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橋又稱老江橋,位於寧波市母親河奉化江、餘姚江、甬江匯合的三江口畔。這是一座民國時期建造的,全國首座無橋墩,下承式,三軸單孔鋼梁環形橋。它猶如橫空出世,氣吞如虹;銀光閃閃的鋼柱林立,拱梁高空飛架,橋形壯麗挺拔。八十三年過去了,靈橋老驥伏櫪仍發揮餘熱,連接著海曙與江東兩地市民往返需要,靈橋作為地標性建築為老寧波人所驕傲。
據《鄞縣通志》記載:原甬人東西兩地往返靠木船擺渡過江。唐長慶三年,公元823年。明州刺史應彪,在東渡門外建造了橫跨奉化江的第一座浮橋。浮橋用16隻橋舟排成,橋面鋪設6尺寬木板,下沉鐵錨固定、護橋纜索用鐵鏈相連接。相傳:橋造好,通橋時剛下過一場雷陣雨,雨止,天空出現一道彩虹,人稱「現靈」,因此取名「靈現橋」,簡稱「靈橋」。
據《康熙鄞縣誌》記載:「康熙二十三年至二十七年1684—1688年,《紅樓夢》中賈母原型的哥哥李煦曾任寧波知府。李煦任寧波知府之初的1684年,獨立損資重造靈橋,名為「東津浮橋」甬人立石碑紀念。後因李煦高升蘇州織造,石碑就無人問津,至今下落不明。李煦捐資造橋澤恵甬城人流芳百世。
由於靈橋是舟排浮橋,甬江直通東海,潮汐漲落橋面上下浮動,年久舟板極易損傷,每遇颱風大潮,斷鏈沉舟,溺人慘劇時有發生。民國15年1926年8月,就發生了一次大的災難。那天,由於前期的連日暴雨,奉化江上遊山洪暴發,8月又值甬江大潮汛,洶湧的潮水將浮橋中的5艘橋船衝走,橋上數十人跌落水中喪命。
因此,人們便開始考慮建造固定橋梁的必要。1931年由旅滬甬人樂振葆、張繼光兩次來甬考察、共七次商討建橋事項,掀起了建橋運動。
建設永久固定靈橋甬城籌備處委員圖。
北伐告成,大局平靖,人心安定。由旅滬甬商發起建造靈橋的決定:1、靈橋建造工程由德國西門子公司總承包。2、上海工部局英籍工程師詹姆森、中國新仁記營造廠工程師竺泉通(寧波奉化人)勘查設計。3、靈橋橋形設計為:無橋墩,下承式,三軸單孔鋼梁環形橋;全長132m,車道11m,兩邊人行道各寬約4.6m;跨度97.5m;能通過載重20噸貨運汽車。4、建橋地址:橋東位於江東後塘街與百丈路交叉口,橋西位於江廈街與藥行街交叉口。5、橋梁建設時間:1934年5月1日至1936年5月25日峻工,時年6月通車。6、建造靈橋的總金額為70萬大洋。經建橋籌委會討論建造靈橋的資金,由民間募捐方式籌集。7、寧波方提出要橋底留有水、電、煤氣管道,以備日後安裝之需。
募捐資金:上海募集2/3,寧波募集1/3。由當時的鄞縣政府警察局收款,縣政府出收據。
靈橋西邊江廈街交叉口,有一座民國時期建造頗有名氣的「大世界」西式建築。
當時由民國鄞縣縣長陳寶麟撰寫的《重建靈橋碑記》中寫道:「是役也,用幣七十萬有奇,不費公帑,悉輸於民。」這些經費70%由上海旅滬同鄉會負責籌款,30%由寧波本地募集。而寧波方面所承擔的籌捐款額除由各界人士認捐外,其他部分由警察局負責徵收,沿街商號一律按兩個月房租金額收取。當時,捐款最多的是四明銀行總經理孫衡甫和紗業大王徐慶雲各捐款5萬銀元,橋梁設計者英國工程師茄姆生捐4000銀元,康益洋行捐5000銀元。
建造靈橋紀念碑由民國鄞縣縣長陳寶麟撰文,沙文若書。
1934年5月1日靈橋開工建設的奠基石。
靈橋環形鋼梁安裝中。
靈橋建造籌委會及省、縣官員參加靈橋開工典禮。
德國西門子洋行中標為靈橋建造總承包,其實只是鋼鐵橋梁結構、水泥等是從德國船運過來的。靈橋整體設計是英國人和中國人;三合鋼筋混凝土打橋樁,由康益洋行丹麥人負責;油漆工程由信昌洋行承包。張繼光擔任建橋整體的協調、監理職責,其它工程建設均由中國人安裝建設。
由此可見靈橋建設過程,滬甬兩地建橋籌委會代表盡心盡責;歐洲現代化建橋技術與尖端材料可見一斑。
靈橋建設監理工程師沈順星親臨工地現場指導施工。
靈橋鋼板下面安裝了水、電、煤氣管道。足見八十三年以前已考慮現代化生活設施。
靈橋籌委會鄉紳根據《承攬章程》詳細記錄與洋商的約定,見損壞的樁頭,必須拔去,另換新樁。水泥必須用合格的罐裝德國品牌。砂石都要用篩子篩過,並用紗布把沙石包起來用淡清水洗淨,紗布必須一塵不染才可用於澆築。制度嚴格,認真負責的精神讓人驚嘆不已。
據說:「當時靈橋鋼梁的鉚接工匠,堪稱絕技,鉚接技工一人在下用煤火煨紅鉚釘,順即上拋給梁上的那位,上面那位師傅立即將剛變色的鉚釘嵌入鉚眼,順勢鉚定,此時鉚釘軟硬正好,才可牢固如天成,可謂精鍛絕技之工匠。」
靈橋通橋典禮十分隆重。1936年6月27日清晨,靈橋建造籌委會委員和參加典禮的中外官員,各地嘉賓先在平政祠參加祭祀。
上午8點整,滬甬全體委員陪同來賓抵橋後,上海市商會杜月笙帶領滬方委員由西至橋東堍;甬方委員杭州市長周象賢(省主席代表)由東至橋西堍,。通橋典禮,在禮炮聲,悠揚音樂中開始。
靈橋建成時橋堍東、西兩邊有4座水泥紀念塔,由在滬鄉紳樂振葆、金廷蓀、張繼光和鄞縣縣長陳寶麟揭幕。由金廷蓀、陳如聲兩人剪彩;然後由滬方杜月笙、甬方周象賢分別自東、西橋堍而上靠左走過大橋,通橋典禮結束。
在6月27日中午的宴會上,英籍工程師詹姆森激動地說:「較上海河南路橋,四川路橋、外白渡橋、乍浦路橋等,其堅牢與載重都比不上此靈橋。在英美各國著名建築,只有向地方借款,或由國家徵捐、抽稅、集資以竟其事。未睹中國人民為地方事業出錢捐助成就,此舉實才難得。」
靈橋建造工程能圓滿完成,可以說:「寧波人不但慷慨,愛國愛鄉,而且具有誠信敬業的精神是沒有辦不盡的事。
當您去寧波市旅遊,靈橋是必須要去的地方,晚上靈橋鋼鐵立柱上鉚釘似繁星點點,霓虹燈閃爍著五彩繽紛燈光,好似一輪彩虹在空中飛舞,歡迎遠方光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