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狂攬7400家酒店——OYO:一個「貼」出來的低端酒店巨頭

2020-12-13 騰訊網

  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的一家OYO加盟酒店,此前的招牌並沒有「OYO」的字樣。目前,在佛山市共有47家OYO酒店。(南方周末記者 王偉凱/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3月21日《南方周末》)

  從高管到基層幹部,OYO有不少員工來自神州租車、ofo、滴滴、Uber、餓了麼、口碑等網際網路公司,這些公司都曾打過瘋狂燒錢擴張的惡仗。

  對於OYO的擴張,最先給出反擊的也是網際網路公司。

  「我們在做的其實是整合供應,一門心思是在酒店主業的周邊,這個盤子是很大的。」但是,如何能真正將無數分散的酒店整合起來,對OYO還是個很大的挑戰。

  一家來自印度的酒店品牌,正在中國的酒店市場瘋狂「掃貨」。

  2013年,19歲的印度小夥Ritesh·Agarwal創辦OYO(「on your own」的簡稱),軟銀是其最大股東。在印度,短短5年時間,OYO就成了最大的連鎖酒店,複製了華住、如家等在中國市場的成功,打造了低中高端不同層次的酒店品類。

  2017年11月份,OYO進入中國市場,在深圳註冊遨遊酒店信息技術(深圳)有限責任公司。繼馬來西亞、尼泊爾之後,中國成為OYO走出印度後的第三個國際市場。

  為了迎合中國市場的需要,OYO創始人Ritesh還起了一個中文名字「李泰熙」。

  早在進入之前,OYO就引起了中國市場的注意。2017年9月份,華住集團就與其籤署了一份為期5年的合作備忘錄,並對其投資了1000萬美元。

  與印度不同,OYO在中國換了一套全新的打法,將目標牢牢鎖定在被傳統連鎖酒店放棄的低端單體酒店中。

  截至2019年2月28日,一年多時間,OYO共進駐全國298座城市(不包括北京、上海),運營酒店超過7400家,客房數超34萬間。相比之下,如家、漢庭、7天三大連鎖品牌,運營十年的總數量也才剛過7000家。

  OYO的瘋狂進擊,預示著傳統酒店行業正在經受網際網路玩法的洗禮。

  從高管到基層幹部,OYO有不少員工來自神州租車、ofo、滴滴、Uber、餓了麼、口碑等網際網路公司,這些公司都曾打過瘋狂燒錢擴張的惡仗。

  在OYO擴張的同時,接踵而至的是批評、質疑的聲音,低端、貼牌、數據泡沫、盈利天花板太低、沒有成功經驗可循等。被傳統酒店品牌放棄的低端單體酒店,能否造就一個新的獨角獸?

  「貼牌」製造

  陳鵬覺得這一切來得太突然,過了一個年,他所服務的賓館,沒有花任何費用,就成為了國際品牌的加盟店。

  這家賓館在廣州市番禺區的一條商業街上,那裡是很多打工者聚集的地方,一直以來,店裡的主要客源是周邊的打工者,房費在100元以下。他的店有35個房間,房間多在20平米左右。

  2019年1月份,OYO的一位業務員找到他,希望他能夠加盟OYO,不僅不收取加盟費,還能免費提供一些帶有OYO標誌的抱枕、床巾,以及酒店管理系統、酒店管理知識的培訓。陳鵬要做的只是把招牌換成「OYO某某賓館」。當然,更換招牌的費用也是由OYO出。

  類似的OYO加盟店,廣州已經有86家,絕大部分位於番禺、白雲、花都這些較為偏遠的城區。在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中,北京和上海尚未有加盟店。

  OYO進入中國市場是在2017年11月份,當時,位於深圳市羅湖區的京波商務酒店正式加盟,邁開了OYO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步。2018年下半年,他們將在中國的總部遷移到上海。

  14個月後,軟銀創始人孫正義以及OYO的高管再次來到深圳,並在一家OYO加盟酒店留下了幾張意氣風發的圖片,幾個人對著鏡頭豎起了大拇指。此時,OYO在中國的酒店數量,已經超過了6000家,成為發展最快的酒店連鎖品牌。

