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了,農村卻還是冷冷清清,連農村也沒年味了,啥原因?

2020-12-20 農村人事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小年到了,農村卻還是冷冷清清,連農村也沒年味了,啥原因?

今天農曆是臘月二十三,就是傳統的小年了。在筆者老家河南漯河,這一天農村人都要進行祭灶,在廚房裡粘貼灶王爺畫像,供奉糖瓜、糕點,祈求新的一年全家人平平安安。俗話說「小年小年,過了今天就是年」,小年的到來,意味著春節馬上就要到了,人們也要開始忙碌起購置年貨,農村人還要蒸幾鍋大饅頭,因為過年期間太忙了,沒有時間再去蒸了。

在筆者小時候,一到小年前後,村子裡就變得很熱鬧,年味很濃厚了。上學的孩子們都放假了,在村子裡到處跑著玩耍,大人們也沒啥農活,都在為過年做準備。那時候很多人家裡都養的有豬,過年都要殺一頭吃肉、走親戚,一般也都在小年前後殺年豬。還有村民天天趕集買年貨,比如春聯、鞭炮、年畫等等。不管白天還是晚上,村子內外都熱鬧非凡,滿是濃濃的年味。

但這幾天,筆者回到了農村老家,卻發現即便到了小年,整個村子裡卻完全沒啥年味,跟平時基本都一樣,街道上冷冷清清的,白天也沒啥動靜,偶爾會在街上看到有幾個老人聚在一起曬太陽。連過去最愛跑著玩的孩子,在大街上也少見了。到了晚上,才七八點村子裡就仿佛徹底「睡著」了,街道上很少聽到有人說話聲。為啥都到小年了,村子裡卻還是一點也不熱鬧,缺少年味呢?對此,有農村老人說了以下3點原因,你覺得有道理嗎?

1、假期太短,放假太晚

現在不少農村人在城裡上班,他們不像農民工一樣假期長,往往都是按法定的假期,這樣一來過年只有7天的假,時間非常短,別說小年了,再過幾天也回到村子裡。今年春節法定假期從除夕當天才開始放假,到正月初七就要上班了。短短的7天假期,還要包括從城裡到家裡路上往返的時間,以及過年走親戚的時間。因此,現在的假期不僅短,還放假晚,導致村子裡眼看該過年了,卻沒多少人,人少自然也就不熱鬧了。況且這部分人大多還是年輕人,是烘託過年氣氛的「主力軍」。

2、禁放鞭炮「惹的禍」

鞭炮是很多農村人提起過年,第一個想到的東西,當村子裡經常聽到鞭炮聲,就意味著要過年了。農村人過去過年,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好幾掛鞭炮,小年的傍晚要放一掛,意味著年要開始過了;大年三十傍晚再放一掛,「辭舊歲」的;大年初一一大早,甚至半夜0點放一掛,意思是迎新年;等到正月十五最後放一掛,這個年就算過完了。除了這種成掛的鞭炮,農村小孩子們還喜歡玩各種小炮,比如火柴炮、摔炮、「竄天猴」等等,一到年底,村子裡到處都是孩子們放炮的聲音。

到了現在,尤其是近幾年,原本只在城市實施的「禁炮」,卻蔓延到了農村,很多地方都要求農村也要像城市一樣過年期間禁止放炮,筆者老家就是如此。這樣一來,不僅沒人放鞭炮了,連孩子們也不能再玩各種炮了。少了鞭炮、花炮的點綴、烘託,農村就更顯得冷清,沒有過年的氣氛了。

3、網絡、智慧型手機的影響

過去農村沒啥娛樂活動,在家裡孩子們除了看電視也沒啥玩的,因此很多人都喜歡出去,在村子裡找別人一起玩,每天村子裡街上都是成群跑的孩子、一二十歲的年輕小夥。但現在呢?隨著網絡和智慧型手機在農村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也像城裡人一樣,整天抱著手機一抱就是大半天。玩手機、玩電腦的多了,出門的就少了,因此總感覺農村的大街上沒啥人,顯得冷清。

只有等到大年初一、初二那兩三天,在外的農村人基本都回到村裡了,還沒有來得及返城,村子人都在忙著走親戚、相互拜年,才算是比較熱鬧,像是過年。一過了初三、初四,隨著外出的人開始進城,農村又將逐漸恢復平靜、冷清。

你們村子裡,現在這幾天感覺有年味嗎?對於農村年味一年比一年淡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嗎?

