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筆記本工作法——《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2020-12-11 上智下愚

近一年來諸事繁雜,一人身兼數人活計,休息日總不免加班加點之餘,日常閱讀重點也由閒適散文變為各種工作方法論,無他,在工作數量看起來不會減輕,工作壓力只會越來越重的大背景下,無法改變客觀環境,就努力讓自己一專多能吧,起碼少被領導批評是真的。在這種功利目標影響下,閱讀也變成以各種日本出品的工作方法書為主。無他,日本人在這方面還是很有一套的,雖然每本書都號稱自己時間短、見效快,標榜的口號都是既學既用,充電三分鐘,通話四小時的節奏,但效果到底如何,只有讀者自試方可知曉了。比如這本《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便如是。

這本書看過兩遍,上一次看是去年,看的有些昏昏然,懵懵然,覺得就是一個記筆記的方法論吧,但作者在每一章都以地方臺插播廣告的氣勢向大家宣講一番方格筆記本就是好就是好,搞的小白如我,忍不住反省自己是不是水平太LOW,不能領悟書中奧義呢。

去年年底時再次迷上手帳,對於手帳各種周邊,比如膠帶,比如水彩,還有與手帳相類的東西,比如筆記本,也發生了很大興趣,於是對此書的興趣也一併重拾,去圖書館借書時特意找來再看一遍。

再看之後,咳,感覺還是日本人寫方法類指導書那種常見的調調,通常書不是很厚,全本圍繞著一個問題各種說來說去,講來講去,前面說的是當初沒用這個方法如何如何,後面講的是用了這個方法怎樣怎樣,然後便是將作家這個獨門秘技分成數點寫成數章的一項一項列出來,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

為了印證自家所想,還特特到萬能的網際網路上找明白人來指點迷津。必須得說,這本書在國內出版後,對於這種來自國外的工作方法論圖書,廣大人民群眾還是很歡迎的,知乎上還有一個問題:方格本真的有《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這麼實用有效嗎?下面答題者不少,基本都是看過這本書的,大家都有些心得要說,雖然有褒有貶,但大部分閱讀群眾和個人的理解都差不多,於是個人也就再次因為自己與廣大人民群眾保持了一致性而放心了。

為什麼要用方格筆記本?作者在書中提出這個問題後,給出的答案是:因為麥肯錫、BCG(波士頓諮詢公司)、東京大學錄取生,聰明的人都在用方格筆記本。

當然我們可以說,先把是否所有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的問題放在一邊,就算是,也不能證明用了方格筆記本就能變聰明,因為聰明人們一定還有許多其它共同的行為方式,比如說他們都有每天吃飯、喝水、上廁所的習慣,甚至他們都愛吃漢堡,不愛喝豆汁,但是你不能說他們是靠著吃漢堡的共同習慣取得成功的不是嘛。

當然個人的上述解讀也有強詞奪理的嫌疑,對於方格筆記本與成功間的正確關係,作者自己早在書中就認真總結過了。所謂方格筆記本帶我走上成功之路的正確抵達方式是:改變筆記本就可以改變思路,思路改變了,結果也會不同。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方格筆記本如何改變思路,到底與普通筆記本有何不同之處。值得一提的是,許多關於本書的書評裡,不少讀者都認真表示,明明幾句話一篇文章就能說明的問題,不明白作者偏偏要反反覆覆,說來說去,繞來繞去,硬是說出一本書來,其實不就那點事嘛。對此個人表示認同,並積極嘗試概括之。

全書總體而言就是一個中心,既作者反覆強調的,「使頭腦變聰明的方格筆記本三法則」,既:使用方格筆記本,標出題目,用三分法記錄。

以上這三個基本點,便是全書的梗概了。用方格筆記本者,是要用A4大小那種方格筆記本,而不是我們常用的A5本。標出題目,指要擅加利用筆記本上方的空白區域。作者在書中特別指出:筆記本上方的空白區域是最重要的部分,應該用來概括本頁的主題,書寫題目和備註。將梳理後得出的結論寫在這裡,寫出全頁的核心內容。

再來,就是三分法記錄,既麥肯錫「空.雨.傘」三分法,在做筆記過程中的實地應用。具體操作方式既是從左向右將筆記本分做三部分,按照事實--解釋--行動的順序記筆記。

說到麥肯錫大名鼎鼎的空雨傘理論,具體說就是天空陰暗,像要下雨,帶傘出門。如果切換成工作方法論,空既正確認識現在的情況,雨既對情況做出解釋,傘是採取的行動方案。簡單講就是一個了解情況、分析情況、制定方案的過程。

方格筆記本的三分法記錄,就是按照了解情況、分析情況、制定方案這三項從左向右進行記錄,而一定要用A4大小的筆記本進行記錄的原因在於,一者,A4是國際標準。二來,需要輸入的信息量非常龐大。用A4大小的筆記本就可以從收集到的信息中找出重點,便於梳理。

