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飛搜狗翻譯同傳技術遭質疑:偽技術的一場作秀?

2020-12-25 土妖

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一句話,「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定律。」可以說,無論是對自然還是對科學,人總要有敬畏之心,才不至於太過於浮誇,才能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得穩當。相信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懂。但身處浮華、喧囂中,能做到這一點卻很難。

這兩天,有兩個事件很值得關注,也很發人深思。一個是搜狗的王小川在剛剛結束的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大「秀」機器同傳技術,喊出了「人工同傳可能會失業」的口號;另一個則是科大訊飛在發布會上大談多語種實時翻譯技術,言辭間同樣表露出了「人工智慧技術將取代同傳」的意思。但不知道你發現沒有,這兩場新品發布會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只有Demo,卻沒有成型落地時間和大規模用戶體驗。也就是說,科技發燒友們只是看到搜狗和訊飛畫了一張餅,卻並不能親自嘗嘗餅的味道。

 

這兩家企業的「出位表演」引發了公眾的熱議,也招致了一些專業翻譯、同傳從業者的「吐槽」。一位來自於北京語言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網名為PKUCATer的教師在知乎上公開叫板王小川,「您若希望自己的演講被外國人真正理解,請花錢聘請最好的同聲傳譯員」。對於「偽技術」作秀,以及過於誇大機器同傳的做法,該教師言辭間也表達出了極大的不滿,搜狗對外聲稱的90%準確率是讓人懷疑的。

面對紛紛擾擾的事件,不少網友也對這種拿技術來炒作的行為大加批判,一些企業過度追求眼球效應,把技術展示當成了娛樂的「秀場」,透支了技術、品牌及公眾的信任,卻少了一些對技術的敬畏感。

搜狗、訊飛的機器同傳技術真的能實現嗎?

時間切回到11月17日,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移動網際網路論壇上,搜狗的王小川擔任了該論壇的主持人兼壓軸演講人,演示了「機器同傳」的黑科技,「秀」了實時機器語音識別並同步中英文翻譯,並顯示在大屏上。王小川現場演講時,身後的大屏幕上一直實時滾動出現中英文雙語。同樣,11月23日下午,科大訊飛也搞了一場主題為「人工智慧+共創新世界」的發布會,全球首發了多語種實時翻譯技術,能夠將中文翻譯成英語、維吾爾語、日語、韓語等,同步到大屏幕上,號稱準確率可以比肩同傳翻譯。

兩家一唱一和,倒也配合得相當默契,既給人們描繪了一副機器同傳、實時翻譯的美好畫面,也讓傻傻分不清真相的公眾跟著無限遐想起來。

只不過,為何能夠在千人圍觀的發布會現場展示卻無法向用戶開放試用?搜狗、科大訊飛的機器同傳、翻譯技術真得能實現嗎?恐怕沒有這麼樂觀。在業內,即使如蘋果這些喜歡發布概念的公司,也從來不會把Demo拿到新品發布會上說。搜狗和訊飛此舉無疑體現了一些網際網路公司的「畫餅文化」,即早早的畫一個餅,宣布一個並不真實存在(或不夠成熟)的技術產品,以便嚇跑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增加自己贏得市場的機會。

實際上,在機器同傳、實時翻譯技術領域,谷歌、百度、微軟進入的時間更早一些,在技術研發、語料及數據量、準確度等方面,可能要比搜狗更勝一籌。即便如此,我們也很少看到谷歌、百度等企業拿同傳翻譯技術作秀,原因就是實現真正的機器同傳是一件相當難的事情。反倒是後來者的搜狗、科大訊飛跳出來大肆宣揚,這是不是有過度炒作、作秀的嫌疑?

過度公關的浮誇風不可取,是對公眾的誤導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但近年來,網際網路行業裡浮誇風盛行,在資本和概念的雙重驅動下,企業「放衛星」的事兒越來越多。特別是隨著公關炒作、口碑營銷的大行其道,這一現象變得尤為嚴重。其中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網際網路企業大玩融資的接力遊戲,為了完成一輪輪的融資,獲得高估值,誇大用戶、訂單數據幾乎是行業潛規則;二是,過度、誇大式的技術或品牌包裝成了家常便飯,停留在概念階段的產品或技術當做成熟產品來推廣,甚至誇大其詞,目的無非是為了博得注意力。

