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6座城市哪個更加「休閒化」?前十中,東部6個、中部1個、西部3個

2021-01-12 騰訊網

27個省會城市、4個直轄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對這36座城市休閒發展的現狀進行測度與分析。結果怎樣?從綜合發展水平看,北京、上海遙遙領先。課題組首席專家樓嘉軍教授認為,以京滬為代表的城市休閒化發展頭部城市已經率先進入全域休閒化的發展階段。

在上海旅遊節之際,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聯合課題組研製的《2020中國城市休閒化指數》報告於9月17日第10次發布。作為目前我國有關休閒城市建設測度方面延續時間最長、最權威的研究報告,這份「藍皮書」道出當前中國城市休閒化十年來呈現的特點和趨勢。

【十年後,半數城市離開了最末區間】

《2020中國城市休閒化指數》從經濟與產業發展、休閒服務與接待、休閒生活與消費、休閒空間與環境、交通設施與安全等5個大維度進行結構化數據的挖掘與梳理。

綜合指數排序中,廣州、重慶、深圳緊隨北京和上海後。排在前5位的城市全是超大型城市,這一分布與大都市在全國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相符合,即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是城市居民休閒的基礎;城市居民休閒水平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反映。

同時,成都、杭州、南京、西安和武漢進入城市休閒化發展水平前10位。這些城市是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文旅融合效果顯著的重要城市,城市休閒化發展勢頭迅猛。

「總體來看,中國城市休閒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發展差異日益縮小,但城市間的發展差異仍不容小覷。」作為編制與發布方,華東師大工商管理學院休閒研究中心與上海師大休閒與旅遊研究中心將36城得分按ABCDE五級標準劃分,10年前共有23個城市位列第五層次E,今年「最末區間」的這個數字已降為過去的半數。同樣,10年前,排名首位與位列末尾的城市之間,休閒化指數相差7.64倍,而今只有4.97倍。

樓嘉軍預計,到2025年,在目前列入監測的36個城市中,約有1/2城市的休閒化水平將進入中高水平的發展階段。「十四五」期間,廣州、重慶、深圳、成都和杭州,或將先後步入全域休閒化發展階段。

【僅兩倍,休閒生活與消費指標首尾差異】

所謂城市休閒化,是指當城市在人均GDP達到3000至5000美元階段後,就逐步進入這樣一個發展時期。課題組成員、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毛潤澤表示,「這個時期,在居民消費方式、產業結構、城市功能、公共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方面相繼形成休閒化特點。」

在5個分類指標中,「休閒生活與消費」,主要反映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和休閒消費結構,也是城市休閒化發展的核心內容。從這一指標看,上海、杭州、北京、長沙和廣州,位居2020年指數的前5位。

事實上,從休閒生活與消費類指標看,各城市整體水平都較高,首尾城市之間差異最小,僅有2.2倍。同時,從休閒空間與環境類指標看,首尾城市之間差距也相對較小,為3.01倍。這說明,近年來在「兩山理論」「生態文明」思路、「公園城市」「人民城市」建設等精神引導下,城市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整治,居民戶外遊憩空間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樓嘉軍認為,我國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的重要關口,借鑑國際上城市休閒化發展經驗可知,進入小康時代後,我國城市休閒化也將步入以環境高質量改善和生活高品質發展為特徵的新階段。

【開新局,東部領先中部崛起西部趕超】

值得注意的是,從區域發展格局看,「東部領先、中部崛起、西部趕超」,正在成為中國城市休閒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新格局。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一方面,在「一帶一路」建設與西部開發政策的大背景下,近年來西部地區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休閒化發展水平與發展質量都表現出鮮明的加速態勢,城市休閒化發展的整體均值水平甚至高於中部,區域內部發展的協調度也優於中部。

另一方面,在去年和今年城市休閒化指數綜合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東部6個,中部1個,西部3個。顯而易見,西部崛起勢頭明顯,令人刮目相看。

作為華東師大教授和上海師大特聘教授,樓嘉軍認為,當今中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與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間的矛盾,而中國城市休閒化的發展正是緩解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城市休閒化進程將會進入較快的發展時期,將是以往任何時期所不能比擬的。」