提過上面這幾個大點後,下面就是一些小細節了。

比如,應該按照「一頁一主題」的方式記筆記。不能寫那種「無法再現學習內容,阻礙能力發揮的筆記」。

記筆記時,將使用的顏色控制在三種以內。作者推薦的方法是用藍色或黑色做筆記,用紅色做判斷或標示修訂處。

作者表示,只要你每天按照這簡單的三法則記筆記,保證大腦反應速度及工作、學習效率會發生巨大變化。為了堅定大家的信心,書中作者還列出一些名人來為「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這件事進行了背書。比如著名的諮詢公司麥肯錫、BCG用的都是方格筆記本。比如大前研一,再比如鼎鼎大名的康奈爾筆記本也是分為板書、發現點、總結三部分,貫徹的也是所謂「黃金三分法」。

再次看完全書,個人得出的所謂結論是,所謂「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確切說只是一種做工作筆記的方法,大抵總不過了解現狀、分析情況、制定方案這三點,對於諮詢公司的工作而言,或者十分適用,對於我們這些普通小職員,寫工作筆記也罷,記工作日誌也好,無非是記錄工作,總結經驗,歸納梳理而已。用方格筆記本也好,用A5空白本也罷,差別著實不大,只要殊途同歸,起到歸納整理的效果就好了。

方格筆記本或許能讓你走向成功,但並不能保證你肯定成功。良好的分析力、較強的執行力、有效的溝通力、出色的協調力,才更有可能在工作中把事情辦成。最後,個人推薦延伸閱讀另一篇關於此書的書評:怎麼寫好軟文,出書還收智商稅,相信對此書及對話題營銷領域感興趣者,讀後一定大有收穫。