不過,這一現象發生在搜狗、科大訊飛身上,還是很讓人難以接受的。因為在網際網路圈子裡,搜狗一直標榜技術、工程師文化,科大訊飛也向來低調。按照常理來說,技術型的企業不會輕易放嘴炮。但這一次兩家企業大肆「表演」機器同傳、多語種翻譯技術,玩起了浮誇風,只能說明網際網路行業的公關炒作已經無處不在了。

當然,說這話並不是為了抨擊搜狗和科大訊飛,因為確實存在這樣的行為。作秀的玩法往往具有「傳染性」,改變一家企業的文化和基因。科大訊飛在語音技術上深耕多年,對外提供技術服務和接口,但11月23日的發布會上一股腦地推出了這麼多噱頭十足的產品。有理由懷疑,科大訊飛是不是已經不專攻核心技術,開始追趕人工智慧的時尚了;更不禁讓人擔憂,這家原本由技術驅動的企業是不是轉向公關作秀驅動了?

對此,有觀點認為,都是過度公關或品牌包裝惹的禍,不僅讓我們喪失了一些值得堅守的「寶貴」的東西,更是對公眾的誤導。搜狗對機器同傳技術的作秀,科大訊飛一下子捧出來各種「黑科技」產品,並製造出一大堆的吸引眼球的噱頭,引發公眾對「機器人導致更多人失業」的想像,無非是想標榜自家技術多牛、多領先,但代價是巨大的,會讓整個社會、商業產生錯覺,並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對待技術,我們需要心存敬畏

之前有一句名言談到過對待科學的態度以及科學精神,「科學代表的是人類已知的總和,而非是宇宙之間的真理。這個世界很廣大,需要心中、存一分尊敬、一分謙虛,並以此自律。」而只有做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在科學、技術上的探索有所進步。不論是德國人的專業,日本人的嚴謹,還是美國矽谷在全球核心技術領域的地位的牢不可破,都是源於科學、技術的氛圍和態度。

可以說,不能對技術心存敬畏,一味地作秀,結果就會成為體量上的巨人,技術上的「跛子」。搜狗的王小川之前公開場合也談到過這一點,技術上的突破往往發生在高校或研究院裡,國內企業層面實現突破是很困難的。因為國內的網際網路產業雖然發展得很好,但基礎科研能力不足,多數網際網路企業的成功依賴於人口紅利的爆發,僅僅停留在應用創新層面,並不能說明技術比美國矽谷好。這話沒錯,但在「機器同傳」這件事上,王小川相當於打了自己的臉。

當然不僅僅是搜狗、科大訊飛,國內很多行業、企業喜歡包裝技術、吸引眼球,這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大到科學研究領域的一些「抄襲」「造假」的事件,小到企業核心技術含金量的大打折扣,比比皆是。

表面看,這種不夠嚴謹、專業的技術研究的態度無傷大雅,還能掙得眼球和蠅頭小利。但著眼長遠,宏觀上看,中國已經是排名第二的世界經濟體,在全球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微觀上看,網際網路正進入人工智慧時代,移動網際網路的增長紅利已然消失殆盡,應用創新的驅動作用會變弱。未來,核心技術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對每一家試圖在國際舞臺上有所表現的國內企業來說,把技術當作作秀的手段,不對技術存有敬畏感,結果只能是距離偉大企業越來越遠。