相關焦點

  • 小年已到,為何農村還有很多打工仔沒返鄉?遲遲不回家是啥原因?
    摘要:小年已到,為何農村還有很多打工仔沒返鄉?遲遲不回家是啥原因?文/農夫也瘋狂2020年的春節來得有點早,現在已經是小年了,在北方地區小年就是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而在南方普遍都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日。傳統的小年節日到了,也就意味著沒有幾天就要過年了。在過去農村裡少有人外出打工,到了小年的時候已經非常的熱鬧了,在農村裡年味十足。而前些年大量人員外出打工了,即便如此在小年節氣的時候也基本都已經返鄉了,一家人忙碌著為過年做準備。可是這兩年,農村的年味明顯淡了一些,在今年有些地區還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並且相比於過去,現在農村要冷清得多,這個時候還有好多在外打工的人員沒有返鄉。
  • 快過年了,農村的集市還是冷冷清清,為什麼沒人置辦年貨?
    現在,距離春節還有幾天,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春運」高峰期,隨著春運的到來,返鄉的鄉親們也會增多,不管是在火車站還是在集市上,都會出現人山人海的現象,然而,在這段時間裡,筆者到集市上購物,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雖然說現在有些村民提前回家,按理來說,農村的集市應該很熱鬧,但令人意外的是,這個時候,農村的集市並不像我想像的那麼熱鬧,反而顯得冷清。
  • 過年將至,農村大集上依然冷冷清清,為啥不置辦年貨?看完明白了
    這兩年的農村大集,卻遇到了一個另外的景象,那就是原本應該熱鬧非凡的農村大集,現在卻變成了冷冷清清,大家搶購年貨的情景很久都沒有出現,商販對於這樣的情景叫苦不迭,也有人說農村的大集,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雖然農村大家依然在延續,但場面確實不容樂觀,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農村大集形成現在落魄的情景呢?
  • 小年到了,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祭灶爺,為啥農民最愛這位男神?
    不管你身在城市還是農村,一年辛苦到頭,最讓人期待的節日莫過於春節。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過去快兩周,臘月二十三,小年來了,這兩周時間裡,大家都能感覺到年味兒越來越濃。雖然灶王爺的身份五花八門,但大家都很清楚灶王爺是幹啥的。民間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灶王爺終日端坐在家家戶戶的廚灶間,將每個人的言行詳細記錄下來。灶王爺對世間每個人的善惡行徑都一清二楚,到每年臘月二十三的這一天,灶王爺會將這些記錄匯報給天庭。
  • 農村過年遇「冷場」,走親戚、串門的少了,村子冷冷清清,為啥
    一年一度的新年已經基本接近了尾聲,至今已是大年初初三,傳統的新年假期已經基本告一段落,總體來看,今年的新年依舊在無限期待中展開,然而似乎在些許的無奈和不安中走過了大半,農村過年再度遇「冷場」。為什麼這麼說呢?
  • 臨近年關,農村丈母娘非要回老家,女婿埋怨真不省心
    主要是東子年輕,從小在城裡讀書,根本不知道農村過大年對莊戶人的重要性。農村的傳統民俗,有許多的過年講究,老人們都信,也都遵守著呢,他們此刻要求回老家,自然有她回老家的道理。一、農村民俗臘月二十三前住娘家的閨女得回婆家過年,老思想的農村人,自然也沒丈母娘過年在女婿家的道理。
  • 東北農村兒時的年味 是「炸丸子 燒肉」的味道
    說起年味,非農村莫屬了。東北農村的年味更是二足的濃。三十年前的東北農村,相比如今的年味更濃更甜。當然,如今東北農村依然延續著一些古老的習俗。臘月二十三,從小年那天開始,家家戶戶送灶王爺「上天」了,供奉灶王爺為保一年不缺吃不少喝。
  • 未來一個月,農村「反向春運」越來越熱,咋不回家過年,啥原因?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未來一個月,農村「反向春運」越來越熱,咋不回家過年,啥原因?隨著社會發展步伐不斷向前推進,這些年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無論農村,還是城市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些年國家也非常重視農村未來的發展,出臺了很多改革措施和優惠政策。在國家的支持下,農村也步入了高速發展期。農村人的生活水平和條件,以及農村的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 農村忙年,臘月五大禁忌一不避諱,都有啥?
    農村講究多,啥啥都不能犯禁忌。看個病人,得選日子,選時間。蓋房、開業、娶媳婦嫁閨女,要看日子,講究吉日吉時。甚至出個門,還要講究個「若要走,三六九」,所以農村人出門打工,選擇正月初六,初九,十六出發的,特別多。適合出門的日子,車票都不好買,到哪兒都擁擠。
  • 祭了娘家的灶 拉回去沒人要 今天小年 各地讀者爭相曬祭灶風俗
