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生福州過小年:「這年味陌生又親切」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過小年兒,迎新春。(圖文無關)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中新社福州1月28日電 題:(新春見聞)臺灣大學生福州過小年:「這年味陌生又親切」

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28日是臘月二十三,來自海峽兩岸的32名大學生參加「第二屆榕臺大學生閩都文化體驗營」,攜手在福州過小年,包肉燕、品魚丸,共同品味這「又陌生又親切」的年味。

其中21名臺灣籍學生來自臺灣樹德科技大學、臺灣海洋大學、輔仁大學、逢甲大學等15家臺灣大學,他們都是首次「登陸」。為期4天的活動「又潮又復古」,讓他們對大陸好感倍增:穿漢服撐油紙扇「穿越」福州千年街區三坊七巷;跟隨抖音大師挖掘自己的網紅潛質;赴閩侯曇石山文化遺址「看古人」;到東湖數字小鎮玩一把VR「黑科技」。

在清代福州四大書院之首的鰲峰書院,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三年級學生譚穎第一次穿上漢服,依循古制行「謝年禮」,「感覺好酷」。譚穎告訴記者,臺灣因為少子化嚴重,有師姐建議她前往到大陸音樂培訓機構工作,「比如教鋼琴,在大陸你絕對不會招不到學生。」

譚穎對大陸時興的網絡教育特別感興趣,希望此行能深入了解大陸幼教市場。她的新年願望就是通過直播、視頻上網課,在臺灣接到大陸工作機會,「相信這種模式會鼓勵更多臺灣青年關注大陸。」

臺灣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一年級學生阮以竹心靈手巧,很快成為大學生們公認的包肉燕高手,只見她右手持筷挑起一點肉糜,往左手掌心裡的肉燕皮一抹,五指一攏一旋,一個圓鼓鼓的肉燕就立了起來。

18歲的阮以竹想像中的大陸「古香古色,山水如畫」,沒想到福州傳統和現代並進,人文飲食與臺灣相近,感覺這年味「又陌生又親切」,令她消弭了到大陸讀研究生的擔憂。

與臺灣口味近似的福州魚丸和荔枝肉,也讓就讀於東吳大學法律學系三年級的林裕城自舌尖感受到榕臺的親近感。林裕城透露,沒來大陸前他已決定要考取大陸律師證照,他比較擔心大陸市民未必見得會信賴「人生地不熟」的臺灣律師。

「這幾年間,臺灣考律師證照的補習所越來越多地聘請大陸名師,這反映出一個西進的大趨勢。」林城裕給自己打氣,「只要慢慢磨,跟著老律師好好做,大陸機會很多。」

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的陸生洪鑫告訴記者,大陸影視劇、大陸各種明星選秀綜藝節目在臺灣熱播流行,讓臺灣年輕人直觀地感受了大陸的確「愛拼會贏」,也激勵他們來了解大陸,親近祖地。

福建省臺灣同胞聯誼會副主席梁志強在當天開營式上致辭表示,相信兩岸青年在文化交流中建立的友誼將成為一生的財富。他期許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惠臺措施推動和落實,將吸引越來越多臺胞來福州親身感受大陸日新月異的變化。(完)