相關焦點

  • 讀書筆記|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高橋政史
    圖片 | 來自網絡特別鳴謝 @花千放麥肯錫諮詢公司、波士頓諮詢公司核心工作法康奈爾大學、東京大學學生、管理學家大前研一都在使用的方格筆記術猶記得剛入職場,一身書生氣的我每天抱著公司發的高端大氣上檔次正文約 2800 字,閱讀約 9 分鐘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這本書的名字:「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典型的主謂賓結構。主語是「聰明人」,謂語是「用」,賓語是「方格筆記本」。
  • 麥肯錫、埃森哲、康奈爾都在用的《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你用了嗎
    這段時間,我在淘寶上買了不少的筆記本,其中包含思維導圖本、給兒子用的錯題本等等。我覺得好的工具往往能起到不錯的效果。淘寶買的筆記本到了家裡,我意外地發現,家裡先生買的方格本也到了。我問他:你最近為啥會想起買方格本呢?
  • ——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未來幾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由日本作者高橋政史所著的「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的速讀方案,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幾篇文章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從而遇見一個更優秀的自己!好了,話不多說,正文開始。大多數人的筆記本都屬於阻礙能力發揮的筆記本。
  • 從Word思維到Excel思維《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
    《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這本書標價不低,但是頁數也就只有100多頁,每頁的單價,恐怕要排在數一數二的位置了。書的內容真的是重複的很多,給自己打廣告的成分也很多。所以很多讀者看完之後都反應這本書性價比不高。但是我還是推薦大家去網上找找簡介,看一下他的核心內容。
  • 為什麼方格筆記本能夠使你的頭腦變得更聰明?
    方格筆記本能夠有效地培養信息整理的能力,搭建整理信息的框架從而幫助你更好地理清混亂的思維與想法。方格筆記本是最有效且最簡單的大腦思維整理工具。一.用方格筆記本整理信息學習和工作不是將重要的東西裝進腦子裡,而是如何整理信息,如何使用信息。
  • 書評:《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學習、看書總是記不住,是因為記憶力...
    也許你不是記憶力太差,而是需要一本讓你變聰明的筆記本。高橋政史寫的書《聰明人用方格本》指出,聰明人與不聰明人的區別在於信息整理能力的不同。如果你在學習或看書的過程中,沒有正確的記筆記,那學過的東西,能夠記憶住的內容,就會很少。
  • 原來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
    猛然一看,《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這本書的題目好像有點以偏概全。甚至有人懷疑,這是不是方格本的推銷廣告啊?不過,我在1月26日讀了這本書以後,覺得日本人對筆記術的研究確實很深入。筆記只是技巧,目的是為了整理我們的大腦思維。為了深入學習整理術,特在此推薦。
  • 我相信:學生們會通過使用方格筆記本,都成為「聰明人」
    暑假裡,看了一本書《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如獲至寶,因為方格筆記的方式和邏輯,會教會孩子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用「框架」梳理小學科學中繁多的知識點。(來自《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書裡介紹的「使頭腦變聰明的方格筆記本三法則」是:「使用方格筆記本、標出題目、用三分法記錄」。
  • 讀完《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
    百家號獨家內容 【讀書筆記】兩天內,一字不落的看完《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翻譯版,原作者是日本的高橋政史,這本書已經被擱淺半年多了作者通過對麥肯錫、東京大學、康奈爾等使用方格筆記本的案例進行分享,衝擊了我之前的腦容量,刷新了我的思維模式。書中的信息量太大,看完是覺得有些累,但是收穫滿滿。突然靜下來讀一本書,跟隨作者的腳步一步一步往前探尋,跟著作者的思路一點一點地認知清晰,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 筆記這樣記,學渣也能逆襲—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解析
    眾所周知,筆記本的基本作用是「記憶」「思考」「傳達」。今天我們就來講解一下主要功能是記憶的學習筆記本的使用方法。首先,我要問一下,你們在課堂上記筆記時是直接原版照抄呢,還是有捨棄地記錄呢?「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一書中就給出了一種效果比較好的做法。作者主張,先瀏覽一遍板書,然後要有一秒鐘的停頓時間,在這一秒鐘裡,你要仔細記住板書內容,然後再記在筆記本上。作者把這叫做「空白一秒鐘」。
  • 瘋狂的筆記:聰明的人都在用方格筆記本
    我們經常會有感覺,用電腦打字也許10000個字都不會有一個字會想不起來怎麼寫,但是在做手寫文檔時卻不時會出現那些想不起來的筆畫。您可別說什麼「時代進步,我們也應該順應潮流」這一類的話,其實很多「過去的東西」確實能帶給我們不同的樂趣又或是收穫。這不是,最近手帳、筆記本的復古潮流又興起來了。但是說到用筆記本記錄事情,這看似沒什麼可講究的小事就真的沒有什麼值得深思的地方嗎?
  • 方格筆記本——鍛鍊大腦邏輯性的「健身房」
    掌握能運用於工作中的英語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其實是重複,重複,不斷的重複。如果你想掌握某項能力或者技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複。如果你想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那麼,除了每天使用之外,別無他法。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如此,只要你在每天的工作學習中堅持按邏輯思維思考問題,那麼,你就能鍛鍊大腦的邏輯能力,這是練就邏輯思維能力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
  • 方格本有用途,孝順孫女助爺爺賣方格本成網紅
    一提到方格本,你會想到什麼。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小學生寫作文用的本子。不過近幾年,方格本卻有了另外一種用途,很多人用它來記筆記,據說用方格本記筆記能提高效率,增強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是日本作家高橋政史寫的一本書,高橋政史是香港一家諮詢公司的諮詢顧問,他平常工作經常需要記筆記,有一次他突發奇想用方格本記筆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於是他出了一本書教大家怎麼使用方格本提升人生,這本《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在日本狂銷12萬冊。用方格本記筆記要留有空白思考區。
  • 方格筆記~~~一場美麗的遇見
    做讀書筆記的時候用過,但還是線性筆記的方法,現在想想實在是暴殄天物。        思維導圖帶我走入思學平臺,意外地發現了方格筆記課程。但通過導圖學友了解到方格很費時,所以我一直沒下定決心,這期間這次的學委還邀我一起報名學習,我都一直猶豫,直到報名快截止才抱著豁出去的決心報了名。
  • 聰明人用方格本,智慧人用點格本
    為什麼聰明人都喜歡用方格本? 因為方格筆記本能讓你思路清晰,變得富有邏輯性,幫助建立筆記框架。所做的筆記可以圖表結合,後期翻閱一目了然,一看就能看出重點,還有相應的總結概括,另外還會有自己的思考,解決方法等。無論用在做筆記還是做手帳都能輕鬆把握。
  • 將閱讀印在腦子裡,只差一本方格筆記
    書籍信息:《聰明人用方格本:最有效的大腦思維整理術》,湖南文藝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作者,高橋政史,創新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任職於麥肯錫諮詢公司,還擔任過某香港營銷公司COO以及某戰略諮詢公司經營諮詢顧問。
  • 方格本的使用:落到實處的自我管理和時間管理
    一直認為管理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筆記本」,而我也一直在踐行自己的這個理念,希望能通過本子實現自我和時間的雙重管理。這些年,自己陸續使用過一些本子,從貴的「燈塔」本到平價本,從用了幾頁就棄用到真正地寫完一本,從一籌莫展到小有心得,我在這條踐行路上踩了很多坑,走了很多彎路,也看了很多書反思總結,由此陸陸續續也有幾年光景了。而今又根據以往經驗重新設計和完善了自己的管理系統並投入到新一年的使用當中。
  • @年輕幹部 畫好人生的「900個方格」
    年輕幹部要學會珍惜時間,在自精力最旺盛的年齡階段多做有意義的事情,畫好人生的「900個方格」。  畫好人生的「900個方格」,需要我們做好時間管理。時間管理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年輕幹部既要結合自身技能有遠期的時間管理規劃,也要結合每天的工作任務有短期的時間管理方法。
  • 麥草方格與中衛治沙人的60年:向世界介紹中國經驗
    固沙林場工作人員在進行作業。張旭 攝  數代鐵路職工以「堅守、創造、團結、奉獻」的治沙精神,守護著包蘭鐵路暢通無阻,在這絲綢之路上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與沙漠鬥爭的感人故事。  麥草方格,始於偶然走向世界  1958年8月,中國首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通車,在中衛境內六次穿越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