  OYO的酒店以加盟為主,直營店在全國僅有50家左右,那些加盟的門店主要是一些中小型的單體酒店。

  南方周末記者以加盟的名義向OYO諮詢相關加盟事宜,被告知只需做簡單的資質審核,標準很低,擁有30間以上的房間即可。加盟費、保證金、系統使用費以及店員培訓費都將免除。

  各地的抽傭率有所不同。佛山市的一位OYO營銷經理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們抽取的佣金是酒店營收的5%。對於一個有30間客房、入住率為40%的小賓館來說,每天只要增加一個訂單,就能覆蓋當天的佣金了。

  因為合同期僅一年,加盟酒店一年後覺得不達預期可以選擇不合作,所以OYO承擔了絕大部分的風險,加盟酒店的風險相對較低。

  相對來說,7天、如家等品牌的加盟費動輒數十萬元,店主還需要自己承擔一筆不菲的裝修費用。這種低門檻的加盟方式獲得了不少店主的青睞,「某某賓館」搖身一變,就成為了「OYO某某賓館」。

  OYO公關部門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他們對加盟店每一間客房的投入在800元—1600元之間,一個擁有30間客房酒店,投入在3萬元左右,包括人工成本、裝修、系統使用等。

  不過,多位店主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OYO對他們的改造,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招牌的更換。佛山一家加盟店店主就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本來指望OYO提供的裝修能讓他的賓館煥然一新,但是OYO只給他們換了一個招牌,提供了一些抱枕、床巾之類的東西。

  與傳統連鎖酒店品牌不同,OYO對於房間的布局、設計並沒有統一的要求,依然遵循此前的設計。但是對招牌有統一要求,就是酒店名字之前,必須加上「OYO」的字樣。酒店行業裡的人認為,OYO是一家「貼牌」貼出來的酒店巨頭。

  對於這一點,OYO合伙人兼CFO李維比較得意,他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們並沒有花費太多的資金在廣告宣傳上,但大街小巷的OYO招牌給他們帶來了不少的關注。

  「酒店裡的拼多多」

  OYO公關部門向南方周末記者提供了一組數據,中國酒店的品牌連鎖率只有6%,三線以下城市的品牌連鎖率更是只有1%,遠低於美國等成熟市場40%的連鎖率。中國約有130萬家非連鎖的酒店,共有4700萬間客房,並且單體酒店的入住率低於40%。

  相比來說,根據7天、如家、漢庭等連鎖酒店品牌發布的公告,這些連鎖品牌的經濟型酒店,他們的入住率在70%左右。

  「行業估算,這塊市場空間超過1700億美元。」OYO方面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們看中的正是這塊市場,希望能夠幫助這些酒店提高入住率、客房單價,然後從中抽取佣金。

  他們會幫助店主做好OTA渠道(線上銷售,如美團、攜程等),另一方面還會為酒店提供團客、協議客、企業客戶、長住客戶等。OYO的App、小程序等渠道也正在完善。

  有媒體將OYO比作是「酒店裡的拼多多」,認為他們走的是一條「消費降級」的道路,將「品牌」下沉到低端市場。

  低端市場,其實已經被傳統連鎖酒店放棄。根據華住、如家首旅、錦江集團三大連鎖品牌的公告,最近一段時間,他們的經濟型酒店數量在減少,而中高端酒店的數量則在增多。他們在財報中也都明確表示,中高端酒店的發力為他們的營收做出了突出貢獻。

  以華住集團為例,2017年底,他們的經濟型酒店和中高端酒店的數量分別是2974間和772間,而到了2018年底,兩者的數據分別為2892間和1338間。

  「這幾年,連鎖酒店品牌都在走中高端路線,就把低端的單體酒店市場給空了出來,OYO進來要吃掉的就是這塊蛋糕。」一位OYO前員工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就像當年天貓、京東在向上移的時候,給了拼多多成長的空間。

  其實,除了OYO之外,還有一些公司盯上了這個市場。成立於2017年7月份的北京貝殼友家科技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貝殼友家旗下的千嶼精選和千嶼聯盟,就是為中型單體酒店提供品牌化、標準化的服務,這家公司目前已經獲得了數千萬元融資,投資人包括滴滴創始人王剛,有人也將千嶼稱為「酒店行業裡的滴滴」。

  不過,由於加盟千嶼需要繳納一筆不菲的加盟費、保證金、工程費等,一些收益較低的單體酒店望而卻步,加盟店的數量較少,這與OYO模式有著本質區別。

  2017年,去哪兒網也曾經推出自有酒店品牌Q+,跟OYO做的是同一件事情,就是將低端市場的單體酒店整合起來,進行「貼牌」。加盟的酒店一度突破千家。但在2018年底,隨著去哪兒和攜程合併的深入,以及Q+業務不達預期,這個項目被關閉。

  這是一個被傳統酒店品牌放棄的舊市場,同時又沒有成功經驗可循,這家來自印度的酒店品牌,能否激活它的潛力?經過一年的瘋狂掃貨,OYO的護城河又在哪裡?