相關焦點

  • 「2019年家味年味臺灣青少年春節習俗研習營」在武夷山舉辦
    央廣網福州2月12日消息(記者呂貝娜)日前,「2019年家味年味臺灣青少年春節習俗研習營」在武夷山開營,來自海峽兩岸的學子一同參加活動,體驗春節習俗,感受兩岸共同的鄉音鄉情。此次研習營由中華文化聯誼會、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南平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
  • 兩岸大學生體驗福州油紙傘製作技藝
    兩岸大學生體驗福州油紙傘製作技藝 2019-01-29 16: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一把小小油紙傘,牽起兩岸大學生的文化情緣
  • 第三屆臺灣社工系大學生福州實踐活動成果發布
    福州新聞網7月3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文/攝)7月30日,第三屆臺灣社工系大學生福州實踐活動成果發表會在福州市馬尾區舉辦。會上,來自臺灣的學生代表向現場嘉賓分享了此次赴馬尾區實踐的成果及感受。
  •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年,其實是從今天臘月二十三小年夜開始的」。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這些年俗童謠,您還記得嗎?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夜,要吃糖瓜粘,這也預示著快過年啦!各家各戶都進入過年的準備期。
  • 除夕前的傳統年俗 過小年展開除舊布新
    傳統中華文化中的「過年」不僅是過除夕這一天,而是一連串的年節習俗帶來一元復始、除舊布新的洗禮。一、祀神 祭灶 過小年上古時,臘月中臘日「臘祭」是一年告成,祭祀天地、五路神明和祖先的重大慶典儀式,就是過年的大祭祀;到了南北朝以後「臘日」和「臘八日」拜佛的日期合流。
  • 小年至元宵烏鎮過大年,年味一起造!
    年味變淡是從我們變得「隨便」開始的,時光如流水,2019年的記事本即將合上。在這「述往昔,盼來年」之際,到一個心儀的小鎮,奔著嚮往的文化,感受別具特色的民俗,過一個傳統中國年應該是每個人所嚮往的吧。烏鎮,這座小鎮千百年來堅守的信仰,便是那些融入當地人骨子裡的民俗文化情結。
  • 消失的老房子,臺灣民藝,那些陌生卻親切的老物件
    臺灣民藝,這是多麼陌生卻親切的詞彙。 這些年來,引領我漫遊於各地古董商中,日復一日逡行於臺灣鄉鎮荒野的古厝老宅,不厭其煩地標記各地尋寶秘徑的動機其實至為單純:對生長於斯的土地的好奇。
  • 小年到了,農村卻還是冷冷清清,連農村也沒年味了,啥原因?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小年到了,農村卻還是冷冷清清,連農村也沒年味了,啥原因?今天農曆是臘月二十三,就是傳統的小年了。在筆者老家河南漯河,這一天農村人都要進行祭灶,在廚房裡粘貼灶王爺畫像,供奉糖瓜、糕點,祈求新的一年全家人平平安安。
  • 過小年習俗有什麼講究,過小年需要注意什麼,過小年我們做些什麼
    過小年習俗有什麼講究,中國民俗過小年需要注意些什麼,過小年我們要做些什麼鐵筆居士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已經到了子月,馬上就是冬至節了,過了冬至節,我們感覺就好像快要過年了。這就是中國人的思維,也是中國人一年最為高興的節日了。那麼在過年前同,就有一個過小年的節日,過小年都是在臘月二十三日,南方人是以臘月二十四日這一天為過小年。當過了小年後,大年也就馬上到來。可以這樣來說,過小年後,年味就暫濃起來,很多人在過小年後,就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回家過年了,以前的有錢人家,在過小年後,也就準備年貨了。
  • 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吃什麼
    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吃什麼  今天,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距離春節只有7天了。還在外奔波忙碌的你,趕緊收拾行裝,準備回家過年吧!俗話說,「小年」不小。  2、吃火燒  許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飯都漸漸被被餃子統領了,但還有一個地方列外,那就是河南!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大多人家自己動手,發麵、炕制火燒。  在河南,能吃到家裡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
  • 2019年海峽兩岸大學生籃球賽在福州開賽
    2019年海峽兩岸大學生籃球賽在福州開賽 2019年10月28日 15:0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2019年海峽兩岸大學生籃球賽10月25日在福州開賽。
  • 臺灣大學生摘取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舞蹈大賽金獎
    臺灣大學生摘取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舞蹈大賽金獎 2018-07-17看過臺北大學生街舞聯盟的演出,福建工程學院大學生們也感覺「燥」起來了。  「海峽彩虹·青春築夢——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舞蹈大賽」17日晚間在福州決出戰果。臺灣高校選送多個作品問鼎金獎。
  • 小年家裡吃點什麼好?這3樣食物吃到嘴,小年沒「白過」!
    今天是小年,顧名思義,小年是相對大年說的,本身它們相隔的時間也很短。小年很多人理解就是,它也是過年,是一次提前或者預演的過大年,不過實際上並完全如此。小年到了現在它的「年味」相比大年來說是很淡的,尤其是到了現在,除了那些常年待在家裡的人以外,很多人是沒法過小年的,畢竟現在很多人都還沒放假呢,小年的時候還要正常上班,所以是沒有時間去過小年的,不過如果有時間過小年,還是要好好過的。
  • 過小年時,家門口添上這「4物」,人旺年味濃,開門見喜迎新年
    按道理,從小年開始,往後走一直到元宵節,出了正月十五,才算是過完了年。過年的時候很多家庭都會進行大聚會、大聚餐,這是非常熱鬧的場合,如何表現年味,尤其重要。總不可能平平淡淡的,與平常無異,那過年還有什麼勁頭。過年就是要熱鬧!喜慶!有年味!說到這裡,現在雖然離過大年三十還有一段時間,但過小年卻近在咫尺。小年算是年關的一個開頭,如何過小年,也需要一點兒儀式感。
  • 過小年,人單合一在臺灣播下種子
    過小年,人單合一在臺灣播下種子文/李建國1月20日,雖然氣溫驟降,但天氣晴朗。臺灣地區的30多位大學教授、企業家來到海爾過小年,來這裡學習海爾人單合一模式,探索工業4.0下的企業轉型升級之路。他們從3個月前聽說人單合一模式以後,就迫不及待地想來看個究竟。
  • 臺灣「候鳥」福州築巢
    (資料圖片)  結緣海峽創意產業園  這幾日,楊修銓正在福州海峽創意產業園候鳥工作站,為自己新成立的公司招聘新的團隊。之所以把候鳥工作站作為面試地點,因為這裡對楊修銓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  楊修銓曾在臺灣從事了大半輩子的文創工作,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要數臺北西門町。
  • 過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回憶小時候常吃的經典美味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過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回憶小時候常吃的經典美味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老話說二十三糖瓜粘,這種糖一年就吃一次。小年除了吃糖還有各種好吃的節令美食,例如米餅、火燒、年粽等等。春節自小年起拉開序幕。一過小年就感覺春節真正來了。
  • 過小年啦!小年習俗、養生全攻略,送給最好的朋友們
    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這算是一個民間傳說了,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於是小年這天,人們會擺一些甜瓜啦,灶糖啦什麼的在灶王像前,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灶王爺,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 2018年小年是哪一天?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是幾月幾號
    新華社天津2月6日電 2月8日,臘月二十三,我國北方民間俗稱的「小年」。民俗專家表示,「小年」是春節的序曲,等到「小年」一過,就完全進入了「春節時間」,直到除夕夜,人們在「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中,迎來火紅中國年。
  • 青春夢·海峽情——廈門銀行福州分行「2019臺灣高校實習計劃...
    「上了寶貴的人生『第一課』」  2019年7月9日,廈門銀行福州分行迎來了第6批「臺灣高校實習計劃」的12名臺灣高校實習生。在接下來的21天時間裡,這群首次登「陸」的臺灣大學生將與福州分行的帶教老師一同深入工廠、企業、客戶,零距離體驗大陸銀行業的工作,了解大陸經濟的「毛細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