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肉的中國人,為啥卻很少吃「馬肉」?3個原因告訴你

2020-12-17 騰訊網

上了年紀的人,常說這句老俗話:「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

從字面意思也不難理解,畢竟「天上龍肉,地上驢肉」嘛,驢肉的地位不用過多解釋。

而「馬肉」和「騾子肉」卻被歸為低端貨,甚至還「打死都不吃」,這就有些誇張了。

畢竟中華美食博大精深,無論什麼食物,搭配著傳承千年的烹飪手藝,總能做成美味佳餚,能夠被難住的還是極少數

今天花開兩朵,咱們單表一枝,「騾子肉」先往旁邊放一放,著重說說這「馬肉」

如今吃馬肉的地區,主要分布在邊疆一帶,如新疆的燻馬肉風乾馬腸,廣西的馬雜、馬肉炒米粉,還有惠水的乾鍋馬肉等,都是地域性的特色美食。

包括在歐洲、南美、以及越南東南亞國家,馬肉在他們的餐桌上並不罕見。

反觀內陸地區,馬肉與牛、羊、驢同為食草有蹄類動物,但卻沒有像其他肉一樣,成為「主流肉類」,甚至還落了一個「臭」的名聲

味道不入流

從客觀的角度上說,馬肉之所以有如此地位,很大程度與「味道」有關。

馬肉味甘酸,性寒,很多吃過馬肉的朋友,對其第一個評價就是「發柴」,因為馬的運動量大,所以整體脂肪含量較少肌肉纖維粗糙,很多人對其味道和口感難以接受。

所以在內陸地區,無論是銷售還是食用馬肉,都是非常少見的。

性價比低

俗話說「鐵打的騾子紙糊的馬」,馬兒的生長環境太過嬌貴,再加上體型較大,養殖難度也會相應的增加,所以只有在廣袤的邊疆草原中,才會看到大量養殖的馬匹。

並且母馬懷孕一次要300天左右,基本是一年才生一胎小馬駒,如果強制進行規模化養殖,它的各項成本支出都要比豬、牛、羊要高出不少

如今都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養馬賣肉」的性價比之低可見一斑。

地位高端

古人有言:馬者,兵甲之本,國之大用。

自古以來,只聽說過「殺豬宰雞,殺牛宰羊」的,還沒聽過客人一來就「宰馬」的

一匹馬兒培養不易,無論是駝資載物,還是徵戰交通,幾乎都離不開馬匹,作為戰略資源,馬的地位自然也是首居上層

即便打仗之時,也是在逼不得已,即將餓斃的情況下,才會宰馬充飢。

與老祖宗告誡的「燕子肉發酸」一樣,久而久之,大家便對其敬而遠之了。

——輕肥說——

作為一個山東人,2018年在新疆伊犁,有幸吃了一回馬肉,當時是剛出鍋的,味道確實獨特,同行的朋友對此也是褒貶不一

所謂眾口難調,不難看出,從根源上馬肉就很難讓大部分人接受。

雖然「馬肉」的受眾群體少,但價格卻並不便宜,也聽說過有人「拿馬肉醬了,當驢肉賣」的,雖不排除確有其事,但到今天為止,我也只是止步於「道聽途說」而已

至於是真是假,便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本文由@輕肥食譜原創,專注美食多年,歡迎關注,讓您吃個明白,吃個痛快!

