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茶之水的吃茶店

2020-12-15 SZNEWS

曉莫(深圳)·東京半日遊

我第一次試著攪打抹茶,是大約十年前在靜岡縣某個茶園的茶道室。

和式茶室裡,也跪著學著東主的樣子,用竹製茶筅攪打茶碗裡的茶湯。要使抹茶的茶湯起泡,遠不如想像中簡單。要使陰勁兒,頻率要快但幅度不能太大,因此直打到手腕發酸,也未能如願打出均勻漂亮的泡沫,抬眼只看到茶室女主人溫和安慰的微笑。

想來也絕非一時之功,卻通過這種方式,很正式地認識了抹茶,也很正式地愛上它。

抹茶,源自中國隋唐時期。春天茶樹的嫩葉經蒸青後,焙乾研磨成粉末。在日本,抹茶不單是茶道中的主角,還形成龐大的產業,被用來製作各種食品——冰激凌、蛋糕、餅乾、果凍、布丁甚至巧克力。

在日本,我更喜歡到位於御茶之水的一家小小吃茶店去嘆一杯抹茶。

日本的「吃茶」文化很有趣,據說第一家開設於1884年,由一位精通漢語和英文的日本人創辦,是想把中國的茶館和西方的咖啡館融合起來。因此最初的吃茶店,可以說是經由茶和咖啡促成一個社交場所。至今時今日,吃茶文化也發展出各種各樣的特色,有的類似漫畫書店,有的更接近咖啡館,有點則有點像香港的茶餐廳,除了茶和咖啡還有些小輕食,尤其現代派一點的吃茶店,很多都更迎合年輕人的口味,有大量西式甜品和輕食可以選擇。

無論如何,茶餐廳是中西文化碰撞,而吃茶店則有和洋融合的味道。

天野屋既顯眼又不起眼。小小的,街坊味道很濃。特別走馬地逛了逛後,忙不迭地一腳踏進天野屋。

菜單是過了塑的列印紙。上下左右前後翻看了一遍,選擇了唯一看得明白的宇治金時,另加了一份白玉(就是白色糯米丸子)。雖然一點也不喜歡甜到發膩的紅豆,但在日本、在吃茶店,這是宇治金時的固定搭配,堅不可摧。

宇治是著名的抹茶品牌,金時就是糖制過的紅豆,通常宇治金時是有抹茶紅豆的刨冰。這一碗刨冰端的是沒什麼賣相,就是小碗裡一堆冰砂,抹茶湯汁已經滲入到冰碎裡,看起來簡陋又隨意,但舀一口進嘴,滿口抹茶芬芳。

