為成為一種習慣,白師傅索性將辣椒油提前添加到湯汁裡,這就成為了現在牛肉丸子面的雛形。很多人第一次吃起來並不習慣,滿嘴的辣味似乎掩蓋掉了其它所有的味道。在外地人眼裡,這不過是個裝滿辣椒油的面碗而已。
  • 山西臨汾獨一無二的特色美食 辣到沒朋友的牛肉丸子面
    如果提起山西臨汾美食,總有一個好像根本繞不過去的門檻,那就是牛肉丸子面。雖然山西曆來以麵食冠絕天下,臨汾的美食也不止這牛肉丸子面一道,然而只要說是臨汾本地人,就基本沒有不喜愛這香辣麻爽的牛肉丸子面的。只要在臨汾,不管是喧譁吵鬧的街頭,還還是偏僻安靜的小巷,售賣牛肉丸子面的門面幾乎隨處可見,筋道的面加上紅撲撲香噴噴的一碗辣湯,配上軟爛的丸子和牛肉,佐以香菜青蔥,熱氣騰騰地端上來,看著那紅彤彤的顏色,就不禁讓人食慾大開。一筷子下去,夾起面來拌上一拌,香氣就更加濃鬱了。
  • 青春興晉 | 為什麼五千年歷史,看山西臨汾?
    ▲ 臨汾地形圖。製圖/Paprika臨汾位於山西西南部,東倚太嶽山脈,西界黃河之水,與陝西隔河相望——這,是「秦晉之好」的基礎,也是臨汾永和縣人民的煩惱:出門往西多走兩步,就能收到「大美陝西歡迎你」的「招安簡訊」。即便如此,臨汾人卻始終堅持「我是山西人」,和她南邊的鄰居、完全不同。
  • 陽新「天空之鏡」創金氏世界紀錄
    」觀景平臺為全球最大玻璃觀景圓盤,相當1.5個標準籃球場,是金氏世界紀錄的保持者。最大玻璃底觀景平臺創金氏世界紀錄「天上七仙女,人間仙島湖」。5月31日,湖北陽新縣王英鎮。隨後,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熊文女士正式宣布:「新的一項金氏世界紀錄稱號誕生了!天空之鏡玻璃觀景平臺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底觀景平臺」。隨後,她將金氏世界紀錄認證證書,交給天空之城景區董事長周現金。金氏世界紀錄起源於英國,被公認為全球記錄認證的權威機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已經走過60多年的歷史。
  • 山西臨汾埋葬的這位中華文明始祖,你知道是誰嗎?
    6月17日,淮陽區中華始祖聖地聯盟考察交流協調組一行來到山西臨汾國家4A級旅遊景區堯帝陵廟進行考察聯誼。到了之後才發現,此處的堯帝陵廟與其它祭祖地有所不同,因為它的「廟」與「陵」相隔達30多公裡,所以,咱們只好用「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方法,先去參觀-堯廟。
  • 山西小眾的旅遊城市,藏有列入吉尼斯紀錄的琉璃塔,很多人不知道
    相比平遙古城和雲岡石窟而言,臨汾不少的景點可謂是低調了很多,以至於在國慶節之前來到這裡的時候,這些景點依然還是冷冷清清的狀態。就連臨汾最著名的景點廣勝寺也是同樣如此,可是即便是這樣憑藉著保存下來完好的古遺存,它同樣成為我在山西之行中最喜歡的景點之一。
  • 上海最有氣派的一座寺廟東林寺,擁有三項大世界吉尼斯紀錄
    東林寺,從遠處看,像是建造在一座山之上。建築別具一格,非常的宏偉,你會瞬間被他的氣勢所吸引;遠遠的看過去,大氣磅礴,靚麗輝煌,山體式建築感覺很宏偉。是上海最有氣派且擁有三項吉尼斯世界記錄的寺廟(最高室內觀音像、中國佛教第一銅門、善財童子)。
  • 山西這一城市,竟藏有列入吉尼斯紀錄的琉璃塔,大部分人不知道
    相比平遙古城和雲岡石窟而言,臨汾不少的景點可謂是低調了很多,以至於在國慶節之前來到這裡的時候,這些景點依然還是冷冷清清的狀態。就連臨汾最著名的景點廣勝寺也是同樣如此,可是即便是這樣憑藉著保存下來完好的古遺存,它同樣成為我在山西之行中最喜歡的景點之一。
  • 山西臨汾之行·領略千年的古韻
    山西臨汾是堯王的故鄉,更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城市給人的感覺是綠化很好,也很乾淨,有一股濃厚的文化氣息味……廣勝寺一直都是我心中所期待所嚮往的地方之一,這是一座非同尋常的廟宇,它曾珍藏著三樣舉世無雙的國寶: 多彩琉璃塔,元代壁畫,趙城金藏。
  • 晉中臨汾獲山西旅發大會主辦權--山西青年報2017年07月17日03版...
    至此,《人說山西好風光》第二季爭奪山西旅發大會主辦權的城市競演完美收官。   與此同時,這一消息也在網絡上掀起一波新浪潮,刷爆了山西人的朋友圈。歷時三個多月,牽動3600萬三晉父老的競演結果,在這一刻塵埃落定。
  • 山西特色——臨汾牛肉丸子面
    現在有很多人都在說臨汾的牛肉丸子面是從大新疆傳過來的,但是也有人說是白榮祥從西安逃荒的時候做出來滴,還有一部分的人說這是模仿四川那邊的擔擔麵做成的,現在牛肉丸子面的版本也是很多的,但是少數名族的白榮祥做的牛肉丸子面那是不用懷疑的,但是它的時間是很長的,將近有半個多世紀。
  • 山西合併縣城名單出爐!這兩縣若順利結合,臨汾將誕生一座強市
    為了解決山西經濟發展動能不足的問題,尤其是推動整個行政區劃得更加合理完善,所以山西急需開展縣城合併。從目前根據公布出的名單來看,有兩座縣城的合併的機會最大,而如果它們順利實現「結合」,臨汾當地將會誕生一座強市,這兩座縣城就是侯馬市和曲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