相關焦點

  • 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同傳譯員親自揭發,訊飛用人類翻譯冒充AI
    郭一璞 乾明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2018年9月,人類的AI技術就已經可以實現同傳了?一場國際會議上,的確出現了「AI同傳」,來自知名語音識別公司科大訊飛。毫無疑問,屏幕上的譯文是用語音識別技術識別了人類譯員說出來的譯文,而且識別得還不太準。意識到這一點,Bell同學感到非常噁心,但是畢竟會議得開,工作得做,演講得翻譯,他還是繼續認真的翻譯。
  • 訊飛同傳怎麼樣?技術超群帶動產業新發展
    雖說科大訊飛早已是國內智能語音領域的領頭羊,但是技術創新始終一成不變,而且不僅有技術,還將技術真正變成產品,為廣大用戶產生價值。就拿最新上線的訊飛聽見同傳來說吧,在最近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會議產業大會上,一舉奪得「最值得信賴服務商」稱號,足以證明了訊飛同傳怎麼樣。
  • 訊飛聽見同傳技術實力強大,支持多種語言翻譯和轉寫
    訊飛聽見同傳作為科大訊飛旗下專為線上展會服務的專業遠程同傳技術,不僅開闢了多國語言翻譯和轉寫新路徑,也為各個國際企業節省成本帶來了新的可能。就在12月月初時,"訊飛聽見同傳"以全新的品牌名稱亮相第十三屆中國會議產業大會(CMIC2020),並一舉斬獲"最值得信賴服務商"稱號,再次證明其了遠程同傳技術的強大。
  • 搜狗首創語境引擎:AI同傳最強進化,PPT翻譯正確率猛升40%
    這裡說的積累包含搜狗的OCR技術、NLP技術、知識圖譜技術等等,而這個積累的成果終於重磅亮相,它就是「搜狗同傳3.0」。搜狗同傳3.0在這場大會上的首秀驚豔四座,快速準確的同步翻譯王小川的演講內容,感受下:業內首創多模態同傳,PPT翻譯正確率提升40.3%,搜狗同傳3.0如何實現「能聽會看會思考」?
  • 訊飛同傳適用於線上國際會議 翻譯語種多轉寫更快
    原標題:訊飛同傳適用於線上國際會議,翻譯語種多轉寫更快   早在2018年,科大訊飛
  • 訊飛聽見同傳技術頂天立地,助力抗疫溝通更順暢
    在遠程同傳技術興起之前,國際會議的翻譯工作主要是由兩三名譯員輪換進行。而遇到多語種翻譯場景時,譯員有時候也會遭遇很多的尷尬。為此,科大訊飛在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打造的訊飛聽見同傳技術一經上線,便得到了用戶的普遍好評。
  • 訊飛聽見同傳兼顧多語種翻譯和轉寫,實用性更強
    科大訊飛作為一家專注智能語音技術發展的科技企業,敢於直面挑戰,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形勢下,「訊飛聽見同傳」也以全新的品牌名稱亮相第十三屆中國會議產業大會(CMIC2020),並再次斬獲「最值得信賴服務商」稱號,引發了行業關注。
  • 訊飛同傳適用於線上國際會議 翻譯語種多轉寫更快
    原標題:訊飛同傳適用於線上國際會議,翻譯語種多轉寫更快   早在2018年,科大訊飛
  • 科大訊飛AI同傳造假?你以為是機器在同傳,其實是人工……
    9月20日,一位同傳譯員在知乎上發文稱,在上海的一場會議中,訊飛的翻譯其實為人工同傳,並非機器智能翻譯,並且譯文由機器進行朗讀。這容易讓觀眾產生「都是人工智慧翻譯」的錯覺,而忽略背後同傳譯員們的勞動成果。對此,9月21日,科大訊飛的回覆是,「科大訊飛從來沒有把同傳翻譯包裝成機器翻譯。」
  • 被Diss造假,科大訊飛說從未提出過「AI同傳」概念
    本次知領直播引入科大訊飛智能語音技術,實現了國際高端會議的中英文頻道切換、智能翻譯和自動語音播報,帶給你不一樣的試聽體驗!」Bell Wang用手機錄了一段直播視頻,直播裡是一位說中文的教授,然後訊飛AI說出的是英文。視頻中,教授在說:「講者說可以挖掘數據,放入圖表」,但是訊飛卻說的是「put it in charge」,如果是訊飛將中文翻譯成英文,絕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 AI同傳新突破:搜狗同傳3.0創語境引擎,PPT內容翻譯正確率提40%
    基於搜狗獨創的「語境引擎」,搜狗同傳 3.0 加入了視覺和思維能力,讓機器同傳不僅會聽,還首次具備了看、理解和推理的能力。這一技術首次展出後,現場引來眾人關注。在上周六,搜狗同傳 3.0 首次亮相。最近,搜狗 AI 交互技術部總經理陳偉、搜狗同傳產品總監張晶晶和項目負責人趙超向我們揭秘了搜狗同傳背後的技術。