為了多試一樣,我特意加點了店裡的蕨餅(有個蕨字認識),黃豆粉混合了糖粉裹在圓形的蕨餅上,味道跟一般的麻糬差異很大,似乎更柔和有嚼勁。端上來的時候還配一杯清亮翠綠的抹茶,黃豆粉甜滋滋的與抹茶的微澀清香混合在一起,美好感覺油然而生,暗嘆一句不虛此行!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吃茶店
    在日本,咖啡館最初叫做「吃茶店(きっさてん)」,來源於中國唐代的禪宗公案「吃茶去」,意思是去吃(喝)茶。20世紀50年代,吃茶店終於開始繁盛起來,在東京的銀座等繁華地段,不斷有吃茶店開業。它們不光提供咖啡,還開始在晨間提供早餐服務,客人在點咖啡的同時,還能享用到烤土司,水煮蛋,三明治等。
  • 【79期】讀《京都吃茶店》
    前段時間孩子送給我一本《京都吃茶店》,想讓我了解一下日本的茶道,本書共186頁,介紹了74個吃茶地點,讀後才知道,原來是一本關於介紹日本京都、大阪、神後咖啡館的書,卻被冠之吃茶店,74個吃茶店只有兩個賣紅茶,其餘都是賣咖啡、三明治、蛋糕、壽司、布丁等小吃,與原想的茶卻大徑相庭,但中外著名的兩大健康飲料:茶與咖啡還是有相通之處的。
  • 一家店、一餐食、一本書/探訪日本吃茶店
    看了不少寫日本咖啡館的小文章,大都圍繞在東京地區的「カッフェ」,而很少去推文介紹日本的另一種賣咖啡的店鋪「吃茶店」。大阪地區能夠排名第一,很大一部分的店鋪應該都是」吃茶店「風格,借著大阪電視臺最近做的一檔節目「【片っ端から吃茶店/一家一家咖啡館】,我們來看看日本比較有代表性的「咖啡文化」吧。
  • 巡遊日本,別忘了到吃茶店歇歇腳
    Blue Train,藍色列車,是車身為藍色、帶臥鋪的國鐵特快列車。這家1980年開業的咖啡店,內部裝潢還原了過去的三等車廂場景。不僅如此,店內還擺放著全國各地電車的模型,標註著站名,以及各式車票,可以說是鐵道迷的天堂。
  • 能治癒你的不只有深夜食堂,藏在東京小巷的吃茶店也可以
    美國人類學家Merry White研究日本咖啡文化的著作 咖啡從17世紀由荷蘭人起傳入日本,自明治時代普及,一百年間逐漸孕育了獨有的吃茶店文化。如今,吃茶店已經成為日本人的重要生活空間。吃茶店和咖啡館,雖然名義上都是售賣咖啡和簡單點心、可供人休息的店鋪,但二者卻有微妙的差別。
  • 日本第一間吃茶店竟然跟鄭成功有關?!淺談日本咖啡歷史及經典咖啡館
    既然這裡提到「吃茶店」,就讓大家稍微區別一下這兩個的分別吧!吃茶(きっさ / KIS SA )這個詞來自鎌倉時代,從中國傳到日本的飲茶文化。如果店主特別將店稱作「吃茶店」的話,表示其多保有日本大正昭和時代的裝修風格,相較於現在的歐式咖啡館有著不一樣的風格,而且店主多偏好親手製作咖啡,接待風格不會像美式咖啡館熱情熱絡,但若是常常至「吃茶店」的熟客或是喜歡寧靜的人,可能會更偏好吃茶店的氛圍。
  • 不飛東京,在天津就能喝到日本吃茶店中的精品咖啡
    當今的日本傳統吃茶店,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如上期介紹的琥珀咖啡店,三代人經營至今,一直秉持著傳統的日本特有的焙煎技術工藝,幾十年不曾改變的風味完美體現了日本當下的工匠精神
  • 和日本人氣咖啡博主一起,逛逛關西最地道的74家吃茶店!
    |旅行|城市|生活|美學 ||探店|選物|設計|好味 |呈現四季之美的京都吃茶店,    個性十足的大阪吃茶店,    洋溢著西洋風情的神戶吃茶店,我想帶你去看看!這次她將帶領我們一起遊走關西「咖啡三都」——京都、大阪、神戶各具特色的吃茶店。從傳奇名店到社區小店,從建築到咖啡職人,包羅萬象的咖啡故事,歷史、文化、人情盡在其中。
  • 從「吃茶店」開始的日本咖啡,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極致
    櫻花、富士山、奈良的小鹿、札幌的雪……對於咖啡愛好者來說,最不能錯過的應該是到東京街頭琳琅滿目的「吃茶店」裡點一杯咖啡,感受日本咖啡獨特風味的同時,也體驗一把日本極致的「匠心」文化。01· 由「吃茶店」開始的咖啡館 ·在日本,「吃茶店」是咖啡館的意思,但與偏美式或歐式的連鎖咖啡店不同的是,它更多是指保留了昭和時期傳統的日式裝修風格的老咖啡館
