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詩仙太白中國詩酒文化論壇:詩壇大咖巴山共話「夜雨寄北」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9月10日電(王婷婷 黃麓茜)「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10日,一首李商隱的《夜雨寄北》開啟「詩仙太白2020中國詩酒文化節詩酒論壇」序幕。吉林省作協副主席、《作家》雜誌主編宗仁發,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環球人文地理刊系總編輯、著名詩人李海洲、《紅巖》副主編歐陽斌、《山花》主編李寂蕩、《天涯》雜誌副主編林森等來自全國各地的詩界大咖齊聚巴山重慶,以「我的夜雨寄北」為主題,品味詩意重慶,暢談快意人生。

  重慶詩仙太白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賴家國現場致辭稱,「重慶是中國詩歌的重鎮,有詩仙李白的故事,有山有水有詩有美景,有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更有熱情好客的重慶人民,這一切都為詩酒文化在重慶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年中國詩酒文化節以『詩意重慶快意人生』為主題,一座城、一首詩、一瓶酒,詩酒文化論壇將重點解讀一首最能代表重慶的《夜雨寄北》,充分展現重慶的詩酒文化和詩酒生活,傳遞詩和遠方,自由灑脫,快意人生的價值追求,持續打造重慶IP形象,力爭成為中國詩酒文化新節氣」。

  論壇上半場,詩人大咖們以《夜雨深處寄情向北》為主題,展開對話;下半場以《你我皆有夜雨寄北》為主題的思想碰撞,解讀詩意人生 。

  詩酒之辯 詩壇大咖共話詩酒情緣

  為何都說「詩酒不分家」,詩與酒有什麼相通性?圍繞詩與酒的關係,詩人大咖們展開論道。

2020年中國(重慶)詩酒文化節詩酒論壇下半場。 鍾桂林 攝

  詩人趙野說:「古人詩酒不分,好詩和好詩人總是與酒聯繫在一起。兩千年前,曹操在《短歌行》寫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杜甫說『李白鬥酒詩百篇』,『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蘇東坡的『俯仰各有志,得酒詩自成』。可以說,詩因酒起,酒以詩名」。

  《天涯》雜誌副主編、作家林森說:「我們通過酒讓思想和精神得到放鬆,因此酒跟文化、精神關係密切。詩人們通過飲酒可以重新發現另外一個自我,自我得到釋放」。

  「飲者也好,詩者也罷,其實最終都要說到性情上來。詩是以一種抒情為載體的文體,詩歌的高度就是做人的格局和性情,這些歸納為詩酒之情,它們有很高的契合度,詩仙太白酒業找到的就是這種『詩、酒、情』三者之間的關係。」詩人龔學敏表示。

  詩意重慶 詩友歡聚暢談快意人生

  「在重慶這個詩意的城市,感受快意的人生。詩人大多感性,詩人雅聚,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筆一揮大詩即成,總是那麼誇張其實也是那麼自然,這便是大家追求的快意人生。」詩人代表姚彬如是說。

  「用酒傳播詩意,用詩表達酒美。」龔學敏稱,詩仙太白作為重慶的酒類品牌將詩意與酒巧妙融合,「快意人生」與酒的特點和性情進行融合,能夠借酒達情傳播詩意,用詩表達酒美,詩酒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文壇大咖齊聚「2020年中國(重慶)詩酒文化節詩酒論壇」。 鍾桂林 攝

  詩人代表歐陽斌說,「『快意』這個詞,它能夠反映一個重慶的一種文化狀態,重慶人有一種酒性,同時有一種詩性。詩歌它本身是具有創造力的,有一種創造力的元素在裡邊,而酒它是一種自由的不受束縛的這樣一種精神面貌,代表一種不受束縛的自由狀態」。

  一城一酒 凝聚詩酒文化氣質

  如何理解「一座城一首詩一瓶酒」?詩人大咖們道出自己對重慶這座城市的理解。

  「一座美好的城市,得有一種好酒和一首讚美這座城市的詩。中國是詩的國度,也是酒的國度,詩酒在社會和大眾生活緊密相關。舉辦詩酒文化節,可以活躍社會生活,激發大眾激情,帶給一座城市活力、熱情和美好。」詩人趙野說。

  「重慶的詩人更率真更性情一些。其實這就是重慶詩人身上所展現的氣質和形象,而重慶這座城市的酒,融合了重慶的地域和文化,在酒上賦予了這種氣質。所以在這一點上,詩酒相通的,表現出了山城重慶的一種氣概和真情。」詩人龔學敏說。

  「去年的詩酒文化節活動很豐富,今年的詩酒文化節更實在,直達酒和人的內核,詩酒文化節正在成為一個以詩酒為引領,融合電影、藝術、音樂等更加多元文化元素的盛會。」詩人姚彬稱。