  李維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表示,傳統酒店品牌把酒店當做是藝術品,每一個房間都要一樣;OYO則把酒店當做是工廠來做,他們最終並不是要設計一個什麼樣的酒店,而是要設計出一條能夠幫助酒店的「生產線」。

  目前,除了擴張之外,他們還成立了酒店大學,開發出獨立的酒店管理系統,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單體酒店能夠在這條生產線上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高的收益。

  OYO被封殺?

  「對於我們來說,最核心的是速度。」李維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Ritesh曾經給我講過一個例子,在歐洲或者美國,一件事可以在兩個星期內做決定,在印度只要一個星期時間,在中國,晚一個小時,你就已經完蛋了。」

  OYO在中國單體酒店市場瘋狂掃貨的打法,頗具網際網路公司風格。這種簡單粗暴、燒錢擴張的打法,很容易讓人想起當年滴滴與快的、美團與餓了麼、摩拜與ofo的打法。

  事實上,在OYO內部,有不少員工就是來自這些公司。李維曾經擔任神州租車的COO兼CFO,負責品牌公關的副總裁張伽豪曾在Uber任職。

  李維並不避諱這一點,他向南方周末記者直言,他的團隊裡有菜鳥的人,有口碑的人,有一號店的人,有阿里的人,有大眾點評的人,這些都是在網際網路大潮中身經百戰的人。他甚至表示,他並不太喜歡在傳統酒店行業裡待的時間太久的人,他認為那些人已經適應了酒店行業的舒適,缺少了一些激情。

  但他否認OYO走的是燒錢擴張的線路,他的高管團隊裡,有不少來自傳統行業,比如加入沒多久的COO施振康,曾經在雅高、百事、紅牛等任職,這些都是靠精打細算賺錢的公司。

  「ofo把錢都燒在哪裡了?在車上。」由於名字相近,有媒體將OYO比作是酒店裡的ofo,李維也沒有迴避這個類比,他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我們的錢是投在了人才和技術上。你說我們補貼酒店業主嗎?其實我們沒有一天在補貼業主,我們是收佣金的,是賺業主錢的。」

  對於OYO的擴張,最先給出反擊的也是網際網路公司,美團、攜程率先封殺了OYO。目前,在一些城市,美團、攜程已經檢索不到帶有OYO字樣的酒店。比如,在廣州、佛山,一些加盟OYO的酒店,只有去掉OYO的字樣,才能在美團、攜程上檢索到。

  在OYO公司內部,也有一種爭論,OYO到底是一家酒店品牌,還是一家酒店預訂平臺?

  「美團、攜程等平臺,事實上已經將OYO當做了潛在的競爭對手。」上述OYO前員工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美團、攜程等,是先建立平臺,有充足的流量之後,再去連接酒店;OYO則反其道,先是連接了酒店,再去建立平臺。」

  事實上,OYO在印度的母公司已經開始布局OTA。有媒體報導,在OYO的App上,用戶還可以預訂計程車、搜索附近的餐館等。早期,OYO還推出了Total Holidays假日套餐,提供一站式的旅遊解決方案,包括酒店、旅遊、餐飲以及機票和籤證等。

  「你去印度問一下,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看明白,我們在做的其實是整合供應,一門心思是在酒店主業的周邊,這個盤子是很大的。」李維解釋。

  他認為OYO與美團、攜程這種OTA並非競爭關係,而是合作關係,他們在做的事情,其實是幫助OTA平臺整合線下的酒店資源。他們有專門的OTA團隊,這個團隊的一個業務就是幫助那些不會用美團、攜程的酒店業主用上美團、攜程。