相關焦點

  • 愛吃肉的中國人,為啥卻很少吃「馬肉」?這3個原因告訴你
    上了年紀的人,常說這句老俗話:「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從字面意思也不難理解,畢竟「天上龍肉,地上驢肉」嘛,驢肉的地位不用過多解釋。如今吃馬肉的地區,主要分布在邊疆一帶,如新疆的燻馬肉、風乾馬腸,廣西的馬雜、馬肉炒米粉,還有惠水的乾鍋馬肉等,都是地域性的特色美食。
  • 中國人這麼愛吃肉,為何唯獨沒聽過吃馬肉?看看馬場負責人怎麼說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在我們的國家中,將「吃」看待的是非常高的,自古以來,我國對於吃這方面就特別的講究,由此我國各個地方有著各種各樣的美食,由此也吸引著很多中國吃貨,每年我國都有很多人在國內的各個地方旅遊,品嘗各種美食。
  • 中國人很喜歡吃肉,為什麼沒人吃馬肉?原因相信很多人都想不到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會在自己承受能力範圍內,不僅講究吃飽,更注重吃好。另外,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就連很多外國人也會專門來中國品嘗當地的美食。中國的美食文化也可以用「博大精深」來形容了。在我們國家,廚師們總是能夠充分利用我國的食材,然後將它們做成特別美味的食物。
  • 農村老話「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這是為啥,有啥原因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這是為啥,有啥原因這幾年,農村生活的條件越來越好,農村在人們的關注下,走向了繁榮的道路。在以前的農村。
  • 為什麼中國人什麼肉都吃唯獨不愛吃馬肉?原因其實很簡單
    ,各式菜系匯集各地不同的口味,絕對滿足你對食物美妙的味蕾享受。但是外國人很奇怪,中國人什麼肉都吃,但是唯獨不愛吃馬肉,這是為什麼呢?中國人吃的食材數不勝數,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珍奇野味,野菜,都成了口中美味。唯獨不吃馬肉,有吃的,也是很稀有,其實原因很簡單。
  • 馬肉營養豐富,為何中國人都不吃?吃貨:有這三點原因
    說起來,我們中國人之所以被稱為吃貨,可不是空穴來風。那是因為我們很擅長把很多的動物和植物都變成可以吃進肚子裡的食物,而且是賣相和味道都能保證,讓人無法抗拒,即便是很多外國人也不得不拜倒在中國美食的面前。此外,我們國家的人民尤其愛吃肉,可以說到了無肉不歡的程度了。然而各位讀者朋友們有沒有發現或者意識到一個現象呢?
  • 「無肉不歡」的中國吃貨,為啥不愛吃馬肉呢?看完長見識了
    平時我們在吃一些美味的飯菜時,基本上都會看看餐桌上有沒有自己特別喜歡吃的肉類食物,有很多人覺得中國吃貨是無肉不歡的,畢竟中國吃貨也不怕什麼入侵物種,只要是我們能吃,被廚師製作成美味之後,有多少我們就能吃多少,那麼無肉不歡的中國吃貨,為啥不愛吃馬肉呢?看完你就長見識了。
  • 俗語「驢肉香,馬肉臭」,有什麼講究,為啥不能吃馬肉?
    俗語「驢肉香,馬肉臭」,有什麼講究,為啥不能吃馬肉?在村子裡面經常流行的一句俗語就是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大家都知道騾子是馬和驢的配合產物,他是有先天性殘疾的,所以一般村子裡面是不讓生騾子的,這句話的主要意思就是說驢肉是非常好吃的,但是馬肉和騾子肉卻比較難吃,所以驢肉聞起來是香的,馬肉聞起來是臭的,而騾子肉更是不讓吃了,那麼到底是有什麼講究呢?為啥不讓吃馬肉呢?
  • 為啥日本人過去很少吃羊肉?
    但現在日本人不吃羊肉這種現象正在逐漸的改變,隨著中國的一些涮羊肉連鎖店進入日本,如小肥羊,很多日本人吃涮羊肉比中國人還帶勁,很多日本人非常喜歡。曾經就日本原來很少有羊肉的問題和日本人聊起過,他們說他們從過去就沒這種習慣,分析其原因,主要還是羊本身的羶味太重,而日本人做飯基本上沒有什麼調料,追求原汁原味,即便是烤豬肉,烤牛肉也不放孜然、辣椒粉這樣的調料,有些吃法是烤肉蘸生雞蛋,有些蘸醬油。
  • 在家畜中,為何很少見到有人吃馬肉?難道真的是馬肉「臭」麼?
    不過說真的的,長了這麼大,對於我們這邊馬匹很少的農村來說,當地曾經有「殺牛鍋」(殺牛賣肉的地方),有「殺豬鍋」,在這邊養驢多的地方,還有殺驢賣肉的地方,就是沒有聽說過「殺馬鍋」。究其原因,無論馬肉好吃與否,還是因為馬在民間普及率非常低,也就說在牲口中,並非親民化的一種大型牲口。
  • 為啥很少有人吃馬肉、騾子肉?你知道為什麼嗎?
    村落白叟有一個說法叫做「驢肉噴噴鼻,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這有什麼根據嗎?小編今天就通知大家為何我們很少看到有人吃馬肉和騾子肉,其實其實不是因為他們的肉不好吃,最首要的啟事不才面,看看就知道!得知啟事以後,禁不住想要為村落人豎起大拇指。
  • 農民心中馬和牛地位相同,牛肉已被端上餐桌,為啥很少看到馬肉?