2020中國城市休閒化指數

相關焦點

  • 這36座城市哪個更加「休閒化」?前十中,東部6個、中部1個、西部3個
    27個省會城市、4個直轄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對這36座城市休閒發展的現狀進行測度與分析。結果怎樣?從綜合發展水平看,北京、上海遙遙領先。課題組首席專家樓嘉軍教授認為,以京滬為代表的城市休閒化發展頭部城市已經率先進入全域休閒化的發展階段。在上海旅遊節之際,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聯合課題組研製的《2020中國城市休閒化指數》報告於9月17日第10次發布。
  • 這36座城市哪個更加「休閒化」?
    important}27個省會城市、4個直轄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對這36座城市休閒發展的現狀進行測度與分析。結果怎樣?從綜合發展水平看,北京、上海遙遙領先。排在前5位的城市全是超大型城市,這一分布與大都市在全國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相符合,即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是城市居民休閒的基礎;城市居民休閒水平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反映。
  • 中國城市哪個更「休閒」?滬杭寧躋身前十
    上海辰山植物園「東部領先、中部崛起、西部趕超」正在成為中國城市休閒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新格局。在長三角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上海正在城市休閒化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攝影:邢千裡 製圖:李潔《2020中國城市休閒化指數》報告從經濟與產業發展、休閒服務與接待、休閒生活與消費、休閒空間與環境、交通設施與安全等5個方面,對36座城市的休閒發展現狀進行測度分析,由華東師範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休閒研究中心與上海師範大學休閒與旅遊研究中心組成的聯合課題組編制
  • 中部三個地級省會貢獻了10個全國百強縣,為何能遠超副省級城市?
    蟬聯多年百強縣榜首的崑山市很多人都注意到了百強縣中的東部力量,特別是江蘇,前十江蘇佔一半。東部地區百強中佔據68席,中部地區佔21席,西部8席,東北3席。然而還有一股重要的力量,僅僅來自三個地級城市,卻佔據了百強榜單的十分之一,中部地區的一半!這一紮堆密集的分布態勢,也值得好好討論一番了。
  • 中國內地36個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人工智慧發展預期指數
    本次論壇上,眾誠智庫聯合中國自動化學會發布了《2019先進位造業發展白皮書——先進位造業之人工智慧驅動力》,白皮書中對中國內地36個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的人工智慧發展預期進行了分析和評價。評價結果顯示,在城市的人工智慧發展預期方面,東部地區經濟實力強,排名前十中佔據7席,北京憑藉產業、科研、政策、人才等領域突出實力,穩居榜首;西部地區整體經濟實力較弱,但重慶和成都憑藉政策支持、人才供給、應用創新等優勢躋身前十。
  • 我國中部地區的所有城市中,哪個城市可以稱作「中部第一城」?
    我們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經濟基礎、發展水平和對外開放程度等,把全國劃分為東北地區、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等四大地區,其中「中部地區」包含6個省份,分別是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
  • 中西部地區GDP10強,西部僅4個城,中部一省2城市榜上有名
    當我國的經濟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以後,行政在經濟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弱,為了適應我國新的經濟發展形勢需要,對全國進行新的經濟分區,將全國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板塊。這其中東部地區主要位於沿海,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廣東和海南等7省3市;中部六省就是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而西部則包括內蒙古、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陝西、重慶、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和西藏等12個省市區;至於東北地區,即大家熟知的遼寧、吉林、黑龍江東北三省。
  • 你覺得我國「中部地區」的六個省份中,哪個省綜合經濟實力最強?
    一個國家根據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徵和經濟地理特徵可以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比如按照自然地理特徵我國通常會劃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以及東部季風區內部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情況我國通常會劃分為四大地區,分別是東北地區、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
  • 2019年中國各大區GDP對比:東部、西部、中部、東北、長江經濟帶