  就此事,南方周末記者聯繫上美團公關人士,但該人士婉拒了採訪,並表示業務部門不願意談及此事。

  在李維看來,他們真正的潛在敵手,依然是如家、華住等這些傳統酒店品牌。當他們逐漸打造出來一套酒店業主管理體系,能夠為單體酒店提高入住率和客房單價,那個時候,直接影響的就是傳統酒店的生意。

  擴張「併發症」

  時間是OYO最大的敵人。他們雖然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運營的酒店超過7400家,客房數超34萬間,但是在整個單體酒店存量市場中,僅佔1%。

  如果這真是一個賺錢的生意,傳統酒店品牌、OTA平臺是否會攜品牌效應、流量效應殺入?那時,由外行人打造出來的OYO中國酒店業務如何應對?

  2018年9月份,OYO獲得了軟銀領投的8億美元融資,為OYO的擴張提供了彈藥。在這筆融資中,OYO將拿出6億美元用於繼續擴大其在中國的業務規模。

  根據36氪的報導,OYO創始人Ritesh曾經表示,這6億美元當中有一半將會用於酒店翻新和基礎設施建設。

  如果按照每間客房800—1600元的投入來算,3億美元可為OYO拓展200萬間客房,屆時OYO在單體酒店存量市場的佔比也不足5%。

  OYO如果想要在這個市場站穩腳跟,依然需要大量的融資。此前有傳言,滴滴投資了OYO一億美元,騰訊也有意投資,但OYO公關部門向南方周末記者均予以否認。

  值得注意的是,OYO與加盟店籤署的大多都是一年期的合約。如果這個市場被激活,酒店業主成為眾多品牌爭搶的資源,合約到期之後,OYO也將面臨著是否續約的難題。

  駐店經理是連接店主與OYO官方最重要的紐帶。根據OYO的解釋,他們每一個駐店經理負責三個左右的酒店。隨著酒店數量的增多,駐店經理的數量也將會增多。但是,從哪裡找來這麼多具有酒店管理背景的駐店經理呢?

  李維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駐店經理沒有酒店工作經驗,反而更適用OYO的用人需求。

  不過,在南方周末記者的採訪中,OYO對駐店經理的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多位店主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駐店經理」並不「駐店」,這些由OYO派駐的工作人員,只是會偶爾來酒店看一下,他們沒有感受到實質性的幫助。

  一位OYO內部的工作人員也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店主對駐店經理的要求存在多元化,有的店主是急性子,但駐店經理是慢性子,兩個人就搭不到一起。

  OYO的擴張缺少一些傳統酒店行業的章法。南方周末記者在採訪中就發現,有些加盟門店相隔僅有幾百米,有的甚至是對面而立。比如,在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二路上的兩家OYO加盟店,就僅僅隔了一條街道。而近距離內開店,是連鎖酒店的一個大忌。

  OYO公關部門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2019年他們在規模化擴張的同時,也將會精細化運營,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幫助店主進行酒店管理上。他們目前投入很大的項目,就是盤查酒店的消防問題,幫助酒店做好消防培訓,做好消防安全通道。

  但李維也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們在合同上做了非常嚴格的隔離,如果加盟酒店出現違法或安全問題,責任方在業主。

  在2018年的軟銀股東大會上,孫正義盛讚了OYO,認為它是一種新的酒店管理模式,並在開拓客房的速度上與萬豪、洲際等國際知名的豪華酒店相比。孫正義或許沒有注意到,OYO在中國正走著一條低端貼牌的線路。