  賴家國表示,詩仙太白相信文化的力量,希望借詩歌之力傳承詩意精神,將以詩酒文化節為契機,以詩仙太白酒為載體,讓大家知曉百年已久的芬香,通過詩酒文化節全力推進企業文化發展雙軌並行,不斷塑造詩仙太白的文化自信、品牌自信、質量自信,通過詩酒文化節展示城市文化領域的新品牌,打造重慶詩酒文化名片。(完)

相關焦點

  • 「詩仙太白·2020中國(重慶)詩酒文化節」盛大啟幕
    9月10日,隨著一首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詩仙太白·2020中國(重慶)詩酒文化節」詩酒論壇正式啟幕。吉林省作協副主席、《作家》雜誌主編宗仁發,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環球文地理刊系總編輯、著名詩人李海洲、《紅巖》副主編歐陽斌、《山花》主編李寂蕩、《天涯》雜誌副主編林森等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壇大咖齊聚重慶,在山城雨後的氤氳中展開一場思想盛宴,現場作詩以「我的夜雨寄北」為主題,品味詩意重慶,共敘中國詩歌發展,暢談快意人生,詩酒情懷。
  • 「一座城、一首詩、一瓶酒」 2020詩酒文化節盛大啟幕
    圖為「詩仙太白·2020年中國(重慶)酒文化節」開幕上,歌舞表演《夜雨寄北》。「一座城」即是本次活動舉辦地重慶,「一首詩」是最能夠代表重慶氣質的詩——《夜雨寄北》,「一瓶酒」是代表重慶,款待世界的詩仙太白。今年詩酒文化節將以重慶為中心,圍繞美景、美食、美女、詩酒,通過千詩千酒館藏酒發布、詩酒文化論壇、猜拳行令拳王大賽、對王之王比賽、詩粉大會等主題活動展開。
  •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
    因為長安在巴蜀之北,故題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邁編的《萬首唐人絕句》裡,這首詩的題目為《夜雨寄內》,意思是詩是寄給妻子的。他們認為,李商隱於大中五年(851)七月赴東川節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隱過了幾個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訊。  現傳李詩各本題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
  • 巴山夜雨,離人的眼淚|跟著詩詞去旅行NO.84《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李商隱(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首《夜雨寄北》是李商隱的名作,此詩詩題也作「夜雨寄內」,「內」即「內人」,指自己的妻子。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西窗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被用作思念的典故。共剪西窗燭,唐代時的蠟燭需要不時地剪燈芯,才能繼續燃燒。
  • 借勢「中國(重慶)詩酒文化節」,詩仙太白首推「詩人館藏酒」
    昨日(9月9日),首屆「中國(重慶)詩酒文化節」在渝盛大開幕。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詩酒」詩仙太白聯合眾著名詩人發布「千詩千酒」計劃,並榮耀呈現首批詩人館藏級作品,以罕見的稀缺性、高品質及收藏性,融合詩酒文化,重新定義了高貴詩酒。
  • 李商隱之《夜雨寄北》賞析
    《夜雨寄北》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山雨欲來這首詩又名《夜雨寄內》,內就是古時稱自己的妻子為內人,是作者在巴蜀寫給北方妻子的詩。因他的詩追求唯美動人而廣為流傳。詩大意:你問我什麼時候才能回去,我無法定下日期,巴山秋夜連綿的雨水漲滿了湖池,什麼時候才能與你相互依偎同坐窗前剪那蠟燭的燈花(也可以理解為燭光映在窗戶上兩人互相依偎的剪影),述說我在巴山時的那個雨夜對你的思念。
  • 《夜雨寄北》:一首最美的情詩
    李商隱的愛情詩,格調悽美,低徘婉轉。雖寫盡了男女主人公愛情實現的艱難,以及異地相思的痛楚,卻悽而不苦,反而有一種酸楚、悽絕的美。在李商隱的所有情詩中,我最喜歡的,是他的一首七言絕句——《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夜雨寄北》賞析
    原詩:《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李商隱《夜雨寄北》,一首有歧義的詩,寫給妻子的還是友人?
    李商隱的作品都不大容易讀懂,一是他的詩大多取名《無題》,沒有簡明扼要,也不明是為啥寫,為誰而寫;二是愛用典故,有時是暗用、借用,故而意義有所不同。但在眾多的難理解中,有一首詩卻是脫穎而出,那就是《夜雨寄北》。 君問歸去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重慶北碚縉雲山,巴山夜雨裡的詩話
    縉雲山,古名巴山,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海拔350米至951米,山間白雲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鬱積,氣象萬千。早晚霞雲,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雲山。縉雲山唐代詩人李商隱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寫道:「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其中的巴山,就是指的重慶北碚縉雲山。