    山川網:前不久,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根據《公報》顯示,初步核算,2019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今天我們要重點關注的,其實是2019年度中國分大區的GDP變化情況,即中國東部、西部、中部、東北四大區以及非常有代表性的長江經濟帶的大區域經濟發展情況。
  • 四大區域再定位:東北振興,西部開發,中部崛起,東部現代化
    可見,十四五時期,從東部到西部,從中部到東北,從長江經濟帶到黃河流域,從三大世界級城市群到雄安新區,都有戰略部署。根據國家統計局劃分,內地31省市分屬於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區域。東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
  • 東北再振興,西部大開發,中部快崛起,東部現代化
    可見,十四五時期,從東部到西部,從中部到東北,從長江經濟帶到黃河流域,從三大世界級城市群到雄安新區,都有戰略部署。根據國家統計局劃分,內地31省市分屬於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區域。東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
  • 東部最都市 中部最國際 西部最嶺南
    從廣州遷至桂城、家住怡翠花園小區的劉先生便笑言:「在桂城不僅有城市的感覺,更有家的溫暖。」南方日報記者 趙進中部南海:「動感獅城」「繼吳信坤藝術館、國際友好藝術園落成之後,獅山濱水藝術長廊3號館也已建成,未來會成為工業設計展館。將來,南國桃園、燕京啤酒展覽館和濱水藝術長廊等會共同形成獅山的產業文化長廊。」
  • 中國GDP增長地圖: 西部特快 中部較快 東部回穩
    部分省市區GDP金額 單位:億元  天津 西部增長特快 中部較快 東部回穩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截至目前,有31個省份已發布完2012年經濟半年報,並公布了上半年GDP(國內生產總值)數值與增速。
  • 中部六省城市群規劃,2大超級城市群和6個獨立都市圈!
    中國城市群規劃今天來關注中部地區,中國中部地區對應的就是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西六省。這六個省份正好位於大西部和東部沿海身份之間,不靠海也不臨邊。但中部六省都是人口大省,總人口佔據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中部的發展對中國全局發展也可謂是舉足輕重。中部六省的城市群包括了兩大超級城市群之下的6個獨立都市圈。
  • 我國有望成為副省級城市的3個市,東部2城入選,中部鄭州希望最大
    從上面我國目前的15個副省級城市可以看出,它們基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國家戰略定位高、區域影響力大的省會城市,廣州等10個城市屬於這一類;另外一種就是計劃單列市,共有深圳等5個城市。這裡,我們首先來看看哪些省會城市有望晉級為副省級城市?
  • 秦尊文:西部地區要著力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
    剛才劉以雷秘書長講到西部地區中心城市「一樹獨大」的問題。實際上,這是個老問題。二十年前我就開始關注這個問題,現在這個問題依然存在,大家看這個表。2019年我國大陸各省的省會GDP在全省的佔比,超過30%的有10個省區,其中有6個是西部地區,第一位是銀川(50.60%)、第三位是西寧(46.55%)、第五、六、七位是成都(36.50%)、拉薩(36.39%)、西安(36.14%),第九是蘭州(32.54%)。
  • 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出爐,綜合經濟競爭力前十江蘇佔3席
    再來看看這些年,哪個城市「進步」了,哪個城市又「退步」了。  先看「進步」的城市:與2015年相比,北京上升1名,蘇州、臺北、南京、武漢、無錫則分別上升1名、1名、2名、3名、1名。在前20強內,杭州、寧波、鄭州上升幅度最大,杭州由2015年的第18名,上升到2020年的第11名;寧波由第19名上升到第13名,鄭州由第25名上升到第20名。
  • ...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中部城市掉隊,西部雙雄崛起,南強北弱...
    僅以省會城市來看,東部省會城市第三產業GDP佔比均值為65.2%,西部為62.9%,而中部省會城市僅有58.8%,長沙、鄭州兩大重要金融中心的第三產業佔比均不到60%。其二,中部中心城市金融業增加值偏低。京滬深三市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均超過13%,東部、中部和西部省會城市金融業GDP佔比分別為9.7%、8.7%和11.6%,中部省會城市金融業佔比最低。
  • 國內最有望成副省級的3個市,有兩個在東部,中部的這座才是黑馬
    我國地域面積遼闊,為了更好地對我國各個地區進行管理,所以我國對於每座城市,都進行了詳細的區域以及行政等級制度劃分,而說起城市的行政等級,其實就是根據一座城市的各方面綜合實力來判定的,因此在近年來我國眾多城市,不但發展速度迅猛,實力也是非常出眾的情況之下,我國未來很有可能還會增加一個副省級城市,而針對於這個副省級城市的競爭,就出現了三座十分被看好的城市。
  • 中國西部五座城市一覽,外國網友說個個像發達國家的城市
    1.西安古稱長安,絲綢之路的起點,國家中心城市,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擁有200米以上摩天高樓12座。昆明別稱春城,中國西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之一,200米以上摩天高樓有12座,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