  • 去日本喝下午茶,你需要明白「吃茶店」和「カフェ」的區別!
    去日本喝下午茶,千萬要搞清楚「吃茶店」和「カフェ」的區別!由於被西化的關係,日本不僅有傳統的詞彙以外,還融入了很多外來語。例如いちご×ストロベリー(草莓) 飴×キャンディー(糖果)在日本人們喝下午茶,常去的地方有「カフェ」和「吃茶店(きっさてん)」兩種字典中給出的解釋都是「茶館、咖啡館」的意思。
  • 京都吃茶的味道-六曜社
    上周又一次去京都休假了幾日,每天遊走於鴨川之間調整自己,拜訪了六曜社,這是我在京都最喜歡的一家吃茶店了,在四條河源主路上
  • 吃茶店.香 l 越單純越美好,藏身在臺北民生社區的神仙等級飯糰 & 烤吐司
    這家店叫做吃茶店.香,上網一查才知道他們營業天數很少,能否吃到全看緣份,而且飯點時段可能要排至少一個小時的隊。圖片來源:店家官網把飯糰和烤吐司做到極致,讓人吃了感動,客人自然絡繹不絕,我想這是吃茶店.香的成功關鍵。
  • 風情萬種的「御茶之水」──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街道
    「御茶之水」(御茶ノ水)是日本近代教育的發源地,不僅有湯島聖堂、東京復活大聖堂等異國風情的歷史遺蹟,周邊還有明治大學、東京醫科牙科大學、日本大學等大學,以及多所專門學校,堪稱日本首屈一指的學生街。車站前更有日本最大的樂器街,神保町舊書街也在步行可及範圍內,為御茶之水更增添了文化氣息。跟著「樂吃購!日本」來探訪這個歷史悠久的街區吧!
  • 京都漫步地圖 | 在庭院和吃茶店裡,忘記時間
    📍Komatsuchō, Higashiyama-ku, Kyōto-shi, Kyōto-fu 605-0811🕙營業時間:不定時青蓮院青蓮院是京都之行的第一間寺院有「帆布包界的愛馬仕」之稱的一澤帆布價格在帆布包中不低,款式多樣,可惜這回去沒看到中意的。
  • 京都| 在最火的網紅咖啡店,品嘗最獨特的「吃茶」趣味
    >在日語中,「吃茶店」即為日式咖啡店。從一百多年前,日本出現第一家吃茶店「可否茶館」,到今天崇尚「將一杯咖啡做到極致」的第三次咖啡浪潮襲來,日本吃茶文化始終以一種獨特的姿態傳承發展著。日本人提起這家店,也總會說「這是代表京都老鋪的吃茶店」,是京都的地標。這家從1940年代開業至今的咖啡店,始終以濃鬱而純正的昭和風格,吸引著不同年代的顧客。
  • 喧囂東京的淨土,和風與現代的交匯,百年「龍名館」御茶之水酒店
    ,味蕾之上的日本味道,因極具日本傳統美而被外國人趨之若鶩——這家傳奇、優雅、經典的酒店,就是東京「龍名館」御茶之水(ホテ兒龍名館お茶の水)。東京「龍名館」御茶之水酒店創建於1899年(明治32年),江戶初期,神田山除山工程中發現山中有個叫高林寺的寺廟。
  • 從2013年開始的御茶之水站的改建工程,終於初見端倪了…
    御茶之水(御茶ノ水、おちゃのみず)指的是東京千代田區神田川流經的神田駿河臺一帶,因為古時德川幕府的將軍使用其北側的高林寺泉水煮茶的緣故,故而得名御茶之水
  • 日本東京御茶之水10處景點推薦
    御茶之水為日本國內最大的學生商圈,座落有許多大學及專門學校等教育機構,也有日本首屈一指的二手書店數量,樂器店以及大型遊樂場、美術館、博物館等。
  • 《戀上純吃茶》:咖啡版《孤獨的美食家》
    電視劇的主角,是由在無數日劇中跑過龍套的演員戶塚純貴所飾演的鳥山純平。而每當他走投無路之時,總會有一家獨特的咖啡店,像神明指點似的出現在他面前。進入店內,點上一杯咖啡或招牌料理之後,純平立馬開始自己的腦內劇場。他不僅會觀察店裡從服務生到普通顧客的每一個人,還會給他們都加上自己隨意設定的人生故事。
  • 1971年的京都味道在北京就能吃到!
    潮人說 一起去吃茶啊! 的德國名門probat公司 生產的烘烤機 可以均勻豐滿的烘焙咖啡豆 咖啡豆每天都有專門的商社採購 並且咖啡豆會根據當天的溫度和溼度進行烘焙調整 這造就了40年未變的前田味道 龍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