  • 詩仙太白的「家國情懷」
    它便是中國馳名商標、中國歷史文化名酒、中國第一詩酒文化酒、重慶白酒第一品牌——詩仙太白。  乘風破浪,勇立潮頭!如今,43歲的重慶詩仙太白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賴家國是「詩仙太白」航船的掌舵人。在履職之初,他便暗下決心,一定全力以赴,用自己的責任、使命和擔當,肩負起百年老酒品牌的涅槃和騰飛責任,帶頭引領「渝酒振興」。
  • 「每日詩詞」夜雨寄北,秋天的思念,如約而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慕青小居,ID:muqing2020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夜雨寄北—晚唐詩人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寫作背景詩人李商隱身居異鄉巴蜀,寫給遠在長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是詩人給對方的覆信。
  • 熱烈沉靜皆深情——《夜雨寄北》與《子衿》比較閱讀
    當然,對於《夜雨寄北》是寫給詩人妻子的還是寫給友人的,人們一直以來還有所爭論,但從詩歌的內容來看,特別是從「何當共剪西窗燭」一句來考慮,人們更傾向於這首詩是詩人寫給他的妻子王氏的。所以,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首愛情詩歌。
  • 李商隱《夜雨寄北》中出現兩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為之嗎?
    李商隱《夜雨寄北》一詩中出現兩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為之嗎?都說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在李商隱《夜雨寄北》這首七言絕句裡,卻出現了兩處 "巴山夜雨"。從詩歌藝術的角度來說,這當然是有意為之,因為這絕非平庸的重複。"
  • 文化大咖齊聚麓山 妙談內參詩酒文化
    揮毫當得美酒助 縱論湖湘處處詩 ——文化大咖齊聚麓山 妙談內參詩酒文化 內參詩酒文化社 湖南省酒鬼酒內參詩酒文化社,是由酒鬼酒供銷有限責任公司發起、以文化藝術界人士為主要對象,以交流、研究、繼承、弘揚和傳播中國詩酒文化為宗旨,是一個非營利性的文化組織。 內參詩酒文化社以「內斂乾坤,參悟天地」和「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為精神內核;通過交流、研究、繼承、弘揚和傳播中國詩酒文化為核心文化和核心價值。
  • 唐詩《夜雨寄北》背後李商隱和王晏媄的悽美愛情
    就在昨天(6月12日)新圖文:【《夜雨寄北》別解及其他】發布,我閱讀幾遍,覺得師兄的別解另闢蹊徑,很通暢。也引發了我的幾點思考,不吐不快,寫出來和師兄交流並分享給大家。願以我們師兄弟二人討論交流,走出簡單的點讚,評論小圈,開直抒胸臆,坦誠討論的清流之風。《夜雨寄北》[ 唐 ] 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李商隱《夜雨寄北》:人生何如,如此悲涼
    我停了停,看著他的眼睛說道: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他看著我認真的表情,不像在開玩笑,很是疑惑。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唐.李商隱《夜雨寄北》「是這首嗎?」,他熟練背完後問我。「是的」,我答道。「這是李商隱寄給妻子的家書,怎麼會和殘酷絕望扯上關係?」,他更是疑惑。
  • 濟寧太白樓,任城尋古,詩仙太白遺蹟,京杭運河邊的奇觀
    濟寧太白樓,唐詩的重要源頭,禮儀之邦的古建經典。襄國布衣2020濟寧太白樓,初創於唐代後期。元代整修。明清遷址。詩仙太白自安陸遇一好友,後隨其遷居任城(濟寧)在此居住日久。結友眾多,常在此飲酒作樂。家有耕地多畝,僱人耕種。當時,朝中一權貴名叫賀知章,在任城運河邊開了一處酒家,令人代為照應。一次,賀知章去泰山途中便道來到任城。問管事掌柜收入怎樣。掌柜做了詳細匯報,最後說;這些欠帳都是一個名叫李白的才子所欠。賀知章便叫人將李白叫來。李白一到,賀知章驚訝道;此乃天上仙人也。二人便共飲美酒,暢談詩文,相見恨晚。
  • 詩在巴山蜀水中
    其中,《夜雨寄北》最引發人的想像:「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由詩中兩度出現的「巴山夜雨」,我們可以確知:這首詩作於巴蜀之地,時間是在一個秋天的晚上,當時外面正下著綿綿秋雨。揣測詩意,詩人和這個來信問候的朋友關係相當密切,曾經不止一次在夕陽西下之後,燃燭臨西窗夜談,而到作這首詩時,他們已經分開相當長時間了。
  • 李白號稱詩仙,為何七律連有些二流詩人都敵不過?專家:詩壇之幸
    詩仙、詩聖、詩鬼、詩豪、詩奴、詩魔,幾千年詩壇,能有個名號當真是件很洋氣、很了不得的事。而在這眾多名號中,「詩仙」二字分量特別重。頂著「詩仙」之名,按道理水平自然要比一般的詩人高明不少,但事實上,有一種詩體李白卻連有些二流詩人都敵不過,這就是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