    【今天你過「小年」了嗎?】「臘八祭灶,節年來到,小姑娘要花兒,小小子要炮。」小年兒到了,祭灶的年俗你還在堅持嗎?祭灶的規矩你還記得嗎?灶糖灶飯「到碗裡」沒?發麵燒餅給灶王爺帶上了沒?
  • 臘月到了,農村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何忌諱和講究?
    臘月到了,農村「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哪些忌諱和講究?農村經歷了幾千年的文明歷史文化發展過程,沉澱積累了許許多多風俗習慣的人文元素。這些過年的風俗習慣,即過年的講究和忌諱,是農村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所有人樂意遵循的風俗習慣。
  • 2020年農村春節禁止燃放鞭炮!農村人說:過年不放鞭炮都沒年味了
    其實有不少對這種做法不太理解,在農村過年放鞭炮才有年味,突然不允許了,感覺少了點啥?那麼到底為什麼要禁止農村燃放煙花炮竹呢?一是為了保護農村的環境,避免進一步汙染空氣隨時經濟的不斷發展,除了城市之外,一直是「世外桃源」農村也遭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壞,但這不是大家想要的,所以為了保護農村的環境和空氣,國家出了一些必要的措施。
  • 農村漂亮媳婦開飯店,生意火爆得不行了!
    村裡的大成,在路邊集市上開了家飯店,可他啥都不會,端盤子洗碗啥的倒是勤快。按農村人的說法,他這是怕媳婦的表現,上不了臺面的男人,只能做些髒活累活。因為他那漂亮媳婦太有本事了,炒菜做飯啥的,都是媳婦來做,不但乾脆利索,味道那也是一級棒。
  • 和男友回家,原以為農村沒啥好菜吃,菜上桌後:我還是保持沉默吧
    導語:和男友回家,原以為農村沒啥好菜吃,菜上桌後:我還是乖乖保持沉默吧。和男友回家,之前去他家裡,早上和中午都是吃粥,沒啥菜的,炒點鹹菜送粥,這就解決一頓飯了,只有晚上才有飯和菜吃。這次男友帶我去他家,感覺換了風格似的。
  • 農村老人說:「一表三千裡,一堂五百年」,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老人說:「一表三千裡, 一堂五百年」,是啥意思?嘗試過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每家每戶居住的距離都很近,所以他們就覺得有一種鄉親情一直存在。鄰裡之間的情況是很好,但是到了親戚這方面就不一樣了,不管是有事情還是沒事情,只要是你去到他的家裡,親戚就會認為你是沒好事的,肯定就是有求於他的。萬一真的是有需要才去到親戚的家裡尋求幫助,那麼他們就會把自己的熱情都收起來,立刻擺出一副誰也別打擾,高高在上的模樣。
  • 農村嫁到城市的女孩,為啥都不願回娘家過年?原因扎心
    文|好孕姐每年快到春節假期的時候,對於去男方家還是去女方家過年,都能引起很大的爭論。有些夫妻甚至因為這個問題鬧到要離婚的地步。畢竟在大部分男人的認知裡,過年老婆和自己回婆家過年是理所應當的,如果過年和媳婦去丈母娘家,自己臉上沒面子,自己爸媽在背後也會被人戳脊梁骨。而女人則認為,就算嫁人了,我還是我爸媽的女兒,過年也不忍心老兩口在家裡孤零零的,尤其對於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這個問題臨近春節的時候爭論得更激烈。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想回娘家過年,尤其對一些農村嫁到城市的女孩來說,很多是不願回娘家過年的。
  • 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農村這幾年也開始逐漸的納入城鄉規劃範疇,過去的農村很多都是老宅基,不但面積很大,房屋的坐落、走向也都是根據地勢而建,這也導致了一些農村的整天規劃很難做到整齊、一致。
  • 川渝農村的年味,這些圓子正美味
    川渝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要祭灶神,要除塵清陽溝,農村娃娃應該都經歷過。臘月二十四開始,農家就陸陸續續開始吃團年飯了,一直到臘月三十(或除夕日)午飯。團年飯是吃轉轉,叔伯兄弟姊妹互相宴請,飯菜大同小異,都是以臘肉為主,都是家常味。除了這些,一般還會有道圓子,至少我農村老家是這樣的。
  • 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馬上臘月23小年,不妨看看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春節進入倒計時十天的時間了,今天是臘月二十還有3天的時間就到了小年,在農村小年也是非常受到人們重視的,當然小年這一天也有很多的風俗禁忌。其中廣為人知的就是臘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爺了,在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今日小年:人間最美是團圓,全民悅讀祝您小年快樂!
    記得兒時,每到小年,各家各戶的炮竹聲就響起,就知道春節來了。如今依舊是過年,但是年味好像淡了許多。其實節日沒變,變得是我們對待節日的態度。重拾那些舊習俗,今年的年味,或許能夠更濃鬱。·小年由來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