    在市場上,我們經常能看到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肉類,就連狗肉都不算稀奇,但是我們也發現,我們很少能看到馬肉,而且在養殖戶的口中,肉牛、肉雞、肉狗等詞彙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但是肉馬這個詞卻少聽說。都說耕牛是農民的命根子,如今也沒有躲過被端上了餐桌的命運,那麼和耕牛同樣地位的馬,為啥吃貨們不吃呢?從馬肉的營養價值來說,馬肉的脂肪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預防動脈硬化,而且馬肉還有補氣補血、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由於馬是食草動物,農民餵馬的時候,馬的草料裡基本沒有精飼料和添加劑,更符合人們綠色食品的標準。其實,我們不吃馬肉,是有原因的。
  • 馬肉為什麼不能吃?終於找到原因了
    俗話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是因為味道和口感的原因嗎?不是的,燻馬肉在新疆伊犁可是特產來著,蠻受歡迎的。日本,食用馬肉的歷史很長,誕生出了多種吃法,刺身馬肉便是其一。據日本人描述,生吃馬肉比刺身牛肉更好吃,不像牛肉般綿密軟潤,而是多一份脆爽,和甘甜。帶血的生馬肉,入口幾乎沒有腥味,也不會粘膩。只是,過後血液的味道會席捲而來,逗留不散,跟不小心咬破舌頭流血,嘗到自己血很相似。話說回來,在我們國家除了極少數地區之外,日常餐桌是幾乎不見馬肉的身影,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人連兔子肉都吃,為何味道鮮美的馬肉,卻很少有人會吃?
    在古代馬匹價格高,殺來吃肉並不划算,所以古人基本上是不吃馬肉的。而且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記載,馬肉是有毒的,曾經出現過有人吃馬肉中毒的案例,若是想解毒需要飲蘆菔汁,食杏仁。除此之外,《隨息居飲食譜》也有記載,馬肉性寒辛冷,含有毒素,馬肝更是能置人於死地。有這樣的記載在,古人自然不敢隨便吃馬肉了。
  • 為啥中國人很少去印度旅遊或定居?聽聽中國人的回答,原因很實在
    為啥中國人很少去印度旅遊或定居?聽聽中國人的回答,原因很實在我們中國的經濟力量不斷加強,使得我們現在的生活比其他國家的的條件好很多,通過國家的交通,可以看出明顯的變化,人們交通便利,因此,我們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很多,這些都是國家經濟實力增強的一個證明,生活環境的變化,對兩國的人們有了去外面世界的念頭。
  • 豬牛羊肉大受歡迎,為什麼很少有人吃馬肉?答案你知道嗎?
    豬牛羊肉大受歡迎,為什麼很少有人吃馬肉?答案你知道嗎?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隨著時代發展中國菜也名揚世界。中國地大物博,飲食樣式豐富多彩,除了傳統的八大菜系各個地方的飲食也各有特色。令很多人疑惑的是,馬也是生活中常見的動物,馬肉為什麼很少有人吃呢?在古時候的中國,交通遠不如現在這樣發達,別說汽車,飛機高鐵更是難以想像的,那時候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馬。而且古代頻發戰亂,無論是牽引戰車還是作為騎兵的重要武器,再到運輸糧草輜重、通風報信,馬匹的作用舉足輕重。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古時的人們即使再飢餓難耐也不會殺掉自己的馬。
  • 國人吃遍大多數動物,但為什麼卻不吃馬肉?看完你還敢吃嗎?
    中國可是吃貨的天堂,很多人來到中國吃美食,都覺得肉類特別的多,但是在眾多的肉類裡面卻很少見到馬肉。在中國的餐桌上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各樣家禽的肉,難道中國人就不吃馬肉嗎?其實不吃馬肉也只是一種片面的說法而已。
  • 中世紀的羅馬教廷,為何一度禁止人們吃馬肉?直到攻破巴士底獄
    馬在古代是人們出行時主要的交通工具,同時還是重要的戰略資源,所以我們會發現,古人很少吃馬肉,即使現如今馬肉也是十分小眾的一種肉食。那馬肉究竟好不好吃呢?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話。要選出世界上最善於吃馬肉的民族,想必就是日本了,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本的戰國時代(1467年-1615年),當時的熊本初代藩主,因為被敵人圍困,而不得不帶領士兵殺馬吃肉,由此便開啟了熊本縣吃馬肉的習俗。既然後來的天武天皇(約公元631年-公元686年),再次下令禁止使用馬肉,但使用馬肉傳統一直在日本民間流傳著。
  • 為什麼日本人過去很少吃羊肉?
    我在日本生活了七年,開始時不太多見有日本人吃羊肉, 而且在東京的很多肉店裡也沒有羊肉。但是真想買可以買到,一個是中國的食材店裡有,再就是有一些面向飯店的原材料超市也有。但現在日本人不吃羊肉這種現象正在逐漸的改變,隨著中國的一些涮羊肉連鎖店進入日本,如小肥羊,很多日本人吃涮羊肉比中國人還帶勁,很多日本人非常喜歡。
  • 中國人吃遍豬肉牛肉羊肉,為什麼唯獨不吃馬肉
    吃文化造就了中國人,也影響了外國人,在外國人心中恐怕存在這樣一個疑問,中國人為什麼這麼能吃呢,中國人一年吃的豬肉不計其數,甚至把豬肉當做成主食來食用,拋開國民總數而言,豬肉人均食用量也是非常大的,使用大米的量自然是佔據是世界第一,今年夏天的西瓜食用量佔據世界西瓜總量的百分之七十。