  如果有一天,當OYO也要向中高端酒店進軍的時候,他們是否還能撕掉這幾年被貼上的低端標籤?這將會是又一個問題。

相關焦點

  • 這次OYO酒店的隨心住活動也太便宜了吧,我簡直不敢相信
    我真的是一個炒雞炒雞愛旅遊又愛自己安排的人。每次都確定好地方,去了解地方文化,傳統美食啊,去了本地就去吃本地的美食,看本地的風景。然後去不同的省區的話,就肯定去不同的市縣,看怎麼走最便宜又一個接一個的玩到,定好路線之後,訂車票、交通工具。
  • 印度獨角獸OYO酒店 投資6億美元在中國發展
    【藍科技】reviewtech.in國內巨頭們紛紛將目光投入印度這個發展潛力巨大的市場,印度獨角獸OYO酒店同樣看好中國這塊更大的蛋糕。創立於2013年,僅僅5年估值就超過20億美元的印度最大經濟型連鎖酒店OYO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在中國擴張。創下中國酒店業單次私募融資紀錄的OYO酒店自進入國內市場後,一路高歌猛進。一年多的時間已經在全國300座城市運營7400家酒店,對比如家16年2300多家門店,漢庭13年2200多家,7天13年2400多家,OYO的擴張速度簡直無法想像。
  • 「貼」牌跑規模?質疑聲中OYO酒店能否笑到最後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11月才進入中國的OYO酒店,截至2019年2月28日,已在中國擁有超過7400家酒店。速度之快、數量之驚人,令人咋舌。根據盈蝶諮詢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經濟型單體酒店有24.46萬家,存量客房超800萬間。OYO酒店瞄上的就是這個龐大的存量市場。
  • 解碼低端酒店連鎖之王OYO:會成為下一個瑞幸咖啡嗎?
    作者 / 曉通編輯 / 蘇琦1997年,第一家「錦江之星」酒店開業,22年後,錦江國際酒店集團在中國門店數超過7000家,和如家、華住並稱為中國連鎖酒店行業三巨頭。同樣是從0到7000家門店,OYO酒店在中國達到同樣的規模僅僅用了16個月的時間。2017年11月,印度連鎖酒店品牌OYO進入中國。這家以不收加盟費為最大特色的公司,瞄準二三線以下城市的單體酒店,在一年半的時間裡迅速擴張。根據官網數據,目前OYO在全國布設門店超過7400家。
  • oyo酒店
    大區合併&裁員風波從3月1日起,oyo中國大區業務驟減,將原有的11個大區,調整為7個。48個hub(區域)驟減為30個統一進行合併管理。包括原有的上海大區,北京大區,分別降為上海hub,北京hub。隨著疫情的發展,oyo越來越重視cm(收益)。
  • OYO酒店宣布進軍咖啡市場 推出「芬然咖啡」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OYO最新資訊 > 正文 OYO酒店宣布進軍咖啡市場 推出「芬然咖啡」
  • OYO 酒店泡沫
    2017 年 11 月,OYO 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這一年的時間裡,它的擴張速度令人瞠目結舌。根據官網公開的數據,截止至 2018 年 10 月 30 日,OYO 在全國 292 座城市,運營超過 6700 家酒店,管理 31 萬間客房。
  • 9個月「翻牌」近百家酒店,「攪局者」OYO鄭州急劇擴張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沛 文 朱哲 攝影起源於印度住宿行業連鎖公司「OYO酒店和民宿公司」(以下簡稱OYO)正在籌備對鄭州的新一輪市場開拓,其鄭州推介會將於不久後召開。自去年6月進入鄭州,OYO悄然在鄭州市區布局90餘家OYO酒店,以平均每月10家的速度增長。
  • 抓取百萬數據,我們深扒了風口上的OYO酒店
    OYO是誰?它擴張的有多瘋狂?6700家少了近2500家,相當於少了37%,房間數缺失的比例也差不多。 假設OYO沒有誇大酒店數量,那麼數據缺失的原因可能有兩個:首先OYO中國旗下的酒店並沒有全部上傳到APP裡,就是有一部分缺失了;其次就是在統計過程中,我們發現酒店每天都會有上下架的情況,6700這個數字可能包含了已經下架的酒店。 儘管我們查出來的總數不太對的上,但是4229間酒店也足以反映OYO整體的運營情況了,本文就以此數據為基礎進行分析。
  • OYO 酒店被美團、攜程 「解禁」,這對 OTA 來說是好還是壞?
    近日,攜程宣布了對 OYO 酒店 「解禁」,與其達成深入戰略合作,隨後,美團酒店也宣布與 OYO 酒店達成相應合作。攜程及美團均表示,未來將對入駐 OYO 的酒店,從品牌、人才、技術、流量和運營等多方面進行支持,雙方將在合作共贏的關係之下,進一步激活下沉市場的消費需求,發揮各自優勢,助推中國酒店住宿消費和體驗的整體升級。
