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拓展城市空間,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打造長治未來生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及拆遷補償政策,結合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拆遷補償安置方案。
一、拆遷補償原則
拆遷補償工作遵循政府指導、鎮村實施、程序正當、公平公正、結果公開的原則。
二、拆遷範圍
小常村、小澤頭村、漳澤村、壁頭村4村村域範圍內宅基地建築物、構築物及附著物。
三、拆遷補償方式
拆遷補償以實物安置補償為主,貨幣化安置補償為輔。被拆遷戶在選擇拆遷補償方式時,實物安置或貨幣化安置兩種安置方式只準選擇其一。
四、拆遷補償標準
(一)實物安置
以宅基地使用證或其它有效手續為依據,基準面積為200㎡,確權係數確定為1.5。
(1)確權安置面積
基準面積(200㎡)×確權係數(1.5),即300平方米住宅(含一層所有建築物、構築物、附著物的補償)。
(2)社會保障安置面積
為確保被拆遷村民的生活保障、社會保障,給予被拆遷戶商業安置面積,即基準面積(200㎡)×保障係數(0.25)。
(3)區位補償面積
鑑於小常村等4村的區位情況,給予被拆遷戶區位補償住宅面積,即基準面積(200㎡)×區位係數(0.2)。
實際安置面積=確權安置面積+社會保障安置面積+區位補償面積。
(4)宅基地面積超出基準面積部分補償及不足部分找差辦法
宅基地使用證或其它有效手續載明的宅基地面積超出基準面積部分不再進行實物置換,超出部分面積按700元/㎡給予貨幣補償;宅基地使用證或其它有效手續載明的宅基地面積不足基準面積的,不足部分面積被拆遷戶按700元/㎡補齊差價後以基準面積進行補償。
(5)建築物面積補償
二層建築面積按1000元/㎡給予補償,三層建築面積按500元/㎡給予補償,地下室建築物面積按500元/㎡給予補償。
(6)搬遷費
選擇實物安置的被拆遷戶,給予2次搬遷費,每戶每次給予搬遷費1000元。
(7)過渡費
選擇實物安置的被拆遷戶,過渡期為36個月,一次性支付,標準為1800元/月/戶。
(8)裝修補貼
被拆遷戶在交回房屋後,給予每戶17萬元裝修補貼。
(二)貨幣化安置
貨幣化安置以實際安置面積計算,商業面積和住宅面積按照同等標準一次性結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
優質內容推薦
王韶:今年「兩會」為下階段房地產調控與發展指明方向眉山多小區、村將停電,看看有你家沒大慶11個項目獲省資金4.6億 列全省各地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