  • 訊飛同傳好不好用?提供更加可靠的翻譯和轉寫服務
    在整個翻譯市場上,從業者雖然很多,但是高質量的人才卻相當稀缺,尤其是像同聲傳譯這樣的翻譯工作者更是少之甚少。而作為國內智能語音行業的領導者,科大訊飛不僅擁有強大的科研團隊,研發的AI語音技術還廣泛運用到了各行各業。訊飛同傳好不好用?在最近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會議產業大會上,訊飛聽見同傳斬獲「最值得信賴服務商」稱號,便能看出這款產品到底怎麼樣。
  • 離線翻譯能力是對手的9倍?多角度揭秘搜狗訊飛誰更能打
    AI語音技術的高速發展,讓錄音筆的定義早已不再是傳統印象中那個單純的錄音設備,拾音轉寫、全能翻譯等功能的運用,賦予了智能時代AI錄音筆的新使命。市面上作為新一代錄音筆的領軍品牌,搜狗和訊飛憑藉其自身的技術優勢,推出了它們的代表型旗艦機型產品搜狗AI錄音筆S1和訊飛701/702。
  • 科大訊飛翻譯造假背後:人機對戰AI正確率僅1/3,想替代人工還早
    有人在微博爆料,自稱是同聲傳譯譯員,曾接到訊飛會議的翻譯訂單,甲方給出的條件是,不能說出是真人在翻譯。一位知乎網友稱,曾在2018年5月負責過一場同傳項目,她所在的公司負責提供譯員和設備,客戶同時使用了訊飛聽見在大屏幕上實時投放文字。這位網友發現,在英翻中過程中,訊飛連接同傳接收器,識別譯員聲音,轉成文字顯示。
  • 訊飛聽見同傳兼顧多語種翻譯和轉寫,實用性更強
    科大訊飛作為一家專注智能語音技術發展的科技企業,敢於直面挑戰,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形勢下,「訊飛聽見同傳」也以全新的品牌名稱亮相第十三屆中國會議產業大會(CMIC2020),並再次斬獲「最值得信賴服務商」稱號,引發了行業關注。
  • 搜狗同傳3.0上線AI同傳首次實現「能聽會看會思考」
    2016年,搜狗在「第三屆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發布行業第一個商用AI同傳產品——搜狗同傳1.0,在打造了這一全新品類的同時,用AI技術助力同聲傳譯行業,有效推動了跨語言的交流和表達。2018年發布的搜狗同傳2.0,為用戶提供了更豐富的個性化定製能力,能夠基於用戶實時定製識別和翻譯。兩代搜狗同傳的核心能力都在於「聽」,都是利用搜狗領先的語音識別和機器翻譯等技術,將聲音實時轉換為相應的中英文字幕。
  • 科大訊飛「造假門」背後,智能翻譯尚難取代人工
    來源:視覺中國國內主攻智能語音領域的科大訊飛,近來陷入「造假」的輿論風波。在前不久舉辦的一場上海國際會議上,科大訊飛作為知名語音識別公司為會議現場提供「AI同傳」。不過,有參會人士在知乎上質疑稱,訊飛的現場翻譯並非機器智能翻譯,而是通過人工同傳之後,由機器進行朗讀。科大訊飛官方緊急回應稱,該參會人士是把科大訊飛的「訊飛聽見」轉寫功能誤會成「機器同傳」,並聲稱「科大訊飛沒有造假」。隨著這場「造假風波」事件的發酵,關於科大訊飛語音識別和智能翻譯方面的討論不斷。
  • 科大訊飛AI同傳造假?你以為是機器在同傳,其實是人工……
    9月20日,一位同傳譯員在知乎上發文稱,在上海的一場會議中,訊飛的翻譯其實為人工同傳,並非機器智能翻譯,並且譯文由機器進行朗讀。這容易讓觀眾產生「都是人工智慧翻譯」的錯覺,而忽略背後同傳譯員們的勞動成果。對此,9月21日,科大訊飛的回覆是,「科大訊飛從來沒有把同傳翻譯包裝成機器翻譯。」
  • 科大訊飛陷AI同傳造假疑雲:機器朗讀到翻譯還有多遠?
    9月20日,一位同傳譯員在知乎上發文稱,在上海的一場會議中,訊飛的翻譯其實為人工同傳,並非機器智能翻譯,並且譯文由機器進行朗讀。   這容易讓觀眾產生「都是人工智慧翻譯」的錯覺,而忽略背後同傳譯員們的勞動成果。對此,9月21日,科大訊飛的回覆是,「科大訊飛從來沒有把同傳翻譯包裝成機器翻譯。」
  • 科大訊飛陷AI同傳造假疑雲:從機器朗讀到機器翻譯還有多遠?
    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剛落幕,科大訊飛卻陷入了「AI同傳造假」的風波。9月20日,一位同傳譯員在知乎上發文稱,在上海的一場會議中,訊飛的翻譯其實為人工同傳,並非機器智能翻譯,並且譯文由機器進行朗讀。這容易讓觀眾產生「都是人工智慧翻譯」的錯覺,而忽略背後同傳譯員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