  • 美團牽手99連鎖酒店 中低端酒店影響力不斷擴大
    美團牽手99連鎖酒店 中低端酒店影響力不斷擴大 發布時間: 2014-12-11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易銘 近日,國內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美團網與99連鎖酒店達成合作,通過美團酒店快訂服務預訂99連鎖酒店全國28個城市的95家直營店。
  • 周邊已有多家電競酒店,電競酒店還值得投資嗎?
    一、電競酒店火爆一時隨著電競產業的不斷成熟,電競為酒店帶來了新的發展形態和盈利機會。2018年全國僅800多家電競酒店,到了2019年就發展至2000多家電競酒店。在電競酒店高速發展期,市場反饋也證明了其商業潛力。
  • OYO,酒店輕加盟的反面教材?
    彼時的OYO,無疑給行業帶來巨震,業內對其褒貶不一,但最重要的是,OYO把酒店業的注意力從中檔酒店中分散了一部分到經濟型酒店中來,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此外,最初來到中國的OYO還在延續印度市場的玩法:加盟酒店無需出幾十萬的加盟費,也不需費時幾個月改造裝修,只要拿出月營業額的2%-8%作為佣金,就可以免費加盟OYO。
  • 一年開6700家酒店,這家公司憑什麼超越七天和如家?
    據OYO的官網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的11月,短短的一年間,OYO在全國超過了292個城市,開了6700家酒店,管理的酒店客房超過了310000間。這只是OYO從2017年的11月份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後一年的數據。
  • 七天酒店去年"關門"142家 快捷酒店被誰搶了生意?
    開始走上舞臺中央的是標榜住宿品位、新崛起的中端酒店品牌,在國內酒店業巨頭彎道超車的過程中,經濟型連鎖酒店正遭遇消費升級的嬗變。  國內酒店巨頭紛紛彎道超車 旗下快捷酒店卻在掉隊  走出前兩年的行業低谷之後,國內酒店巨頭正在享受市場復甦的紅利。
  • OYO又多了一個新對手,酒店輕加盟硝煙四起!下沉市場成為新風口
    中小單體酒店下沉市場成為新風口,競爭還在加劇分化。記者了解到,就在前不久背靠同程藝龍的OYU我寓的精選加盟先後落地蘇州、廣州等城市,意在對標三星以上酒店標準,打造舒適型精品服務品牌。此前,OYU曾宣布,計劃在2019年底前完成全國2500家酒店籤約,初步實現品牌規模化布局。
  • 從OYO到阿里飛豬,單體酒店戰火持續蔓延
    2019年是單體酒店「揚眉吐氣」的一年,曾一直處於被邊緣化的單體酒店,搖身一變成為了國內旅遊市場中的主角,而這一變化的背後,則離不開國內酒旅行業巨頭的助推。對於選擇此時入局的原因,未來酒店CEO兼菲住酒店聯盟負責人莊海曾表示,當下我國酒店市場到了一個轉折點,入住率相比之前有所下滑,飛豬成立菲住酒店聯盟希望能幫助它們解決痛點,從品牌營銷、技術以及運營和流量等層面,來賦能單體酒店。不過,飛豬在單體酒店的布局並非突發奇想一時興起。
  • 印度酒店在中國「大展拳腳」?三年時間狂開一萬門店,不可小看
    在我看來,無論遊客和人們怎麼選擇,酒店只能起到一個暫時居住的作用眾所周知,酒店開設分店的速度特別慢,甚至某些酒店發展十幾年都沒有將門店數量提高到一萬。那麼這個oyo酒店又是怎麼快速發展的呢?經營不善的酒店提供業務保障,甚至許多酒店在oyo酒店的支持下營業額回升。
  • 希爾頓旗下的中低端酒店在美國開業了,要做酒店業的H&M
    希爾頓集團旗下的中低端酒店品牌 Tru 在俄克拉荷馬城開業。這間酒店還有另一層意義,這是希爾頓旗下的第 5000 家酒店。算上 Tru,希爾頓目前擁有14 家酒店品牌。希爾頓計劃在 2019 年前開出 200 家 Tru 酒店。
  • 溫德姆拉開酒店巨頭整合大幕
    公開資料顯示,劉晨軍從2013年底開始擔任溫德姆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同時也成為跨國酒店集團中唯一一個在大中華區擔任「一把手」的中國職業經理人,在其任職的時間內,溫德姆酒店集團在中國迅速發展,旗下酒店數量突破1000家。雖然溫德姆酒店集團方面並未透露此次架構調整的具體原因,不過據華美顧問集團首席知識官趙煥焱分析指出,此次調整應與疫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